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权力清单制度建设实证研究

来源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hs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
  流程”。两年多来,各级地方政府有条不紊地推进这项制度。合肥市于2014年按照中央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在权力清单制度建设中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权责体系,权力清单制定、操作和执行规范,条块结合、全面协同推进“两单”制度改革等特点。我国权力清单制度建设应从加强法制保障,扩大公众参与,进一步完善权力运行程序以及构建多元化公开平台等角度加以推进。
  关键词:权力清单制度;权责体系;权力运行平台;合肥
  中图分类号:D2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6)06-0010-0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1](p.36)。两年多来,各级地方政府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这项制度,以期实现对行政权力的控制并使其在法治的范围内行使。自2014年底开始,合肥市按照中央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笔者于今年上半年对合肥市直机关、蜀山区、肥东县、巢湖市等县(市)区及部分乡镇、街道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对合肥市权力清单制度实施效果作客观分析,探究合肥市权力清单制度运行状况及其典型性,进而思考、总结我国权力清单制度的运行路径与提升之策。
  一、权力清单制度释义
  所谓权力清单制度,“就是政府及其部门在对其所行使的公共权力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依法界定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职责与权限,然后将职权目录、实施主体、相关法律依据、具体办理流程等以清单方式进行列举和图解,并公之于众。权力清单包括政府权力清单和部门权力清单”[2]。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权力清单制度后,广州、武汉、北京、上海、富阳、义乌等市纷纷进行探索、试点并陆续“晒”出权力清单。合肥市从2014年底开始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在“晒”出权力清单的同时,也“晒”出责任清单。权力清单制度的建立和推行,对我国政府管理来说无疑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必然促使政府放权、减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倒逼政府还权于社会、还权于市场,把资源配置权交给市场,把专业性服务交给社会。这也必将推动各级政府将主要精力转到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城乡治理、环境保护以及民生建设上来[2]。
  二、合肥市权力清单制度建设的举措与主要特点
  合肥市于2014年12月17日发布了《关于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的通知》(合政秘〔2014〕180号)。该文件明确规定,“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范围,包括政府工作部门、部门管理机构、派出机构,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并依法承担行政职能的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及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列入党委工作序列依法承担行政职能的部门,其他行使行政职能的部门和单位”。列入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以下简称“两单”)的职权事项,包括行政审批(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行政裁决、行政规划及其他权力10类事项。全市推行“两单”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统一标准、分级负责、同步推进。主要任务包括:全面清理权力事项、审核确认权力事项、建立权力对应责任体系、优化权力运行流程、依法公开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建立权力事项运行平台等。2015年7月1日,全市81个乡镇政府和42个街道办事处的“两单”公布运行,正式建立起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贯通的政府“两单”体系。合肥市“两单”建设呈现如下特点。
  (一)“三位一体”的权责体系
  权力清单明确了政府部门能做什么,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提供了戒尺;责任清单给政府权力套上了“紧箍”,昭示了“法定职责必须为”的真谛。合肥市在建立权力清单的同时,按照权责一致、权责匹配的原则,逐项界定权力事项的责任事项和追责情形,实现了权力和责任的一一对应。对市级保留的1458项权力事项,对照法律法规规章,查找了1.2万条责任事项、1.5万条追责情形,形成了权力事项、责任事项和追责情形“三位一体”的权责体系,实现了权力与责任的深度融合,把抽象责任具体化、隐形责任显性化、宽泛责任明晰化、粗放责任精细化,打通了制度和责任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为防止出现权实责虚、揽权推责,防止出现重复监管或者监管“真空”,在文件中明确规定“权力清单就是责任清单,违规行使或者不当行使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从而将政府权力的行使行为转化为政府部门履行义务的行动,从制度上实现和保证“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
  (二)制定、操作、执行程序规范
  科学、严密、规范的程序,是确保“两单”制度设计合理、运行有效的重要条件。在规范权力清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方面,合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首先,坚持模板先行。参照省政府公布的“两单”,设计了部门自查报告的模板、10类权力事项对应的权力清单模板、16类权力事项对应的责任清单模板,供部门编制“两单”时参考。其次, 集中审核阶段贯彻“三上三下”工作机制。按照“三上三下”的工作机制(部门上报,一审反馈;部门再报,二审反馈;部门三报,专家论证,现场沟通反馈),设计了部门“两单”审查表,明确了审查具体内容和审核重点。第三,专家论证。在集中审核阶段,邀请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政府法律顾问、专家学者、社会组织和企业代表、县市区代表,以及省“两单”集中审核组负责人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共23人,组织了专家评审论证会,对有关部门未达成统一意见的22项权力事项,逐项论证,评审采用实施部门负责人陈述、专家评审评议和现场沟通的方式,经过评审论证、现场反馈,19项权力事项与实施部门达成统一意见。
