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笑是人的本能,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们越来越不容易发出笑声。工作、生活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复杂,不幸福的情感,整天为生存而奔忙,经常让我们忘记了自己还可以笑出声来。然而,你知道吗?在广州,有位留学生却靠“哈哈大笑”发了财!
艰难就业,留学归来的我进退两难
2000年,我从伦敦大学获得心理学硕士学位后,本想以实习生(Trainee)的身份在英国工作一段时间,学一些工作经验后再回国发展。当时我在伦敦一家私人心理研究机构打工,处境虽然很不好,但我也忍耐着。刚好这时已先回到国内的几位朋友打电话给我,说像找这种情况(学位不高,专业一般),在英国很难有出头之日,还不如早点回国。那些年,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发展,许多海外中国人纷纷回国投资、经商和工作,形成了一股“海龟”潮。于是,这年底,我也当了一回时髦的“海龟”。
回到广州,艰难的就业路却让我十分尴尬。说实话,我对找工作还是很有信心的,国内4年医学本科的专业学习,英国3年多留学、打王经历,并且接触了国外心理医学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找个合适的职位应该不会太难吧?
然而事实完全出乎我的预料。求职信像雪片一样飞了出去,却少有回音。报纸和网上公开发布的信息,要么是摆摆样子,要么是薪金太低或者说我不够本地化,其实很多都不是真的需要人才。就这样,回国几个月仍一无所获。这时我才感觉自己其实只是一个形式上的“海龟”。
那段时间,我也去过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的朋友家,他们有的是呆在外企,有的则安家后搞了个小店小铺,什么咖啡吧、西餐馆之类的。许多中国人有崇洋媚外的心理,其举动便是到某家正宗的西餐馆、咖啡店去坐坐,所以他们的生意都还过得去,更重要的是,有了一份沾了点“洋味”的事业,至少不会掉“海龟”的架子。
我也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开酒吧的。那时没办法呀,高不成低不就的,便只好一边跟着别人学,一边自个儿琢磨了。酒吧是我在国内国外都喜欢去的地方,也曾去打过工,所以操作起来可以说是轻车熟路。最初我的酒吧名字叫“西部牛仔”,酒吧场地比较小,20万的资金大部分是借的,定位主要是留学生、年轻老外和写字楼的高级白领。除了大众型酒吧的经营方式外,那时我的酒吧特色主要是西方音乐,摇滚,爵士乐、布鲁斯、乡村音乐等。熟识的朋友都说搞得不错,但顾客却不多。第一个月,勉强能维持,可两三个月后,竟出现了亏损!这让我有点灰心丧气,唯一的安慰是交了十几个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来帮衬我的朋友。
但那帮朋友大都是“酒鬼”,每天下班后就跑来我的酒吧发泄,不到凌晨一两点他们是不会回去的,常常喝得一塌糊涂,与他们白天的高级白领形象完全相反。在他们的影响下,有一段时间我也差不多成了“酒鬼”。每当深夜顾客和员工都走完的时候,我总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常常问自己:这就是我要追求的吗?那时我脑子里有许多很浪漫的想法,但不知为什么做起来却挺苦。
个性创业,滑稽幽默助我转危为安
