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美育是我国教育体系和培养目标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必须了解高职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熟悉审美教育的心理流程和心理效应。文章指出审美教育的心理流程包括三个阶段:初始阶段、高潮阶段和效应阶段。审美心理效应主要表现为审美共鸣、审美通感和审美移情等。教师可借助思维共振的训练、“召唤结构”的创设、自然事物情状的揣摩等方法帮助学生实现审美心理效应。
[关键词]心理流程心理效应高职高专审美教育
[作者简介]朱彦(1975- ),女,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审美教育。(江苏南京211168)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高职教育学生审美能力及其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09SJD880022)和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重大课题基金项目“西方格式塔理论与高职审美化教学”(项目编号:JSJM201001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6-0161-03
审美教育是在美学和审美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借助于语言、艺术品等媒介,依靠形象力量,帮助学生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从而以美的形式和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感情,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并形成对事物的一种鉴赏、评价和创造的能力。
一、高职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
高职学生与其他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既有其共性,又有其独特性。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进入青春期后,高职学生完善自我,寻求自我价值的意识日渐增强,有辨别美丑、区分善恶、判断真假的内在渴望,对审美需要的认识更为明确,也更加深刻,其中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对审美活动的批评意识日趋完善,并由主观向客观转化。在审美能力方面,高职学生的个体感知觉发展正处于一生中最为发达的阶段,审美态度逐步确立、形式构造能力比较发达、艺术理解能力不断深化。感知觉的敏锐性增强,内心体验的日益丰富,情感能力和思维能力也随之大大加强并趋于精细,因而有着极强的情感投射能力(移情能力),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感人情节往往使他们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但是,情感的闭锁性特征与思维中对逻辑性过程的偏爱及高职教育某些弊病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他们审美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因此,尽管高职学生的审美需要迅速发展,但他们的审美能力却没有因此自动地提高起来。这就构成了推动学生审美发展的基本因素,即审美需要与审美能力之间的矛盾。教师应该根据高职学生这种潜在的审美需要和实际审美能力不高的矛盾的特殊性,全面开发与培养受教育者的各种能力,从而引起学生新的需要,造就各种素质全面发展的现代人。
二、高职审美教育的心理流程
狭义地说,语文教育的审美活动就是文学欣赏的心理活动。这一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它不仅受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而且受作品内容形式、种类体裁的影响,使主体的欣赏过程呈现纷繁多样的状态。大量对各心理要素的分析和研究显示,语文审美教育的心理活动大体要经历初始阶段(准备阶段),高潮阶段(实现阶段,或发展阶段),心理效应阶段(效果延续阶段)三个主要阶段。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在逻辑上互为因果关系。概括说来,审美经验的三个阶段是这样组成的:
1.初始阶段。主体进入审美注意状态,伴随这种注意状态是情感上的某种期望。注意和期望共同构成一种特殊的审美态度。
2.高潮阶段。此阶段分两个环节:一是审美知觉以及由知觉活动造成的感性上的愉悦;二是审美的特殊认识(情感、想象和理解等共同展开)以及由这种认识造成的精神上的愉快。
3.心理效应阶段。包括审美判断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更高的审美欲望(需要),更高雅的审美趣味和更丰富的情感生活,是审美活动的“超越”和“升华”。
为了更清楚地总结这一过程,特用下图表示出来。①
三、高职审美教育的心理效应
(一)审美共鸣
