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实践活动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其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以获得积极的数摘要学情感体验,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一种学习活动。数学实践活动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活动课型。
关键词:实践活动;基本途径;教师角色;学习方式
随着新一轮数学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推进,《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设立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领域,数学实践活动在教科书中得到了具体的设置,在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数学实践活动既不是杜威所倡导的活动课程,也不等同于传统的课外活动,而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旨在联系实际生活学习数学,学习学生身边的数学,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
一、数学实践活动的内涵及基本类型
我们所说的数学实践活动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其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以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一种学习活动。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它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是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 ,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以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解决问题的活动,它在呈现形式上绝不是单纯的户外活动,它可以表现为课堂内的经历探索;也可以表现为课内外相结合;还可以是完全置身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下的调查活动。
二、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
(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1.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以数学知识为支点,以丰富的生活实际为背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调查、猜想、验证、推理等,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了解数学的简单应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如实践活动“我当小导游”,教师设置了问题情境,全班40名学生,每人30元参加高邮一日游,你当小导游如何安排?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安排旅游景点,了解门票价格,需要多少时间,选择交通工具,设计旅游路线,安排午餐等等,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数学知识,以富有个性的方式解决问题,感受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领悟了数学学习的用处之大。
2.培养合作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较课堂中数学学习有很大不同,更能体现小组合作的价值,在遇到富有挑战性,学习独立学习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往往需要合作,提高活动的效率。如:实践活动“测量男女生的脉搏”,在学生掌握脉博的检测方法后,需要通过互助合作完成,在活动前,要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协作,做到人人有事做,个个口、心、脑并用。同学之间增强了合作的意识,培养了合作能力,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3.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在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受到很多的困难,从中培养了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其次,学生通过对一些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能够作出比较客观的判断,形成了正确的情感道德观。如对居民节约用水情况的调查分析,及我国乃至全球水资源情况的调查分析,就能使学生明白节约用水的目的和意图,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这样让学生早点接触社会,融入了社会中学习数学,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要发挥教师的主导角色作用
数学实践活动它也存在着一个教与学的问题,也有一个教学过程的问题。其关键在于教师,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是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主活动紧密结合的过程。
教师要做出色的活动谋划者。教师在活动前,应创造性地设计活动方案,在活动方案中,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活动前知识技能的铺垫,实践活动工具的准备,活动开展的步骤,活动后科学、合理的评价等。教师要选择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实践能力培养的活动,不拘泥于数学课本的实践活动安排,多给学生活动的机会。
教师要做出色的活动指导者。教师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特别是长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融入到其中,不时地给学生拨正方向,解决遇到的问题,在学生活动取得一定成绩后,及时鼓励、表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经常和学生交流,生成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作为数学新课程标准四大版块之一的“实践活动”,以其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从而成为课改的重点之一。我认为数学活动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主动去探究数学问题。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去完成,并且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主动地去探究,努力寻找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出各种具有问题和故事情景的实践活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心里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
2.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数学是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具体思维的有机结合,相對于其它一些学科而言,显得单调、粗糙。然而,数学本身蕴含着特殊的美,只不过没有被一些老师重视而未被发掘,数学实践活动能使原本单调的内容置于情境之中。来自生活的情境生动有趣,美妙无穷,必然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老师设计了购物活动,当“小小文具店”的场景伴随着音乐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学生兴趣盎然,立即主动读出橡皮、卷笔刀、直尺等物品的价格。在购物时,学生对照价格选择相应的人民币,与“营业员”交换实物,似乎此时真的进入商场购物,积极性很高。这种源于生活情景的学习,自然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达到主动参与认知的全过程。
开展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旨在“以活动促发展”,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获得全面的发展。让我们携手共进,领悟新课标的实质,切实推进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夏正涛,男,汉族,1987年出生于四川雅安,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所撰写论文在《中外交流》、《南北桥》等期刊发表,曾获雅安市雨城区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作品《龙凤呈祥》、《凤结同心》、《麻姑献寿》等先后参加市区美术作品展。
