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济臣是朝鲜朝前期文人,其诗话作品《清江诗话》是朝鲜古代第二部以“诗话”命名的诗话作品。李济臣的诗歌理论受到朝鲜朝时期广泛传播的程朱理学的影响,论诗论事皆体现着儒家正统文学思想。首先,李济臣主张温柔敦厚,强调诗歌的讽喻、教化功用,并注重诗歌的表情达意。其次,《清江诗话》中论及了“诗画相通”“琢炼觅句”的创作观点。再次,在诗歌风格方面,李济臣强调诗歌的气象迥然、风格各异,品评诗人时主张运用“知人论世”的批评方法。最后,在论诗中,李济臣对唐诗风、武人诗作、讽喻诗等给予了较多关注。
李济臣(1536-1583),字梦应,自号清江,为朝鲜朝宣祖年间兵使李文诚之子,戊午年中进士,历任承文院正字、典籍、晋州牧。李济臣著有《清江先生文集》《清江先生侯鲭琐语》等。朝鲜朝后期文学家洪万宗在《诗话丛林》中收录其诗话部分,称为《清江诗话》。《清江诗话》的论诗论事都本于儒家正统文学思想,其理论虽没有突破前人的成就,但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对其后的诗歌创作和理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李济臣诗歌理论的研究,国内主要有李岩教授的著作《朝鲜诗学史研究》一书,他在“朝鲜朝前期诗话发展及诗歌理论”一章中重点论述了李济臣的“诗画一品”说。张新苗的论文《朝鲜诗家李济臣对中国诗论的接受》,论述了中国儒家思想对李济臣诗歌理论产生的深厚影响。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韩国,例如庆尚大学赵进泳的硕士毕业论文《清江李济臣的诗文学研究》,该论文主要探讨了李济臣的诗歌创作及其批评,而诗歌理论则不是其研究的重点。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来看,李济臣诗歌理论还没有引起国内外学者的足够重视,相关的论文也较少,且相关研究也不是很深入和全面,基于此,本文试图从诗歌的本质论、创作论、批评论、风格论等方面,对李济臣的诗歌理论进行深入探讨。
一、李济臣的诗歌理论
朝鲜朝的著名文人徐居正创作的《东人诗话》是朝鲜古代第一部正式以“诗话”命名的诗话作品,它不仅标志着朝鲜古代诗话类作品的成熟,同时也意味着朝鲜古代诗学理论的巨大进步。李济臣的《清江诗话》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一方面继承了中朝两国文人的相关知识体系与理论,另一方面又适当地结合本民族诗歌创作的实践,体现了其将中国相关诗歌理论进行民族化的努力和趋势。
(一)诗歌本质论
1.温柔敦厚
《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唐代孔颖达在《礼记正义》里解释说:“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温柔敦厚”四字原本是说通过《诗经》的教化,可以使人变得温柔敦厚。后来,这四个字成为古代诗论中的一大理论支柱,以儒学为主导的诗论主流体现出不走极端、劝百讽一的特点。儒家把温柔敦厚作为诗教,主要是作为一个伦理道德规范,诗歌遵从道德伦理实行教化。这就要求诗歌要发挥讽谏作用,可以怨刺其上,但必须保持“止乎礼义”的中和态度。李济臣非常重视诗歌的讽喻作用,他在《清江诗话》第八则中明确说道:“诗人寓谏,大抵以含讽为奇。”并以申企斋作诗含讽喻义,而被其所指的金颐叔、沈贞二人,读诗却浑然未觉其义为例,隐约表达出他对含蓄讽喻诗的称颂之情。而对言辞较为激怨的诗歌,李济臣则认为有讽喻太过之失。如朴讷斋曾为一门生所陷,一日门生前来拜访,讷斋闭门不见,并作诗一首。李济臣评此诗“彼虽辜负,讷斋之责岂非过欤”,认为门生虽有过失,但如此尖刻的讽刺诗是不可取的。在诗话第十二则中,郑礩见友人金正弘身体羸弱,故作一首挽诗与他玩笑,不久,金正弘竟真的因病离世。李济臣认为此事“岂非诗之谶也”,朋友之戏也不宜过分,可见其论诗论事都本着温柔敦厚之教。