审美共鸣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美感时的一种心理现象。其实质是人与审美对象之间形成协调一致的审美关系,审美对象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使主体的情感体验达到高涨状态。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艺术与学生的思想认识达到同一“频率”时,师生之间会产生认识、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共鸣”。
1.实现思维共振。所谓思维共振,指在教学艺术交流中,师生双方的思维时时合拍,达成共识,一起进入教学内容的高潮迭起中。要达到师生间的思维共振,关键靠教师去创造条件。首先,教师要理清作者的创作思路,依据纹路,设计教路,才能创造出师生思维同鸣共振的教学境界。其次,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思维实际,了解学生平时思考的问题、思维的方法、思维的态度、倾向以及思维的准备状态。注意教学思路与学生思路的合辙合拍,于关键处恰到好处地拨动学生心弦,从而诱发师生的思维共振。
2.创设“召唤结构”。创设一种富有诱惑力的“召唤结构”,实际上就是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认知的“兴奋点”。要求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求异、求新、求变、求巧,把学生的审美注意凝聚到教学活动上来。②
比如在讲授《我与地坛》时,可以先用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导课,为学生渲染一个“与命运苦苦抗争”的审美氛围。接着让学生品读课文中精彩的景物描写,配上贝多芬的《命运》作背景音乐,把学生导入到“荒凉、萧瑟又有生气的”的地坛情境中,通过对地坛沧桑变化的景物描写的品读和再现,学生在情景交融中初步感受到作品中深沉却又不低沉,悲怆但又不悲伤的情感基调。之后让学生明白,史铁生的文章表面看来颓废、消极,实际深藏着对人生命、生活的强烈留恋和执著。史铁生从蜂儿的飞舞、蚂蚁的疾行、瓢虫的飞升、露水在草叶上的滚动,忽然感悟到这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这短短的几个字,展示了作者与命运抗争所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永不言败的精神,领悟到无情之中却是生命的有情。其中所表露出人的期望、坚韧、意志和思索等优秀品质,正是我们要理解和把握的重点:珍爱生活,珍视生命。诚然,“召唤结构”的创设,对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体味作者的感情,无疑都有巨大的作用。
(二)审美通感
通感是一种心理现象,是由一种感觉引发,并超越了这种感觉的局限,从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这种感觉的相互挪移,感官的交相作用,是人们共有的一种高级的感受事物的能力。人们常常利用这种超感性的能力,创造生动的语言去形象地反映事物。对此,钱钟书先生曾举例说:花红得发“热”,山绿得发“冷”;光度和音量忽然有了体积——“瘦”,颜色和香气忽然有了声息——“闹”;鸟声竟熏了“香”,风声竟染了“绿”;白云“学”流水声,绿荫“生”寂静感;日色与风共“香”,月光有簌可“听”;燕语和“剪”一样“明利”,鸟语如“丸”可以抛落。五官的感觉简直是有无相通,彼此相生。诸如此类运用通感所创造的多感性语言,显示出了不同于一般感知逻辑关系的新奇性,但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又都合乎于审美规律,闪烁着审美创造的光彩。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比如: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缥缈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又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③
1.借助通感把握作家的感情色彩。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其中一段:“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歌声是听觉,清香是嗅觉,“渺茫”是视觉,用嗅觉、视觉来写听觉,用隐约而动人的歌声来写清淡醉人的荷香,用动听的小提琴旋律,来写光与影的和谐,是用听觉写视觉。这些通感的运用新颖别致,教学时要抓住事物的性质、色彩、声音、气味等与人物的气质、精神之间的相似处,让学生借助感觉的挪移把握作家的感情色彩,清幽淡远的歌声、迷离朦胧的景物衬托出作者淡淡的哀愁、莫名的伤感和“颇不宁静”的思绪,情与景高度融合。如此分析,学生借助感觉的复合,就能真切地理解文章中的景物为何总是蒙着“浸肤之凉”的原因。
