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与能力并重 课内与课外兼顾

来源 :阅读与鉴赏(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ic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库,她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记录着前人的精神遗产。要想走进古代文化,研究古代文化,第一步就是要能够阅读文言文。所以,在义务教育阶段,同学们必须要学习基本的文言常识,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理解浅易的文言文。
  而作为义务阶段的最后一场语文考试——中考,对文言文的考查肯定少不了。综观今年各地中考试卷上的文言文阅读题,可以看出今年的文言文阅读题继续围绕着课标要求作文章,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基础与能力并重,即在考点设计上,文言文基础知识题与分析、品味、探究等能力题“平分秋色”;二是课内与课外兼顾,即课内文本阅读与课外拓展阅读“各领风骚”,以考查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下面从五个方面来具体解读今年的中考文言文阅读题。
  
  基础知识考得勤
  
  文言文基础知识包括生字读音、重点实词虚词解释、常见句式翻译等。打开今年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在文言文阅读这一块,除了字音在“积累运用”板块已经考查过之外,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可谓卷卷皆有。这类题目呈现两大特点:一、都是平常学习过程中所必须掌握的,只要平时学得踏实,注重积累,那答起来就十分容易。二、分值大,以确保更多的同学能在文言文阅读板块拿到基本分。
  譬如2009年苏州卷: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段文字,完成题目。(12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 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 )(4分)
  A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B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C 能谤讥于市朝
  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 闻寡人之耳者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小石潭记》)
  E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2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 )(2分)
  A 今齐地方千里
  B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C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这一阅读共有三道基础题,第一题的考查点是一问多义,虽然有五组之多。量大面广,但这些词实际上都是常见实词,很容易就能给出答案:AC。第二题的考查点是古今义异同,这也是文言文学习与积累中的一个重头戏,所出现的四个词全是“老面孔”,非常容易发现D项符合要求。第三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在“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句话中,只要明白“闻”、“朝”这两个实词的意思,翻译起来就易如反掌。而“闻”、“朝”能有几人不知呢?
  再来看这一阅读的分值设计,总分是12分,而基础题竟然占了8分,确保了平时认真学习的同学不吃亏。
  【建议】针对文言文阅读的这一命题特点,建议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从生僻字读音到常见词意思,从通假字到一词多义,从词类活用到古今义异同,从常见句式到重点句翻译,要逐篇进行梳理,最好设计一个表格,分门别类,日积月累,力求做到没有遗漏,准确无误。这样,到了考试的时候,就能了然于胸了。
  
  题型稳中创新
  
  今年的文言文阅读题,题型与往年基本上大同小异。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基本题目有释词、译句、理解性填充、问答、赏析等。只是在释词、译句、赏析这些题目上,有些试卷设计成了选择题。但在这些常见的题型之外。一些试题也颇有新意。譬如过去在针对朗读停顿这一考点设题时。一般都是设计成选择题型,难度不高,但今年多地试卷这类题目要求真接用‘,断句,难度无疑增加了不少。
  例如2009年沈阳卷:
  下文选编自《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阅读后回答问题。(12分)
  威王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于郊。魏王问日:“王亦有宝乎?”威王日:“无有。”魏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经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威王日:“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朌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臣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徒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将以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魏惠王惭,不怿而去。
  【注释】①田:打猎。后写作“畋(tian)”。②经寸之珠:直径一寸的大明珠。③乘:车,兵车。包括一车四马。④檀(tan)子:人名。下文“朌(ban)子”、“黔夫”、“种首”均为人名。⑤泗上:泗水之滨。⑥特:仅,只。⑦怿(yi):高兴、快乐。
  1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吾 臣 有 盼 子 者 使 守 高 唐 则 赵 人 不 敢 东 渔 于 河
  而变化最大的,是诗文类对比阅读的“批量”出现。这种题目,将有关联的古诗与文言文放在一起对比、设题,拓宽了命题空间,加大了对学生各种阅读能力的考查,值得注意。
  例如2009年安徽卷:
  阅读下列诗文,完成题目。
  鱼我所欲也(节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下同)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
  苟:_________(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_________
  (2)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_________(4)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_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3 诵读下列句子时,每句至少应有一处停顿。请用“/”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风飘絮   4 请摘录原文中的语句,填写下表。
  这组题目,1、2两题是基本题,第3题是划分朗读节奏,第4题就是诗文对比阅读填表题,题目不难,却很有新意。
  【建议】针对今年各地语文中考试卷中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同学们只要有所了解就行。关键是要打好基础,提高阅读能力。因为万变不离其宗,不管题型怎么变化,考点却是不变的。譬如划分朗读节奏这类题目,关键是弄懂句子的意思,如果能理解大意,那断起来就非常容易了。而诗文对比题,和普通的对比阅读是没有两样的。
  