后来我意识到,创业不成功,一是自己的心杰出了问题,二是酒吧没有特色。“西部牛仔”的音乐主题显得曲高和寡。不知哪位名人说过,一个人的最大敌人是他自己。虽然我是学心理学的,但因为“仕途不顺”,那段时间我也不知不觉地陷入了“灰色心理”的漩涡。于是,我首先调整了自己的情绪,每天以微笑,阳光的形象出现。同时我也分析了那帮朋友的情况:他们都有较高的文凭,有的留过学在外企工作,有的是大公司的骨干,即使一般的白领每月也大多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可为什么看上去还老是闷闷不乐呢?这与国外的年轻人生活相差悬殊。在国外的酒吧里,你简直见不到没笑脸或是坐在一隅喝闷酒的年轻人,他们总是能够找到各种各样的方式聚在一起HAPPY,不管对方是朋友还是陌生人。
我想,这可能是与我们国家目前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和高压下较脆弱的心理素质有关。而且凭直觉,我认为这帮朋友已经处于较严重的亚健康状态。我也曾和一位朋友聊过这个问题,他说:“你说的没错,如今我的收入虽然越来越高,每个月打开存折看看新打上去的数字,心里就禁不住一阵窃喜,单看这笔相当数额的款项,确实是件不错的美事。然而有个道理大家都明白,收入越高,压力越大,工作,生活、情感上的都有。我每个月拼死拼活。除了付出精力,压力还今我在精神上、心智上受到许多不为人知的损害,我常常感到很疲惫、烦躁。于是,我需要修复心灵来重新获得对生活的美好感觉,可现在的社会修复心灵也得耗费金钱啊,比如购书,泡吧之类的,严重的还得请心理医生。压力越大精神受损就越多,修复感觉需要的费用也越高。这样一来,每月除去水电,房租、通讯。饮食、交通等基本生活费用,再除去购书、泡吧、看电影、周末旅游等精神修复的费用,其实我的高收入已经所剩无几了。但生活还得继续呀,所以,我也只能白天拼命挣钱、晚上拼命花钱了,其实现在的年轻人都想得很开,只要你让他乐了,开心了,浪费点钱无所谓。”
朋友的话使我很受启发,是啊,我开酒吧的最终目的是赚钱,但如果不想尽办法让顾客快乐,他们就不会大撒金钱,而我也就赚不到钱了。可是怎样才能让顾客开心呢?这时我想起了英国的一句谚语:“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它的意思与英国哲学家罗素说的“笑是最便宜的灵丹妙药,是一种万能的药”大同小异。
于是,2002年圣诞节前夕,我把酒吧主题重新定位,将名字改成“滑稽酒吧”,并想到了英国喜剧家卓别林,以他的形象和艺术魅力来体现酒吧的与众不同之处。我把酒吧的招牌做成卓别林的头像,然后在室内的墙壁上装裱各种各样的滑稽照片、笑话、短信等,又将桌椅板凳舞台改装得滑稽可笑,处处都流露出喜剧的效果。在每晚的娱乐活动上,我把过去的西方音乐换成了放映西方的经典滑稽影片,此外还增加了滑稽小品、歌舞、魔术等节目,总之,不断地在“滑稽”两个字上大做文章!滑稽的语言、滑稽的行为,激发了顾客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他们在欣赏“滑稽”这种别致的表现技巧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陶冶。
由于主题越来越鲜明,搞笑的节目也逐渐增多,酒吧的生意猛然见好,我手下的员工也增加了。由于经常有老外来泡吧,所以我招服务生首先得过英语口语关,然后就是要有点幽默天赋。
新鲜事业,“大笑吧”终成时尚前沿
随着酒吧生意的兴隆,我越来越感觉到继续深挖“幽默、滑稽”主题的重要性。2003年5月,我在一本医学杂志的“海外风情”栏目里读到,印度一位名叫卡塔拉的医生,竟放弃原来的工作,跑去公园内开班教人们如何通过哈哈大笑来强身健体,他认为,现代人工作忙碌、压力大,大笑能排解压力。初时仅有5名学生,围观的人当时看到这群人只管哈哈大笑,还以为他们是疯子。可后 来他不仅在印度成功开办了600个“大笑俱乐部”,而且在美、英、意、挪威、丹麦、瑞典、德国、瑞士和新加坡等地也设有200多个“大笑俱乐部”!