2.表情达意
“诗言志”是传统的儒家诗论观点,要求诗歌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李济臣在评价作家作品时就表现出这种倾向,重视诗歌表情达意的作用。诗话第十五则记载,文翼公郑光弼的家宅中有一梅树,花期与公之寿辰相对,后郑惟吉与族中诸人共饮于此树下,各赋诗感旧:
三十年前识此梅,年年长向寿筵开。至今摧折风霜后,每到花时不忍来。
族中诸人闻此诗,皆垂泪不已。其中“赋诗感旧”之“感”字透露出对诗主情特征的认识。诗话第十二则中提及,沈思逊于赴任途中为歹人所杀害,成世昌相公为其作挽诗,其父沈贞读后,手持诗稿而泣不成声。诗话第十六则记载,金慕斋见一儒生,赋诗一句“缘树阴中更踌躇”,认为儒生“甚似短楚”。另外,诗话中还曾提到“措意”,即写意、造意,指诗歌思想内容的表达。诗话第十三则提到,成夏山天资超颖,诗文不必经意而出手必为佳作,其诗歌“措意皆理达,有警世意”。可以看出作者是很注重如何表达诗歌内容的,但是从其认为诗歌所表之意需具有警世之意,看来,其所谓意,仍然是儒学观念,即要符合“性理”。
(二)诗歌创作论
1.诗画相通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一文中說:“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与画的表现方式不同,但都是以形写意。好的诗是无形的画,而好的画是有形的诗。诗歌是有声之画,语言所创造出的诗歌意境、色彩鲜明的图画如在眼前。画是无声之诗,同样具有诗歌语言表情达意的功能。诗与画虽是不同的艺术形式,二者却能异曲同工。李济臣把诗画一律的理论运用在具体作品的评价之中,多是赋诗与画或赋诗与景,自然地把诗与画和风景联系起来。
苏退休罢居湖南时,尚领府在相位,以金禔雁二簇求咏,苏以二绝还:“萧萧孤影暮江浔,红蓼花残两岸阴。漫向西风呼旧侣,不知云水万重深。”皆自喻也。又太逼画样,可谓绝唱。
诗歌所描绘的风景,打破了语言界限,足够引起读者的想象,使纸稿上的非视觉性语言在人们的头脑中转化为可观的立体画面。诗中描写日暮江畔,红蓼花艳丽繁簇与两岸绿荫交相映衬,西风江水伴孤影一人。字句之间体现出鲜明的色彩感,呈现出多种可感意象。诗话第十八则中,记录了众学士于骤雨之后,观赏夕阳晚照,情景可人,朴淳赋诗以遣兴。 乱河经野入江陀,滴沥犹残槛外柯。篱挂蓑衣檐曝网,望中渔屋夕阳多。
诸公闻此诗皆叹其美,以为真“有声之画”。这里诗人赋诗以记美景,就是以“无形之画”来描绘雨后夕阳。可见作者的语言中已经自觉地认识到诗是可以摹写景物的。此外,诗话中还表现出不仅诗文如其人,画亦如其人的倾向。河应临以文采有名于时,其诗风格豪迈健气,而画品亦奇。在此,诗品与画品在一人身上高度统一,展现出极其生动的艺术魅力。河应临去世后,作者赋诗感怀,称其“才绝诗书画”。李济臣在对作家作品的评述中,再次论证了诗与画相通的理论。
2.琢炼觅句
李济臣十分注重琢炼之工,特别是对句。在诗话中提到立语骨法、觅句、对句的例证有多处。诗话第七则中记述,申企斋昼寝时因雨打荷花而转醒,得诗一句“梦凉荷写雨”,想要觅奇句成此佳对,自己却数年来没有得到满意的对句。后遇朴斯文以“衣湿石生云”相对,企斋仍觉非也,而终身未得其偶。李济臣为此感叹“诗人觅句之勤如此”。金麟厚曾吟“映山丘映斜阳里”,久未觅对。一日李后白前来造访,李见到山中有地黄生长,借此即得“生地黄生细雨中”,金厚麟深为赞赏,以为佳句。金安老游于东湖,见雪中松树而吟诗,久未觅对,诗人郑士龙来到此地,金安老请其作此对句,然后方可入座。诗话中寻句觅对、琢炼苦吟的例证不在少数,可见李济臣对古人的“苦吟”精神和讨教求对的风尚十分推崇。此外,诗话中对诗人讲究诗韵排律亦十分推重。诗话第十则中记述,金慕斋同诸学士讨论诗之押韵,认为世上并无难押之韵,诸学士请他以“读易”为题,金慕斋“呼强韵以试”,诸学士叹服,方知其并非自夸。诗话第十五则记述申企斋少时专注学习杜牧的《华清宫》排律,每次要作诗记文之前,都要先诵读一遍,然后执笔。朴讷斋为研习诗歌韵律,每晚都诵读《离骚》,作近律一首,才能就寝。
