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晋女马世红的拼搏人生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i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定居美国西海岸圣迭戈市的美籍华人马世红,1966年出生于山西汾阳一个教师家庭。受“书香”熏陶,她自幼学习成绩优异,业余活动丰富,喜欢打篮球,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曾代表汾阳参加地区和省里的比赛。
  1983年,17岁的马世红即以高考总分全汾阳第二的优异成绩,考进北京大学化学系。在校期间,马世红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年年都获奖学金。大学毕业后,她留校读研究生,攻读结构化学。
  1991年,马世红走出国门,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攻读有机化学。多伦多大学是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无论是教师队伍,还是来自五大洲不同肤色的学子,都是高手云集。白求恩、钱伟长等都是这所大学的校友。来自中国黄土高原的马世红,在看似平静实则竞争激烈的校园里,珍惜机会,奋力攻读。留学初期,她在学习上遇到不少困难:如在国内学习的英语跟国外流行的英语差别甚大;由结构化学转攻有机化学,有些方面感到陌生不解等。但她知难而进,几经拼搏,终于迎来柳暗花明。1993年,多伦多大学化学系举行硕士、博士研究生科研课题讲座,马世红摘取桂冠。她的导师称赞说:“这对于英语是母语的同学来说都是很困难的事情。我作为马世红的导师,感到非常欣慰和骄傲!”留学期间,马世红在美国权威刊物上先后发表了8篇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受到导师、教授的青睐。1996年,她顺利获得博士学位。
  1997年,马世红来到美国。说来也巧,马世红生长地汾阳,在历史上就与美国有“缘”:马世红中学母校前身铭义中学,是美国人创办的;汾阳人民医院,是美国基督教华北公理会于1916年创建的;曾任美国驻华大使的恒安石是在汾阳出生的;从小在美国读书,后来曾任中国驻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和联合国副秘书长的冀朝铸是汾阳人……
  马世红来到美国西海岸加州圣迭戈市,在世界知名的Scripps研究所做博士后。短短一年半时间,她有3篇高水平的论文在美国和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1999年,她成为圣迭戈一家制药公司的研究员。由于她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为人宽厚和善,人缘又好,因而深得上司和同仁的好评与喜爱。


马世红(前排右二)中学照片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仿佛上苍有意考验马世红的意志和承受能力,一场场重大的家庭变故向马世红袭来。
  2001年,马世红的小女儿在圣迭戈拉荷亚一家医院降生,在新生儿阶段,由于医疗事故,患上了“核黄疸”(属于中国俗称的“脑瘫”一类)。在成长过程中,女儿的一切生活都不能自理,四肢无法自主活动,耳朵也完全失聪。
  2005年,在圣迭戈一家科技公司负责产品质量的丈夫张欧文,突然查出罹患肠癌,确诊之后不到一个月就撒手人寰,终年40岁。
  这样的变故,无论发生在哪个家庭,都如同天塌地陷,割肉剜心!马世红的心灵一度被悲痛占据,思绪经常被烦恼萦绕。但面对阖家老小,她必须坚强。已过耄耋之年的父母,一个右眼失明,一个因患肺癌而切掉一半肺叶,需要有人照顾;两个女儿,一个正值青春年华亟需关爱引导,一个患病瘫痪时刻需要精心护理。她爱家人,家人爱她。她没有任何理由消极沉沦,必须把千斤重担勇敢地挑起。为了家人,也为了自己,她要好好地活下去,还要活得更精彩!
  于是,她在2004年毅然辞去在杜邦公司制药研究所的工作,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家庭。在小女儿2岁时,马世红为她安装了人工电子耳蜗,使她恢复了一些听力。从女儿5岁开始,马世红每周带她去骑马、游泳,通过不懈的锻炼,使她逐渐获得一些活动的功能。到七八岁时,借助代步车学会了走路。她还训练小女儿用脚趾头敲击键盘,智力也得到开发,能够利用计算机与大人交流。在全家人的努力下,小女儿的身体得到改善,变得越来越结实了。
  马世红的事迹流传开以后,加州一家中文媒体对她进行了专访。马世红讲述了小女儿的顽强:“我们大人要做一个动作,很轻松就能完成,我女儿要完成一个动作,必须把它分解成几百个小步骤,经过无数次的锻炼,合成起来才能完成它。她需要付出多少啊!从小女儿身上,我也得到了启发和感悟:过去总是认为一切所得都是理所当然,其实不是的;凡事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得到,才会成功。”当记者问她如何能够渡过这一道道难关时,马世红说:“其实小女儿也教会我太多太多的东西,包括坚强和感恩。同时,我也很感谢父母。我先生病故后,他们就对我说:‘咱们共同来应对,来承担!我们永远陪伴你!’他们这样说,也这样做。每天我从外面回到家里,看到的是温馨的一家人,幸福的一家人,我心里是多么宽慰啊!”
  人生在世面临的挑战可以说是持续不断。小女儿出事以后,医院依法给予马世红一笔赔偿金。如何把它计划好,经营好、让它增值,以持久地提供家庭的庞大开支,这是摆在马世红面前的又一挑战。
  马世红虽然攻读的是化学,但对金融投资也很感兴趣。她曾经做过股票投资,不过股票市场风险太大,难以保障。2009年,马世红经朋友介绍,开始涉足土地投资。经过考察和研究,她发现土地投资是一个安全系数和回报率都相对较高的金融投资项目。于是抓住机会,果断投资,拿下第一块土地。这可以说是马世红的华丽大转身,由科技精英转变为地产商的转折点。2010年,马世红考取了加州房地产经纪人执照,并加盟加州一家有40多年历史的“土地银行”——伟洛公司(Velur Enterprises, INC)。伟洛公司有强大的科研开发团队,为投资土地的人提供精准的信息,确保投资者拥有一块高质量的、以后可被开发的土地。在伟洛公司旗下,她在土地投资方面大展拳脚,并把个人资产大部分转移到土地投资上来。迄今为止在她名下,已拥有多块土地,每块土地面积在1.25英亩(7.5亩)至5英亩之间。搞土地,一是要有财力,二是要有眼光。这些年来,马世红不仅很好地经营了自己的投资,还帮助很多朋友投资了土地。投资者不仅仅局限于美国,还有加拿大和中国的朋友。我国的北京、上海、 南京、温州、汾阳都有马世红帮助过的投资者。