  对比阅读唱主角
  
  今年的中考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继续唱主角。从选文内容上来看,有课内与课内文言文对比、古诗与文言文对比、课内与课外文言文对比,其中,以课内与课外对比阅读为主。从题目设计来看,一般都是先出现基础性题目,然后是对比分析类题目,体现了由浅入深,由基础积累到能力运用的原则。从对比阅读题涉及的考点来看,主要有景色对比、人物性格对比、情感观点对比、哲理对比、表现手法对比及寻找两文共同点等。
  例如2009年浙江台州卷: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采,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节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备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昊均《与朱元思书》)
  1 【甲】文中写到“高峰人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_
  2 【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其中第1题便是有关景色特点对比的题目,第2题便是寻找共同思想感情的题目。
  再如2009年常州卷:
  甲文:邹忌入朝见威王,曰:“……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问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文: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嘲邹忌日:“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桡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闬:念han。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③曲桡:桡,念na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④说:念shui,劝说,说服。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⑥卜:念bu,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⑧为大事:这里指造反。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
  很显然,这道题考的就是性格对比。其他例子,在此不再一一而足。
  【建议】针对文言文对比阅读的设题特点,我们平时在进行训练时,要有意识地在阅读过程中,从景色、人物性格、情感观点、哲理、表现手法等角度去寻找两个文言文语段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反复玩昧。长期坚持下来,对比阅读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解答这类题目时就能得心应手。
  
  文体特征很明显
  
  今年的中考文言文阅读题,从后一部分的理解、分析、品味、对比等题目来看,文体特色很明显。这里所说的“文体特色”,就是写景散文后面的设题就与景色特点、内心情感、写作方法有关;议论文后面的设题,就与观点、论述方法有关:而写人记事类就与人物形象、文章道理有关。
  例如2009年厦门卷: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鲍。
  1 读文赏荷: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描绘币后荷花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词?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这两篇文章都是咏物之文,后面两道题目,一道的考点是“景”,一道的考点是“情”。
  再如2009年常德卷:
  强项令 范晔
  董宣,字少平。陈留固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日:“愿乞一言而死。”帝日:“欲何言?”宣日:“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萋,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日:“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日:“天子不与白衣同。”因勒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日:“桴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董宣怎样的性格特点?
  这是一个写人叙事的文章,相关考题就是分析人物的性格。
  【建议】针对文言文阅读题文体特征很强这一特点,同学们在平时学习文言文时,就要有目的地进行分类训练。具体训练方法,与相关的现代文阅读基本相同。譬如议论体文言文,那就从抓论点开始,对论据、证证方法、语言特色等依次进行梳理。如此日积月累,必有收获。
  
