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总结“广阳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分析“广阳模式”产生的主要利益及基本经验,提出发展建议。以期通过建立完善长效机制、筹谋项目实现突破、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的举措,发展和推广“广阳模式”,加快科技创新和加速成果转化,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广阳模式;现代农业;农村经济;机制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6)06-275-03
“广阳模式”是在发展现代农业新形势下,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山东省廊坊市广阳区委区政府在共建科技园区,开展科技合作的过程中探索形成的一种成功模式。它以合作共赢为原则,以共建农业科技园区为依托,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科技项目为抓手,通过研究试验、技术集成、示范推广、辐射带动等途径,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技术与产业有效对接,促进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广阳模式”在农业科技园区、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城郊型农区,特别是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科研试验基地周边地区具有代表性。不断完善、总结和推广“广阳模式”,对于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1 “广阳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广阳模式”起源于200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廊坊市广阳区合作共建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万庄)国际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简称廊坊科技园区)。初衷是希望通过廊坊科技园区建设加快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广阳区乃至廊坊市农业科技含量,带动区域农业现代化进程,形成院地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至2008年,院地共建廊坊科技园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广阳区认真分析形势,总结经验,共同修编规划,重新定位廊坊科技园区功能,将广阳全区列为廊坊科技园区的“优先带动区”,并与广阳区政府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完善充实了院区合作的新机制,初步提出了“广阳模式”的概念。
2008年以后,中国农业科学院不断增加科技和项目投入,广阳区坚持提高保障与支持力度,通过增设科技示范推广项目、增派专家人才支持、增办农业科技培训和强化决策交流互动等多种途径,明显促进了广阳区农业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有力保障了中国农科院廊坊科技园区研发工作的开展。由此,以中国农科院廊坊科技园区不断推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为契机,优先在廊坊市广阳区示范推广,支持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带动并加速区域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双方合作共赢的“广阳模式”逐步形成。
2 “广阳模式”产生的主要效益
2.1 加快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
在廊坊市及广阳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中国农科院廊坊园区稳步发展,核心功能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科研试验条件大幅提升。目前,园区已建成20个试验示范小区,有9个研究所的50多个课题组、300多名专家长期开展工作。承担着国家863、973、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FAO/IAEA)、美国Ceres公司、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项目等200多个科研项目,与欧盟、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在区域农情遥感监测、水稻功能基因组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依托廊坊园区取得了三系杂交转基因抗虫棉、转植酸酶基因玉米、高油大豆中黄13等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廊坊园区已发展成为中国农科院重要的综合性试验基地和服务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平台[2]。
2.2 促进了广阳农业产业发展
如果说广阳的做法能成为一种模式,那么,动足脑筋让技术与产业有效对接,就是其显著特征之一[3]。中国农科院依托廊坊园区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广阳区调研,针对广阳区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围绕蔬菜、奶牛、果树3大农业主导产业,开展研究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