  (三)条块结合,全面、协同推进
  推行“两单”制度改革的探索,既在政府部门(“条”)层面进行,   也在县(市)区政府(“块”)以及开发区、乡镇街道层面进行,“条块”结合,体现了改革的整体性、协同性、系统性。合肥市所辖9个县(市)区纳入实施范围的部门和单位合计316个,共梳理权力27653项,保留19491项,精简率达30%;行政审批审核基数共1422项,保留964项,精简率为32%。合肥市在“条”和“块”两个层面大力推行“两单”制度,既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改革理念和指导思想,又有助于促进“两单”建设实践中政府部门(“条”)之间以及“条”和“块”之间形成相互协调、相互监督的氛围,在“条”和“块”两个层面上都不容许存在短板,避免出现“木桶效应”,确保“两单”建设取得预期成效。
  (四)清权、确权成功案例具有样板意义
  在市级权力事项清权、确权中,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对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创造的成功案例,具有样板意义。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权力交叉、责任模糊问题,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使权力行使有边界、责任追究有依据。2014年,合肥市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局正式更名为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原属7个部门的114项执法权被集中起来,实施委托执法。在执法过程中,面对多部门权力交叉、权责界限不明的问题了,合肥市坚持问题导向原则,重新梳理和整合,落实责任主体,坚持“四个对照”(“四对照四查四看”:对照党的宗旨,查理想信念坚不坚定,看经受各种考验的能力强不强;对照时代的要求,查陈旧观念多不多,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水平高不高;对照职责使命,查业务素质有否提升,看胜任岗位的本事大不大;对照群众评价,查对待群众态度好不好,看离群众的要求有多远),接受社会监督,形成了规范的权力运行流程体系,并将来源于7个部门的114项执法权合并、精简为34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
  (五)动态管理调整,强化监督
  合肥市于2015年12月初公布、出台了《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动态调整和权力运行监督管理办法》(合政[2015]198号),建立了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对“两单”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法律、法规的颁布、修订、废止以及部门职能变化,及时调整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确立“两单”动态调整及权力运行监督管理应当遵循五大原则:依法依规、公开透明、规范运行、便民高效、创新管理。该文件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建立不定期与定期相结合的政府“两单”动态调整机制: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政府“两单”的动态调整工作;各级政府机构编制部门负责本级政府“两单”动态调整的审核;各级政府法制部门负责本级政府部门“两单”动态调整内容的合法性审查。该文件同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建立综合监督管理、行业监督管理、属地监督管理相协调的监督管理机制。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政府权力运行的具体监督管理工作;机构编制部门负责权力运行监督管理的督促指导;政府法制部门负责权力运行的全过程法制监督。监察部门负责行政责任追究工作。
  (六)权力运行平台建设成效突出
  截至2016年上半年,合肥市“一库四平台”(即政府权力项目库和政务公开服务平台、政府权力网上运行办事平台、电子监察平台、法制监督平台)基本建成:已完成市县两级政府权力清单数据入库和办事指南信息补录工作;安徽省电子政务服务大厅合肥分厅已开通,第一批89个事项可在线办理;市政府权力网上运行办事平台、电子监察平台和法制监督平台已全面运行;建成合肥市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已有189个事项网上办理,实现了政府权力运行数据电子化、流程标准化、办理网络化、信息公开化和监督实时化。合肥市将进一步完善政府权力清单运行平台系统,并与全市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平台应用,确保公权公用、规范运行、阳光操作。
  三、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建设的理性思考
  合肥市权力清单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少数单位存在选择性放权现象。调研中发现,有少数单位简政放权存在着“放大不放小、放虚不放实”的情况,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对改革的获得感还不明显;个别单位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权责清单还需优化。各县(市)区权力事项数量、事项归属、精简标准不统一,权责清单动态调整不够及时;少数部门未严格按照权责清单行使权力。三是事中事后监管还需加强。权力事项取消或下放后,相应的事中事后监管没有跟上,主要依靠专项检查,日常监管不及时、不到位的现象还比较突出;监管手段过多依赖行政手段,法律、市场、科技手段运用不够。现就深入推进权力清单制度建设、勾勒我国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运行的普适路径,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立法进程,加强法制保障
  “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4]行政权力事项的来源是政府组织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深入推进权力清单制度,必须注重法律制度层面的设计和规范,先立后破、立法先行,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一是对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并重,以立法的及时跟进,确保权力清单的权威性、统一性和公信力。从当前看,各地对权力清单制度改革试点没有统一的尺度和标准,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权力清单制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建议国务院及时制定出台《权力清单条例》。二是对涉及地方性法规修订的行政权力事项,积极研究提出修订意见,及时提请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推动地方法规体系的健全、完善,为权力清单制度的全面、深入推进提供地方立法上的保障。
