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萧涤非,原名萧忠臨,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文学史家和唐代文学研究专家,尤其精于杜甫诗歌研究。他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整整六十年,著作等身,成绩斐然,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杜甫诗歌始结缘
1907年1月11日,萧涤非生于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湖南乡茶溪村。父亲名雪初,号晴谷,是个穷秀才,人称“晴谷先生”,曾在村中创办三益小学。母亲在他出生不到一年便去世。10岁时,他的父亲也去世。童年时期,萧涤非在三益小学读书,所读之书多是《论语》《孟子》《诗经》《左传》等,这些书对他后来的人生影响很大。他曾说过:“书中的‘知耻近乎勇’‘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之类鼓励人的话,对我一生起过积极作用。”他儿时也放过牛,亲眼见过农民劳作的疾苦,所以,对《水浒传》里白胜唱的那首《赤日炎炎似火烧》和《唐诗三百首》中杜甫的《兵车行》等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感受极深。
父亲去世后不久,萧涤非即随大哥生活,辗转于河南开封、江西南昌等地。1920年,他由开封北仓小学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南大学前身)。该校的国文教员很开明,尽量给学生介绍《新青年》上一些关于文学革命的文章,让萧涤非很快接受了白话文。三年后,他转学到南昌心远中学(今南昌二中前身),不久又转至南京江苏省立第一中学就读。
1926年,萧涤非同时考取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因得到一位堂叔的资助,又慕梁启超之名,遂入清华大学中文系。1929年,他在《清华周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读词星语》,迈开了治学的第一步。1930年大学毕业,他的毕业论文是《历代风诗选》。在写毕业论文时,他把《诗经》以下至清末所有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诗做了一番检查,认识到杜甫的伟大,这对他后来致力于杜甫诗歌的研究有很大的影响。大学毕业后,他因成绩优异得以免试进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读书,导师为黄节先生。黄节指导他完成了研究院毕业论文《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这是萧涤非完成的第一部论著。萧涤非在清华大学就读期间,非常喜爱体育运动,是著名的足球健将,曾担任过清华大学足球队队长,其主教练为清华大学体育教授马约翰先生。
1933年,萧涤非研究院毕业还是没有找到工作,经黄节先生力荐,才到青岛山东大学中文系任讲师。山东大学是萧涤非任教的起点,他所开设的第一门课是四年级的必修课《词选》,还开设了《乐府》等课。1936年,山东大学更换校长,萧涤非被解聘。同年秋天,他与爱国将领李烈钧的外甥女黄兼芬结婚,结婚当天即离开青岛赴四川大学,当时老舍先生前来送行。
在四川大学,萧涤非任教5年。1941年,他因拒绝参加国民党被解聘,后接余冠英的来信,说闻一多先生邀请他去昆明西南联大,才重新有了工作。在昆明的5年,因工作艰难,他不得不以卖书和兼课维持全家生计。尽管如此,他仍坚持治学。1943年12月,他几经修改的专著《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正式出版,另外,他还先后在《国文月刊》上发表了《乐府填词与韦昭》《谈中学读诗》《论词之起源》《为〈诗史〉进一解》《乐府的诙谐性》等论文。
抗战期间,萧涤非由于亲身体验了社会的动荡,真正了解了人民的疾苦,从而与杜甫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产生共鸣,踏上了研究杜甫诗歌的道路。1947年秋,他重回山东大学,1948年便开了《杜诗别体》课。这是他首次讲杜甫诗歌,为此撰写了数十万字的讲义,为他后来写《杜甫研究》一书奠定了基础。
学术研究翻新篇
1951年,萧涤非发表了《新中国使我树立起民族自尊心》一文,表达了他如获新生的喜悦心情。为了加强政治思想修养,弥补原来未钻研马列主义书籍的缺陷,他主动争取去北京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学习期间,他亲耳听过艾思奇等人的报告,读了许多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书籍。结业时,他写了《感谢党的教育》一诗。诗云:“废铁能成剑,熔炉大有神。我今从此去,服务为人民。”此后,萧涤非进入了学术研究的丰收期。