同是学医出身的我当时对卡塔拉佩服得五体投地!其实,“大笑是良药”的说法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在西方,《圣经·箴言书》中就提及了幽默对健康的益处;而在我国,“笑一笑,十年少”的谚语也早已有之。30年前,在美国也有一位著名的“小丑医生”亚当斯,为了逗病人发笑,他不惜“破坏形象”——亲披小丑服、戴上红色的橡皮鼻子巡视病房。正是他首先通过自己的实践开创了医学的新领域。但卡塔拉却是第一个真正将幽默疗法商业化的智者!“大笑也能发财”,这是他成功后的一句真心话。
在佩服卡塔拉精明的头脑之余,我也茅塞顿开:我为什么不可以在中国也搞一个“大笑俱乐部”呢?这完全符合我的酒吧主题啊!得到灵感后的我立即将招牌上的“滑稽酒吧”四个字改成了“大笑吧”。同时,在原有的基础上。我又搜集、购买了大量关于“笑”的资料和书籍,然后在酒吧的墙壁上搞了个书柜一样的“大笑库”,里面摆满了影碟、书籍、游戏等各种幽默素材,可当场免费阅览,也可租售。这样一来,我的酒吧不仅能让顾客哈哈大笑,而且还能告诉他们怎样才能哈哈大笑。
可是“哈哈大笑”需要一个空旷、安静的地方,这样才能效果显著。因此每搞一次“大笑”训练课程,事先我都会和某个度假村联系好,租一块没人来打搅的萆坡(如果是高尔夫场地就最好不过),然后选个阳光明媚的周末,让成员们肆无忌惮地在那里“哈哈大笑”。由于都是年轻人,自由、搞笑、志趣相投,所以大家都觉得挺有意思。“少喝酒,多大笑!大笑吧,身体好!”成了我的酒吧最具知名度的广告语。
在生活中,似乎每个人都懂得笑对人是有益的。笑是人的本能,然而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人们越来越不容易发出笑声。身体的病痛、工作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复杂、不幸福的婚姻和家庭,整天为生存而奔忙,经常让人们忘记了自己还可以笑出声来。在医学界,微笑(Smile)素有维生素S之美名,大笑更是不占场地,不费时间的瑜伽锻炼,是一次不需气喘吁吁的慢跑运动。
人生苦短,为了更好地活着.我们为何不选择开心大笑?为何不多多制造快乐维生素?国外有人提倡三L生存(Live wen,Laugh often,Love much,健康生活、经常大笑,多多示爱)。哪怕你的心里没有笑,表情上的笑也可以舒缓情绪,所以平时就不妨多来一次大笑吧。
因为“大笑”,我的酒吧有了自己的灵魂。也因为“大笑”,从海外归来的我终于找到了一条不再迷茫的路!
(编辑:刘姗姗)
艰难就业,留学归来的我进退两难
2000年,我从伦敦大学获得心理学硕士学位后,本想以实习生(Trainee)的身份在英国工作一段时间,学一些工作经验后再回国发展。当时我在伦敦一家私人心理研究机构打工,处境虽然很不好,但我也忍耐着。刚好这时已先回到国内的几位朋友打电话给我,说像找这种情况(学位不高,专业一般),在英国很难有出头之日,还不如早点回国。那些年,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发展,许多海外中国人纷纷回国投资、经商和工作,形成了一股“海龟”潮。于是,这年底,我也当了一回时髦的“海龟”。
回到广州,艰难的就业路却让我十分尴尬。说实话,我对找工作还是很有信心的,国内4年医学本科的专业学习,英国3年多留学、打王经历,并且接触了国外心理医学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找个合适的职位应该不会太难吧?
