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美学漫谈:味道与美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qmc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座人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台湾大学驻点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世界哲学》编委,并担任全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中国现象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安周易研究会名誉会长、西安文学研究会顾问等学术职务。研究领域或方向:西方现代哲学、中国古代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西哲学比较、社会哲学、文化哲学。
  身体作为我们日常生活实践的真正载体,在中国审美、认识、伦理和社会、政治中一直扮演着中心地位。而什么是“身体美学”?如何从身体出发重新诠释中国传统哲学?应“学而”讲坛之邀,我校哲学系张再林教授讲述了他对身体美学的最新研究。
  从欲到食,从食到味
  毫无疑问,如果要对西方传统哲学的终极取向进行概括和总结的话,可以说,西方传统哲学实质上是一种所谓的“反思”的学说,即最终回归思维或回归意识的学说。这种反思的性质早在古希腊巴门尼德的“思在同一”的观点里就初见端倪,后来,随着西方近代哲学迅猛抬头的认识论转向,其又日益朗现而几乎成为整个西方哲学众论所归的理论主题。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西方后现代思潮如日中天的崛起,随着西方哲学向一种更为始源的“生活世界”的回归,这种以反思为其取向的西方意识哲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尼采的“一切从身体开始”的宣言,以及狄尔泰的作为其生命哲学核心的“体验”的概念,还是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之于“我能的身体”的发现,实际上都表明了一批新生代的哲学家已开始摆脱传统的羁绊,表明了在西方哲学中一种重新奠基运动的正在兴起,并且在这种奠基运动中不是思维而是身体开始成为新哲学的阿基米德之点,从“反思”走向“反身”似乎正在成为人类哲学历史发展的理论必然。而这样一种全新思维方式的转变,为我们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哲学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较之于发轫于希腊的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并非一种“思在合一”而是一种“身道合一”的哲学样态,因为其无论在体系上还是于方法上,都打上了异常鲜明的身体之烙印。中国传统哲学对身体维度高度重视和强调,也意味着对身体的欲望的揭明和肯定。古代有很多关于此的看法,如孟子的“可欲之谓善”,如“欲在是,性即在是”“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
  此外,《诗经》中的“食之,饮之,君之,宗之”,将饮食与政治、宗教祭祀相提并论。
  还有《周易》,一言以蔽之,其内涵即为“利用安身”,其中的“利”与周易中“元亨利贞”之“利”同意——顺利满足我们本身的欲望,而满足人类的欲望既离不开满足人类基本生存之“食”,又离不开满足族类生殖需要之“食”。而后者即为生理方面的“性”,汉代之后将男女房事称为“対食”,意为互相满足对方的生理需要,显现了“食”与“性”的关系。但是,中国人重视“食”,并不意味着“饥不择食”,而是重视“食”的辨别、品味,从而提升民族生命之高度。从此处看,如果西方是“趋视文化”的话,中国哲学则是一种“趋味文化”。
  味道与美
  中国文化是“泛味觉主义”的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经历与“味”相关的文化:
  以“味”论人。“男人味”“女人味”“人味”“低级趣味”。
  以“味”论道。有“味”才能得“道”,三国曹植有“味道忘忧”,葛洪有“潜志味道”。
  以“味”论知。“知”,《说文解字》解释“从口从矢”,道出其与“味”之关系——“知”作为一种认识,与体味、品味、解味相关。
  “味”与伦理道德有关系:“既醉以酒,既饱以德”“仁义之说我心如鱼肉之说我口”。
  “味”与政治分不开:老子“治大国如烹小鲜”,将治理大国的学问喻为烹饪一道美味佳肴;古代有称宰相为“调鼎”——这些都表明古代的思想文化有“味觉”的烙印。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美”与味觉是有很大关系的。不但在生活领域,而且在文艺领域,二者也不可割裂。古代诗论有“诗味说”“滋味说”“韵味说”“至味说”;音乐方面孔子“闻邵乐,三月不知肉味”,《左转》有“声亦如之味”,人类精神上的享受与身体上的味觉享受相通。这说明,一切文学艺术皆和味道的追求分不开,文艺创作的境界是寻找甘之如饴的美旨。