(三)“知人论世”的诗歌批评论
在诗歌批评方法上,李济臣主张以“知人论世”讨论作家的诗,在评论作家作品时就表现出这种倾向,认为评论一人之诗,不可不了解其为人。诗话第十五则记述,作者曾观柳梦咼《大东诗林》,听说他从少时便搜拾诸家诗文,至年老才开始汇编,他的用心令人称叹。但他在诗人名录分类时,却有失偏颇,诗话中举了金悦卿一例,柳梦咼将金悦卿列入缁髡一类,标注为“僧雪岑”。李济臣作评“论诗而并论人者欤?余则殊以为未然”,认为柳梦咼对诗人所作的评价只关注了其诗作,而没有充分了解其思想、经历,因此而导致将其归入不恰当的分类中。作者又在诗话第十七则中记述了赵晟以贤德称世,曾经梦游三角山作诗,中有“爱月非为惑,贪山不害廉”,又曾咏梅“一枝二枝高,三点四点白”,从字句之间可见其清俊高洁的品质。在李济臣看来,诗歌是诗人性情、时代、经历、世界观等的体现。因此,他在批评赵晟的诗歌之前,首先评述了诗人的性情和经历,然后指出了其诗和人品的一致。赵晟因为患有心疾,家中有池塘名为养心池,种荷花名为养心花,并在诗歌中多次提及“养心”之事,从其诗作中对其身体状况、生活日常也可窥见一番。诗话中还记录了金慕斋以宣慰使的身份送别日本使臣弸中,慕斋写了一首崔致远的送别诗赠与弸中,说是自己少时所作,“弸中笑曰:‘气骨非宣慰所述。’”这也是文如其人的例证。郑麟仁的母亲善写文章,曾以“太公钓鱼图”为题作诗,后中国使臣来访,见此诗甚有女态。类似的例证还有元朝使臣见到桧严寺题诗,认为“此诗有绮纨气习”,果然是前朝王子祝之妻所作。可见,诗歌是人性情的表现。
(四)“气象各异”的风格论
“气象”是关于诗歌风格的理论,“气象”不同,风格也不同。诗话中与“气象”有关的术语还有“气骨”“有气”“气量”,还有具体评价诗歌风格的术语“豪健”“奇”“奇绝”。“气”与作品的思想感情有关,“象”和“骨”与作品的语言形式有关。“气”与“象”的融合构成作品的风格,而在诗则为诗的风格。诗话第四则中记述,俞应孚有诗云:“书永空庭何所玩,良鹰三百坐楼前。”南秋江评其末句“其气像云”,即俞应孚诗风如白云清新俊逸无所拘束。又有三滩送别诗末句“吏文礩正寻常事,端取义经问象前”。朴讷斋也有送人礩正诗,末句与三滩送别诗无一字差别,以作诗的先后顺序而言,则讷斋必定是袭自三滩,而讷斋的整首诗歌情感激荡,更加高亢,虽借前人之语,终归气象风格迥乎不同。文学创作是人较为激烈的情感活动,人对客观事物感触至深,感奋至极,则会感发出心灵深处的肺腑之言,这就是文学创作的情理过程和动力所在。不过文学创作无疑是个体情感活动,由于所处的环境、境遇和个人经历不同,每个人的个性、思想等方面都会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必定会反映在作家创作的作品之中,这就是每个人的“气”或“气品”不同,其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显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和特色。李济臣在评论诗家作品过程中,用实际例子具体解释这种道理。诗话第四十一则:
士人李良国颇有气,自高不循绳墨。于辛亥冬,国家复两宗,儒林将上疏,回文到其家,乃书其名下曰:“辟佛上书韩愈事,乘鹤横空吕洞狂。”仍曰:“我则明日游山云,而不赴抗疏之云。”又尝以诗别情人,于扇题诗,有一文官有心者,见而烧之。李又追题烧尾曰:“至今未灭焚书火,烧尽郎君惜别诗。”文官见之嘉其气象大概疏狂可取。
士人李良国个性豪放不羁,为人不循陈规,其诗充满旷达之气。李济臣称其“颇有气”,似乎直指豁达的个性气质,这里的“气”与生命之气,乃至精神气有着直接关系。生命之气是文章的物质基础,作家只有在元气充足和生命力旺盛时才会神思飞骋、气吞山河,文章才能顺畅自然,首尾相通,一气贯之。朝鲜士人李良国不沉湎于朝堂功利,不参与当朝不义之事,断然拒绝在回文抗疏上签字,并作诗以表明自己的志向。尽管当时的为官之辈,有对他心怀嫉恨的人,却仍对他的诗文才气赞赏不已,称其气象疏狂可取。