  难度不大重能力
  
  今年的中考文言文阅读题,整体难度不大。但对能力的要求却不低。一是识记能力,基础类题目的解答,靠的就是平时的识记,只有记得准,背得牢,答题时才不会出错。二是阅读能力,包括疏通文言文能力, 分析、综合、比较能力等。许多阅读题,都要求同学们首先能读懂文意,然后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答题,如果连文章大意都猜不透,那答题显然是不可能的。三是迁移能力,要能把课内所学,迁移到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中。四是品鉴能力,包括语言品味、人物分析、写作特色提炼等。五是语言组织能力。在解答相关问答题时,要能够观点全面。用最简洁的语言把答案讲明白。
  例如2009年咸宁卷:
  李将军列传(节选)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夸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得一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教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教新失候。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徒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幕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遏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耩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令自上簿。”至幕府,广谓其麾下日:“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叉徒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到。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阐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日:传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今乃得一当单于 当:_______②其势不屯行 屯:_______
  ③周自辞于大将军 辞:_______④军亡导 导:_______
  2 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自以精兵走之 今大将军乃徙令臣以东道
  B 为中将军从大将军  无老壮皆为垂涕
  C 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 且广年六十余矣
  D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
  (2)青欲上书报夭子军曲折。
  4 请概述选文第一段的内容。
  5 太史公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白成蹊”的谚语来高度评价李广将军,这一谚语的意思是什么?你能列举出某一类人物来说明吗,
  这组题目,1、2、3题属于基础题,除了需要识记外,更需要有很强的迁移能力,能够把课内的知识迁移到这篇文言文当中。第4题是一道综合分析题,只有了解了第一段的主要意思,才能准确地概括第一段的内容。第5题除了涉及人物分析、课外积累外,还要求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把题目解答好。
  【建议】同学们平时学习文言文时,一定要坚持积累,多做练习,力求做到博闻强记,熟能生巧。
其他文献
常常记得杂草丛生的田塍路边有一种野生植物,它的叶子浅绿泛黄,有细密的折痕,叶子上面结满了红亮而滋润的浆果,如纽扣般大小,形状就像草莓,无毒,可以当水果吃。味道既酸又甜。听母亲说,这浆果的名字叫“刺葩儿”。不过我却有时把它拿来当花插,找个墨水瓶,盛上一些水。  落雨的时候,常常追随那些不安分的乡下孩子去捉鱼。他们披着蓑衣,戴着斗笠,背影看上去俨然就是个老农。他们拿着自家编织的竹篓子,安放在稻田的缺口
期刊
原本寂寥无声的长路,冷漠地对待千山万壑,星月交辉都不曾打动那些呆板的铺路碎石。铺路工人一边铺路,一边在道路两旁撒播花籽。于是,每一双流经的履痕都缀满了芬芳。  那是很长的一段盘山公路,颠簸、缠绕、升降,颇有点险象环生的味道。但是,平时最怕乘车的我,并没因此眩晕,被道路两旁的花花草草迷住了。如繁星似群蝶,仿佛一把金剪从天底伸出,剪得残云如羽。  举手之劳,有时并不需要殚精竭虑,也不需要劳筋动骨、花费
期刊
日全食    2009年7月22日将出现罕见的日全食奇观。在乐山城区发生的时间是上午9时06分,此时天空会突然黑下来,太阳会被月亮完全“吃掉”,看上去犹如一个挂在天上的“黑饼”,周围一圈耀眼的光芒,随后逐渐东移。  所谓“食”是指一个天体被另一个天体或其黑影全部或部分掩遮的天文景象。日食发生的原理是地球上局部地区被月影所遮盖而造成的。日食必发生在农历的初一。日食共有三种,即日偏食、日环食和日全食。
期刊
考题回放  题目:那时,我__________(幸福极了、突然长大了、感受到了爱……)  要求:①在文题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文题完整。②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③力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独特体验。    试题解析    今年青岛市中考作文题目和往年一样,仍然是二选一,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也反映了这些年命题的稳定性。第一个题目《那时,我  》是一个半命题作文,意在引导学生
期刊
我记不起自己有多少次从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市儿童之家孤儿院里跑了出来,但我知道,至少有几百次了。  那是在1957年,当时我11岁。记得当独自走在公园大街上时,我感到内心孤独极了。我很饿,天很冷,但我又没地方可去。  “嘿,男孩。”在一家机械修理店门口站着的一个强壮的男人冲我喊着。  “是的,先生。”我答应了一句。  “你想挣两块钱吗?”  “是的,先生!”  “我想让你去街头的饮料店给我买一瓶威
期刊
漫谈桂文化  ①我国是桂花的故乡。桂花在中国分布极广、栽培历史极长,国外栽培的桂花均由中国传入。《中国植物志》第61卷说明桂花时,引用了唐朝郭橐驼《种树书》中的记载,注明桂花原产地是在中国的西南部。  ②桂花在中国名花的排行中名列梅、菊、兰、莲、牡丹等等之后,但它却是和人们生活贴得最近的一种植物。当我们刚懂得用味觉去认识世界,桂花蜜、桂花羹、桂花糕就到了口边。懂得听故事以后,父母会在飘散着桂香的庭
期刊
中考文题:  以“我很幸运”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写作导引:  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半命题作文的考查之后,今年江西省的中考作文稳中求变,又回归到传统的全命题作文。“我很幸运”这个题目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有助于考生表达个体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写好这
期刊
①从小到大,我们受到的教育都是如何努力、如何坚持、如何永不言弃。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更需要学会如何放弃。  ②小溪放弃平坦,是为了回归大海的豪迈;黄叶放弃树干,是为了期待春天的葱茏。蜡烛放弃完美的躯体,才能拥有一世光明;心情放弃凡俗的喧嚣,才能拥有一片宁静。  ③要想得到野花的清香,必须放弃城市的舒适:要想得到永久的掌声,必须放弃眼前的虚荣。放弃了蔷薇,还有玫瑰:放弃了小溪,还有大海。放弃了一棵树
期刊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我们怀化地处湘西,经济比较落后,农村很多年轻夫妇抛下儿女外出打工,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离开了父母温暖的怀抱。我们无处撒娇;面对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们需要承担家务;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我们没有父母关。面对多彩世界(如网络游戏)的诱惑,我们缺少父母的监管……  也许你就是其中一员,也许你有过类似(如:父母出差)的经历,用心写出我们独处
期刊
所谓冷、热,实际上是人们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的一种感觉。气象环境学家把这种人为感觉到的冷、热称之为“感觉温度”。它与实际气温有直接的关系,但绝不是一回事。美国科学家亚格劳和米勒用干、湿球温度表和风的综合效应来表示感觉温度,而其中的干、湿球温度表正是用来测定空气湿度的。  风在感觉温度中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增强人体的对流换热,二是加快空气蒸发,从而影响人体排汗的散热效率。这两点影响又由于气温高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