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特殊大学生群体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与难点,以特殊大学生群体为切入点,分析了江西XX大学特殊大学生群体的概念、类型、特点及形成原因。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根据三全育人理念,总结归纳了该校特殊大学生群体的五个育人载体和五大育人工程,为实现立德树人视阈下特殊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供了可借鉴路径。
[关键词]立德树人;特殊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赖运荣(1984—),男,江西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政教育;李水明(1979—),男,江西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林 武(1984—),男,江西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江西南昌 330004)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当前,特殊大学生群体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与难点。关注关心特殊大学生群体健康成长,对于维护学校和谐稳定、营造公平公正的育人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特殊大学生群体,泛指一定时期内或长期在经济生活、身心健康、学习能力、自身素质等方面处于困难和不利境地的大学生群体,普遍表现为家庭经济困难、身心障碍、学业受挫、行为偏差、就业困难等。
一、江西XX大学特殊大学生群体的类型及其特征
课题组针对该校特殊大学生群体采取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等方式,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其特征把该校特殊大学生群体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经济困难型
经济困难型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维持其在校期间的学习和日常支出的学生,分为甲等困难生和乙等困难生。据调查统计,该校学生经济困难的原因大致可分为:家庭破裂、单亲或双亲死亡、父母残疾、天灾人祸、父母年迈、家庭开销大、家庭负债重等。这些学生一般性格内向、自卑、敏感、焦虑、自尊心强等,严重者有心理障碍。
(二)身心障碍型
身心障碍型包括存在一定身体缺陷和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主要表现为先天或后天导致的身体缺陷,因环境改变产生的适应性障碍,因成长环境造成的人格障碍,因恋爱受挫产生的情感障碍,因缺乏有效自我管理导致的社交障碍等。这些问题容易出现抑郁、焦虑、强迫、偏执、自卑等心理问题,情况严重的有自杀倾向和自杀行为。
(三)学业受挫型
学业受挫型是指因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或因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出现挂科、留级、休学甚至退学现象。据座谈了解,该校学生学业受挫的主要原因有基础差、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考试作弊等。他们通常表现出厌学情绪、学习焦虑、自暴自弃等。
(四)行为偏差型
行为偏差型是指学习、生活、言行等方面的习惯因未得到有效教育或管理导致偏离正常轨迹,在心理、性格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缺陷甚至偏激的大学生,包括沉迷网络、违纪违规、生活懒散、纪律松弛、道德缺失、不讲文明等现象。据了解,该校学生行为偏差的主要原因包括缺乏自制力、缺乏目标、受到挫折、教育不当、环境影响等。这部分大学生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自我封闭,偏执、冲动、任性,有的出现强迫症或精神障碍。
(五)就业困难型
就业困难型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在经济状况、社会位置、机会获得、竞争能力、自身素质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或劣势境况,在资源分配和就业竞争中弱于其他学生,经常感到前途无望、就业迷茫而产生诸多问题的学生。就业困难型大学生的形成是综合因素相互交织、长期作用的结果,据了解,主要原因包括学习实践、身心健康、思想行为、家庭条件等。
二、该校特殊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题
(一)特殊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心理状况失衡
经济困难型、身心障碍型、学业受挫型、行为偏差型和就业困难型都承受着比普通大学生更严重的心理压力,其中很多人感觉自卑、敏感、耐挫能力差,更需关心和爱护。
(二)部分特殊大学生“三观”偏颇严重
在回答“如何看待助学金”时,部分学生回答“不申请白不申请”,也有学生坦诚自己在申请助学金时“适当夸大自身情况以博得同情”,甚至有学生反映“助学金大多用于吃喝玩乐”。
(三)对特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56%的特殊大学生从未与思政教师进行交流,65%的特殊大学生希望但未能与辅导员进行深入交流,43%的特殊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选择“自己默默承受”,这反映出该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待提升。
三、“立德树人”视阈下特殊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就是树立德业,树人就是培养人才。当前,“立德树人”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合适的教育。为此,该校特殊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展开,坚持“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以制度、课程、文化、网络、实践为平台,以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立德树人系列教育实践活动,精心打造“帮扶工程”、“榜样工作”、“实践工程”和“文化工程”,有效地促进和指导了该校特殊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实施。
(一)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 建立“三全育人”思政育人机制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三全育人”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依据和载体,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真正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
(二)以制度、课程、文化、网络、实践为载体
制度建设是实现高校特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保障系统。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学校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保障特殊大学生群体的合法权益;实行表彰制度,将学生的德育表现与各项评先评优挂钩;建立师德规范和监督制度,开展教师互评、学生点评等活动并制度化、规范化,树立良好师德师风。
高校“两课”是高校特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我校教师通过施教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中树立和坚持立德树人,既以良好的个人品行和人格影响特殊大学生群体,又充分挖掘和利用课程思政影响学生,实现了思政教育与大学生专业学习的有机结合。在当前,学校注重引入社会优质资源,将课堂讲授与课下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并融入到大学生日常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引导特殊大学生群体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内化。
