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晚清西方小说向中国译介活动中的重要人物,林纾一直作为国外小说的“翻译家”而被国内学者研究,然而林纾独特的翻译方式导致了他特殊的译者身份,自然会对相关研究产生不小的影响甚至带来麻烦。在奈达理论的视域下,本文对林纾译者身份及其合作翻译方式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对林纾的深入研究应在对其翻译角色的正确认识基础上进行。
关键词:林纾;奈达理论;翻译步骤;译者身份
中图分类号:I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67-01
一、林纾真的是“译者”么?
在晚清中国的翻译史上,林纾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本人不懂外文,林纾却凭借自己深厚的文学修养和丰富著述而被梁启超赞为“译才并世数严林,百部虞初救世心”,成为和严复并列的近代著名翻译家。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国内学者对林纾翻译的其他方面都有深入研究,但关于林纾翻译过程以及林纾翻译角色的研究少之又少,尤其在涉及到林纾翻译角色这一问题时,学界缺乏令人信服的细致研究,而林纾又经常被冠以“翻译家”的身份,久之便罕有人质疑这一身份的正当性了。
二、宏观与微观视角下的林纾翻译
何为翻译?
广义来说,“翻译”在《牛津现代英汉双解大辞典》中被定义为“将词语或文稿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行为。前捷克学者J.Levy认为翻译作品“不仅仅是一元的文本,而是两种语言结构的渗透和凝聚”。由此可见,任何翻译都涉及两种语言的语际转换,译者的翻译活动自然不可能仅仅发生在一种语言中。在所著《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奈达将翻译的主要步骤规定为“分析”,“转换”和“重组”三部分,作为“过程模式”(林克难:2012)的理论,奈达在书中详尽地阐释了在翻译过程中,看似只有语言文字转换的表层结构之下的翻译系统。而第二步“转换”过程是翻译过程的关键步骤,也是定义翻译的核心概念。综上所述,翻译的重点在于一个“翻”上,这点在奈达的理论体系中则表现为原语信息A转换为接受语信息B的“转换”过程。作为翻译活动的承担者,译者身份主要包括两点要素:1.作为连接翻译涉及的两种语言,即源语和译入语的中间人身份;2.源语和译入语间“转化”过程的承担者。
三、林纾在翻译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在奈达的理论体系内,对林纾所扮演角色的定位是“润笔”,即“在翻译过程的后期修复译文不顺畅和不自然地方的人”,而与他合作的口译者们则扮演了“学者”的角色,作为原语知识的专家,“学者”是翻译的主要承担者,对原语有很深的了解,但是欠缺笔达的能力,所以需要和润笔合作。对于林纾的情况,“学者”必须先对原语进行分析,得到包含原语信息的半核心句X,然后通过翻译将X转化为接受语内对应的半核心句 Y后再提供给“润笔”。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口译的表述尽可能地简明易懂,清晰无误。为了更好地阐释林纾合作翻译过程,笔者做下表:
通过图表,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林译小说”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口译者,同时翻译最核心的转换步骤也是在口译者们的脑中进行的。林纾虽然贵为古文大家,但终究没有做两种文字间的翻译,只能算作对翻译后的语料进行语内翻译的“润笔”。曾锦漳在《林译的原本》一文中如是说:“所谓林纾的翻译事业,实在是由林纾和他的合作人的共同事业,没有这些人的合作,林译小说根本无由产生。”因此,笔者认为需要将“林纾—口译者”这一合作翻译模式引入对“林译小说”的研究当中,因为只有将翻译研究建立在对译者身份的正确认识基础上,我们才能取得正确而高效的研究成果。
四、结语
本文通过奈达“分析—转换—重组”的过程模式理论对林纾翻译现象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林纾并非是“林译小说”翻译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的结论。笔者认为,“林译小说”永远都不是林纾一个人的翻译,译者身份应由林纾与合作翻译的口译者们共同担当。同时,口译者们的外国文学素养和翻译水平是直接影响林纾翻译的主要因素,因此对“林译小说”的研究必须将口译者们的参与考虑在内。时至今日,虽然林纾一人戴上了“译界之王”的桂冠,但这些口译者们才是真正的“无冕之王”。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3.
[2]J.Levy,Umeni prekladu(The Art of Translation)(Prague,1963),cited in J Holmes(ed.),The Nature of Translation(The Hague:Mouton,1970).
[3]Jakobson,Roman.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A].In:Jacobson,R.,Selected Writings.2.Word and Language[C].The Hague:Mouton,1971:260-262.
[4]胡玉玺.《林琴南轶事》,《福建文史资料》第五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103.
[5]梁启超.晚清文学从钞·小说戏曲研究卷[G].台北新文本出版社,1989;584.
[6]林克难.论读者反应在奈达理论中的地位与作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02).
[7]林纾.《<鹰梯小豪杰>序》[M].商务印书馆.1916.
[8]刘云虹.从林纾、鲁迅的翻译看翻译批评的多重视野[J].外语教学.2010(06).
[9]马祖毅.林纾与文学翻译[J].中国翻译.1981(06).
[10]钱钟书.林纾的翻译[J].中国翻译.1985(11).
[11]谭正璧.《中国文学史大纲》[M].上海光明书局.1931:149-151.
[12]王东风.林纾译《李迫大梦》片段赏析[J].中国翻译.2011(02).
[13]袁荻涌.林纾的文学翻译思想[J].中国翻译.1994(03).
薛绥之,张俊才编.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 现代卷 宋之的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01.
