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退市新规火线出炉,首当其冲的正是“假疫苗风波”的主角ST长生。民愤极大,即将接受司法审判的长生恐怕已经无法再“长生”,从A股市场“下架”基本上铁板钉钉。对相关责任方來说,一旦造假的事实被坐实,接受法律的制裁是咎由自取,依法退市也是净化A股市场的必要之举,但对于两万多ST长生的中小股东来说,退市则意味着损失巨大甚至血本无归。这些小股东本质上也是假疫苗的受害者,其退市之后权益的保障应当有更妥善的方法来解决。
估值归零 小股东面临血本无归
最新的退市规定做了重大修改,将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范围,从原先的信息披露和财务造假扩大到涉及公共安全、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和ST长生卷入“假疫苗风波”不无关系。而且,此次退市新规指出,上市公司在新规实施前发生的重大违法行为,也纳入新规适用范围。因此,ST长生很有可能成为首家因为涉及公众健康安全而被新规强制退市的公司。
在退市风险迫在眉睫的情况下,公募基金纷纷下调手中持有的ST长生的估值,其中中信保诚基金更一口气将估值下调为零,也就是默认ST长生会一路跌停到退市,而且将会面临破产清算一文不值的惨况。这也是前期*ST华泽估值被下调为零以来的第二例,显示机构投资者不止对ST长生的股价表现极度悲观,更难以预期是否能回收多少资金。虽然目前估值下调为零的基金公司不多,但不少基金已经给出4元以下的估值,接近公司在2013年6月份的历史最低价,也低于一季报每股净资产4.12元的水平。而对于在20元以上追高买入的投资者来说,即使能在4元附近卖出,也将面临80%以上的损失,而且这样的损失大概率是“不可逆的损失”,很难预期通过未来股价上扬来挽回,用“血本无归”来形容也不为过。
停牌并冻结关联方资产为上策
除了有参与公司实际运营、担任高管职务的重要股东之外,其它中小股东包括公募基金,都是不折不扣的受害者;而持有1.78亿股和4943.39万股质押股份的兴业证券和平安证券,也同样是这起退市风暴的苦主。其中,身为上市公司的兴业证券从事件爆发之后的7月24日以来最大跌幅超过10%,持有该股的投资者也损失不小。因此,包含直接持有ST长生的中小股东,被股权质押风暴波及的兴业证券的股东,以及持有买入ST长生的公募基金的基民,都是这场风暴直接或间接的受害者,其权益都应当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如何保障这些受害股东的权益?停牌清算是最重要的第一步。根据现有的赔偿制度,在疫苗事件曝光之后买进股票的投资者无法获得赔偿。既然如此,就应当在事件曝光之后对ST长生进行停牌处理,如此一来股东就可以向上市公司索赔。而没有停牌的后果是让一部分其它投资者接盘买入,缩小了赔偿面,这无疑是让涉事方得了便宜。
目前ST长生及名下多个子公司的账户已经被冻结,但从其一季报的情况来看,即使4元多的净资产没有水分可以全部变现,也很难弥补股东的损失,更何况还极有可能面临消费者的索赔和有关部门的罚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涉事关联方的账户也应当考虑暂时冻结,等待责任的厘清和赔偿的完成再解冻,如此一来才可能最大限度为各方受害者争取权益。
“琼民源模式”可做参考
很多投资者在高位买入ST长生,看中的是疫苗产业的发展前景,事实上长生出事前财务报表也十分漂亮,也吸引了一介公募基金的参与。因此在ST长生上投资产生巨亏,并不完全是投资者咎由自取所致,也正因为如此,在公司及关联方的资产无法覆盖投资者补偿的时候,应当考虑其它方式让长生的投资者有一次“重生”的机会。
在A股历史上也有类似的案例,如琼民源业绩造假案,1996年公司大股东虚构利润和资本公积金,在1998年被证监会处罚,但同时安排了北京住总入驻,采用“发起设立、定向发行、等量置换、新增发行”重组方案设立新公司中关村,用新的公司和代码取代琼民源,1999年7月12月上市,原来琼民源的股东置换成中关村的股票之后顺利退出,账面还有所盈余,无辜中小股东的权益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ST长生也不妨考虑参照“琼民源模式”,对中小股东无辜受损进行市场化的补偿,公开招标让提出最优方案且符合上市标准的公司实现借壳上市,也让责任方手中的股份高价变现,对投资者进行赔偿和缴纳罚款。如此一来,将涉事方和无辜股东切割开来,也是相对合理公平的方式。
