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2006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教学一直是课改的重要内容和当今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本文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在化学教学中通过联系日常生活实际、社会实践、社会热点问题等增强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化学教学;有效性
  有效教学一直是课改的重要内容和当今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有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在时间、理智、情感上多角度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我一直坚持这样的理念来实施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当堂达标测试模式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另一方面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而且学生喜欢学习化学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喜欢化学探究实验,这也是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略谈个人的几点做法:
  一、化学教学中要注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使化学知识生活化。
  要使学生对化学感兴趣,关键是让学生感到学化学的作用。通过调查发现,化学吸引学生的另一原因是:“化学能让学生知道许多奥秘”。于是,通过紧密联系日常生活的生动事例对化学实验教学有很大帮助。例如:在第一节化学课上,我就设计了好几个化学魔术。例如有“清水变牛奶”、“魔棒点灯”、“无中生有”等化学实验。让学生大开眼界,从一开始就喜欢上了化学。在《燃烧和灭火》中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实验教学中就举例。问学生:火灾会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如果我们的住房着火,是否要打开所有门窗?为什么?同时向学生渗透生命安全教育。引导学生热烈讨论,还列举类似的在厨房中的化学;妙除水垢;油锅起火;土壤的酸碱测定、化肥的简单检验、化肥和农药的合理施用;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感到身边处处皆化学,体现了化学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注意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验教学中要设法让学生了解在社会实践中化学知识的重要性。(1)在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的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的“燃烧的条件”的实验就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这样不仅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而且让学生更加体验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2)组织学生对本地区空气质量的探究即对雨水PH值定性测定及分析,帮助加深对酸雨形成的认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及实践能力;(3)布置一些社会调查的作业让学生去做。例如,让学生做一些有关村寨的水环境状况;垃圾的处理情况及本村寨冬季使用燃料等情况的调查。
  三、注意结合当今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在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社会》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去收集有关近年发生的食品与药物安全的例子,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由学生介绍。例如:近年发生的苏丹红、地沟油、三聚氰胺、塑化剂及明胶等事件很令学生震动。这要的教学方式很受学生欢迎,既增长了学生的学科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学生做家庭实验或小制作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笔者在进行水的净化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净水器;在学习盐的内容时引导学生自制汽水。又如在家里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分常用食盐和純碱?如何除去茶杯上厚厚的茶垢,除衣服上的圆珠笔迹,油漆迹等家庭实验。在酸碱的性质教学中通过发放PH试纸给学生回家对家中常用的溶液及化肥进行酸碱度测试。通过以上家庭实验或小制作,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五、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益。
  根据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先布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先让学生自学,然后对于不懂的内容再通过小组中对学、群学的合作交流学习模式解决60%的问题,不懂的内容再由老师教学生学。最后,老师对学生进行当堂达标测试。全班若有60%及以上的学生测试合格确定为有效教学;若有80%及以上的学生测试合格则确定为高效教学。
  六、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带动学生学好化学。
  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而化学实验教学是最重要的探究手段。借助化学实验,可使学生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科学方法。例如,在进行《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的反应》的教学中我就设计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从而成功得出了实验的结论。而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增强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摘要】:本论文深入研究基于案例的探究式学习法的优点,不断探索适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研究选取2012届150名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实验组采用基于案例的探究式学习法进行授课。通过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和水平测试成绩,发现试验组学生学习满意度和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因此,作者
期刊
作为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是难免的,那么怎样的批评才能事半功倍地达到引起学生对自己行为中存在问题的警觉,终止不良行为、向正确方向前进,起到指点迷津、启迪心智的作用。我在十来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经历了许多成功和失败,同时也看到校内、外许多同行的得失,总结出以下几个批评的方法:  一、“基层”处理法  初中学生搞些恶作剧或因小矛盾而争吵是难免的,这些事作为班主任应该独立进行批评教育,不要动不动就叫到段长、
期刊
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和策略,管理过程的适时、适度等问题对班级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抓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若能对某些细节问题的效应适时、适度地给予关注和妥善利用,对班级管理工作将起到很大的辅助怍用。在此我想就此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班主任自身的语言和仪表效应  班主任工作是以班主任整个人格形象来教育和影响学生的,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仅是无字之书,也是无言之教。包含班主任整
期刊
记得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叶老先生认为,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求同行们赐教。  一、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学而不思则惘”,认为光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爱因斯坦总
期刊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教师和学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在学校管理中起着凝聚人心、引领方向、激励上进的作用,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实践中,我们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联系学校的发展实际,从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层面,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大胆实践和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注重环境文化建设,发挥校园的教育熏陶功
期刊
孩子是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的希望,他们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学校教育除了要进行德、智、体、美、劳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进行安全教育。也就是说,学生到学校来,不仅要学到文化知识和学会做人的道理,更要学会怎样保护好自己的本领。学生不能只顾学知识,却忘了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如果学生的生命都不保,学知识还有什么用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要从一点一滴抓起,要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下,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关注学生的发展与创新,还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从而实现课改的实效性。  【关键词】:开放的课堂 合作交流 数学活动 评价学生 有效性  课程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最近我们县搞得轰轰
期刊
汉语是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课程。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课程的首要性质是工具性,同时兼顾人文性质。应把汉语文工具性摆在第一位,这种提法强调的是汉语言文字作为交际文字的使用功能,也就是把培养学生汉语文实际应用能力作为基本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更多的接触语言材料,给他们创设尽可能多的汉语学习氛围,引导他们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课外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都能学习使用汉语,并用汉语进行表达
期刊
课程改革,犹如一声春雷滚过,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需要教师改变过去那种师道尊严的角色,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活动,走进学生的内心。教师不要做学生的权威,不要强加给学生观点,不要统一学生的认识,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独特的见解、创造性的思维。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做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课堂上学生应该是演员
期刊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兴影像展示平台、新的科技产品日新月异。传统的录音机、幻灯机和投影仪教学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则是多媒体投影、多媒体视频展示台、电子白板、网络教室等现代教学设备,这些多媒体新技术的应用,能够形象地表现许多教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内容,使抽象的、枯燥的内容变得形象、有趣。其收效之大是广大教师所认同的。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提高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