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品三国》而名噪一时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在其《中国的男人和女人》第三章《性》中有一段关于孔子出身的文字:
另一方面,当时的风俗,是对男女关系看得很淡,野合之事,比比皆是。就连孔夫子老先生他本人,也是其父叔梁纥与其母在尼山祭神时野合而生,祷于尼丘而得。故孔子名“丘”,字“仲尼”,其来由正是他父母做爱的那个地方--尼丘。
这与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孔子出身的记载略有出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史记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
司马迁的意思是说孔子名字来源于“生而首上圩顶”,即刚出生时头顶中间是凹下去的,大概属营养不良或早产症状,颇似山丘,因而得名。以“野合”之地为儿子命名的纪念方式很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心理,即便如易教授所言“当时野合之事比比皆是”,但这毕竟不是一件光彩事,隐藏都来不及,哪敢公开,这岂不是向世人宣称自己的儿子是个“野种”?其中关键是围绕对“野合”一词的解释,学者们一直争论不休,各执一词,弄得扑朔迷离、莫衷一是。
“野合”一词最早来源于《左传 定公十年》,非常巧合的是还是孔子说的,当时鲁定公和齐景公相会于夹谷,时任鲁国司寇的孔子面对齐国的无礼挑衅,为捍卫国家尊严义正言辞地发了一通议论,其中一句便是“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五经正义》中注:“嘉乐,钟馨也。”“不野合者,谓享燕正礼当设于宫内。”“野合”,就是在野外奏乐。
后世对《史记》中记载的孔子父母的这桩“野合”婚事,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引》如是解释:“盖为(叔梁)纥老而徴在(孔子的母亲姓颜名徴在)少,非当壮室初筓之礼,故云野合,谓不合礼仪。”《孔子家语》说:“梁纥娶鲁氏女,生九女,其妾生孟皮,孟皮病足,乃求婚于颜氏,徴在从父命为婚。”叔梁纥晚年才娶徴在为妻,老夫少妻,故《史记正义》还进一步解释:“男八月生齿,八岁毁齿,二八十六阳道通,八八六十四阳道绝。女七月生齿,七岁毁齿,二七十四阴道通,七七四十九阴道绝,婚姻过此者,皆为野合。”
司马迁对“野合”没做详细的解释,后人在谈及这一话题时也比较敏感,李长之在《孔子的故事 》 中这样叙述:
“他们的结合是没有经过当时社会上所通行的完备手续的,因此遭到了社会上的奚落。”
“ 孔子父母的结合既不符合当时的礼制,而当时的礼制又特别沉重地约束着妇女,所以孔子的母亲过着不很称心的日子。”
--《没落的贵族和孤苦的幼年》
何为“当时社会上所通行的完备手续”“不符合当时的礼制”,实在是耐人寻味。大概迫于为尊者讳,许多书中采取类似语焉不详的态度或者直接“子不语”,典型的如范文澜的《中国通史》,面对这个“难言之隐”干脆一笔带过:“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曲阜人。先世是宋国贵族,曾祖父逃到鲁国……孔子生于前552年,死于前479年,年73岁。”
但是,当我们细读《史记》时,觉得司马迁接下来的叙述颇为蹊跷: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
“孔子贫且贱。”
对于丈夫的墓葬之地,颜氏何讳之有,竟然长期向儿子隐瞒?“贫且贱” ,“贱”是否缘于野合,即私通?东汉的经学家郑玄就提出:“孔子之父陬叔梁纥,与颜氏之女徴在野合而生孔子,徴在耻焉,不告。”那么,前面的很多解释是否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为尊者讳为圣人讳的思想而穿凿附会?著名的孔子研究学者蔡尚思则在《孔子思想体系》中通过大量的材料考证得出结论:“所谓野合,只能是指这位少女在野外被老奴隶主叔梁纥强奸,迫使她怀孕而生孔子。”这真可谓惊世骇俗了!当然也只是一家之言,不能作为定论。
孰是孰非,一桩数千年的公案,终难尘埃落定。但不管何种出身,都不会影响人们从前、现在、将来对孔子这位伟大教育家、哲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尊敬和仰慕。