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李济臣对有鲜明个性气质的作家作品甚为推崇,反对完全因袭古人之作,作家必须培养自己的刚健之气,诗话第四十七则评文人林亿龄时,李济臣用了“尚气”一词:“大抵石川尚气,不曲循规矩。”林亿龄作为朝鲜朝著名的节操派文人,在党争之中不愿屈从,辞官归隐。其作诗虽好用古句经典,但仍具有鲜明的个人品质格调,林亿龄高洁的人格与其诗品紧紧联系在一起。可见,在李济臣心中,“尚气”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在诗文创作中体现为豪放不屈的磅礴气势。遗憾的是,作者在诗话中并未进一步详细论述“氣象”的形成和其与诗歌优劣之评有何关联,只是在批评实践中自觉运用了这一理论。 二、李济臣诗歌理论的民族化特点及其与中国的关联
(一)对“风韵清新”的唐诗风的关注
李济臣在诗话中多次收录并评论,主导当时诗文学风格的朴淳的诗,以及与朴淳一起引领唐诗风的李后白的诗歌。他对唐诗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推崇诗作中展现的“清寂”诗风,他介绍朴淳和李后白诗歌内容如下,这是一首以朴淳的宿僧舍为题的诗:
醉宿禅家觉后疑,白云平壑月沉时。翛然独出踈林外,石迳筇音宿鸟知。
朴诗清新苦节,人不能及。朴淳的诗很好地体现了当时文风清新之趣。最后一句描写诗人独步于山路,寂静之中,隐隐响起的拐杖声有长长的余韵,留下了“言尽意不尽”的形象。
李后白诗云:
小屋高悬近紫微,月边僧影渡江飞。西湖处士来相宿,东岳白云沾草衣。
李后白诗,前两句描写曹云伯的草堂完全没有世俗的痕迹,将其喻为天帝生活的紫微宫,是隐者生活的清澈干净的绝俗空间,后两句是指宋代隐逸诗人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唯喜植梅养鹤,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展现出李后白诗清奇、豪放、超逸的风格。“超逸”即舒适的、超脱的思想倾向,以一尘不染的脱俗意境表现出与自己人品相匹配的风格。可见李济臣对当时风韵清新的唐诗风表现出极大的关心。
(二)对武人诗歌的关注
李济臣晚年常以武人的身份创作诗歌,在诗话中也从自己的文学观点出发,引评俞应孚、朴英、金锡哲等人的诗作。如俞应孚诗:
将军仁义镇夷蛮,塞外尘淸士卒眠。昼永空庭何所玩,良鹰三百坐楼前。
在战争结束的边境地区,渲染出身为武将的从容和战地的紧张感,表现出诗人豪放的气质。俞应孚是武人,比起其他文士的诗文,虽然文采略逊,但李济臣对他的关注延续了很久。《清江诗话》中又收录了武将朴英之诗,展现了战事平定后,诗人在无限悠闲中的飒爽英姿。因而在李济臣的诗话中,所介绍的武官的诗,并不是驰骋战场的将帅的面貌,而是遇到和平时期,但又不失紧张的将帅的面貌。
(三)对讽喻诗的关注
《清江诗话》中收录了李济臣的老师曹植的诗作,大部分都带有讽刺的性质,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出金时文诗、成梦井诗、申光汉诗等。而且,诗一般分为讽刺个人的不义的诗和讽刺社会的不良风气的诗两类。《清江诗话》记载,金颐叔为东湖亭添了名为“保乐亭”的匾额,并请韵于申企斋。申作诗一首:
进退有忧公保乐,行藏无意我全真。江山尽入陶甄手,月笛还宜锦绣人。
申企斋曰“进退有忧公保乐”,暗指古人进退皆有忧虑,而金安老(颐叔)则独保一身之乐,不与民共之。其曰“行藏无意我全真”,则表明自己无意进取,于此时只能自全其节。朝家庶政及江山田土,皆入陶甄之手。最后一句曰“月笛还宜锦绣人”,指繁华之事只宜于富贵之人。诗中包含着很多讽刺,句句有深意,可以剖白君子之心。从诗的表现来看,没有使用过激的诗句,每句话都通过含蓄的表现来传达自己的意思。而李济臣如此关注讽刺诗,大抵因为他具有不容不公的刚直品格。
三、结语