然而事实完全出乎我的预料。求职信像雪片一样飞了出去,却少有回音。报纸和网上公开发布的信息,要么是摆摆样子,要么是薪金太低或者说我不够本地化,其实很多都不是真的需要人才。就这样,回国几个月仍一无所获。这时我才感觉自己其实只是一个形式上的“海龟”。
那段时间,我也去过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的朋友家,他们有的是呆在外企,有的则安家后搞了个小店小铺,什么咖啡吧、西餐馆之类的。许多中国人有崇洋媚外的心理,其举动便是到某家正宗的西餐馆、咖啡店去坐坐,所以他们的生意都还过得去,更重要的是,有了一份沾了点“洋味”的事业,至少不会掉“海龟”的架子。
我也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开酒吧的。那时没办法呀,高不成低不就的,便只好一边跟着别人学,一边自个儿琢磨了。酒吧是我在国内国外都喜欢去的地方,也曾去打过工,所以操作起来可以说是轻车熟路。最初我的酒吧名字叫“西部牛仔”,酒吧场地比较小,20万的资金大部分是借的,定位主要是留学生、年轻老外和写字楼的高级白领。除了大众型酒吧的经营方式外,那时我的酒吧特色主要是西方音乐,摇滚,爵士乐、布鲁斯、乡村音乐等。熟识的朋友都说搞得不错,但顾客却不多。第一个月,勉强能维持,可两三个月后,竟出现了亏损!这让我有点灰心丧气,唯一的安慰是交了十几个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来帮衬我的朋友。
但那帮朋友大都是“酒鬼”,每天下班后就跑来我的酒吧发泄,不到凌晨一两点他们是不会回去的,常常喝得一塌糊涂,与他们白天的高级白领形象完全相反。在他们的影响下,有一段时间我也差不多成了“酒鬼”。每当深夜顾客和员工都走完的时候,我总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常常问自己:这就是我要追求的吗?那时我脑子里有许多很浪漫的想法,但不知为什么做起来却挺苦。
个性创业,滑稽幽默助我转危为安
后来我意识到,创业不成功,一是自己的心杰出了问题,二是酒吧没有特色。“西部牛仔”的音乐主题显得曲高和寡。不知哪位名人说过,一个人的最大敌人是他自己。虽然我是学心理学的,但因为“仕途不顺”,那段时间我也不知不觉地陷入了“灰色心理”的漩涡。于是,我首先调整了自己的情绪,每天以微笑,阳光的形象出现。同时我也分析了那帮朋友的情况:他们都有较高的文凭,有的留过学在外企工作,有的是大公司的骨干,即使一般的白领每月也大多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可为什么看上去还老是闷闷不乐呢?这与国外的年轻人生活相差悬殊。在国外的酒吧里,你简直见不到没笑脸或是坐在一隅喝闷酒的年轻人,他们总是能够找到各种各样的方式聚在一起HAPPY,不管对方是朋友还是陌生人。
我想,这可能是与我们国家目前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和高压下较脆弱的心理素质有关。而且凭直觉,我认为这帮朋友已经处于较严重的亚健康状态。我也曾和一位朋友聊过这个问题,他说:“你说的没错,如今我的收入虽然越来越高,每个月打开存折看看新打上去的数字,心里就禁不住一阵窃喜,单看这笔相当数额的款项,确实是件不错的美事。然而有个道理大家都明白,收入越高,压力越大,工作,生活、情感上的都有。我每个月拼死拼活。除了付出精力,压力还今我在精神上、心智上受到许多不为人知的损害,我常常感到很疲惫、烦躁。于是,我需要修复心灵来重新获得对生活的美好感觉,可现在的社会修复心灵也得耗费金钱啊,比如购书,泡吧之类的,严重的还得请心理医生。压力越大精神受损就越多,修复感觉需要的费用也越高。这样一来,每月除去水电,房租、通讯。饮食、交通等基本生活费用,再除去购书、泡吧、看电影、周末旅游等精神修复的费用,其实我的高收入已经所剩无几了。但生活还得继续呀,所以,我也只能白天拼命挣钱、晚上拼命花钱了,其实现在的年轻人都想得很开,只要你让他乐了,开心了,浪费点钱无所谓。”
朋友的话使我很受启发,是啊,我开酒吧的最终目的是赚钱,但如果不想尽办法让顾客快乐,他们就不会大撒金钱,而我也就赚不到钱了。可是怎样才能让顾客开心呢?这时我想起了英国的一句谚语:“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它的意思与英国哲学家罗素说的“笑是最便宜的灵丹妙药,是一种万能的药”大同小异。