2.借助通感揣摩自然事物的情状。《老残游记》中有对声音的描摹,将声音化成视、触、味、嗅等各种感觉形象。这样,声音的形象就更丰富、更强烈、更立体化,也更能揭示出事物的特征。比如描写听完歌女歌声后,感觉她那歌声宛如一条飞蛇,绕着黄山盘旋穿插,顷刻周匝数遍,就是把听觉形象挪移为视觉形象,声波感转移为光波感。再如,《水浒传》中描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一段堪与《老残游记》王小玉说书相媲美,不过这段文字是借听觉、味觉来表现视觉形象:第一拳把镇关西打得鲜血直流,似开了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流了出来(味觉);第二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似开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视觉);第三拳打在太阳穴上,似做了一个金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听觉)。这段文字充分运用通感的手法,把这场拳打场面描摹得有声有色,大快人心。教师在授课时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把握事物的情状,体味通感的妙处。
3.借助通感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以诗歌为例,在诗歌的审美创造中,通感被广泛地运用于审美意象的构成。诗人凭借着通感的审美经验,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有意地将接纳感官错综地挪移转换,从而创造出具有多感性的新奇意象,并且“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别具特色的美感。
诗歌通感艺术的运用,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的荷马。在荷马史诗中写有这样的诗句:“树上的知了泼泻下来百合花似的声音。”在这一诗句中,把属于听觉的知了的“声音”转化成“百合花”这一视觉形象,在听觉与视觉这两个感觉领域同时刺激欣赏者的感应力,扩大了欣赏者对审美客体的感受范围。
从诗歌的审美创造来看,通感艺术有助于表现诗人对现实的美所形成的丰富而独特的感受,从而创造出新颖别致的审美意象,酿出具有特殊魅力的诗的韵味。宋祁《玉楼春》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用一“闹”字就把杏花盛开的无声的姿态和色彩转化成波动的声音;王维《过青溪水》中的“色静深松里”,以听觉上的“静”来描写视觉上的清深的水色;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中的“寒磬满空林”,以触觉上的“寒”来描写听觉上的清远的磬声;陆机《拟西北有高楼》中的“哀响馥若兰”,将听觉上的哀婉朱声转换为嗅觉上的“馥”。诸如此类的通感句,无不表现出诗人对事物的新颖而细腻的感受,把描写客观景物和抒发主观情感在通感心理的基础上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赋予审美意象以无穷韵味。这些运用通感构成的绝妙诗句,体现着诗人对现实的美所形成的独特感受,亦渗透着诗人特有的审美创造。③
再从诗歌的审美欣赏来看,诗的通感艺术的运用,不仅扩大了欣赏者对艺术形象的感受范围,而且有助于欣赏者从不同感觉的联系中加深对艺术形象的美学价值的理解。诗歌借助于通感作用,可以积极推动欣赏者的审美再创造,把欣赏者从一种美的境界带入另一种美的境界,而这两种境界的融合,便使欣赏者获得了更强烈的美感愉快。学生作为欣赏者,首先是感觉上的活动,感官接受艺术形象的刺激,并引起美感,然后便会在想象的作用下进入审美再创造的境界。所以,诗中的艺术形象必须具有强烈的审美魅力,才能使学生在产生审美意识的同时,进入审美再创造的高层次。而诗中运用通感所创造的多感性艺术形象,就具有这种唤起欣赏者审美意识,从而推动欣赏者审美再创造能力的提升。通感艺术提供给欣赏者的审美观照对象,刺激欣赏者多种感官,沟通欣赏者现实的感觉与想象中的感觉,再创造新的形象,并从中获得艺术的无穷韵味。
(三)审美移情
审美移情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达到的物我同一的审美状态,或指主体把自己的情感甚至整个自我都投射到审美对象中,由我及物,使原本无生命的自然具有思想、情感、意志,或指客体作用于人的感官,由物及我,使审美主体受到感染,获得共鸣。
移情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一是物的某方面的性质与人的某种特定的情感相契合。如拿柳条来说,古诗中常称它为伤心柳,这当然与古人折柳离别有关,所以李白有诗云:“春风识别苦,不遣柳条青。”二是主体的情感、态度、心境成为影响移情的主要心理因素。同是花,在心境愉快的宋祁看来“红杏枝头春意闹”;可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杜甫眼中,那花因“感时”而“溅泪”,抹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这正是情感不同之故。移情作用虽然不能改变客观事物美丑的性质,但在学生的审美欣赏中,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美感的性质和强弱。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以己度物,人化为物的投射和联想能力,是调动和触发学生审美情感的极好办法,也是促使学生情感的丰富性、敏锐性的极好措施。比如看到嗷嗷待哺的小鸟,仿佛感到自己饥饿的滋味,听到树叶沙沙的声音,似乎听到亲人的絮语。尽管,以己度物,人化为物,这只是联想,只是一种心理的虚拟,但正是这种心理的虚拟、悬想,才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审美的能动作用。
[注释]
①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78.