韩国学者赵钟业曾评李济臣的诗歌具有“高踏、气象”之姿;朴守川认为,李济臣的诗作及其理论呈现出昂扬进取、风韵清新的唐诗风格,这些特点也体现在他的诗歌理论中。《清江诗话》虽然没有完全突破前人的述说,但从温柔敦厚、言志之用的诗歌本质,琢炼觅句、诗画一体的诗歌创作,知人论世的批评方法,以及“气象”风格论的自觉运用等方面,都体现出其丰富的诗学理论内容。朝鲜诗家李济臣的诗歌理论及其批评实践,为后世詩歌理论和创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李济臣(1536-1583),字梦应,自号清江,为朝鲜朝宣祖年间兵使李文诚之子,戊午年中进士,历任承文院正字、典籍、晋州牧。李济臣著有《清江先生文集》《清江先生侯鲭琐语》等。朝鲜朝后期文学家洪万宗在《诗话丛林》中收录其诗话部分,称为《清江诗话》。《清江诗话》的论诗论事都本于儒家正统文学思想,其理论虽没有突破前人的成就,但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对其后的诗歌创作和理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李济臣诗歌理论的研究,国内主要有李岩教授的著作《朝鲜诗学史研究》一书,他在“朝鲜朝前期诗话发展及诗歌理论”一章中重点论述了李济臣的“诗画一品”说。张新苗的论文《朝鲜诗家李济臣对中国诗论的接受》,论述了中国儒家思想对李济臣诗歌理论产生的深厚影响。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韩国,例如庆尚大学赵进泳的硕士毕业论文《清江李济臣的诗文学研究》,该论文主要探讨了李济臣的诗歌创作及其批评,而诗歌理论则不是其研究的重点。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来看,李济臣诗歌理论还没有引起国内外学者的足够重视,相关的论文也较少,且相关研究也不是很深入和全面,基于此,本文试图从诗歌的本质论、创作论、批评论、风格论等方面,对李济臣的诗歌理论进行深入探讨。
一、李济臣的诗歌理论
朝鲜朝的著名文人徐居正创作的《东人诗话》是朝鲜古代第一部正式以“诗话”命名的诗话作品,它不仅标志着朝鲜古代诗话类作品的成熟,同时也意味着朝鲜古代诗学理论的巨大进步。李济臣的《清江诗话》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一方面继承了中朝两国文人的相关知识体系与理论,另一方面又适当地结合本民族诗歌创作的实践,体现了其将中国相关诗歌理论进行民族化的努力和趋势。
(一)诗歌本质论
1.温柔敦厚
《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唐代孔颖达在《礼记正义》里解释说:“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温柔敦厚”四字原本是说通过《诗经》的教化,可以使人变得温柔敦厚。后来,这四个字成为古代诗论中的一大理论支柱,以儒学为主导的诗论主流体现出不走极端、劝百讽一的特点。儒家把温柔敦厚作为诗教,主要是作为一个伦理道德规范,诗歌遵从道德伦理实行教化。这就要求诗歌要发挥讽谏作用,可以怨刺其上,但必须保持“止乎礼义”的中和态度。李济臣非常重视诗歌的讽喻作用,他在《清江诗话》第八则中明确说道:“诗人寓谏,大抵以含讽为奇。”并以申企斋作诗含讽喻义,而被其所指的金颐叔、沈贞二人,读诗却浑然未觉其义为例,隐约表达出他对含蓄讽喻诗的称颂之情。而对言辞较为激怨的诗歌,李济臣则认为有讽喻太过之失。如朴讷斋曾为一门生所陷,一日门生前来拜访,讷斋闭门不见,并作诗一首。李济臣评此诗“彼虽辜负,讷斋之责岂非过欤”,认为门生虽有过失,但如此尖刻的讽刺诗是不可取的。在诗话第十二则中,郑礩见友人金正弘身体羸弱,故作一首挽诗与他玩笑,不久,金正弘竟真的因病离世。李济臣认为此事“岂非诗之谶也”,朋友之戏也不宜过分,可见其论诗论事都本着温柔敦厚之教。
2.表情达意
“诗言志”是传统的儒家诗论观点,要求诗歌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李济臣在评价作家作品时就表现出这种倾向,重视诗歌表情达意的作用。诗话第十五则记载,文翼公郑光弼的家宅中有一梅树,花期与公之寿辰相对,后郑惟吉与族中诸人共饮于此树下,各赋诗感旧:
