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上好一节历史课,可以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情绪,培养对学习的情感,提高教学效果。要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加强史实教学;采取联系法和比较法;布置作业创新,学生愿意作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110-0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到大力推进教学创新,“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要上好一节历史课,可以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情绪,培养对学习的情感,提高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中学历史教学质量谈谈一些看法。
1注重教学的趣味性
历史内容生动具体,丰富多样,故事性强,趣味性足,知识面广,容易激发感情,激励意志;又因其内容都是真人真事,有血有肉,寓哲理于史实,寄智慧于真理,利于激思明理,获取人生启示。心理学研究表明,引起好奇心和启发思维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找准自身的定位,在教学中穿插趣味性、知识性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时,笔者给学生讲了两个故事:一是太平军进入天京以后,广建宫廷王府的壮观,正所谓“正是万国来朝之候,大兴土木之时。”二是天朝诸王的“奢富比赛”,争吃争穿争排场,追求华丽奢侈之风,互相争奇斗艳的场景。这样,既克服了空洞说教,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达到了分析农民阶级局限性的目的。
2加强史实教学
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中写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感知历史阶段主要向学生呈现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现象等具体史实。感知历史阶段,学生不仅是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忽视、削弱感知史实阶段是存在的,自觉不自觉地抹煞了感知史实阶段的内容和意义,影响历史教学效果。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史实教学呢?首先教师要认识史实教学在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使史实能生动地再现历史形象。再次是补充丰富、具体的史实,历史细节越清楚,学习印象越深刻,甚至终身难忘。历史教师要在史海中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历史细节。例如,在讲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时,可以给学生讲胡适印章的故事。有一次,胡适得到一块上好的鸡血石图章料,决定用它刻一枚私章。他交待篆刻师傅,刻“胡适之印”即可。篆刻师傅认为胡适是白话文的提倡者,是用白话写文章的大家,影响这么大,怎么刻图章还用“之乎者也”一类的字,于是自作主张地把“胡适之印”改刻成“胡适的印”。三天之后,胡适收到印章,发现上面刻的是“胡适的印”时,哭笑不得。通过这个事故,学生对胡适在文学革命中的重大影响印象非常深刻。
3采取联系法和比较法
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有它的起因和结果,教师可以在知识的互相联系中设置疑问,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运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去认识社会问题,掌握社会发展规律。如在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时,可以设问:有人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形容1927年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你是怎样理解的?然后引导学生把握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再指出中共在大革命失败后痛定思痛,发动工农武装起义,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开创了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又如在学习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中有关“通商口岸”的开辟时,进一步设问:“近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分布在哪里?它对今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然后引导和启发学生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这些通商口岸是中国接触外部世界和面向文明的前沿地带,成为中国现代化商业、工业、金融业、文化事业的中心,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等区域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了带头作用。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一个重要方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可以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很丰富,相似的、相反的;纵的、横的;古今可以比较、中外可以比较。如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比较,近代中国被迫开放和现代主动开放比较,英国、法国、美国三大资产阶级革命比较,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比较……在比较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事件的本质设问,通过引导、分析、归纳,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4布置作业创新,学生愿意作文
历史作业和其他作业一样,有“巩固和完善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的功能,“历史课内所学的,只是沧海一粟”,叶圣陶先生说:“历史教本只是些例子”。历史的课外作业,如果只是 “以课文为中心编制习题 ”的话,那么,充其量只是帮助学生读懂“例子”而已。因此有必要对传统作业进行研究式的改造。所布置的作业最好能成为学生自愿完成的行为,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能给学生留下自由翱翔的空间,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得到多方面训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速度、对历史学习兴趣的高低和开窍的早晚都是不一样的,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学生各自不同的情况布置适量适度的作业,根据他们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而不应该敷衍了事。只要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加以肯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以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110-0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到大力推进教学创新,“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要上好一节历史课,可以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情绪,培养对学习的情感,提高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中学历史教学质量谈谈一些看法。
1注重教学的趣味性
历史内容生动具体,丰富多样,故事性强,趣味性足,知识面广,容易激发感情,激励意志;又因其内容都是真人真事,有血有肉,寓哲理于史实,寄智慧于真理,利于激思明理,获取人生启示。心理学研究表明,引起好奇心和启发思维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找准自身的定位,在教学中穿插趣味性、知识性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时,笔者给学生讲了两个故事:一是太平军进入天京以后,广建宫廷王府的壮观,正所谓“正是万国来朝之候,大兴土木之时。”二是天朝诸王的“奢富比赛”,争吃争穿争排场,追求华丽奢侈之风,互相争奇斗艳的场景。这样,既克服了空洞说教,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达到了分析农民阶级局限性的目的。
2加强史实教学
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中写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感知历史阶段主要向学生呈现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现象等具体史实。感知历史阶段,学生不仅是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忽视、削弱感知史实阶段是存在的,自觉不自觉地抹煞了感知史实阶段的内容和意义,影响历史教学效果。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史实教学呢?首先教师要认识史实教学在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使史实能生动地再现历史形象。再次是补充丰富、具体的史实,历史细节越清楚,学习印象越深刻,甚至终身难忘。历史教师要在史海中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历史细节。例如,在讲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时,可以给学生讲胡适印章的故事。有一次,胡适得到一块上好的鸡血石图章料,决定用它刻一枚私章。他交待篆刻师傅,刻“胡适之印”即可。篆刻师傅认为胡适是白话文的提倡者,是用白话写文章的大家,影响这么大,怎么刻图章还用“之乎者也”一类的字,于是自作主张地把“胡适之印”改刻成“胡适的印”。三天之后,胡适收到印章,发现上面刻的是“胡适的印”时,哭笑不得。通过这个事故,学生对胡适在文学革命中的重大影响印象非常深刻。
3采取联系法和比较法
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有它的起因和结果,教师可以在知识的互相联系中设置疑问,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运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去认识社会问题,掌握社会发展规律。如在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时,可以设问:有人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形容1927年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你是怎样理解的?然后引导学生把握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再指出中共在大革命失败后痛定思痛,发动工农武装起义,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开创了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又如在学习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中有关“通商口岸”的开辟时,进一步设问:“近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分布在哪里?它对今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然后引导和启发学生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这些通商口岸是中国接触外部世界和面向文明的前沿地带,成为中国现代化商业、工业、金融业、文化事业的中心,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等区域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了带头作用。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一个重要方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可以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很丰富,相似的、相反的;纵的、横的;古今可以比较、中外可以比较。如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比较,近代中国被迫开放和现代主动开放比较,英国、法国、美国三大资产阶级革命比较,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比较……在比较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事件的本质设问,通过引导、分析、归纳,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4布置作业创新,学生愿意作文
历史作业和其他作业一样,有“巩固和完善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的功能,“历史课内所学的,只是沧海一粟”,叶圣陶先生说:“历史教本只是些例子”。历史的课外作业,如果只是 “以课文为中心编制习题 ”的话,那么,充其量只是帮助学生读懂“例子”而已。因此有必要对传统作业进行研究式的改造。所布置的作业最好能成为学生自愿完成的行为,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能给学生留下自由翱翔的空间,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得到多方面训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速度、对历史学习兴趣的高低和开窍的早晚都是不一样的,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学生各自不同的情况布置适量适度的作业,根据他们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而不应该敷衍了事。只要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加以肯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以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