2.2.1 设施蔬菜方面。建立5个示范点,引进甘蓝、番茄、黄瓜、叶菜等优良蔬菜新品种二十多个,研制推广土传病害防治专用育苗块2种、叶面微生态防病制剂1种,筛选推广生物农药3种、温室土壤节能环保型日光消毒技术1项、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物理防治技术1套。针对广阳区6种主要蔬菜病虫害,制定了3种蔬菜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工作表,发放给每个种植户置于暖棚内对照应用,降低化学农药用量超过30%,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超过85%。推广的抗病毒病番茄新品种有效解决了病毒病严重危害,产量大幅度提高。推广蔬菜有机基质栽培技术,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节水超过50%,增产增收显著。示范推广的新产品、新技术覆盖广阳区蔬菜种植面积的45%,对70%的专业蔬菜村种植户进行了技术培训,提升了广阳蔬菜产品的优质安全水平,为菜农增收、农业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2.2 奶牛养殖方面。示范推广了微生物青贮添加剂和青贮饲料制备技术、犊牛岛圈养和犊牛早期断奶技术、奶牛健康养殖技术、奶牛繁殖和营养代谢病防治技术。制作微生物青贮饲料3 000 t,饲喂微生物青贮饲料每头奶牛增产牛奶2 kg/d(价值3.93元),按每头奶牛饲喂25 kg/d青贮饲料计算,可饲喂60 000头/d,增加经济效益超过40万元。示范推广犊牛代乳粉8.48 t,用代乳粉替代牛奶饲喂犊牛,每头犊牛可节省费用472元,犊牛生长状况和健康水平也显著增加。示范推广的50位奶牛卧床和2个自动牛体刷给奶牛提供了舒适、干燥的栖息场所,促进了奶牛皮肤清洁和血液循环,提高了奶牛整体生产性能。项目示范推广了800枚牛羊复合微量元素缓释剂和2 000块奶牛营养舔砖,有效防治了奶牛营养代谢病,奶牛健康水平明显提升。
2.2.3 果树方面。引入并筛选华金、黄金、香红蜜和早金香等果树新品种5个,有效地改变了广阳梨树品种单一、梨果商品性差的状况。通过示范应用梨优质高效棚架栽培管理技术和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使果品优质率达90%,示范园增收超过9万元/hm2。 关键和实用技术、品种和产品的引进、示范和推广,极大地优化了广阳区农业产业结构,大幅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中国农科院与广阳政府的这种联手,开创了农业战线“走基层”活动的先河,是农业科技专家沉下基层、为基层服务的最好途径[4]。
2.3 辐射带动了区域农业发展
在“广阳模式”的推动下,廊坊园区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带动效应明显提升。例如,在廊坊园区成功举办的“转基因三系杂交抗虫棉成果观摩会”推动了三系抗虫棉全国育种网络和产业化联盟的建立。中国农科院在广阳区设计制作并提供科技支撑的金丰农科园,成为河北省知名的现代农业博览园。中国农科院作为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的主要协办单位,2003年以来连年组织参展活动,成为农交会的亮点和农民关注的焦点。中国农科院为廊坊市编制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组织开展“建设现代农业——廊坊行”送科技下乡活动,举办农业产业化高层论坛、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论坛、环京南奶业发展论坛,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和智力支持等。“广阳模式”已成为提升区域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速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强大引擎[5]。
2.4 提升了农技人员和农民素质
“广阳模式”立足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理念,突出抓好创新人才、农技人员和新型农民的培训工作,构建了包括信息服务、培训服务、技术服务、会展服务、咨询服务等较为完善的综合服务平台,为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和成果转化问题提供全面服务。先后举办了20余期专题培训班,培训人员逾3 000人次,农技人员和种养殖户的科技意识、技术水平等大幅提升,为广阳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广阳区委书记尹广泰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说小小的广阳能创造什么‘模式’,我认为利用农科院的人才优势,突出抓好新型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才是成功的关键”[6]。
3 “广阳模式”的基本经验
3.1 院地合作共建园区是重要基础
共建园区实现了双方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充分利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雄厚的人才、技术、信息优势和广阳区的政策、资源、区位优势。共建的廊坊园区成为院区科技合作的重要依托和纽带,成为中国农科院重要的科技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成为推动广阳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平台和技术集散地。这是“广阳模式”不同于其他院地科技合作模式的最大特点,也是“广阳模式”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3.2 科研产业紧密结合是重要手段
在广阳实施的科技示范推广项目都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立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项目紧扣广阳的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着力解决影响和阻碍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科研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和技术与产业的有效对接。通过科技项目的示范与推广,不仅促进了广阳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和优化升级,而且为农业科研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反过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源源不断地为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提供新成果、新技术和新产品。“广阳模式”为农业科研单位如何在做好科技创新的同时做好科技成果转化,真正实现“顶天立地”,以及地方政府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规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7]。
