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我们不能只追求科技发展来膨胀物质欲望,更要注重精神世界的富足。所以,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旨在讨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意义和实施方法。
【关键词】人文教育;化学教育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养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就是通过对化学学科的诸多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培养学生追求人生美好境界,追求自我价值完善;推崇感性和情感,关注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盲从的人文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观,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增强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 中学化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现状
长期以来,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影响,中学化学教学一直是以知识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由于教学目标的偏颇,中学化学教学很少涉及人文精神的培养,淡化了人文教育。具体地表现在:教学内容上,过分注重逻辑、系统化和网络化的化学知识结构编排,忽略了学生对社会、生活、就业等化学素质的需要,也严重地忽视了化学在技术研究和社会应用方面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掌握化学知识、解题技能的理性思维训练,忽视了人的愿望、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发展和需求;在教学方式上,崇尚理性,追求规范化、划一化,忽视学生谋求个性解放和创造力的培养。虽然学生每天都生活在色彩斑斓的化学世界里,但对身边最基本的与化学有关的生活、社会和自然问题的基本原理却知之甚少,更不用说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
2. 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意义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强调科学的育人功能,纠正化学教学中的唯科学化倾向,就是要求化学学科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人性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通过化学教学,来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自然环境的热爱,加强人与人的沟通与协作,将化学教学着眼于现在与未来,让学生将学习化学知识与认识社会、解决与社会相关的化学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科综合化趋势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化学教学中,确立人文教育目标,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无论是对学生个体还是当前社会都具有极大的意义和价值。
3. 化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施
3.1 重视化学史教育。
许多科学家无论在从事科研活动的过程中,还是在应用科研成果,甚至对自己生死存亡的态度上,都表现出对人的价值和人的理想的极大重视,对人文精神的执著追求。许多科学家的一生,在致力于科研活动的同时,处处重视人的价值,孜孜不倦的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的楷模。因此可以通过了解科学家们的实际言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爱因斯坦曾对他的学生说:“为了使你们的工作增进人类的幸福,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是不够的,关心人本身及其命运,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目标……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式中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他还说过:“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人类的正义感出发,劝说美国总统罗斯福抢在德国以前研制原子弹;当研制成功以后,他又从人类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和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一起,坚决反对使用原子弹。
3.2 化学科学理论中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
例如,在讲硫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时,对产物二氧化硫的吸收、处理的探究实验时,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硫酸雨的形成,让学生知道硫酸雨的危害。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绿色化学思想,培养学生环境道德价值观。
在讲到酚酞遇碱变红时,结合巫师利用其捉鬼的实例,让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学习科学知识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因为酚酞遇碱会变红,结合其他的变色实验,那么我们就可以做成五彩斑斓的小喷泉,可以给大家带来乐趣,也从而去实现化学的价值。而相反如果没有一定的人文教育,用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去为所欲为,进行非法活动,那么后果也将不堪设想。
3.3 重视综合性的实践活动。
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不能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联系实际,而要落到实处。教师要尽可能创造各种条件、机会,组织参观访问、社会考察、实验调查、模拟科学研究等综合的多方位、多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开展假期阶段性社会实践活动,还要把社会实践活动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例如: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是人口大国,目前处于经济迅速发展阶段,环保问题格外引人注目,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结合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水与人类的关系等教学内容,让学生深入到生活实际中,进行调查和研究,渗透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学生保护自然、爱护环境、从自己做起的信念。
总之,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相互促进的。在这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人们除了对科学、经济、物质的追求外,还注重对精神和价值的追求,这对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不仅是科学的需要,更是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收稿日期:2012-04-07
【关键词】人文教育;化学教育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养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就是通过对化学学科的诸多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培养学生追求人生美好境界,追求自我价值完善;推崇感性和情感,关注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盲从的人文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观,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增强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 中学化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现状
长期以来,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影响,中学化学教学一直是以知识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由于教学目标的偏颇,中学化学教学很少涉及人文精神的培养,淡化了人文教育。具体地表现在:教学内容上,过分注重逻辑、系统化和网络化的化学知识结构编排,忽略了学生对社会、生活、就业等化学素质的需要,也严重地忽视了化学在技术研究和社会应用方面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掌握化学知识、解题技能的理性思维训练,忽视了人的愿望、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发展和需求;在教学方式上,崇尚理性,追求规范化、划一化,忽视学生谋求个性解放和创造力的培养。虽然学生每天都生活在色彩斑斓的化学世界里,但对身边最基本的与化学有关的生活、社会和自然问题的基本原理却知之甚少,更不用说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
2. 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意义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强调科学的育人功能,纠正化学教学中的唯科学化倾向,就是要求化学学科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人性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通过化学教学,来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自然环境的热爱,加强人与人的沟通与协作,将化学教学着眼于现在与未来,让学生将学习化学知识与认识社会、解决与社会相关的化学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科综合化趋势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化学教学中,确立人文教育目标,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无论是对学生个体还是当前社会都具有极大的意义和价值。
3. 化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施
3.1 重视化学史教育。
许多科学家无论在从事科研活动的过程中,还是在应用科研成果,甚至对自己生死存亡的态度上,都表现出对人的价值和人的理想的极大重视,对人文精神的执著追求。许多科学家的一生,在致力于科研活动的同时,处处重视人的价值,孜孜不倦的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的楷模。因此可以通过了解科学家们的实际言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爱因斯坦曾对他的学生说:“为了使你们的工作增进人类的幸福,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是不够的,关心人本身及其命运,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目标……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式中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他还说过:“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人类的正义感出发,劝说美国总统罗斯福抢在德国以前研制原子弹;当研制成功以后,他又从人类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和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一起,坚决反对使用原子弹。
3.2 化学科学理论中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
例如,在讲硫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时,对产物二氧化硫的吸收、处理的探究实验时,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硫酸雨的形成,让学生知道硫酸雨的危害。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绿色化学思想,培养学生环境道德价值观。
在讲到酚酞遇碱变红时,结合巫师利用其捉鬼的实例,让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学习科学知识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因为酚酞遇碱会变红,结合其他的变色实验,那么我们就可以做成五彩斑斓的小喷泉,可以给大家带来乐趣,也从而去实现化学的价值。而相反如果没有一定的人文教育,用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去为所欲为,进行非法活动,那么后果也将不堪设想。
3.3 重视综合性的实践活动。
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不能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联系实际,而要落到实处。教师要尽可能创造各种条件、机会,组织参观访问、社会考察、实验调查、模拟科学研究等综合的多方位、多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开展假期阶段性社会实践活动,还要把社会实践活动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例如: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是人口大国,目前处于经济迅速发展阶段,环保问题格外引人注目,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结合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水与人类的关系等教学内容,让学生深入到生活实际中,进行调查和研究,渗透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学生保护自然、爱护环境、从自己做起的信念。
总之,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相互促进的。在这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人们除了对科学、经济、物质的追求外,还注重对精神和价值的追求,这对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不仅是科学的需要,更是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收稿日期:2012-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