  (二)进一步完善权力运行程序和权责体系
  英国行政法学家威廉·韦德曾说:“程序不是次要的事。随着政府权力持续不断地急剧增长,只有依靠程序公正,权力才可能变得让人能容忍。”[5]程序具有独立的价值,科学、合理、规范的程序可以创造经济社会效益或者降低当事人的办事成本。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改革中,有些问题之所以长期未能解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公正、合理程序的缺失。为此,要为政府权力运行设计一套科学、规范的程序,并将其制度化、法治化,确保政府权力始终在程序的轨道上运行,避免出现“切蛋糕的人第一个选蛋糕”等程序不公正现象。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公开权力运行程序,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精简办理环节,压缩办理时限,降低市场主体的办事成本或生产经营成本。此外,要构筑科学合理的权责体系,对职能相近、管理分散或职责交叉的机构进行整合,克服体制机制弊端,不断提高行政效能。   (三)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权力清单制度的建立仅仅是第一步。下一步要以更严、更实的措施巩固扩大权力清单制度化发展的成果,深入推进政府权力公开、公正运行,打造阳光政府、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贯彻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规范政府与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普通公民的关系,以政府的优质、高效服务,不断推动市场环境的优化和市场秩序的规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技术研发,让新兴产业更好地拉动消费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不断提升政府机关为民服务的质量,推出更多更好的优质、高效、便民服务项目,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更高的幸福指数。
  (四)培育大众素养,扩大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对于保障行政机关依法公正行使职权、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培育公民社会均有着重要的意义。衡量我们各项改革的是非成败,群众最有发言权,权力清单的制定和实施应让公民参与其中。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社会公众尤其是普通百姓较少关注权力清单的制定和实施。因此,需要大力培育、提升民众的综合素养。一是要培养民众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和当家作主意识,激发其参与热情。二是要普及互联网知识,提升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网络技术利用能力,并教育他们如何通过网络载体理性地表达利益诉求。三是权力清单的制定和调整应当充分征求公众意见,为公众建言献策提供畅通渠道。健全信息公开机制,相关信息及时在主流媒体和门户网站公开,扩大公众的知情范围和知情度。健全配套制度,为公众有效参与提供基本条件和物质、技术保障[6] 。
  (五)为权力运行搭建多元化公开平台
  权责清单的运行要顾念民情、体察民意,以接地气、方便群众办事为努力方向,为权力运行搭建多元化公开平台。一是完善互联网载体。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立健全网上运行办事平台、电子监察平台等。同时,建立健全廉政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兴载体,让惯用此类媒介的群体也可实时了解并监督权力清单制度的运行状况。二是提升原有载体功能。受年龄、文化层次和办事习惯的影响,部分民众还不习惯、不适应在网络上了解政务动态,对于这部分群体可采取政务公开栏、电子显示屏、便民服务中心等方式进行权力清单的公开,但要进行硬件改造和功能提升。
  (六)进一步加强监督考评
  巩固、扩大权力清单制度化发展的成果,须切实加大对各级政府部门依照权力清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监督考评力度。一是以简政放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为努力方向。调整、优化、完善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指标权重,注重公众评议、专家评估和行政相对人的意见建议,“形成政府考核与社会评价有机结合,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式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7]。二是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积极作用。当前,迫切需要完善网络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推进网络监督的法治化、制度化。要尊重和保护公民的网络监督权;要明确网民网络言行准则,确定网络媒体的责任;要设立专门机构处理网络监督案件,完善网络举报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程序,健全网络举报的受理、处理与反馈机制,确定时限办结并及时向举报人乃至社会公众反馈。三是积极探索事中事后监管的途径和方式方法。在清权、简权、放权的同时,将加大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力度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措施同步研究、同步跟进、同步实施,进一步强化关键领域、关键行业、关键环节的市场监管。坚持放管并重,把该放的权力彻底放开、放到位,把该管的事项切实管好、管到位。积极推动各部门在告知性备案、制定行业从业标准、完善信用管理体系、加大行政问责等方面进行试点,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履行市场监管职能,不断推进市场监管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及监管技术和监管理念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王寿林.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加快建设法治政府[N].检察日报,20141125.
  [3]杨楠楠,苏盈盈,王倩.全力推进“两单”制度建设[N].合肥日报,20150924.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5][英]威廉·韦德.行政法[M].徐炳,等.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6]尹少成.权力清单制度的行政法解构[J].行政论坛,2016,(1).
  [7]何宏祥.推进权力清单制度化发展的路径[J].领导科学,2014,(24).