1952年,萧涤非开始撰写有关杜甫研究的文章。从1955年起,他先是在《文史哲》杂志上连续发文,不久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杜甫研究》上卷。1956年,他出版了《读诗三札记》。1957年,他又出版《杜甫研究》下卷,并发表《谈〈石壕吏〉》一文。同年,他开始校点《皮子文薮》。1958年,他发表《校点〈皮子文薮〉的说明》。1959年,《皮子文薮》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同年,他出版论文集《解放集》,共收入他于新中国成立前后写的论文16篇。1960年,他发表了论文《再谈〈胡笳十八拍〉》。
1961年至1963年,萧涤非到北京大学,与游国恩、王起、季镇淮、费振刚一起,共同编写《中国文学史》教材,他负责撰写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部分。在北大期间,他还应邀进行了几次关于杜甫诗歌的演讲,如《杜甫诗歌的艺术性》《怎样才能深入地了解杜诗》等。1962年,为纪念杜甫诞生1250周年,他在编书之余,还发表了《伟大的爱国诗人杜甫》《纪念杜甫学习杜甫》《别裁伪体,转益多师》《杜甫与山东》《关于〈杜甫研究〉注文的几点说明》等多篇论文。196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文学史》。1964年,他在学校又开设了《毛泽东诗词》这门课,并应邀外出讲学。
“文革”期间,萧涤非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他的《杜甫研究》也被列为“大毒草”,其观点受到点名批评。为此,他曾发誓不再谈杜甫诗歌。1975年,他应《文史哲》杂志之约,写了“文革”中唯一的一篇关于刘禹锡的文章。“文革”结束时,萧涤非已是“牙齿全落双耳聋”“缓步仍须竹杖扶”的古稀老人,但他仍坚持工作。1977年,他发表了《评梁效〈杜甫再评论〉》论文。1978年,他受人民文学出版社之约,开始主编《杜甫全集校注》。为此,他亲率课题组成员沿着杜甫当年的行踪进行实地考察,以集体名义出版了《访古学诗万里行》一书。1979年,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鼓舞下,他在《文史哲》杂志上发表了长篇论文《关于〈李白与杜甫〉》,该文被《新华月报》全文转载。 1980年,《杜甫研究》再版,他為之作《〈杜甫研究〉再版漫题》诗。诗云:“嗟予幼学杜,今已逾古稀。岂无分寸功,所得亦已微。虽名曰研究,其实无发挥。赋此聊志愧,非敢望解颐。”之后几年,他还写了近30篇文章,其中关于杜甫的有13篇。1983年,他出版《杜甫诗选注》普及本。同年,他赴西安参加全国唐代文学学会成立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当选为首任会长,并在会上作了《向唐代作家学习什么》的专题发言。1984年,他在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举行的《杜甫全集校注》征求意见讨论会上,第一次肯定杜甫的真墓在河南邙山。
终结硕果文史哲
萧涤非在杜甫研究和文学史等方面的精深学术造诣,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杜甫研究》再版后,学者的评价是“新中国成立30多年来杜甫研究界的代表作”,认为它不仅“代表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术界试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杜甫及其诗歌的最高成就”,而且“带有80年代的鲜明烙印”“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在杜甫诗歌研究界事实上,还没有一部在观点、方法或规模上超越《杜甫研究》的著作出现”。他的《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自问世起,就得到学术界的重视。著名学者余冠英的《汉魏六朝诗论丛》和王运熙先生的《乐府诗论丛》都对之多次引征。1984年,《文学之窗》对重版的该书作出评论:“乐府文学的最佳通史。”1986年,该书获山东大学优秀著作一等奖。同年,他的《乐府诗词论薮》一书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他参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1963年出版后,1978年修订再版,1986年重印,多年来一直是全国高等院校中文系的通用教材。1987年,这套教材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成果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特等奖。1990年6月,该书又交由香港三联书店和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在港、台两地联合出版繁体字版。他重新点校的《皮子文薮》,受到学术界的普遍欢迎。中华书局原总编辑傅璇琮先生评论说:“这也是近年唐集整理中较好的一种。”