②曹明海.语文审美教育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191.
③任耀云.诗歌通感艺术的审美创造及思维特征[DB/OL].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240844.html,2006-01-11.
[关键词]心理流程心理效应高职高专审美教育
[作者简介]朱彦(1975- ),女,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审美教育。(江苏南京211168)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高职教育学生审美能力及其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09SJD880022)和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重大课题基金项目“西方格式塔理论与高职审美化教学”(项目编号:JSJM201001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6-0161-03
审美教育是在美学和审美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借助于语言、艺术品等媒介,依靠形象力量,帮助学生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从而以美的形式和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感情,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并形成对事物的一种鉴赏、评价和创造的能力。
一、高职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
高职学生与其他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既有其共性,又有其独特性。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进入青春期后,高职学生完善自我,寻求自我价值的意识日渐增强,有辨别美丑、区分善恶、判断真假的内在渴望,对审美需要的认识更为明确,也更加深刻,其中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对审美活动的批评意识日趋完善,并由主观向客观转化。在审美能力方面,高职学生的个体感知觉发展正处于一生中最为发达的阶段,审美态度逐步确立、形式构造能力比较发达、艺术理解能力不断深化。感知觉的敏锐性增强,内心体验的日益丰富,情感能力和思维能力也随之大大加强并趋于精细,因而有着极强的情感投射能力(移情能力),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感人情节往往使他们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但是,情感的闭锁性特征与思维中对逻辑性过程的偏爱及高职教育某些弊病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他们审美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因此,尽管高职学生的审美需要迅速发展,但他们的审美能力却没有因此自动地提高起来。这就构成了推动学生审美发展的基本因素,即审美需要与审美能力之间的矛盾。教师应该根据高职学生这种潜在的审美需要和实际审美能力不高的矛盾的特殊性,全面开发与培养受教育者的各种能力,从而引起学生新的需要,造就各种素质全面发展的现代人。
二、高职审美教育的心理流程
狭义地说,语文教育的审美活动就是文学欣赏的心理活动。这一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它不仅受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而且受作品内容形式、种类体裁的影响,使主体的欣赏过程呈现纷繁多样的状态。大量对各心理要素的分析和研究显示,语文审美教育的心理活动大体要经历初始阶段(准备阶段),高潮阶段(实现阶段,或发展阶段),心理效应阶段(效果延续阶段)三个主要阶段。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在逻辑上互为因果关系。概括说来,审美经验的三个阶段是这样组成的:
1.初始阶段。主体进入审美注意状态,伴随这种注意状态是情感上的某种期望。注意和期望共同构成一种特殊的审美态度。
2.高潮阶段。此阶段分两个环节:一是审美知觉以及由知觉活动造成的感性上的愉悦;二是审美的特殊认识(情感、想象和理解等共同展开)以及由这种认识造成的精神上的愉快。
3.心理效应阶段。包括审美判断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更高的审美欲望(需要),更高雅的审美趣味和更丰富的情感生活,是审美活动的“超越”和“升华”。
为了更清楚地总结这一过程,特用下图表示出来。①
三、高职审美教育的心理效应
(一)审美共鸣
审美共鸣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美感时的一种心理现象。其实质是人与审美对象之间形成协调一致的审美关系,审美对象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使主体的情感体验达到高涨状态。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艺术与学生的思想认识达到同一“频率”时,师生之间会产生认识、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共鸣”。