文化育人是高校特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路径。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坚持“立德树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几年, 该校深入开展“大使大讲堂”、“双惟领航”、“一院一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等特色活动,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陶冶了情操,增长了见识。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科技、学术、艺术、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把德智体美劳结合起来,寓思政教育与文化活动中。二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载体的隐形教育作用,将文明向上的精神融入到校园建筑物、指示牌、雕塑、校训、校歌、校徽等的设计理念中,潜移默化地促进特殊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三要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该校不断塑造和形成了文明向上的校风、积极进取的学风和严谨治学的教风。
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网络平台是高校特殊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学校通过公众号、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与学校形成多层面、平等性的对话与交流,及时把握学生动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递给学生,广泛收集网络舆情,让思想引导与教育处处渗透。同时,借助“两微一端”宣传平台,在学生与教师中树立典型,宣传典型,学习典型,发挥典型的辐射作用。
社会实践是高校特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课堂。通过社会实践、创新创业,让特殊大学生群体走出校园,深入基层,了解世情、国情和民情,增强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理解。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英烈扫墓、听老红军讲故事等活动,让特殊大学生群体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志愿服务献爱心等相关活动,让特殊大学生切实感受自身所担负的社会责任,提升道德素养。
(三)以“扶助工程”、“暖心工程”、“文化工程”、“旗帜工程”和“实践工程”为内容
该校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科专业的特点,整体规划,针对特殊大学生群体精心设计五个模块的教育内容,即“扶助工程”、“暖心工程”、“文化工程”、“旗帜工程”和“实践工程”等教育模块,旨在为特殊大学生群体保驾护航,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每个模块设若干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中有详细的教育内容和实施方案,划分了学校规定教育内容和学院自选教育内容,并根据每年的实施反馈情况进行优化完善,促进特殊大学生群体教育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通过实施“扶助工程”,为经济困难型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做到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实现爱心守航。一是制定困难生认定评选细则,公平公正开展困难生认定工作,实现精准筛选,精准帮扶。二是为困难生量身定做“奖贷助减免补勤”、社会实践机会、创新创业项目等,注意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实现应助尽助,助人自助。三是建立家校联系制度,畅通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渠道,实现从单一的学校教育向家校联合培养的转变。
通过实施“暖心工程”,为身心障碍型大学生保障身心和谐,做到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实现阳光护航。一是建立特殊学生群体关爱档案,在新生入学后,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心理筛查,建立学生个人心理档案,并在其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跟踪辅导,定期召开研判会,研究掌握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并进行归纳总结,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二是实施三级心理干预网络机制。构建学生班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心理咨询中心三级心理干预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控此类学生的动态情况,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三是开展主题班会、健康讲座、团体辅导等,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并通过个别辅导,帮助学生面对心理困惑,找到原因,对症下药,及时解决心理问题。
通过实施“文化工程”,为学习受挫型大学生营造成长氛围,做到养成教育与制度约束相结合,实现经典助航。一是实施专业解读,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前景与学习目标。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举办针对特殊学生群体的系列讲座论坛。三是成立专业学习兴趣小组,建立先進带后进的结对子制度。四是借力网络,拓宽学习途径,鼓励特殊大学生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通过实施“旗帜工程”,为行为偏差型大学生注入爱与正能量,做到示范与自励相结合,实现榜样导航。一是实施每月一次的文明寝室评比制度,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二是建立党员联系服务寝室制度。一名党员或学生干部主动联系服务一名特殊学生,帮助困难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树立典型,评选“自强之星”、“读书之星”、“党员之星”等荣誉称号。
通过实施“实践工程”,为就业困难型大学生增强本领,做到服务与引导相结合,实现实践试航。一是实施就业导师制、提供一对一就业咨询服务、开展招聘模拟大赛等,使特殊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就业方向,提高就业技能,增强就业信心。二是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搭建实践实习基地,引进企业奖学金,鼓励和表彰创新创业典型,提供多渠道的就业机会和帮助,提升特殊大学生群体就业能力与素质,提高他们的就业质量。
总之,特殊大学生群体是高校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特殊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本人的重要使命,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时刻发现、关注和研究新问题新情况,从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不断探索教育规律,促进特殊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2]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王华勤,林志和等.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10).
