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k2pwerq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对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进行论述,具体做法是: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关键词: 德育 物理教学 渗透方法
  要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就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熟悉物理学发展史,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中所起的作用,选准知识的结合点,形式应灵活多样,使科学性、文化性与思想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在学科德育中,要摒弃传统的、将学生的头脑当做一个容器进行机械灌输的做法,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德育主体性,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创设或模拟道德冲突情境,通过分析、研究和讨论,让学生在真实、真诚与坦率的环境中体验,激起他们对学习、生活和社会的热情和道德责任,发展他们的道德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
  一、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
  物理学史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意义重大。物理是事物之间的道理、事物之间的联系,这些是与封建迷信中的一些说法格格不入的。比如古人认为下雨时候的雷电是天上的雷公和电母两个神仙发出的,其实物理学告诉我们雷电现象是云层摩擦产生的现象。物理学使人们知道了很多自然现象的原因,不再对一些现象存有畏惧的心理。人们对物理规律的发现和运用、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人类的文明才会更加光辉灿烂。总之,物理学的发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几次大的工业革命都与物理息息相关,物理学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学生了解物理学史,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重视物理的学习,学习辩证唯物主义观念都有非常好的作用。学生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弘扬前人认真、严谨、求实的精神,学习前人的高贵品质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在学习中踏实肯干,努力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和知识水平。
  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
  应根据需要,安排好实习、实验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课,这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本知识,而且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德和不脱离工农群众的思想。在物理实践课中,教师要解决好如下三个问题:一是对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的教育,比如通过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研究物理原理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使他们充分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二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使学生不仅学会物理基本原理,而且能运用这些原理去解释和解决生产、工作中遇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三是培养学生从事经济建设的本领。物理教学活动要紧密联系工农业生产实际,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参加生产劳动,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从事经济工作的本领和有关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意识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教育教学活动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这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教育环节。例如,讲经典物理学时,结合介绍古代墨翟和沈括在力学和光学方面的贡献;讲近代物理学时,介绍吴有训、钱三强、王淦昌等物理学家在原子物理学上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当然也应承认在某些方面由于历史等原因与其他国家还存在一些差距,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前途命运的责任感,使他们把目前的学习与将来的四化建设密切联系起来。又如,把物理学史和科学家的献身精神结合到物理教学中去,使学生主动学习科学家勤奋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为祖国献身的远大理想。再如,钱学森为了报效祖国,多次遭迫害,监禁在孤岛上达五年,在一切书籍被没收的情况下,把资料强记在脑子里,终于回到祖国。在我国西部,一大批科学家、青年知识分子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在荒无人烟的大沙漠上奉献一生,终于使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居于世界前列,等等。这些事迹会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增强爱国主义的崇高感情。
  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我国是世界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许多科技研究和科技发明都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如学习磁现象时,通过向学生介绍指南针来介绍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学习光的直线传播时,介绍我国商代甲骨文有过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和新星的记载;学习天体运动时,介绍秦汉时期的张衡为古代天文学的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学习声波时,介绍东汉的王充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研究,明代的宋应星在《论气、气声篇》中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作出合乎科学的解释等;学习反冲运动时,介绍宋代的“火箭”升天……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进行“机械运动”教学中,通过介绍汉代古籍《尚书纬·圪灵曜》中的“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如坐闭窗舟中,舟行而人不觉也”,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先于伽利略1400年之久就对“运动和静止”有了深刻论述,进行“光的直线传播”教学时,向学生讲述在我国古书《墨经》中,记载了当时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墨翟(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和他的学生做的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墨经》在解释小孔成像时,明确提出了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的,这是世界上關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最早记载,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另外,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时要注意不喧宾夺主,而要努力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教师要细心找寻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使德育不再是空泛的口头说教,让学生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积极主动地为学生的智力和德性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再则,我们应该相信,只要在物理教学中,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就能在教学中有机渗透,让学生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受到很好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学物理教师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2]许国梁主编.中学物理教学法.高等教学出版社,1984.
其他文献
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不仅担负着指明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任务,而且承担着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培养学生继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的重任,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这是由高中思想政治课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由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高度的抽象性和知识广博的延伸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反映,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太抽象,概括性与逻辑性太强。在学生们的眼里,思想政治课虽然与社会
摘 要: 初中历史高效复习策略主要体现在:依纲靠本,夯实基础。“纲”即课程标准,“本”即教材;横纵联系,综合归纳。既注意把握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的纵横联系,又寻找“热门”, “知古通今”,还要加强学法指导。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高效复习 复习策略  历史学科课时少,学生学习用时少,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不够,近几年,历史教学质量在我市出现了大幅下滑趋势。要想在初三短时间内把学生历史成绩抓上去,关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率的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终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自从我校启动实施高效课堂以来,讨论最多的焦点还是“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高效课堂的教学,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初中生对于历史的学习还处于初级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历史教学任务除了让学生知道历史“是什么”、“为什么”以外,
摘 要: 要培养初中学生读图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就必须教给地图知识,以奠定读图基础;教给读图程序,使之依序读图;教给读图方法,判读各种地图;教会读图技能,善于灵活读图;指导绘制地图,培养动手能力;通过演示实验,加深意图理解;知识技能结合,促进知能转换;依照类型讀图,掌握不同技能,此外,还要使学生能进行图文转换等。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 读图 基本技能  初中地理读图教学,很大的一个任务是培养
摘 要: 固有的地理作业设计不利于初中生素质的提高,因此要加以优化改革。地理作业优化应当遵循关注基础、方法多样、题量适度、思维开放等原则,在诗词赏析、观察分析、绘图解析等方面让作业更具趣味性,更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关键词: 初中地理 作业设计 优化方法  提到地理作业,很多初中生都会认为只是三两分钟就能完成的选择和填空而已。但是如今在新课标的引导下,如何让学生以更加生动灵活的手段完成地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