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 12日,由德国电影协会与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联合主办的中国首届德国电影节在北京开幕。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作为代表团成员来到中国。说起施隆多夫,这个名字或许稍微陌生。然而说起电影《铁皮鼓》,这部在世界电影史中十分著名的影片,很多人都会做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一直躲在电影之后的施隆多夫,用自己毕生的努力,以 36部品质优良的电影书写了自己的人生。然而今天,他来到中国,走到台前,我们才看到,那个拍出尖锐视角电影的大师,也不过是一个满头白发,笑容慈祥,时常讲起笑话的幽默老人。施隆多夫一生都在电影的光影中穿梭,此次借德国电影节的开幕,他推出了自己的自传《光影移动》。每次有人问他电影是什么,他就会回忆起自己拍处女作《青年托尔勒斯的迷惘》时,有一次摄影师弗兰茨·拉特问他,我们到底干什么?主题是什么?
他用黑森州的方言回答说——并没有想到更深的寓意:“哎,弗兰茨,来点儿光,来点儿影,来点儿移动。”
“这不是德国电影!”
1939年,施隆多夫生于威斯巴登。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在 14岁之前,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未来,直到有一天,他被一本杂志上的画面吸引,杂志上刊印的是两个摄影师正在拍摄一个美女,施隆多夫顿时被吸引,看到这个图片的他就想:“我为什么不干这个呢?”尽管这与父亲期望他成为一名欧洲外交官的道路相差甚远,可是他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个当时在大多数人眼中“不正经”的职业:电影导演。
1956年,施隆多夫成为法国圣弗朗西斯科克萨维拉寄宿学校的正式学生,从此开启了他的电影之旅。在法国,他寻找着各种与电影相关的职业,摄影师、录像师,找各种机会接触与电影相关的地方。“有一次,我直接闯到一个电影导演所住的旅馆,我说我想跟你一起拍电影,然后那个导演说,好啊,我们走吧。”施隆多夫笑着回忆道。
1966年,施隆多夫拍摄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青年托尔勒斯的迷乱》。影片讲述的是青年托尔勒斯在压抑的寄宿学校,在学生中的权力游戏中,冷眼旁观,最终离开学校的故事。也正是这个时候,“新德国电影”运动如火如荼。新德国电影运动宣扬“德国电影的未来在于运用国际性电影语言,要从形式到思想都是新的”。那时,作为新德国电影导演的一员, 26岁的施隆多夫带着自己的处女作现身戛纳电影节时,却没有如他预想的那样获得成功。因为影片情节中对寄宿学生的折磨碰触到德国当时敏感的政局,在电影演到学生把一只小白鼠扔到墙上时,德国文化参赞再也忍无可忍,大声抗议:“这不是德国电影!”
“不能让这些人什么都演。这些会让外国观众贬低对德国人的评价。”这不仅是给德国外交官的感受,也是当时大多数观众的感受。
随后,施隆多夫的几部电影都反响平平。他也陷入了自我思考的矛盾。甚至有一段时间,他发誓不再拍摄电影,去朋友的乡下购置田产。当他真正过起了田园生活,伴随着他投资田产的失败,他发现自己还是不能适合做一个真正的乡绅。但是乡间的生活给了他很多灵感。有一次,他在乡间看到一个老人,每天晚上做完活之后,都会带一块石头回家,直到他攒了足够多的石头来盖房子。他以这个老人为原型,拍出了《科目巴赫的穷人突然发了财》和《路易斯安那州老男人的起义》。
“永远不要让权力加诸在他的身上”
“我应该把这个标题像商标一样缝在我以后的生活里,一开始我没有预料到这部电影会拍得很成功。 ”施隆多夫在谈到《铁皮鼓》时,态度轻松地引用了当时原著作者君特 ·格拉斯跟他说的话:“成功固然好,失败也很有趣。 ”
然而,《铁皮鼓》的成功是无可撼动的。当施隆多夫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听见自己获奖,一时并没有反应过来。在致颁奖词中他说:“这是德国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次获得奥斯卡奖。”台下是一片冰冷的沉默。