3.3 坚持互利共赢原则是重要条件
“广阳模式”充分体现了院区合作的互利共赢,这是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从院方来讲,合作共建促进了廊坊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支撑和保障了农业科研创新,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实现了中国农科院作为农业科研国家队“顶天立地”的使命。从地方来讲,合作共建获得了中国农科院优先、优质、优惠的科技服务,加快了地方现代农业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3.4 建立共建合作机制是重要保障
“广阳模式”之所以取得成功,院区双方的共建与合作机制是重要保障。在组织领导方面,院区领导高度重视,建立了以中国农科院主管副院长和广阳区委书记与区政府区长为组长的领导班子,以中国农科院成果转化局及相关研究所和广阳区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及相关乡镇为主体的组织实施部门,以中国农科院科技项目团队和广阳区农业企业及种养殖户为主体的项目实施团队。在项目实施方面,建立了“科技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农户”三位一体的科技推广快速通道,不仅利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与技术优势,而且发挥了广阳区农技人员的指导传输作用、科技示范户的典型带动作用和科技示范场的示范辐射作用,形成了农业科研、示范、生产“三位一体”的有效结合,真正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8]。
4 “广阳模式”的发展建议
4.1 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完善“广阳模式”,建立互利共赢的长效工作机制:①分析院区具体目标的客观差异,积极寻找及时把握双方的合作契机;②加强沟通、共享资源、制定规划,将示范推广工作分别纳入双方的工作体系之中;③拓展合作领域,院方要在项目、成果、规划等多层面为广阳区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服务,地方要在政策、资金、安全等方面为产业园加强保障,在农技推广工作中扩大延伸强化成果转化效果。
4.2 筹谋项目实现突破
利用国家部委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资源,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人才优势和信息优势,把握广阳区城镇化进程中城郊型现代农业功能转变、产业档次提升的重大需求,共同筹谋综合性项目,全力支持广阳区率先突破,成为环京津农业产业带中的“领头雁”。重点要在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科技扶植、农业品牌的培树、技术推广服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实现大的突破。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力度,提高覆盖率,使其在促进农民增收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更大作用。
4.3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广阳模式”实现了合作双方的共赢,有效地解决了科技与生产“两张皮”和成果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创造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为农业科技园区、高新技术示范区、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等的建设和作用的发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9]。“广阳模式”在农业科技园区、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和科研试验基地周边具有代表性,在城郊型农区具有代表性,推广应用“广阳模式”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不同地域在应用推广过程中可以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同时也可以得到有关决策层面的重视和支持,使其发挥更大效应。
参考文献
[1]
王满凤, 孟海龙. “广阳模式”将在全国推广[EB/OL]. (2012-03-30)[2016-01-15].http://www3.lf.gov.cn/Item/21693.aspx
[2] 瞿剑. 把科技支农做实做细——中国农科院和廊坊市广阳区“院地合作共建”纪实[N].科技日报,2012-04-04(01).
[3] 胡其峰. 广阳田里来了大专家[N].光明日报,2012-04-03(01).
[4] 龙军. “广阳模式”是农业战线“走基层”的典范[N].中国产经新闻报,2012-04-18(02).
[5] 高长安,王锦妍. 廊坊科技园区: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广阳模式”[N].科学时报,2012-04-28(B4).
[6] 胡其峰. 给奶牛“挠痒痒”给菜地“消消毒”“广阳模式”喜了专家乐了农家[N].工人日报,2012-04-20(02).
[7] 中国农业科学院办公室.科技创新与主导产业对接 园区发展与经济提升并举——“广阳模式”成为区域农业发展“加速器”[EB/OL]. (2012-03-28)[2016-01-15].http://www.farmers.org.cn/Article/Show Article.asp?Article ID=164966.
[8] 梁宝忠. “广阳模式”成为加速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引擎[EB/OL]. (2012-12-19)[2016-01-15]. http://www.agri.gov.cn/V20/ZX/nyyw/201204/t20120406_2596229.htm.
[9] 河北廊坊广阳区纪检监察网. 贯彻落实“一号文件”完善推广“广阳模式”我区召开“广阳模式”经验交流会[EB/OL]. (2012-04-09)[2016-01-15].http://www.gyqlgk.lf.gov.cn/new/Article_show.asp?Article ID=3416.
