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九年义务教育是公民的素质教育。初中化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学科,必须研究如何从学科本身出发来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即通过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使之具备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及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大纲》中明确指出:“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关键词】化学教学 素质教育
中学化学教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应着力做到以下三点。
1 转变观念,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它们即紧密联系,又存在明显区别。一方面没有考试的教育也是不全面的教育,谁都不会认为“交白卷”就是素质高的体现,事实上随着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不断改进,高分低能现象越来越少,从这一意义上讲考试与素质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另一方面“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如下几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培养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从对待学生上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只面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从教学内容上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从教学过程上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是听讲;从教学方法上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变讲授为训练,优选最佳的教学方法,应试教育则为“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学习;从学生负担上看,素质教育目标是当堂理解,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应试教育是大搞题海战术,学生不堪重负;从教学效果上看,素质教育的任务为大面积培养合格学生,应试教育侧重个别尖子学生而且多为高分低能,大面积学生不合格。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应试教育是以追求升学率为根本目的的陈腐模式,扭曲了教育的本质,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因此转变观念是当前中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作为化学教师首先要把素质教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第一,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科学知识。第二,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能力应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科学能力是一个属于能力范畴的概念,其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如有观察、思维、想象、实际操作和创造能力等。第三,教给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途径和所运用的各种方式及手段的总称。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下列程序来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①搜集有关资料、文献和数据、 观察、实验、条件控制、测定、记录。②分析、研究和处理有关资料、文献和数据资料和数据的处理(表格化、方程化和图线化)的分类。③得出规律性结论,科学抽象,发现规律,模型化,提出假设,验证假说(得出结论、形成概念)。
2 突出观点,实现教学态度和学习方法的科学化
初中化学教材是按义务教育大纲编写的,它的体系是必学与选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为主与阅读和家庭小实验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比较科学的体系,使教材延伸到了社会和家庭,使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生产劳动相联系,是一本进行化学素质教育的好教材。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方法,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而不能放在单纯为解题而解题的训练上。
3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大纲》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中要坚决反对“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讲实验,课下背实验”的应试模式,要把教材中选的82个演示实验认真做好。做到课前进行周密的准备,使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实验时要做到操作规范化,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具体观察上升到抽象思维。对10个分组实验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联想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8个选做实验和10个家庭小实验,在课外活动中老师应指导和鼓励学生做,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善于自学和勇于创新的意识。为保证实验成功,还应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许多方面。我们应该从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出发,在教学中重视双基的同时,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及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的能力及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紧紧把握住大纲和教材,才能在学科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化学教学 素质教育
中学化学教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应着力做到以下三点。
1 转变观念,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它们即紧密联系,又存在明显区别。一方面没有考试的教育也是不全面的教育,谁都不会认为“交白卷”就是素质高的体现,事实上随着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不断改进,高分低能现象越来越少,从这一意义上讲考试与素质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另一方面“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如下几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培养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从对待学生上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只面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从教学内容上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从教学过程上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是听讲;从教学方法上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变讲授为训练,优选最佳的教学方法,应试教育则为“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学习;从学生负担上看,素质教育目标是当堂理解,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应试教育是大搞题海战术,学生不堪重负;从教学效果上看,素质教育的任务为大面积培养合格学生,应试教育侧重个别尖子学生而且多为高分低能,大面积学生不合格。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应试教育是以追求升学率为根本目的的陈腐模式,扭曲了教育的本质,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因此转变观念是当前中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作为化学教师首先要把素质教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第一,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科学知识。第二,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能力应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科学能力是一个属于能力范畴的概念,其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如有观察、思维、想象、实际操作和创造能力等。第三,教给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途径和所运用的各种方式及手段的总称。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下列程序来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①搜集有关资料、文献和数据、 观察、实验、条件控制、测定、记录。②分析、研究和处理有关资料、文献和数据资料和数据的处理(表格化、方程化和图线化)的分类。③得出规律性结论,科学抽象,发现规律,模型化,提出假设,验证假说(得出结论、形成概念)。
2 突出观点,实现教学态度和学习方法的科学化
初中化学教材是按义务教育大纲编写的,它的体系是必学与选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为主与阅读和家庭小实验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比较科学的体系,使教材延伸到了社会和家庭,使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生产劳动相联系,是一本进行化学素质教育的好教材。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方法,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而不能放在单纯为解题而解题的训练上。
3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大纲》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中要坚决反对“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讲实验,课下背实验”的应试模式,要把教材中选的82个演示实验认真做好。做到课前进行周密的准备,使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实验时要做到操作规范化,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具体观察上升到抽象思维。对10个分组实验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联想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8个选做实验和10个家庭小实验,在课外活动中老师应指导和鼓励学生做,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善于自学和勇于创新的意识。为保证实验成功,还应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许多方面。我们应该从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出发,在教学中重视双基的同时,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及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的能力及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紧紧把握住大纲和教材,才能在学科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