三十年前识此梅,年年长向寿筵开。至今摧折风霜后,每到花时不忍来。
族中诸人闻此诗,皆垂泪不已。其中“赋诗感旧”之“感”字透露出对诗主情特征的认识。诗话第十二则中提及,沈思逊于赴任途中为歹人所杀害,成世昌相公为其作挽诗,其父沈贞读后,手持诗稿而泣不成声。诗话第十六则记载,金慕斋见一儒生,赋诗一句“缘树阴中更踌躇”,认为儒生“甚似短楚”。另外,诗话中还曾提到“措意”,即写意、造意,指诗歌思想内容的表达。诗话第十三则提到,成夏山天资超颖,诗文不必经意而出手必为佳作,其诗歌“措意皆理达,有警世意”。可以看出作者是很注重如何表达诗歌内容的,但是从其认为诗歌所表之意需具有警世之意,看来,其所谓意,仍然是儒学观念,即要符合“性理”。
(二)诗歌创作论
1.诗画相通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一文中說:“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与画的表现方式不同,但都是以形写意。好的诗是无形的画,而好的画是有形的诗。诗歌是有声之画,语言所创造出的诗歌意境、色彩鲜明的图画如在眼前。画是无声之诗,同样具有诗歌语言表情达意的功能。诗与画虽是不同的艺术形式,二者却能异曲同工。李济臣把诗画一律的理论运用在具体作品的评价之中,多是赋诗与画或赋诗与景,自然地把诗与画和风景联系起来。
苏退休罢居湖南时,尚领府在相位,以金禔雁二簇求咏,苏以二绝还:“萧萧孤影暮江浔,红蓼花残两岸阴。漫向西风呼旧侣,不知云水万重深。”皆自喻也。又太逼画样,可谓绝唱。
诗歌所描绘的风景,打破了语言界限,足够引起读者的想象,使纸稿上的非视觉性语言在人们的头脑中转化为可观的立体画面。诗中描写日暮江畔,红蓼花艳丽繁簇与两岸绿荫交相映衬,西风江水伴孤影一人。字句之间体现出鲜明的色彩感,呈现出多种可感意象。诗话第十八则中,记录了众学士于骤雨之后,观赏夕阳晚照,情景可人,朴淳赋诗以遣兴。 乱河经野入江陀,滴沥犹残槛外柯。篱挂蓑衣檐曝网,望中渔屋夕阳多。
诸公闻此诗皆叹其美,以为真“有声之画”。这里诗人赋诗以记美景,就是以“无形之画”来描绘雨后夕阳。可见作者的语言中已经自觉地认识到诗是可以摹写景物的。此外,诗话中还表现出不仅诗文如其人,画亦如其人的倾向。河应临以文采有名于时,其诗风格豪迈健气,而画品亦奇。在此,诗品与画品在一人身上高度统一,展现出极其生动的艺术魅力。河应临去世后,作者赋诗感怀,称其“才绝诗书画”。李济臣在对作家作品的评述中,再次论证了诗与画相通的理论。
2.琢炼觅句
李济臣十分注重琢炼之工,特别是对句。在诗话中提到立语骨法、觅句、对句的例证有多处。诗话第七则中记述,申企斋昼寝时因雨打荷花而转醒,得诗一句“梦凉荷写雨”,想要觅奇句成此佳对,自己却数年来没有得到满意的对句。后遇朴斯文以“衣湿石生云”相对,企斋仍觉非也,而终身未得其偶。李济臣为此感叹“诗人觅句之勤如此”。金麟厚曾吟“映山丘映斜阳里”,久未觅对。一日李后白前来造访,李见到山中有地黄生长,借此即得“生地黄生细雨中”,金厚麟深为赞赏,以为佳句。金安老游于东湖,见雪中松树而吟诗,久未觅对,诗人郑士龙来到此地,金安老请其作此对句,然后方可入座。诗话中寻句觅对、琢炼苦吟的例证不在少数,可见李济臣对古人的“苦吟”精神和讨教求对的风尚十分推崇。此外,诗话中对诗人讲究诗韵排律亦十分推重。诗话第十则中记述,金慕斋同诸学士讨论诗之押韵,认为世上并无难押之韵,诸学士请他以“读易”为题,金慕斋“呼强韵以试”,诸学士叹服,方知其并非自夸。诗话第十五则记述申企斋少时专注学习杜牧的《华清宫》排律,每次要作诗记文之前,都要先诵读一遍,然后执笔。朴讷斋为研习诗歌韵律,每晚都诵读《离骚》,作近律一首,才能就寝。
(三)“知人论世”的诗歌批评论