关键词:实践活动;基本途径;教师角色;学习方式
随着新一轮数学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推进,《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设立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领域,数学实践活动在教科书中得到了具体的设置,在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数学实践活动既不是杜威所倡导的活动课程,也不等同于传统的课外活动,而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旨在联系实际生活学习数学,学习学生身边的数学,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
一、数学实践活动的内涵及基本类型
我们所说的数学实践活动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其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以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一种学习活动。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它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是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 ,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以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解决问题的活动,它在呈现形式上绝不是单纯的户外活动,它可以表现为课堂内的经历探索;也可以表现为课内外相结合;还可以是完全置身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下的调查活动。
二、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
(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1.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以数学知识为支点,以丰富的生活实际为背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调查、猜想、验证、推理等,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了解数学的简单应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如实践活动“我当小导游”,教师设置了问题情境,全班40名学生,每人30元参加高邮一日游,你当小导游如何安排?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安排旅游景点,了解门票价格,需要多少时间,选择交通工具,设计旅游路线,安排午餐等等,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数学知识,以富有个性的方式解决问题,感受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领悟了数学学习的用处之大。
2.培养合作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较课堂中数学学习有很大不同,更能体现小组合作的价值,在遇到富有挑战性,学习独立学习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往往需要合作,提高活动的效率。如:实践活动“测量男女生的脉搏”,在学生掌握脉博的检测方法后,需要通过互助合作完成,在活动前,要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协作,做到人人有事做,个个口、心、脑并用。同学之间增强了合作的意识,培养了合作能力,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3.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在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受到很多的困难,从中培养了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其次,学生通过对一些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能够作出比较客观的判断,形成了正确的情感道德观。如对居民节约用水情况的调查分析,及我国乃至全球水资源情况的调查分析,就能使学生明白节约用水的目的和意图,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这样让学生早点接触社会,融入了社会中学习数学,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要发挥教师的主导角色作用
数学实践活动它也存在着一个教与学的问题,也有一个教学过程的问题。其关键在于教师,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是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主活动紧密结合的过程。
教师要做出色的活动谋划者。教师在活动前,应创造性地设计活动方案,在活动方案中,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活动前知识技能的铺垫,实践活动工具的准备,活动开展的步骤,活动后科学、合理的评价等。教师要选择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实践能力培养的活动,不拘泥于数学课本的实践活动安排,多给学生活动的机会。
教师要做出色的活动指导者。教师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特别是长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融入到其中,不时地给学生拨正方向,解决遇到的问题,在学生活动取得一定成绩后,及时鼓励、表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经常和学生交流,生成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作为数学新课程标准四大版块之一的“实践活动”,以其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从而成为课改的重点之一。我认为数学活动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主动去探究数学问题。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去完成,并且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主动地去探究,努力寻找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出各种具有问题和故事情景的实践活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心里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
2.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数学是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具体思维的有机结合,相對于其它一些学科而言,显得单调、粗糙。然而,数学本身蕴含着特殊的美,只不过没有被一些老师重视而未被发掘,数学实践活动能使原本单调的内容置于情境之中。来自生活的情境生动有趣,美妙无穷,必然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老师设计了购物活动,当“小小文具店”的场景伴随着音乐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学生兴趣盎然,立即主动读出橡皮、卷笔刀、直尺等物品的价格。在购物时,学生对照价格选择相应的人民币,与“营业员”交换实物,似乎此时真的进入商场购物,积极性很高。这种源于生活情景的学习,自然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达到主动参与认知的全过程。
开展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旨在“以活动促发展”,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获得全面的发展。让我们携手共进,领悟新课标的实质,切实推进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夏正涛,男,汉族,1987年出生于四川雅安,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所撰写论文在《中外交流》、《南北桥》等期刊发表,曾获雅安市雨城区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作品《龙凤呈祥》、《凤结同心》、《麻姑献寿》等先后参加市区美术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