1.实现思维共振。所谓思维共振,指在教学艺术交流中,师生双方的思维时时合拍,达成共识,一起进入教学内容的高潮迭起中。要达到师生间的思维共振,关键靠教师去创造条件。首先,教师要理清作者的创作思路,依据纹路,设计教路,才能创造出师生思维同鸣共振的教学境界。其次,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思维实际,了解学生平时思考的问题、思维的方法、思维的态度、倾向以及思维的准备状态。注意教学思路与学生思路的合辙合拍,于关键处恰到好处地拨动学生心弦,从而诱发师生的思维共振。
2.创设“召唤结构”。创设一种富有诱惑力的“召唤结构”,实际上就是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认知的“兴奋点”。要求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求异、求新、求变、求巧,把学生的审美注意凝聚到教学活动上来。②
比如在讲授《我与地坛》时,可以先用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导课,为学生渲染一个“与命运苦苦抗争”的审美氛围。接着让学生品读课文中精彩的景物描写,配上贝多芬的《命运》作背景音乐,把学生导入到“荒凉、萧瑟又有生气的”的地坛情境中,通过对地坛沧桑变化的景物描写的品读和再现,学生在情景交融中初步感受到作品中深沉却又不低沉,悲怆但又不悲伤的情感基调。之后让学生明白,史铁生的文章表面看来颓废、消极,实际深藏着对人生命、生活的强烈留恋和执著。史铁生从蜂儿的飞舞、蚂蚁的疾行、瓢虫的飞升、露水在草叶上的滚动,忽然感悟到这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这短短的几个字,展示了作者与命运抗争所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永不言败的精神,领悟到无情之中却是生命的有情。其中所表露出人的期望、坚韧、意志和思索等优秀品质,正是我们要理解和把握的重点:珍爱生活,珍视生命。诚然,“召唤结构”的创设,对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体味作者的感情,无疑都有巨大的作用。
(二)审美通感
通感是一种心理现象,是由一种感觉引发,并超越了这种感觉的局限,从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这种感觉的相互挪移,感官的交相作用,是人们共有的一种高级的感受事物的能力。人们常常利用这种超感性的能力,创造生动的语言去形象地反映事物。对此,钱钟书先生曾举例说:花红得发“热”,山绿得发“冷”;光度和音量忽然有了体积——“瘦”,颜色和香气忽然有了声息——“闹”;鸟声竟熏了“香”,风声竟染了“绿”;白云“学”流水声,绿荫“生”寂静感;日色与风共“香”,月光有簌可“听”;燕语和“剪”一样“明利”,鸟语如“丸”可以抛落。五官的感觉简直是有无相通,彼此相生。诸如此类运用通感所创造的多感性语言,显示出了不同于一般感知逻辑关系的新奇性,但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又都合乎于审美规律,闪烁着审美创造的光彩。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比如: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缥缈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又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③
1.借助通感把握作家的感情色彩。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其中一段:“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歌声是听觉,清香是嗅觉,“渺茫”是视觉,用嗅觉、视觉来写听觉,用隐约而动人的歌声来写清淡醉人的荷香,用动听的小提琴旋律,来写光与影的和谐,是用听觉写视觉。这些通感的运用新颖别致,教学时要抓住事物的性质、色彩、声音、气味等与人物的气质、精神之间的相似处,让学生借助感觉的挪移把握作家的感情色彩,清幽淡远的歌声、迷离朦胧的景物衬托出作者淡淡的哀愁、莫名的伤感和“颇不宁静”的思绪,情与景高度融合。如此分析,学生借助感觉的复合,就能真切地理解文章中的景物为何总是蒙着“浸肤之凉”的原因。
2.借助通感揣摩自然事物的情状。《老残游记》中有对声音的描摹,将声音化成视、触、味、嗅等各种感觉形象。这样,声音的形象就更丰富、更强烈、更立体化,也更能揭示出事物的特征。比如描写听完歌女歌声后,感觉她那歌声宛如一条飞蛇,绕着黄山盘旋穿插,顷刻周匝数遍,就是把听觉形象挪移为视觉形象,声波感转移为光波感。再如,《水浒传》中描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一段堪与《老残游记》王小玉说书相媲美,不过这段文字是借听觉、味觉来表现视觉形象:第一拳把镇关西打得鲜血直流,似开了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流了出来(味觉);第二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似开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视觉);第三拳打在太阳穴上,似做了一个金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听觉)。这段文字充分运用通感的手法,把这场拳打场面描摹得有声有色,大快人心。教师在授课时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把握事物的情状,体味通感的妙处。