[4]张天华,孙傲.“立德树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5]王新皓.立德树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理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责任编辑:黄贝如]
[关键词]立德树人;特殊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赖运荣(1984—),男,江西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政教育;李水明(1979—),男,江西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林 武(1984—),男,江西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江西南昌 330004)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当前,特殊大学生群体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与难点。关注关心特殊大学生群体健康成长,对于维护学校和谐稳定、营造公平公正的育人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特殊大学生群体,泛指一定时期内或长期在经济生活、身心健康、学习能力、自身素质等方面处于困难和不利境地的大学生群体,普遍表现为家庭经济困难、身心障碍、学业受挫、行为偏差、就业困难等。
一、江西XX大学特殊大学生群体的类型及其特征
课题组针对该校特殊大学生群体采取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等方式,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其特征把该校特殊大学生群体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经济困难型
经济困难型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维持其在校期间的学习和日常支出的学生,分为甲等困难生和乙等困难生。据调查统计,该校学生经济困难的原因大致可分为:家庭破裂、单亲或双亲死亡、父母残疾、天灾人祸、父母年迈、家庭开销大、家庭负债重等。这些学生一般性格内向、自卑、敏感、焦虑、自尊心强等,严重者有心理障碍。
(二)身心障碍型
身心障碍型包括存在一定身体缺陷和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主要表现为先天或后天导致的身体缺陷,因环境改变产生的适应性障碍,因成长环境造成的人格障碍,因恋爱受挫产生的情感障碍,因缺乏有效自我管理导致的社交障碍等。这些问题容易出现抑郁、焦虑、强迫、偏执、自卑等心理问题,情况严重的有自杀倾向和自杀行为。
(三)学业受挫型
学业受挫型是指因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或因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出现挂科、留级、休学甚至退学现象。据座谈了解,该校学生学业受挫的主要原因有基础差、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考试作弊等。他们通常表现出厌学情绪、学习焦虑、自暴自弃等。
(四)行为偏差型
行为偏差型是指学习、生活、言行等方面的习惯因未得到有效教育或管理导致偏离正常轨迹,在心理、性格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缺陷甚至偏激的大学生,包括沉迷网络、违纪违规、生活懒散、纪律松弛、道德缺失、不讲文明等现象。据了解,该校学生行为偏差的主要原因包括缺乏自制力、缺乏目标、受到挫折、教育不当、环境影响等。这部分大学生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自我封闭,偏执、冲动、任性,有的出现强迫症或精神障碍。
(五)就业困难型
就业困难型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在经济状况、社会位置、机会获得、竞争能力、自身素质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或劣势境况,在资源分配和就业竞争中弱于其他学生,经常感到前途无望、就业迷茫而产生诸多问题的学生。就业困难型大学生的形成是综合因素相互交织、长期作用的结果,据了解,主要原因包括学习实践、身心健康、思想行为、家庭条件等。
二、该校特殊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题
(一)特殊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心理状况失衡
经济困难型、身心障碍型、学业受挫型、行为偏差型和就业困难型都承受着比普通大学生更严重的心理压力,其中很多人感觉自卑、敏感、耐挫能力差,更需关心和爱护。
(二)部分特殊大学生“三观”偏颇严重
在回答“如何看待助学金”时,部分学生回答“不申请白不申请”,也有学生坦诚自己在申请助学金时“适当夸大自身情况以博得同情”,甚至有学生反映“助学金大多用于吃喝玩乐”。
(三)对特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56%的特殊大学生从未与思政教师进行交流,65%的特殊大学生希望但未能与辅导员进行深入交流,43%的特殊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选择“自己默默承受”,这反映出该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待提升。
三、“立德树人”视阈下特殊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就是树立德业,树人就是培养人才。当前,“立德树人”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合适的教育。为此,该校特殊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展开,坚持“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以制度、课程、文化、网络、实践为平台,以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立德树人系列教育实践活动,精心打造“帮扶工程”、“榜样工作”、“实践工程”和“文化工程”,有效地促进和指导了该校特殊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实施。
(一)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 建立“三全育人”思政育人机制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三全育人”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依据和载体,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真正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
(二)以制度、课程、文化、网络、实践为载体
制度建设是实现高校特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保障系统。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学校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保障特殊大学生群体的合法权益;实行表彰制度,将学生的德育表现与各项评先评优挂钩;建立师德规范和监督制度,开展教师互评、学生点评等活动并制度化、规范化,树立良好师德师风。
高校“两课”是高校特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我校教师通过施教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中树立和坚持立德树人,既以良好的个人品行和人格影响特殊大学生群体,又充分挖掘和利用课程思政影响学生,实现了思政教育与大学生专业学习的有机结合。在当前,学校注重引入社会优质资源,将课堂讲授与课下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并融入到大学生日常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引导特殊大学生群体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内化。