毫无疑问,《铁皮鼓》让施隆多夫蜚声国际。这个由君特·格拉斯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用一个畸形的侏儒一生的颠簸遭遇和奇特视角来揭示整个德国民族的历史和纳粹的丑恶。他以一个儿童的视角来抨击成人社会,尤其是纳粹的罪恶和荒唐行径。有一场戏中,主人公躲在台子下,而鼓点声声入耳,搅乱了一场纳粹会议。整个影片充满黑色幽默,对纳粹的兴起作了独到而尖锐的抨击。这部影片获联邦德国电影最高奖──金碗奖与同年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大奖──金棕榈奖,1980年又获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1982年被日本评为世界十部最佳影片之一。里面的主人公小奥斯卡尤其让人印象深刻。施隆多夫自己解释奥斯卡这个人物:“小奥斯卡代表着人类的一个永恒的梦想,就是永远不要长大,永远逃避责任,永远不要让权力加诸在他的身上。”
在拍摄《铁皮鼓》之后,施隆多夫又选择了一部大师级的剧本改编——《推销员之死》。1984年,他在好莱坞和阿瑟米勒成为了好朋友。至今,在谈到最喜欢的合作者中,施隆多夫还会满怀笑容地称赞曾经的合作伙伴:“最好合作的当然是阿瑟米勒,我喜欢那个美国人。 ”
在美国的这段经历,让施隆多夫收益颇深,“直到《铁皮鼓》之后,我都不怎么自信。因为在欧洲有一个很大的文化压力,欧洲有 200多年的美术史,有300多年的哲学史,我们能亲身感受到这种历史的压力。因此好像我们不论做什么,都是躲在大师之后做作品。但是到了美国,我发现整个氛围很轻松,大家都在做,没有什么压力。我至今很喜欢的一句话就是‘Just do it’。这是我在美国学到的最好的一句话,也影响了我之后的创作。”
“总是在寻找大师”
1990年,当施隆多夫听到柏林墙倒塌,德国统一的消息后,他立刻回到了自己的祖国。说到德国的历史,施隆多夫也一直在感叹:“我正好出生于上世纪 60年代到 80年代,那时候被称为新德国电影时期,因为没有互联网和手机,电影成为大家交流的平台,那段时期是德国电影的黄金时期。”而当施隆多夫回到德国,他担任了德国电影学院的院长,开始在新的经济和国家形势下发展德国电影。他也一直没有放弃自己所坚持的电影,还在拍摄有关反法西斯的一些影片。2011年他拍摄的新片《海的黎明》就刚刚上映。
德国是一个历史复杂的国家。经历过纳粹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德国的分裂和冷战,现在又统一。施隆多夫的女儿曾经问他:“你现在为什么还要拍以前的历史?”施隆多夫回答:“我作为一个德国人,拍二战的历史我也很难过,作品是对战争的纪念,我们得牢牢记住,在战争时代,平凡的人也能变成英雄,我讲战争是在讲人性中值得崇拜的一面。”
而今,施隆多夫已经凭借多部电影,高居大师的宝座,然而当人们问到这位大师的成功诀窍时,施隆多夫微笑着说:“我成功的诀窍就是我总是在寻找大师,无论是小大师还是老大师,我都要向别人学习。”
他用黑森州的方言回答说——并没有想到更深的寓意:“哎,弗兰茨,来点儿光,来点儿影,来点儿移动。”
“这不是德国电影!”
1939年,施隆多夫生于威斯巴登。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在 14岁之前,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未来,直到有一天,他被一本杂志上的画面吸引,杂志上刊印的是两个摄影师正在拍摄一个美女,施隆多夫顿时被吸引,看到这个图片的他就想:“我为什么不干这个呢?”尽管这与父亲期望他成为一名欧洲外交官的道路相差甚远,可是他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个当时在大多数人眼中“不正经”的职业:电影导演。
1956年,施隆多夫成为法国圣弗朗西斯科克萨维拉寄宿学校的正式学生,从此开启了他的电影之旅。在法国,他寻找着各种与电影相关的职业,摄影师、录像师,找各种机会接触与电影相关的地方。“有一次,我直接闯到一个电影导演所住的旅馆,我说我想跟你一起拍电影,然后那个导演说,好啊,我们走吧。”施隆多夫笑着回忆道。
1966年,施隆多夫拍摄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青年托尔勒斯的迷乱》。影片讲述的是青年托尔勒斯在压抑的寄宿学校,在学生中的权力游戏中,冷眼旁观,最终离开学校的故事。也正是这个时候,“新德国电影”运动如火如荼。新德国电影运动宣扬“德国电影的未来在于运用国际性电影语言,要从形式到思想都是新的”。那时,作为新德国电影导演的一员, 26岁的施隆多夫带着自己的处女作现身戛纳电影节时,却没有如他预想的那样获得成功。因为影片情节中对寄宿学生的折磨碰触到德国当时敏感的政局,在电影演到学生把一只小白鼠扔到墙上时,德国文化参赞再也忍无可忍,大声抗议:“这不是德国电影!”