在诗歌批评方法上,李济臣主张以“知人论世”讨论作家的诗,在评论作家作品时就表现出这种倾向,认为评论一人之诗,不可不了解其为人。诗话第十五则记述,作者曾观柳梦咼《大东诗林》,听说他从少时便搜拾诸家诗文,至年老才开始汇编,他的用心令人称叹。但他在诗人名录分类时,却有失偏颇,诗话中举了金悦卿一例,柳梦咼将金悦卿列入缁髡一类,标注为“僧雪岑”。李济臣作评“论诗而并论人者欤?余则殊以为未然”,认为柳梦咼对诗人所作的评价只关注了其诗作,而没有充分了解其思想、经历,因此而导致将其归入不恰当的分类中。作者又在诗话第十七则中记述了赵晟以贤德称世,曾经梦游三角山作诗,中有“爱月非为惑,贪山不害廉”,又曾咏梅“一枝二枝高,三点四点白”,从字句之间可见其清俊高洁的品质。在李济臣看来,诗歌是诗人性情、时代、经历、世界观等的体现。因此,他在批评赵晟的诗歌之前,首先评述了诗人的性情和经历,然后指出了其诗和人品的一致。赵晟因为患有心疾,家中有池塘名为养心池,种荷花名为养心花,并在诗歌中多次提及“养心”之事,从其诗作中对其身体状况、生活日常也可窥见一番。诗话中还记录了金慕斋以宣慰使的身份送别日本使臣弸中,慕斋写了一首崔致远的送别诗赠与弸中,说是自己少时所作,“弸中笑曰:‘气骨非宣慰所述。’”这也是文如其人的例证。郑麟仁的母亲善写文章,曾以“太公钓鱼图”为题作诗,后中国使臣来访,见此诗甚有女态。类似的例证还有元朝使臣见到桧严寺题诗,认为“此诗有绮纨气习”,果然是前朝王子祝之妻所作。可见,诗歌是人性情的表现。
(四)“气象各异”的风格论
“气象”是关于诗歌风格的理论,“气象”不同,风格也不同。诗话中与“气象”有关的术语还有“气骨”“有气”“气量”,还有具体评价诗歌风格的术语“豪健”“奇”“奇绝”。“气”与作品的思想感情有关,“象”和“骨”与作品的语言形式有关。“气”与“象”的融合构成作品的风格,而在诗则为诗的风格。诗话第四则中记述,俞应孚有诗云:“书永空庭何所玩,良鹰三百坐楼前。”南秋江评其末句“其气像云”,即俞应孚诗风如白云清新俊逸无所拘束。又有三滩送别诗末句“吏文礩正寻常事,端取义经问象前”。朴讷斋也有送人礩正诗,末句与三滩送别诗无一字差别,以作诗的先后顺序而言,则讷斋必定是袭自三滩,而讷斋的整首诗歌情感激荡,更加高亢,虽借前人之语,终归气象风格迥乎不同。文学创作是人较为激烈的情感活动,人对客观事物感触至深,感奋至极,则会感发出心灵深处的肺腑之言,这就是文学创作的情理过程和动力所在。不过文学创作无疑是个体情感活动,由于所处的环境、境遇和个人经历不同,每个人的个性、思想等方面都会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必定会反映在作家创作的作品之中,这就是每个人的“气”或“气品”不同,其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显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和特色。李济臣在评论诗家作品过程中,用实际例子具体解释这种道理。诗话第四十一则:
士人李良国颇有气,自高不循绳墨。于辛亥冬,国家复两宗,儒林将上疏,回文到其家,乃书其名下曰:“辟佛上书韩愈事,乘鹤横空吕洞狂。”仍曰:“我则明日游山云,而不赴抗疏之云。”又尝以诗别情人,于扇题诗,有一文官有心者,见而烧之。李又追题烧尾曰:“至今未灭焚书火,烧尽郎君惜别诗。”文官见之嘉其气象大概疏狂可取。
士人李良国个性豪放不羁,为人不循陈规,其诗充满旷达之气。李济臣称其“颇有气”,似乎直指豁达的个性气质,这里的“气”与生命之气,乃至精神气有着直接关系。生命之气是文章的物质基础,作家只有在元气充足和生命力旺盛时才会神思飞骋、气吞山河,文章才能顺畅自然,首尾相通,一气贯之。朝鲜士人李良国不沉湎于朝堂功利,不参与当朝不义之事,断然拒绝在回文抗疏上签字,并作诗以表明自己的志向。尽管当时的为官之辈,有对他心怀嫉恨的人,却仍对他的诗文才气赞赏不已,称其气象疏狂可取。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李济臣对有鲜明个性气质的作家作品甚为推崇,反对完全因袭古人之作,作家必须培养自己的刚健之气,诗话第四十七则评文人林亿龄时,李济臣用了“尚气”一词:“大抵石川尚气,不曲循规矩。”林亿龄作为朝鲜朝著名的节操派文人,在党争之中不愿屈从,辞官归隐。其作诗虽好用古句经典,但仍具有鲜明的个人品质格调,林亿龄高洁的人格与其诗品紧紧联系在一起。可见,在李济臣心中,“尚气”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在诗文创作中体现为豪放不屈的磅礴气势。遗憾的是,作者在诗话中并未进一步详细论述“氣象”的形成和其与诗歌优劣之评有何关联,只是在批评实践中自觉运用了这一理论。 二、李济臣诗歌理论的民族化特点及其与中国的关联