  [责任编辑:杨健]
其他文献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简政放权作为我国政府下一步改革的目标。简政放权并不是说政府可以“一放了之”。政府仍应牢牢把控其核心价值,“元治理者”是简政放权背景下政府最适宜的角色。公共服务多元合作供给是深化简政放权改革的重要一招。公共服务多元合作供给打破了政府垄断供给公共服务的地位,但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仍应扮演公共服务多元合作供给中的“元治理者”的角色,主要表现为多元合作供给的激活者、协调者和责任
期刊
摘 要:县域治理创新是基层治理法治化的重要保障。华北某县盗采治理过程表明,基层治理困境的重要表现之一是法治不彰,其主要原因是县域政权的条块分割导致执法碎片化、执法效率低下。县域体制变革使数量巨大的、分散在各个部门的执法权力能够整合起来形成“条块互嵌”的行政权力网络。它包括联合执法、建立“三协同”综合执法链及权力清单制度三方面的内容。成功推进这一县域治理创新须遵循五方面的逻辑和条件:党建引领是基本动
期刊
摘要:灾害具有外溢性、扩散性和跨区域性特点,基于属地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与灾害发展属性不相契合,由此导致灾害管理失灵。整体性治理理论倡导通过合作,解决复杂的公共问题,契合了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重构的现实需求,为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区域协作提供了理论支撑。我国目前防灾减灾救灾区域协作无论在范围上还是程度上均比较有限,防灾减灾救灾各自为政的现象未得到根本性突破。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需要重视区域协作
期刊
摘 要:未来五十年,不断增多的“失独家庭”很容易招致巨大的社会风险。当前政府以及社会工作者很容易误将物质需求视为“失独家庭”的核心需求,导致“失独家庭”心理层面的困境并未得到其自身和帮扶组织的充分认识。联动政府、社区及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探索出能切实满足“失独家庭”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要的接力式专业化心理服务路径。在项目构思阶段,深入群众,抓准问题,做好蓄力精发的工作准备。在项目设计阶段,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基于城市群的区域协同发展已成了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但区域协同治理中的不同壁垒制约治理策略的实践效果。以京津冀为例,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区域协同治理中隐含的多重壁垒,拓宽对协同治理中约束性因素的理解和认知。根据京津冀区域现实差异及共通性议题,将协同治理壁垒分类并概念化界定为技术壁垒、经济壁垒和环境壁垒,探讨不同壁垒的发生机制、相互叠加、相互转化及其现实影响,进而
期刊
摘要:推进乡村振兴是一个重大时代课题。战后韩国、日本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在推动乡村实践中既注重政府引导又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既注重保持传统又突出特色发展,既注重经济发展又保持文化传承,既注重把农民组织起来又倡导依法治村等。韩国、日本的乡村振兴经验对当前中国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一定启发。实施乡村振兴既要有实施理念的创新,又要坚持体制机制的创新,做到三个统筹,构建乡村振兴投入
期刊
摘要:京津冀區域大气污染治理存在较高的代理成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和监督成本,导致地方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激励不足、参与协同治理的意愿不强、协同治理实施难度较大。纵向嵌入式治理机制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改变地方官员激励机制以降低内部代理成本,建立区域大气污染利益协商机制以降低外部代理成本,设定区域大气污染任务清单以降低信息成本,明确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任务分工以降低谈判成本,加强监测和巡查以降低监督成本等。以
期刊
摘要:互联网集体行动已经成为一种崭新的集体行动形式,给全球政治格局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目前互联网集体行动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困难重重,需要建立更为完善和成熟的互联网集体行动研究框架。互联网集体行动从微观到宏观的理想动员结构为“舆论动员(公共性形成)—公众参与—集体行动”。在互联网集体行动大数据采集方面,考虑到互联网集体行动的实践过程,可能的大数据来源是根据互联网集体行动的发展过程确定事件过程的
期刊
摘 要: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我国贫困问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深度贫困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短板,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深度贫困的实质就是绝对贫困,具有“两高、一低、一差、三重”的特征,有特殊的形成原因。基于嵌入性理论提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政治嵌入、经济嵌入、文化嵌入和认知嵌入的分析框架,从嵌入的现实性、可能性和目的性三方面厘清深度
期刊
摘 要:公安行政执法权力的良好运行需要以完善的法律制度为基础。公安行政非法证据排除制度是在“审判中心主义”改革背景下,实现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法律制度体系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公安行政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整体框架并未搭建,具体规则亦有很大欠缺。应统一行政瑕疵证据的认定和补正规则,以完善公安行政非法证据制度体系。以对具体行政行为的规范为内容  建立明确的行政执法非法证据排除体系。将自由心证规则引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