另一方面,当时的风俗,是对男女关系看得很淡,野合之事,比比皆是。就连孔夫子老先生他本人,也是其父叔梁纥与其母在尼山祭神时野合而生,祷于尼丘而得。故孔子名“丘”,字“仲尼”,其来由正是他父母做爱的那个地方--尼丘。
这与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孔子出身的记载略有出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史记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
司马迁的意思是说孔子名字来源于“生而首上圩顶”,即刚出生时头顶中间是凹下去的,大概属营养不良或早产症状,颇似山丘,因而得名。以“野合”之地为儿子命名的纪念方式很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心理,即便如易教授所言“当时野合之事比比皆是”,但这毕竟不是一件光彩事,隐藏都来不及,哪敢公开,这岂不是向世人宣称自己的儿子是个“野种”?其中关键是围绕对“野合”一词的解释,学者们一直争论不休,各执一词,弄得扑朔迷离、莫衷一是。
“野合”一词最早来源于《左传 定公十年》,非常巧合的是还是孔子说的,当时鲁定公和齐景公相会于夹谷,时任鲁国司寇的孔子面对齐国的无礼挑衅,为捍卫国家尊严义正言辞地发了一通议论,其中一句便是“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五经正义》中注:“嘉乐,钟馨也。”“不野合者,谓享燕正礼当设于宫内。”“野合”,就是在野外奏乐。
后世对《史记》中记载的孔子父母的这桩“野合”婚事,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引》如是解释:“盖为(叔梁)纥老而徴在(孔子的母亲姓颜名徴在)少,非当壮室初筓之礼,故云野合,谓不合礼仪。”《孔子家语》说:“梁纥娶鲁氏女,生九女,其妾生孟皮,孟皮病足,乃求婚于颜氏,徴在从父命为婚。”叔梁纥晚年才娶徴在为妻,老夫少妻,故《史记正义》还进一步解释:“男八月生齿,八岁毁齿,二八十六阳道通,八八六十四阳道绝。女七月生齿,七岁毁齿,二七十四阴道通,七七四十九阴道绝,婚姻过此者,皆为野合。”
司马迁对“野合”没做详细的解释,后人在谈及这一话题时也比较敏感,李长之在《孔子的故事 》 中这样叙述:
“他们的结合是没有经过当时社会上所通行的完备手续的,因此遭到了社会上的奚落。”
“ 孔子父母的结合既不符合当时的礼制,而当时的礼制又特别沉重地约束着妇女,所以孔子的母亲过着不很称心的日子。”
--《没落的贵族和孤苦的幼年》
何为“当时社会上所通行的完备手续”“不符合当时的礼制”,实在是耐人寻味。大概迫于为尊者讳,许多书中采取类似语焉不详的态度或者直接“子不语”,典型的如范文澜的《中国通史》,面对这个“难言之隐”干脆一笔带过:“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曲阜人。先世是宋国贵族,曾祖父逃到鲁国……孔子生于前552年,死于前479年,年73岁。”
但是,当我们细读《史记》时,觉得司马迁接下来的叙述颇为蹊跷: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
“孔子贫且贱。”
对于丈夫的墓葬之地,颜氏何讳之有,竟然长期向儿子隐瞒?“贫且贱” ,“贱”是否缘于野合,即私通?东汉的经学家郑玄就提出:“孔子之父陬叔梁纥,与颜氏之女徴在野合而生孔子,徴在耻焉,不告。”那么,前面的很多解释是否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为尊者讳为圣人讳的思想而穿凿附会?著名的孔子研究学者蔡尚思则在《孔子思想体系》中通过大量的材料考证得出结论:“所谓野合,只能是指这位少女在野外被老奴隶主叔梁纥强奸,迫使她怀孕而生孔子。”这真可谓惊世骇俗了!当然也只是一家之言,不能作为定论。
孰是孰非,一桩数千年的公案,终难尘埃落定。但不管何种出身,都不会影响人们从前、现在、将来对孔子这位伟大教育家、哲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尊敬和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