[14]张若谷.初次见东亚病夫.薛绥之,张俊才编.林纾研究资料[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作者简介:崔洋通(1991.03-),男,汉族,山东,研究生,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林纾;奈达理论;翻译步骤;译者身份
中图分类号:I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67-01
一、林纾真的是“译者”么?
在晚清中国的翻译史上,林纾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本人不懂外文,林纾却凭借自己深厚的文学修养和丰富著述而被梁启超赞为“译才并世数严林,百部虞初救世心”,成为和严复并列的近代著名翻译家。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国内学者对林纾翻译的其他方面都有深入研究,但关于林纾翻译过程以及林纾翻译角色的研究少之又少,尤其在涉及到林纾翻译角色这一问题时,学界缺乏令人信服的细致研究,而林纾又经常被冠以“翻译家”的身份,久之便罕有人质疑这一身份的正当性了。
二、宏观与微观视角下的林纾翻译
何为翻译?
广义来说,“翻译”在《牛津现代英汉双解大辞典》中被定义为“将词语或文稿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行为。前捷克学者J.Levy认为翻译作品“不仅仅是一元的文本,而是两种语言结构的渗透和凝聚”。由此可见,任何翻译都涉及两种语言的语际转换,译者的翻译活动自然不可能仅仅发生在一种语言中。在所著《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奈达将翻译的主要步骤规定为“分析”,“转换”和“重组”三部分,作为“过程模式”(林克难:2012)的理论,奈达在书中详尽地阐释了在翻译过程中,看似只有语言文字转换的表层结构之下的翻译系统。而第二步“转换”过程是翻译过程的关键步骤,也是定义翻译的核心概念。综上所述,翻译的重点在于一个“翻”上,这点在奈达的理论体系中则表现为原语信息A转换为接受语信息B的“转换”过程。作为翻译活动的承担者,译者身份主要包括两点要素:1.作为连接翻译涉及的两种语言,即源语和译入语的中间人身份;2.源语和译入语间“转化”过程的承担者。
三、林纾在翻译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在奈达的理论体系内,对林纾所扮演角色的定位是“润笔”,即“在翻译过程的后期修复译文不顺畅和不自然地方的人”,而与他合作的口译者们则扮演了“学者”的角色,作为原语知识的专家,“学者”是翻译的主要承担者,对原语有很深的了解,但是欠缺笔达的能力,所以需要和润笔合作。对于林纾的情况,“学者”必须先对原语进行分析,得到包含原语信息的半核心句X,然后通过翻译将X转化为接受语内对应的半核心句 Y后再提供给“润笔”。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口译的表述尽可能地简明易懂,清晰无误。为了更好地阐释林纾合作翻译过程,笔者做下表:
通过图表,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林译小说”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口译者,同时翻译最核心的转换步骤也是在口译者们的脑中进行的。林纾虽然贵为古文大家,但终究没有做两种文字间的翻译,只能算作对翻译后的语料进行语内翻译的“润笔”。曾锦漳在《林译的原本》一文中如是说:“所谓林纾的翻译事业,实在是由林纾和他的合作人的共同事业,没有这些人的合作,林译小说根本无由产生。”因此,笔者认为需要将“林纾—口译者”这一合作翻译模式引入对“林译小说”的研究当中,因为只有将翻译研究建立在对译者身份的正确认识基础上,我们才能取得正确而高效的研究成果。
四、结语
本文通过奈达“分析—转换—重组”的过程模式理论对林纾翻译现象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林纾并非是“林译小说”翻译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的结论。笔者认为,“林译小说”永远都不是林纾一个人的翻译,译者身份应由林纾与合作翻译的口译者们共同担当。同时,口译者们的外国文学素养和翻译水平是直接影响林纾翻译的主要因素,因此对“林译小说”的研究必须将口译者们的参与考虑在内。时至今日,虽然林纾一人戴上了“译界之王”的桂冠,但这些口译者们才是真正的“无冕之王”。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3.
[2]J.Levy,Umeni prekladu(The Art of Translation)(Prague,1963),cited in J Holmes(ed.),The Nature of Translation(The Hague:Mouton,1970).
[3]Jakobson,Roman.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A].In:Jacobson,R.,Selected Writings.2.Word and Language[C].The Hague:Mouton,1971:260-262.
[4]胡玉玺.《林琴南轶事》,《福建文史资料》第五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103.
[5]梁启超.晚清文学从钞·小说戏曲研究卷[G].台北新文本出版社,1989;584.
[6]林克难.论读者反应在奈达理论中的地位与作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02).
[7]林纾.《<鹰梯小豪杰>序》[M].商务印书馆.1916.
[8]刘云虹.从林纾、鲁迅的翻译看翻译批评的多重视野[J].外语教学.2010(06).
[9]马祖毅.林纾与文学翻译[J].中国翻译.1981(06).
[10]钱钟书.林纾的翻译[J].中国翻译.1985(11).
[11]谭正璧.《中国文学史大纲》[M].上海光明书局.1931:149-151.
[12]王东风.林纾译《李迫大梦》片段赏析[J].中国翻译.2011(02).
[13]袁荻涌.林纾的文学翻译思想[J].中国翻译.1994(03).
薛绥之,张俊才编.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 现代卷 宋之的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01.
[14]张若谷.初次见东亚病夫.薛绥之,张俊才编.林纾研究资料[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作者简介:崔洋通(1991.03-),男,汉族,山东,研究生,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