估值归零 小股东面临血本无归
最新的退市规定做了重大修改,将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范围,从原先的信息披露和财务造假扩大到涉及公共安全、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和ST长生卷入“假疫苗风波”不无关系。而且,此次退市新规指出,上市公司在新规实施前发生的重大违法行为,也纳入新规适用范围。因此,ST长生很有可能成为首家因为涉及公众健康安全而被新规强制退市的公司。
在退市风险迫在眉睫的情况下,公募基金纷纷下调手中持有的ST长生的估值,其中中信保诚基金更一口气将估值下调为零,也就是默认ST长生会一路跌停到退市,而且将会面临破产清算一文不值的惨况。这也是前期*ST华泽估值被下调为零以来的第二例,显示机构投资者不止对ST长生的股价表现极度悲观,更难以预期是否能回收多少资金。虽然目前估值下调为零的基金公司不多,但不少基金已经给出4元以下的估值,接近公司在2013年6月份的历史最低价,也低于一季报每股净资产4.12元的水平。而对于在20元以上追高买入的投资者来说,即使能在4元附近卖出,也将面临80%以上的损失,而且这样的损失大概率是“不可逆的损失”,很难预期通过未来股价上扬来挽回,用“血本无归”来形容也不为过。
停牌并冻结关联方资产为上策
除了有参与公司实际运营、担任高管职务的重要股东之外,其它中小股东包括公募基金,都是不折不扣的受害者;而持有1.78亿股和4943.39万股质押股份的兴业证券和平安证券,也同样是这起退市风暴的苦主。其中,身为上市公司的兴业证券从事件爆发之后的7月24日以来最大跌幅超过10%,持有该股的投资者也损失不小。因此,包含直接持有ST长生的中小股东,被股权质押风暴波及的兴业证券的股东,以及持有买入ST长生的公募基金的基民,都是这场风暴直接或间接的受害者,其权益都应当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如何保障这些受害股东的权益?停牌清算是最重要的第一步。根据现有的赔偿制度,在疫苗事件曝光之后买进股票的投资者无法获得赔偿。既然如此,就应当在事件曝光之后对ST长生进行停牌处理,如此一来股东就可以向上市公司索赔。而没有停牌的后果是让一部分其它投资者接盘买入,缩小了赔偿面,这无疑是让涉事方得了便宜。
目前ST长生及名下多个子公司的账户已经被冻结,但从其一季报的情况来看,即使4元多的净资产没有水分可以全部变现,也很难弥补股东的损失,更何况还极有可能面临消费者的索赔和有关部门的罚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涉事关联方的账户也应当考虑暂时冻结,等待责任的厘清和赔偿的完成再解冻,如此一来才可能最大限度为各方受害者争取权益。
“琼民源模式”可做参考
很多投资者在高位买入ST长生,看中的是疫苗产业的发展前景,事实上长生出事前财务报表也十分漂亮,也吸引了一介公募基金的参与。因此在ST长生上投资产生巨亏,并不完全是投资者咎由自取所致,也正因为如此,在公司及关联方的资产无法覆盖投资者补偿的时候,应当考虑其它方式让长生的投资者有一次“重生”的机会。
在A股历史上也有类似的案例,如琼民源业绩造假案,1996年公司大股东虚构利润和资本公积金,在1998年被证监会处罚,但同时安排了北京住总入驻,采用“发起设立、定向发行、等量置换、新增发行”重组方案设立新公司中关村,用新的公司和代码取代琼民源,1999年7月12月上市,原来琼民源的股东置换成中关村的股票之后顺利退出,账面还有所盈余,无辜中小股东的权益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ST长生也不妨考虑参照“琼民源模式”,对中小股东无辜受损进行市场化的补偿,公开招标让提出最优方案且符合上市标准的公司实现借壳上市,也让责任方手中的股份高价变现,对投资者进行赔偿和缴纳罚款。如此一来,将涉事方和无辜股东切割开来,也是相对合理公平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