3.借助通感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以诗歌为例,在诗歌的审美创造中,通感被广泛地运用于审美意象的构成。诗人凭借着通感的审美经验,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有意地将接纳感官错综地挪移转换,从而创造出具有多感性的新奇意象,并且“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别具特色的美感。
诗歌通感艺术的运用,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的荷马。在荷马史诗中写有这样的诗句:“树上的知了泼泻下来百合花似的声音。”在这一诗句中,把属于听觉的知了的“声音”转化成“百合花”这一视觉形象,在听觉与视觉这两个感觉领域同时刺激欣赏者的感应力,扩大了欣赏者对审美客体的感受范围。
从诗歌的审美创造来看,通感艺术有助于表现诗人对现实的美所形成的丰富而独特的感受,从而创造出新颖别致的审美意象,酿出具有特殊魅力的诗的韵味。宋祁《玉楼春》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用一“闹”字就把杏花盛开的无声的姿态和色彩转化成波动的声音;王维《过青溪水》中的“色静深松里”,以听觉上的“静”来描写视觉上的清深的水色;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中的“寒磬满空林”,以触觉上的“寒”来描写听觉上的清远的磬声;陆机《拟西北有高楼》中的“哀响馥若兰”,将听觉上的哀婉朱声转换为嗅觉上的“馥”。诸如此类的通感句,无不表现出诗人对事物的新颖而细腻的感受,把描写客观景物和抒发主观情感在通感心理的基础上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赋予审美意象以无穷韵味。这些运用通感构成的绝妙诗句,体现着诗人对现实的美所形成的独特感受,亦渗透着诗人特有的审美创造。③
再从诗歌的审美欣赏来看,诗的通感艺术的运用,不仅扩大了欣赏者对艺术形象的感受范围,而且有助于欣赏者从不同感觉的联系中加深对艺术形象的美学价值的理解。诗歌借助于通感作用,可以积极推动欣赏者的审美再创造,把欣赏者从一种美的境界带入另一种美的境界,而这两种境界的融合,便使欣赏者获得了更强烈的美感愉快。学生作为欣赏者,首先是感觉上的活动,感官接受艺术形象的刺激,并引起美感,然后便会在想象的作用下进入审美再创造的境界。所以,诗中的艺术形象必须具有强烈的审美魅力,才能使学生在产生审美意识的同时,进入审美再创造的高层次。而诗中运用通感所创造的多感性艺术形象,就具有这种唤起欣赏者审美意识,从而推动欣赏者审美再创造能力的提升。通感艺术提供给欣赏者的审美观照对象,刺激欣赏者多种感官,沟通欣赏者现实的感觉与想象中的感觉,再创造新的形象,并从中获得艺术的无穷韵味。
(三)审美移情
审美移情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达到的物我同一的审美状态,或指主体把自己的情感甚至整个自我都投射到审美对象中,由我及物,使原本无生命的自然具有思想、情感、意志,或指客体作用于人的感官,由物及我,使审美主体受到感染,获得共鸣。
移情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一是物的某方面的性质与人的某种特定的情感相契合。如拿柳条来说,古诗中常称它为伤心柳,这当然与古人折柳离别有关,所以李白有诗云:“春风识别苦,不遣柳条青。”二是主体的情感、态度、心境成为影响移情的主要心理因素。同是花,在心境愉快的宋祁看来“红杏枝头春意闹”;可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杜甫眼中,那花因“感时”而“溅泪”,抹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这正是情感不同之故。移情作用虽然不能改变客观事物美丑的性质,但在学生的审美欣赏中,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美感的性质和强弱。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以己度物,人化为物的投射和联想能力,是调动和触发学生审美情感的极好办法,也是促使学生情感的丰富性、敏锐性的极好措施。比如看到嗷嗷待哺的小鸟,仿佛感到自己饥饿的滋味,听到树叶沙沙的声音,似乎听到亲人的絮语。尽管,以己度物,人化为物,这只是联想,只是一种心理的虚拟,但正是这种心理的虚拟、悬想,才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审美的能动作用。
[注释]
①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78.
②曹明海.语文审美教育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191.
③任耀云.诗歌通感艺术的审美创造及思维特征[DB/OL].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240844.html,2006-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