关键词 广阳模式;现代农业;农村经济;机制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6)06-275-03
“广阳模式”是在发展现代农业新形势下,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山东省廊坊市广阳区委区政府在共建科技园区,开展科技合作的过程中探索形成的一种成功模式。它以合作共赢为原则,以共建农业科技园区为依托,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科技项目为抓手,通过研究试验、技术集成、示范推广、辐射带动等途径,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技术与产业有效对接,促进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广阳模式”在农业科技园区、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城郊型农区,特别是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科研试验基地周边地区具有代表性。不断完善、总结和推广“广阳模式”,对于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1 “广阳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广阳模式”起源于200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廊坊市广阳区合作共建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万庄)国际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简称廊坊科技园区)。初衷是希望通过廊坊科技园区建设加快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广阳区乃至廊坊市农业科技含量,带动区域农业现代化进程,形成院地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至2008年,院地共建廊坊科技园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广阳区认真分析形势,总结经验,共同修编规划,重新定位廊坊科技园区功能,将广阳全区列为廊坊科技园区的“优先带动区”,并与广阳区政府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完善充实了院区合作的新机制,初步提出了“广阳模式”的概念。
2008年以后,中国农业科学院不断增加科技和项目投入,广阳区坚持提高保障与支持力度,通过增设科技示范推广项目、增派专家人才支持、增办农业科技培训和强化决策交流互动等多种途径,明显促进了广阳区农业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有力保障了中国农科院廊坊科技园区研发工作的开展。由此,以中国农科院廊坊科技园区不断推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为契机,优先在廊坊市广阳区示范推广,支持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带动并加速区域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双方合作共赢的“广阳模式”逐步形成。
2 “广阳模式”产生的主要效益
2.1 加快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
在廊坊市及广阳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中国农科院廊坊园区稳步发展,核心功能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科研试验条件大幅提升。目前,园区已建成20个试验示范小区,有9个研究所的50多个课题组、300多名专家长期开展工作。承担着国家863、973、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FAO/IAEA)、美国Ceres公司、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项目等200多个科研项目,与欧盟、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在区域农情遥感监测、水稻功能基因组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依托廊坊园区取得了三系杂交转基因抗虫棉、转植酸酶基因玉米、高油大豆中黄13等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廊坊园区已发展成为中国农科院重要的综合性试验基地和服务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平台[2]。
2.2 促进了广阳农业产业发展
如果说广阳的做法能成为一种模式,那么,动足脑筋让技术与产业有效对接,就是其显著特征之一[3]。中国农科院依托廊坊园区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广阳区调研,针对广阳区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围绕蔬菜、奶牛、果树3大农业主导产业,开展研究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
2.2.1 设施蔬菜方面。建立5个示范点,引进甘蓝、番茄、黄瓜、叶菜等优良蔬菜新品种二十多个,研制推广土传病害防治专用育苗块2种、叶面微生态防病制剂1种,筛选推广生物农药3种、温室土壤节能环保型日光消毒技术1项、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物理防治技术1套。针对广阳区6种主要蔬菜病虫害,制定了3种蔬菜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工作表,发放给每个种植户置于暖棚内对照应用,降低化学农药用量超过30%,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超过85%。推广的抗病毒病番茄新品种有效解决了病毒病严重危害,产量大幅度提高。推广蔬菜有机基质栽培技术,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节水超过50%,增产增收显著。示范推广的新产品、新技术覆盖广阳区蔬菜种植面积的45%,对70%的专业蔬菜村种植户进行了技术培训,提升了广阳蔬菜产品的优质安全水平,为菜农增收、农业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2.2 奶牛养殖方面。示范推广了微生物青贮添加剂和青贮饲料制备技术、犊牛岛圈养和犊牛早期断奶技术、奶牛健康养殖技术、奶牛繁殖和营养代谢病防治技术。制作微生物青贮饲料3 000 t,饲喂微生物青贮饲料每头奶牛增产牛奶2 kg/d(价值3.93元),按每头奶牛饲喂25 kg/d青贮饲料计算,可饲喂60 000头/d,增加经济效益超过40万元。示范推广犊牛代乳粉8.48 t,用代乳粉替代牛奶饲喂犊牛,每头犊牛可节省费用472元,犊牛生长状况和健康水平也显著增加。示范推广的50位奶牛卧床和2个自动牛体刷给奶牛提供了舒适、干燥的栖息场所,促进了奶牛皮肤清洁和血液循环,提高了奶牛整体生产性能。项目示范推广了800枚牛羊复合微量元素缓释剂和2 000块奶牛营养舔砖,有效防治了奶牛营养代谢病,奶牛健康水平明显提升。