  中国式美的分析
  中国式的美,是一种从味觉出发的美。西方康德认为美有三特征:非功利而愉悦;非概念而普遍;无目的而合目的性。与此相对,中国式的美则具有“亲体性”“咸和性”“品味性”三方面特征。
  亲体性。“美”是自身的生命感受。关于美的亲体性,中国国学大师钱穆有一段精辟的阐释:“目视耳听,其与声色相接,显分内外……惟口食,则所食皆化而为己有。故惟味,乃可继之曰。”而古人亦有“身在而道在,身在而美在”。
  咸和性。“咸”,“从口,从戌”,为会意字,似尖物入人口,“咸”即为“感”,入口方有感,可引申为男女有感。这象征中国式对待生命的看法是一种“刺激-吸引”的应激模式,或“授-受”这样一种生命交流模式。“咸”通至“和”。“咸和”一词出自《尚书》“咸和万民”。以咸通和,不同而一,这正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以“咸”品味出味道之和,男女之和,万民之和。
  品味性。《红楼梦》中,妙玉有一段品茶的经典之言:“一杯是品,二杯是解渴的蠢物,三杯就是饮驴了。”什么是“品”呢?《说文解字》中许慎对“品”字的解说:“品,众庶也。从三口。”即“品”是众多的意思。这里的“多”,不是具体的“多”,不是取消了一与一对应的多,而是从一到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多”。中国的美,是讲究韵味、余味的,追根究底,也可用这一“品”字总结。禅宗中有“住于一味即摄众味”,讲求的也是对生命无限申发和体味的深情。
  所以,中国从味觉主义出发品味美的审美趋向,完全区别于西方从视觉主义出发的趋向,并体现了更为原生态的美——因为它更贴近人本然的生命。同时正是基于这种原生态的美学理论,才使中国古人对美的品味不仅停留在简单的视听鉴赏,而是成为生命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也正是由此,才使得我们民族在科学领域虽逊于西方,但却在文学领域独领风骚、奇葩怒放。
其他文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老挝首都万象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期间表示,已经注意到最近国际大米价格提高了30%,但中国大米库存充裕,请大家放心。受近来亚洲大
《Yesterday》:    让心闪耀    如果不是先听了广告MV中的主题曲,或许我就会把它当成Beatdes的《Yesterday》,然后将它忽略掉了。  不久以前,有一段手机广告MV让我心动。女主角独自行走在旷野间,神情沮丧。黄昏开始吞噬视野中的白云和野草,宛如吞噬着她的希望。她扬起握着手机的手向着车道的远方挥舞,盼望着有人把她带走,可是没有人回应。手机伴随着挥舞,反射出耀眼的光亮,就像在
与转业干部谈话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是否采取了适当的方式方法。这些方法因时因人而异,关键在于你怎样根据谈话对象特点,用好合适的方法。定期谈话VS随机
法国当代现象学家梅洛-庞蒂对于“身体”的阐发成为当代思想最为重要的拐点,有学者已经指出:“对人的肉身化存在的原初经验的激进描述对法国的后胡塞尔现象学做出了最原创和
曾繁仁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美学的建设和发展之中,在生态美学、美育教育、文艺美学等多个领域建树颇丰。《美育十五讲》是曾繁仁先生三十多年美育研究的集成,从对美育学科基本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作为美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心理美学逐渐引起美学研究者的重视,并取得了长足发展。由于中国现代心理美学的特殊起点,使得当前的心理美学研究陷入一定的困境,那就是难以
当天气快要转冷时,蓑羽鹤又启程了,它们秩序井然,像南飞的大雁排成的雁阵一样,编成“V”字形队列,向着南方飞翔。它们要飞越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去印度过冬。喜马拉雅山就在
在神州大地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春节的喜庆日子里,全军将士把对亲人的思念寄托在海岛戈壁和白山黑水中,把对祖国的祝福镌刻在八一军旗和战斗岗位上,以“一家不圆万家
过端午了,周末上街,闻得阵阵粽香,路边一个个饭馆的高压锅上呼呼蹿着热气,让人忍不住猜想,里面的粽子是肉馅的、板栗的、蛋黄的、蜜枣的,还是红豆的?似乎,任何时候的粽子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