马世红(右二)与伟洛公司高层人员在一起

  看到每块土地都在慢慢地增值,马世红感到很踏实,很开心,也很骄傲。一些朋友感到疑惑:“你怎么知道你的土地在增值呢?”她解释说:“其实,土地增值不增值,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主要是看地块周边的环境。根据前辈土地投资的经验,根据专家研究得出的结果,如果在你的土地附近1英里(1.6公里)的地方盖起了一座医院,你的土地就增值了30%;如果在附近2英里的地方建设了100幢房屋,你的土地就增值了20%;如果在附近3英里的地方建了一座商场,你的土地就增值了10%……尽管你的土地暂时没有被收购,但别人在你的土地周边投资,就等于把你的土地价值提升了。我购买的第一块土地附近,去年就有中国的比亚迪在那里建厂,我的土地增值前景就一目了然了。”
  媒体记者问马世红:“土地投资的周期一般是多长时间?”
  马世红回答:“一般是8至10年。土地投资是长期的行为,所以要有耐心。”
  记者又问:“你可以说说土地投资的回报率吗?”
  马世红说:“可以。土地投资的回报率因地而异,也因人而异。5倍到10倍是可以期待的。”
  “转战”美国的马世红几经拼搏,已跻身于成功人士行列。她于2007年加入美国国籍,成为美籍山西人了。对于家乡,她依然是一往情深。特别是与亲朋好友聚会时,时常会聊起往事。她说:“小时候,爸爸曾下放农村一段时间。生活虽比较艰苦,但很快乐,无忧无虑。我是个孩子头,指挥着一帮小朋友做游戏,那情景至今难忘。”她又说:“汾阳是产核桃的地方,成熟的核桃下来时,我们小孩经常去砸核桃取核桃仁吃,弄得双手染成黑黄色,想起来真有趣……”
  她特别寄语家乡人:“需要我这个老乡帮忙,我一定尽自己最大努力!”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英语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新的形势下,高中应用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与培养,成为教育教学的重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更是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终身阅读意识的重要方面。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
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谢毅2016年1月19日,由《中国科学报》、科学网、《医学科学报》和《科学新闻》杂志,共同主办的“2015中国科学年度新
省政协主席——省长——省委第一书记。五六十年代的山东,在希望与困境中震颤。提起那时的山东,话题无法离开他——谭启龙。“这话是骗人的”50年代末期,中华大地上正在进行
作为为新中国成长作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群体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钱学森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享
本轮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和欧美债务危机的跌宕起伏,激化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全球大讨论,2012冬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转型:寻找新模式”的主题下更是发出了“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的追问。其实资本主义经济自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全面性的危机以来,每隔若干年就要周期性重演危机。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将全球推向了大萧条,而此次危机造成的经济衰退如果延续下去,也差可与之媲美。在全球化时代,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世
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原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名誉副主席、民建江苏省委名誉主委陈邃衡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八年了。每当想起被人们称作“邃老”的这位可敬前辈,他的亲切
鹿小疯是李弓的笔名。李弓: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应用语言学及国际交流专业博士研究生,纽卡斯尔大学知名校友。曾翻译美国畅销小说《风度》,曾获得英国教育部颁发的海外研究生奖
糖尿病性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及糖尿病性肢端坏疽是糖尿病常见的血管并发症 ,属中医学消渴病的“脱疽”范畴 ,多见于 5 0岁以上患者 ,以下肢为多见。近年来 ,我科诊治糖尿病性
作者对骨转移癌的定义、发病率及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积极治疗骨转移癌的必要性,介绍了骨转移癌中西医治疗方法,着重介绍了外科手术方法,并提出了积极治疗骨转移癌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