2.2.3 果树方面。引入并筛选华金、黄金、香红蜜和早金香等果树新品种5个,有效地改变了广阳梨树品种单一、梨果商品性差的状况。通过示范应用梨优质高效棚架栽培管理技术和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使果品优质率达90%,示范园增收超过9万元/hm2。 关键和实用技术、品种和产品的引进、示范和推广,极大地优化了广阳区农业产业结构,大幅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中国农科院与广阳政府的这种联手,开创了农业战线“走基层”活动的先河,是农业科技专家沉下基层、为基层服务的最好途径[4]。
2.3 辐射带动了区域农业发展
在“广阳模式”的推动下,廊坊园区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带动效应明显提升。例如,在廊坊园区成功举办的“转基因三系杂交抗虫棉成果观摩会”推动了三系抗虫棉全国育种网络和产业化联盟的建立。中国农科院在广阳区设计制作并提供科技支撑的金丰农科园,成为河北省知名的现代农业博览园。中国农科院作为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的主要协办单位,2003年以来连年组织参展活动,成为农交会的亮点和农民关注的焦点。中国农科院为廊坊市编制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组织开展“建设现代农业——廊坊行”送科技下乡活动,举办农业产业化高层论坛、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论坛、环京南奶业发展论坛,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和智力支持等。“广阳模式”已成为提升区域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速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强大引擎[5]。
2.4 提升了农技人员和农民素质
“广阳模式”立足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理念,突出抓好创新人才、农技人员和新型农民的培训工作,构建了包括信息服务、培训服务、技术服务、会展服务、咨询服务等较为完善的综合服务平台,为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和成果转化问题提供全面服务。先后举办了20余期专题培训班,培训人员逾3 000人次,农技人员和种养殖户的科技意识、技术水平等大幅提升,为广阳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广阳区委书记尹广泰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说小小的广阳能创造什么‘模式’,我认为利用农科院的人才优势,突出抓好新型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才是成功的关键”[6]。
3 “广阳模式”的基本经验
3.1 院地合作共建园区是重要基础
共建园区实现了双方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充分利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雄厚的人才、技术、信息优势和广阳区的政策、资源、区位优势。共建的廊坊园区成为院区科技合作的重要依托和纽带,成为中国农科院重要的科技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成为推动广阳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平台和技术集散地。这是“广阳模式”不同于其他院地科技合作模式的最大特点,也是“广阳模式”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3.2 科研产业紧密结合是重要手段
在广阳实施的科技示范推广项目都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立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项目紧扣广阳的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着力解决影响和阻碍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科研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和技术与产业的有效对接。通过科技项目的示范与推广,不仅促进了广阳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和优化升级,而且为农业科研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反过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源源不断地为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提供新成果、新技术和新产品。“广阳模式”为农业科研单位如何在做好科技创新的同时做好科技成果转化,真正实现“顶天立地”,以及地方政府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规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7]。
3.3 坚持互利共赢原则是重要条件