文化育人是高校特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路径。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坚持“立德树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几年, 该校深入开展“大使大讲堂”、“双惟领航”、“一院一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等特色活动,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陶冶了情操,增长了见识。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科技、学术、艺术、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把德智体美劳结合起来,寓思政教育与文化活动中。二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载体的隐形教育作用,将文明向上的精神融入到校园建筑物、指示牌、雕塑、校训、校歌、校徽等的设计理念中,潜移默化地促进特殊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三要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该校不断塑造和形成了文明向上的校风、积极进取的学风和严谨治学的教风。
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网络平台是高校特殊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学校通过公众号、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与学校形成多层面、平等性的对话与交流,及时把握学生动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递给学生,广泛收集网络舆情,让思想引导与教育处处渗透。同时,借助“两微一端”宣传平台,在学生与教师中树立典型,宣传典型,学习典型,发挥典型的辐射作用。
社会实践是高校特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课堂。通过社会实践、创新创业,让特殊大学生群体走出校园,深入基层,了解世情、国情和民情,增强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理解。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英烈扫墓、听老红军讲故事等活动,让特殊大学生群体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志愿服务献爱心等相关活动,让特殊大学生切实感受自身所担负的社会责任,提升道德素养。
(三)以“扶助工程”、“暖心工程”、“文化工程”、“旗帜工程”和“实践工程”为内容
该校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科专业的特点,整体规划,针对特殊大学生群体精心设计五个模块的教育内容,即“扶助工程”、“暖心工程”、“文化工程”、“旗帜工程”和“实践工程”等教育模块,旨在为特殊大学生群体保驾护航,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每个模块设若干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中有详细的教育内容和实施方案,划分了学校规定教育内容和学院自选教育内容,并根据每年的实施反馈情况进行优化完善,促进特殊大学生群体教育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通过实施“扶助工程”,为经济困难型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做到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实现爱心守航。一是制定困难生认定评选细则,公平公正开展困难生认定工作,实现精准筛选,精准帮扶。二是为困难生量身定做“奖贷助减免补勤”、社会实践机会、创新创业项目等,注意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实现应助尽助,助人自助。三是建立家校联系制度,畅通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渠道,实现从单一的学校教育向家校联合培养的转变。
通过实施“暖心工程”,为身心障碍型大学生保障身心和谐,做到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实现阳光护航。一是建立特殊学生群体关爱档案,在新生入学后,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心理筛查,建立学生个人心理档案,并在其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跟踪辅导,定期召开研判会,研究掌握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并进行归纳总结,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二是实施三级心理干预网络机制。构建学生班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心理咨询中心三级心理干预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控此类学生的动态情况,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三是开展主题班会、健康讲座、团体辅导等,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并通过个别辅导,帮助学生面对心理困惑,找到原因,对症下药,及时解决心理问题。
通过实施“文化工程”,为学习受挫型大学生营造成长氛围,做到养成教育与制度约束相结合,实现经典助航。一是实施专业解读,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前景与学习目标。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举办针对特殊学生群体的系列讲座论坛。三是成立专业学习兴趣小组,建立先進带后进的结对子制度。四是借力网络,拓宽学习途径,鼓励特殊大学生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通过实施“旗帜工程”,为行为偏差型大学生注入爱与正能量,做到示范与自励相结合,实现榜样导航。一是实施每月一次的文明寝室评比制度,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二是建立党员联系服务寝室制度。一名党员或学生干部主动联系服务一名特殊学生,帮助困难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树立典型,评选“自强之星”、“读书之星”、“党员之星”等荣誉称号。
通过实施“实践工程”,为就业困难型大学生增强本领,做到服务与引导相结合,实现实践试航。一是实施就业导师制、提供一对一就业咨询服务、开展招聘模拟大赛等,使特殊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就业方向,提高就业技能,增强就业信心。二是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搭建实践实习基地,引进企业奖学金,鼓励和表彰创新创业典型,提供多渠道的就业机会和帮助,提升特殊大学生群体就业能力与素质,提高他们的就业质量。
总之,特殊大学生群体是高校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特殊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本人的重要使命,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时刻发现、关注和研究新问题新情况,从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不断探索教育规律,促进特殊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2]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王华勤,林志和等.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10).
[4]张天华,孙傲.“立德树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5]王新皓.立德树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理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责任编辑:黄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