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226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实验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其特点是利用具体直观的实验操作活动进行形象、简单的说明,揭示化学学科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及各种化学反应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关系。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则必须根据化学实验课程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有效的设计和引导。以下是我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为指导探索初中化学实验的有效教学途径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建构实验教学新模式,优化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
  用建构主义指导实验教学时要注意改变学生知识的结构:在原有知识体系基础之上形成新的知识框架,优化学生知识体系。利用实验课前的导入激发原有知识经验,把前概念的作用发挥出来。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利用已有的前概念进行家庭实验。如初三教材设有“CO2溶于水”的实验。那么CO2是否溶于水,而且如果可以溶入的话,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教师首先可以进行相应的引导,通过举例的形式,向同学介绍日常生活中CO2溶于水的具体实例。比如可口可乐汽水中含有大量的CO2,那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完成的呢?同学们可能会有所疑惑,这时教师通过简单提示,就可以把问题解释的非常清楚。教师把汽水封盖打开,大量的CO2会迅速逸出,请同学们进行观察和思考。同学们就会得出“是利用气压的方法把CO2溶于液体之中的”。教师可以把剩下的实验探索交给同学们,请他们自己思考如何进行“CO2溶于水”的实验。有的同学提出可利用注射器将CO2注入到盛有水的封闭容器中即可得到想要的结果。
  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获得的知识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与已有的前概念进融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优化认知结构。促进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二、不断诱导学生建立新的目标,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建构主义认为认知冲突是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的重要因素和条件。也是教学中教师的主要工作和要求。引导学习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建立新的学习目标,引发新的思考,主动积极的学习是有效的途径,可以促进实验教学的进行。如教师可先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药品。进行排水收集氧气的实验。在导管口放入集气瓶中的时间进行加热,同时开始收集气体。教师把充满气体的集气瓶标记为A。在A瓶收集满后,紧接着进行B瓶的收集。当B瓶充满后。进行燃烧实验。教师把铁线放入A、B两个集气瓶中分别燃烧。让同学们观察二者间的差异。通过观察发现,A瓶中的铁线燃烧程度弱于B瓶中的铁线。此时教师提出问题:同样的条件下,为什么两根铁线的燃烧程度不同?
  同学们的分析可以直接解释原因所在。一定是A瓶中的氧气少于B瓶。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就引发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冲突。大家明明看着相同的方法获取氧气。为什么却出现氧气纯度不同的结果呢。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进行小组探讨或者是动手操作,进行原因分析。可以从集气瓶的密封性不好,或者是时间差异导致的结果,还有可能是材料反应时质量或者数量的差异等多个问题和答案。通过分析和思考,同学们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A瓶在收集氧气时,化学反应刚刚开始,产生的氧气不足,参杂着其他气体。而B瓶中的氧气是在A瓶充满之后进行收集 ,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差,所以B瓶中的氧气一开始就是纯净的。教师还可以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以及如何判断氧气已经达到纯净要求,可以进行收集了。这样的相关问题可以推动学生建立新的学习目标,促进认知结构的变化。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关键在于学习者认识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存在不足或者错误,然后在外界和内部的推动下形成完善和优化认知结构的意识,形成预期的认知目标,才能实现认知结构的转变。教师作为重要的外界因素,其引导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就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当在化学实验课堂上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帮助。通过渗透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中进行指引。①问题导入——设置问题情境。②建构概念——創设判断条件。③问题解决——形成最近发展区,获得独立概念和结果。④归纳总结,通过获得的新概念和原有认知结构进行融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许多实例进行有意识的应用和尝试。如尝试对白磷的燃烧演示实验进行改进,用球胆向烧杯的热水中缓缓通入氧气,可看到热水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后,也开始燃烧,产生火光。演示结束后,引导学生思考3个问题:①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②水中的白磷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燃烧?③红磷能不能燃烧?
  在介绍上面的问题后,继续向同学演示红磷燃烧的实验。先将少量红磷放在铁纱网上,然后使用酒精灯进行加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思考现象背后原因和规律。由于实验现象饶有趣味,所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可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变化,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四、建构性探究实验教学的辅助教学途径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许多实验无法进行。造成许多重要的内容无法形象的讲授。利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把许多在现实中无法进行或者反复进行的实验直观的呈献在学生面前。如①物质条件受限制的化学实验,使用昂贵药品等。②爆炸、毒性较大且不易控制的一些危险实验,硫酸、硫化物等。③实验步骤复杂,或者容易出现错误的的实验。④微观层面的化学反应,或者物质结构,如分子式、化学键等展示。利用具体直观的多媒体展示,可以避免枯燥繁琐的语言描述所引起的困惑和无聊。
  “教无定法,但要得法。”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的努力探索,探究新的高效的实验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其他文献
摘要  无论是从中考中所占的比重还是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而言,初中物理教学都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应该认真地思考和验证自己的教学方法,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程度,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形成自己对物理逻辑的独特理解。  关键字  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探索  一、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上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  首先,初中物理教学在教材的编排之上就和初中生
形象思维是人利用已有表象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是以声音、颜色、图像、形状、气味等为材料进行的思维。《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我们都很清楚,要想让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只有在头脑中形成这些文字所表示的具体形象——表象,才能促进正确认识的形成。而这表象的运动过程就是形象思维。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呢?  一、
期刊
本学期我对全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深入十几所学校课堂听课、与教师座谈交流,使我对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一、物理课堂教学的亮点  1、物理课中,教师都采用了学案进行教学,学案设计符合新课程教学流程的基本要求。目标明确,实用性强,注重问题的设计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精选有代表性的题目,问题及习题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差异性,使用效果良好。  2、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课堂教
期刊
国家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积极推进小学英语课程。这一决定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英语教学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说明,小学英语教师除了应具有一般教师的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能力外,更要具备小学英语教师特有的素质,因为他们的业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现在、今后乃至终生英语学习的水平。这就说明,未来小学教育绝不能单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而应把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基本出发点之
期刊
春季是各种疾病产生的高发季节,也是卫生防病工作的重点。南方的春季常阴雨连绵,低温与暖温交替出现,阴雨季节,湿气及昼夜温差较大,环境中的细菌病毒也进入繁殖活跃期,因此,
文章引入公共关系领域的对服务对象的一种分类方法将档案用户划分为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四个类别,该视角从一个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档案用户,有助于档案工作
由一机部下达给我所的霍尔元件和半导体应变片两项基础件攻关项目,己提前达到1980年攻关目标。1979年九月初分别在沈阳召开了鉴定会,会上对各项指标进行了测试,对工艺及资料
摘要:我曾经执教的学校是实施新课程改革和课堂改革较早的一所城镇中学。由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初中生源普遍较差,又因为初中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分化阶段,初中数学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初二年级,随着科目的增加,内容的加深,有不少学习意志薄弱,基础薄弱,思维薄弱的学生在学习中就慢慢掉队,直接影响了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那么,造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应对两极分化?本文就新课程改革下这两个问题进行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略读课是通过学生自学的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阅读水平。教师虽不是学习的主体,但起着主导作用。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在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的掌握学习方法,提高阅读水平,是大家一直关注的话题。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套激发兴趣——展示提纲——强化训练——总结讨论的四环节教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兴趣 自学能力 提纲 训练 讨论 交流  语文是一
【摘要】: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朗读 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