于是,2002年圣诞节前夕,我把酒吧主题重新定位,将名字改成“滑稽酒吧”,并想到了英国喜剧家卓别林,以他的形象和艺术魅力来体现酒吧的与众不同之处。我把酒吧的招牌做成卓别林的头像,然后在室内的墙壁上装裱各种各样的滑稽照片、笑话、短信等,又将桌椅板凳舞台改装得滑稽可笑,处处都流露出喜剧的效果。在每晚的娱乐活动上,我把过去的西方音乐换成了放映西方的经典滑稽影片,此外还增加了滑稽小品、歌舞、魔术等节目,总之,不断地在“滑稽”两个字上大做文章!滑稽的语言、滑稽的行为,激发了顾客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他们在欣赏“滑稽”这种别致的表现技巧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陶冶。
由于主题越来越鲜明,搞笑的节目也逐渐增多,酒吧的生意猛然见好,我手下的员工也增加了。由于经常有老外来泡吧,所以我招服务生首先得过英语口语关,然后就是要有点幽默天赋。
新鲜事业,“大笑吧”终成时尚前沿
随着酒吧生意的兴隆,我越来越感觉到继续深挖“幽默、滑稽”主题的重要性。2003年5月,我在一本医学杂志的“海外风情”栏目里读到,印度一位名叫卡塔拉的医生,竟放弃原来的工作,跑去公园内开班教人们如何通过哈哈大笑来强身健体,他认为,现代人工作忙碌、压力大,大笑能排解压力。初时仅有5名学生,围观的人当时看到这群人只管哈哈大笑,还以为他们是疯子。可后 来他不仅在印度成功开办了600个“大笑俱乐部”,而且在美、英、意、挪威、丹麦、瑞典、德国、瑞士和新加坡等地也设有200多个“大笑俱乐部”!
同是学医出身的我当时对卡塔拉佩服得五体投地!其实,“大笑是良药”的说法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在西方,《圣经·箴言书》中就提及了幽默对健康的益处;而在我国,“笑一笑,十年少”的谚语也早已有之。30年前,在美国也有一位著名的“小丑医生”亚当斯,为了逗病人发笑,他不惜“破坏形象”——亲披小丑服、戴上红色的橡皮鼻子巡视病房。正是他首先通过自己的实践开创了医学的新领域。但卡塔拉却是第一个真正将幽默疗法商业化的智者!“大笑也能发财”,这是他成功后的一句真心话。
在佩服卡塔拉精明的头脑之余,我也茅塞顿开:我为什么不可以在中国也搞一个“大笑俱乐部”呢?这完全符合我的酒吧主题啊!得到灵感后的我立即将招牌上的“滑稽酒吧”四个字改成了“大笑吧”。同时,在原有的基础上。我又搜集、购买了大量关于“笑”的资料和书籍,然后在酒吧的墙壁上搞了个书柜一样的“大笑库”,里面摆满了影碟、书籍、游戏等各种幽默素材,可当场免费阅览,也可租售。这样一来,我的酒吧不仅能让顾客哈哈大笑,而且还能告诉他们怎样才能哈哈大笑。
可是“哈哈大笑”需要一个空旷、安静的地方,这样才能效果显著。因此每搞一次“大笑”训练课程,事先我都会和某个度假村联系好,租一块没人来打搅的萆坡(如果是高尔夫场地就最好不过),然后选个阳光明媚的周末,让成员们肆无忌惮地在那里“哈哈大笑”。由于都是年轻人,自由、搞笑、志趣相投,所以大家都觉得挺有意思。“少喝酒,多大笑!大笑吧,身体好!”成了我的酒吧最具知名度的广告语。
在生活中,似乎每个人都懂得笑对人是有益的。笑是人的本能,然而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人们越来越不容易发出笑声。身体的病痛、工作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复杂、不幸福的婚姻和家庭,整天为生存而奔忙,经常让人们忘记了自己还可以笑出声来。在医学界,微笑(Smile)素有维生素S之美名,大笑更是不占场地,不费时间的瑜伽锻炼,是一次不需气喘吁吁的慢跑运动。
人生苦短,为了更好地活着.我们为何不选择开心大笑?为何不多多制造快乐维生素?国外有人提倡三L生存(Live wen,Laugh often,Love much,健康生活、经常大笑,多多示爱)。哪怕你的心里没有笑,表情上的笑也可以舒缓情绪,所以平时就不妨多来一次大笑吧。
因为“大笑”,我的酒吧有了自己的灵魂。也因为“大笑”,从海外归来的我终于找到了一条不再迷茫的路!
(编辑:刘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