“广阳模式”充分体现了院区合作的互利共赢,这是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从院方来讲,合作共建促进了廊坊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支撑和保障了农业科研创新,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实现了中国农科院作为农业科研国家队“顶天立地”的使命。从地方来讲,合作共建获得了中国农科院优先、优质、优惠的科技服务,加快了地方现代农业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3.4 建立共建合作机制是重要保障
“广阳模式”之所以取得成功,院区双方的共建与合作机制是重要保障。在组织领导方面,院区领导高度重视,建立了以中国农科院主管副院长和广阳区委书记与区政府区长为组长的领导班子,以中国农科院成果转化局及相关研究所和广阳区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及相关乡镇为主体的组织实施部门,以中国农科院科技项目团队和广阳区农业企业及种养殖户为主体的项目实施团队。在项目实施方面,建立了“科技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农户”三位一体的科技推广快速通道,不仅利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与技术优势,而且发挥了广阳区农技人员的指导传输作用、科技示范户的典型带动作用和科技示范场的示范辐射作用,形成了农业科研、示范、生产“三位一体”的有效结合,真正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8]。
4 “广阳模式”的发展建议
4.1 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完善“广阳模式”,建立互利共赢的长效工作机制:①分析院区具体目标的客观差异,积极寻找及时把握双方的合作契机;②加强沟通、共享资源、制定规划,将示范推广工作分别纳入双方的工作体系之中;③拓展合作领域,院方要在项目、成果、规划等多层面为广阳区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服务,地方要在政策、资金、安全等方面为产业园加强保障,在农技推广工作中扩大延伸强化成果转化效果。
4.2 筹谋项目实现突破
利用国家部委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资源,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人才优势和信息优势,把握广阳区城镇化进程中城郊型现代农业功能转变、产业档次提升的重大需求,共同筹谋综合性项目,全力支持广阳区率先突破,成为环京津农业产业带中的“领头雁”。重点要在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科技扶植、农业品牌的培树、技术推广服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实现大的突破。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力度,提高覆盖率,使其在促进农民增收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更大作用。
4.3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广阳模式”实现了合作双方的共赢,有效地解决了科技与生产“两张皮”和成果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创造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为农业科技园区、高新技术示范区、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等的建设和作用的发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9]。“广阳模式”在农业科技园区、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和科研试验基地周边具有代表性,在城郊型农区具有代表性,推广应用“广阳模式”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不同地域在应用推广过程中可以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同时也可以得到有关决策层面的重视和支持,使其发挥更大效应。
参考文献
[1]
王满凤, 孟海龙. “广阳模式”将在全国推广[EB/OL]. (2012-03-30)[2016-01-15].http://www3.lf.gov.cn/Item/21693.aspx
[2] 瞿剑. 把科技支农做实做细——中国农科院和廊坊市广阳区“院地合作共建”纪实[N].科技日报,2012-04-04(01).
[3] 胡其峰. 广阳田里来了大专家[N].光明日报,2012-04-03(01).
[4] 龙军. “广阳模式”是农业战线“走基层”的典范[N].中国产经新闻报,2012-04-18(02).
[5] 高长安,王锦妍. 廊坊科技园区: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广阳模式”[N].科学时报,2012-04-28(B4).
[6] 胡其峰. 给奶牛“挠痒痒”给菜地“消消毒”“广阳模式”喜了专家乐了农家[N].工人日报,2012-04-20(02).
[7] 中国农业科学院办公室.科技创新与主导产业对接 园区发展与经济提升并举——“广阳模式”成为区域农业发展“加速器”[EB/OL]. (2012-03-28)[2016-01-15].http://www.farmers.org.cn/Article/Show Article.asp?Article ID=164966.
[8] 梁宝忠. “广阳模式”成为加速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引擎[EB/OL]. (2012-12-19)[2016-01-15]. http://www.agri.gov.cn/V20/ZX/nyyw/201204/t20120406_2596229.htm.
[9] 河北廊坊广阳区纪检监察网. 贯彻落实“一号文件”完善推广“广阳模式”我区召开“广阳模式”经验交流会[EB/OL]. (2012-04-09)[2016-01-15].http://www.gyqlgk.lf.gov.cn/new/Article_show.asp?Article ID=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