(一)对“风韵清新”的唐诗风的关注
李济臣在诗话中多次收录并评论,主导当时诗文学风格的朴淳的诗,以及与朴淳一起引领唐诗风的李后白的诗歌。他对唐诗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推崇诗作中展现的“清寂”诗风,他介绍朴淳和李后白诗歌内容如下,这是一首以朴淳的宿僧舍为题的诗:
醉宿禅家觉后疑,白云平壑月沉时。翛然独出踈林外,石迳筇音宿鸟知。
朴诗清新苦节,人不能及。朴淳的诗很好地体现了当时文风清新之趣。最后一句描写诗人独步于山路,寂静之中,隐隐响起的拐杖声有长长的余韵,留下了“言尽意不尽”的形象。
李后白诗云:
小屋高悬近紫微,月边僧影渡江飞。西湖处士来相宿,东岳白云沾草衣。
李后白诗,前两句描写曹云伯的草堂完全没有世俗的痕迹,将其喻为天帝生活的紫微宫,是隐者生活的清澈干净的绝俗空间,后两句是指宋代隐逸诗人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唯喜植梅养鹤,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展现出李后白诗清奇、豪放、超逸的风格。“超逸”即舒适的、超脱的思想倾向,以一尘不染的脱俗意境表现出与自己人品相匹配的风格。可见李济臣对当时风韵清新的唐诗风表现出极大的关心。
(二)对武人诗歌的关注
李济臣晚年常以武人的身份创作诗歌,在诗话中也从自己的文学观点出发,引评俞应孚、朴英、金锡哲等人的诗作。如俞应孚诗:
将军仁义镇夷蛮,塞外尘淸士卒眠。昼永空庭何所玩,良鹰三百坐楼前。
在战争结束的边境地区,渲染出身为武将的从容和战地的紧张感,表现出诗人豪放的气质。俞应孚是武人,比起其他文士的诗文,虽然文采略逊,但李济臣对他的关注延续了很久。《清江诗话》中又收录了武将朴英之诗,展现了战事平定后,诗人在无限悠闲中的飒爽英姿。因而在李济臣的诗话中,所介绍的武官的诗,并不是驰骋战场的将帅的面貌,而是遇到和平时期,但又不失紧张的将帅的面貌。
(三)对讽喻诗的关注
《清江诗话》中收录了李济臣的老师曹植的诗作,大部分都带有讽刺的性质,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出金时文诗、成梦井诗、申光汉诗等。而且,诗一般分为讽刺个人的不义的诗和讽刺社会的不良风气的诗两类。《清江诗话》记载,金颐叔为东湖亭添了名为“保乐亭”的匾额,并请韵于申企斋。申作诗一首:
进退有忧公保乐,行藏无意我全真。江山尽入陶甄手,月笛还宜锦绣人。
申企斋曰“进退有忧公保乐”,暗指古人进退皆有忧虑,而金安老(颐叔)则独保一身之乐,不与民共之。其曰“行藏无意我全真”,则表明自己无意进取,于此时只能自全其节。朝家庶政及江山田土,皆入陶甄之手。最后一句曰“月笛还宜锦绣人”,指繁华之事只宜于富贵之人。诗中包含着很多讽刺,句句有深意,可以剖白君子之心。从诗的表现来看,没有使用过激的诗句,每句话都通过含蓄的表现来传达自己的意思。而李济臣如此关注讽刺诗,大抵因为他具有不容不公的刚直品格。
三、结语
韩国学者赵钟业曾评李济臣的诗歌具有“高踏、气象”之姿;朴守川认为,李济臣的诗作及其理论呈现出昂扬进取、风韵清新的唐诗风格,这些特点也体现在他的诗歌理论中。《清江诗话》虽然没有完全突破前人的述说,但从温柔敦厚、言志之用的诗歌本质,琢炼觅句、诗画一体的诗歌创作,知人论世的批评方法,以及“气象”风格论的自觉运用等方面,都体现出其丰富的诗学理论内容。朝鲜诗家李济臣的诗歌理论及其批评实践,为后世詩歌理论和创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