“不能让这些人什么都演。这些会让外国观众贬低对德国人的评价。”这不仅是给德国外交官的感受,也是当时大多数观众的感受。
随后,施隆多夫的几部电影都反响平平。他也陷入了自我思考的矛盾。甚至有一段时间,他发誓不再拍摄电影,去朋友的乡下购置田产。当他真正过起了田园生活,伴随着他投资田产的失败,他发现自己还是不能适合做一个真正的乡绅。但是乡间的生活给了他很多灵感。有一次,他在乡间看到一个老人,每天晚上做完活之后,都会带一块石头回家,直到他攒了足够多的石头来盖房子。他以这个老人为原型,拍出了《科目巴赫的穷人突然发了财》和《路易斯安那州老男人的起义》。
“永远不要让权力加诸在他的身上”
“我应该把这个标题像商标一样缝在我以后的生活里,一开始我没有预料到这部电影会拍得很成功。 ”施隆多夫在谈到《铁皮鼓》时,态度轻松地引用了当时原著作者君特 ·格拉斯跟他说的话:“成功固然好,失败也很有趣。 ”
然而,《铁皮鼓》的成功是无可撼动的。当施隆多夫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听见自己获奖,一时并没有反应过来。在致颁奖词中他说:“这是德国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次获得奥斯卡奖。”台下是一片冰冷的沉默。
毫无疑问,《铁皮鼓》让施隆多夫蜚声国际。这个由君特·格拉斯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用一个畸形的侏儒一生的颠簸遭遇和奇特视角来揭示整个德国民族的历史和纳粹的丑恶。他以一个儿童的视角来抨击成人社会,尤其是纳粹的罪恶和荒唐行径。有一场戏中,主人公躲在台子下,而鼓点声声入耳,搅乱了一场纳粹会议。整个影片充满黑色幽默,对纳粹的兴起作了独到而尖锐的抨击。这部影片获联邦德国电影最高奖──金碗奖与同年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大奖──金棕榈奖,1980年又获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1982年被日本评为世界十部最佳影片之一。里面的主人公小奥斯卡尤其让人印象深刻。施隆多夫自己解释奥斯卡这个人物:“小奥斯卡代表着人类的一个永恒的梦想,就是永远不要长大,永远逃避责任,永远不要让权力加诸在他的身上。”
在拍摄《铁皮鼓》之后,施隆多夫又选择了一部大师级的剧本改编——《推销员之死》。1984年,他在好莱坞和阿瑟米勒成为了好朋友。至今,在谈到最喜欢的合作者中,施隆多夫还会满怀笑容地称赞曾经的合作伙伴:“最好合作的当然是阿瑟米勒,我喜欢那个美国人。 ”
在美国的这段经历,让施隆多夫收益颇深,“直到《铁皮鼓》之后,我都不怎么自信。因为在欧洲有一个很大的文化压力,欧洲有 200多年的美术史,有300多年的哲学史,我们能亲身感受到这种历史的压力。因此好像我们不论做什么,都是躲在大师之后做作品。但是到了美国,我发现整个氛围很轻松,大家都在做,没有什么压力。我至今很喜欢的一句话就是‘Just do it’。这是我在美国学到的最好的一句话,也影响了我之后的创作。”
“总是在寻找大师”
1990年,当施隆多夫听到柏林墙倒塌,德国统一的消息后,他立刻回到了自己的祖国。说到德国的历史,施隆多夫也一直在感叹:“我正好出生于上世纪 60年代到 80年代,那时候被称为新德国电影时期,因为没有互联网和手机,电影成为大家交流的平台,那段时期是德国电影的黄金时期。”而当施隆多夫回到德国,他担任了德国电影学院的院长,开始在新的经济和国家形势下发展德国电影。他也一直没有放弃自己所坚持的电影,还在拍摄有关反法西斯的一些影片。2011年他拍摄的新片《海的黎明》就刚刚上映。
德国是一个历史复杂的国家。经历过纳粹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德国的分裂和冷战,现在又统一。施隆多夫的女儿曾经问他:“你现在为什么还要拍以前的历史?”施隆多夫回答:“我作为一个德国人,拍二战的历史我也很难过,作品是对战争的纪念,我们得牢牢记住,在战争时代,平凡的人也能变成英雄,我讲战争是在讲人性中值得崇拜的一面。”
而今,施隆多夫已经凭借多部电影,高居大师的宝座,然而当人们问到这位大师的成功诀窍时,施隆多夫微笑着说:“我成功的诀窍就是我总是在寻找大师,无论是小大师还是老大师,我都要向别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