新中国成立后,萧涤非除了在学术上取得丰硕成果外,还不忘自己是一名老师,始终奋战在教学第一线。“文革”前,他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并辅导了不少进修教师、研究生和留学生,培养了如财政部原部长项怀诚等一大批国之栋梁。他在教学上诲人不倦,一丝不苟。他曾说:“如果一堂课失败了,我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如果在课堂上发现有同学打瞌睡,我会感到内疚,因为自己讲得不好。”“文革”后,他成为我国第一批中国古典文学博士生导师,指导了5名硕士生和2名博士生,并培养了多名中青年学者。正如他在廖仲安先生所撰《反刍集》一书题辞中赠诗所云:“但使一枝能照眼,不辞心血活莓苔。”这两句诗生动真实地表达了他对后辈寄予的期望。他的一些学生则称他为“20世纪的杜甫”,美、日等国学者认为他是“汉学伟人”。
萧涤非一直关心中学语文教学,写过多篇有关中学语文教学的文章。例如,1988年,他为《高中阅读指导》作序时,就在序中强调中学生阅读至少应注意三点,即嗜好、咬嚼和鉴赏。
由于在学术领域的卓著成绩,萧涤非先后担任山东大学《文史哲》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山东省古典文学研究会会长、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领导小组顾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评议组成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一任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编委等职务。
萧涤非虽远在他乡,但十分关心家乡的文化建设。他担任过抚州王安石研究会和《临川县志》编委会顾问,为原抚州师专(今东华理工大学)临川文化研究室(临川文化研究所前身)题写了室名,为《抚州师专学报》的临川文化研究专辑及《临川县志》多次来信和题词,其款款深情令家乡人民难以忘怀。
1989年7月,与萧涤非相濡以沫的黄兼芬女士因病去世,他为此悲痛不已。1991年4月15日,萧涤非先生也离开人世,享年84岁。
杜甫诗歌始结缘
1907年1月11日,萧涤非生于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湖南乡茶溪村。父亲名雪初,号晴谷,是个穷秀才,人称“晴谷先生”,曾在村中创办三益小学。母亲在他出生不到一年便去世。10岁时,他的父亲也去世。童年时期,萧涤非在三益小学读书,所读之书多是《论语》《孟子》《诗经》《左传》等,这些书对他后来的人生影响很大。他曾说过:“书中的‘知耻近乎勇’‘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之类鼓励人的话,对我一生起过积极作用。”他儿时也放过牛,亲眼见过农民劳作的疾苦,所以,对《水浒传》里白胜唱的那首《赤日炎炎似火烧》和《唐诗三百首》中杜甫的《兵车行》等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感受极深。
父亲去世后不久,萧涤非即随大哥生活,辗转于河南开封、江西南昌等地。1920年,他由开封北仓小学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南大学前身)。该校的国文教员很开明,尽量给学生介绍《新青年》上一些关于文学革命的文章,让萧涤非很快接受了白话文。三年后,他转学到南昌心远中学(今南昌二中前身),不久又转至南京江苏省立第一中学就读。
1926年,萧涤非同时考取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因得到一位堂叔的资助,又慕梁启超之名,遂入清华大学中文系。1929年,他在《清华周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读词星语》,迈开了治学的第一步。1930年大学毕业,他的毕业论文是《历代风诗选》。在写毕业论文时,他把《诗经》以下至清末所有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诗做了一番检查,认识到杜甫的伟大,这对他后来致力于杜甫诗歌的研究有很大的影响。大学毕业后,他因成绩优异得以免试进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读书,导师为黄节先生。黄节指导他完成了研究院毕业论文《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这是萧涤非完成的第一部论著。萧涤非在清华大学就读期间,非常喜爱体育运动,是著名的足球健将,曾担任过清华大学足球队队长,其主教练为清华大学体育教授马约翰先生。
1933年,萧涤非研究院毕业还是没有找到工作,经黄节先生力荐,才到青岛山东大学中文系任讲师。山东大学是萧涤非任教的起点,他所开设的第一门课是四年级的必修课《词选》,还开设了《乐府》等课。1936年,山东大学更换校长,萧涤非被解聘。同年秋天,他与爱国将领李烈钧的外甥女黄兼芬结婚,结婚当天即离开青岛赴四川大学,当时老舍先生前来送行。
在四川大学,萧涤非任教5年。1941年,他因拒绝参加国民党被解聘,后接余冠英的来信,说闻一多先生邀请他去昆明西南联大,才重新有了工作。在昆明的5年,因工作艰难,他不得不以卖书和兼课维持全家生计。尽管如此,他仍坚持治学。1943年12月,他几经修改的专著《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正式出版,另外,他还先后在《国文月刊》上发表了《乐府填词与韦昭》《谈中学读诗》《论词之起源》《为〈诗史〉进一解》《乐府的诙谐性》等论文。
抗战期间,萧涤非由于亲身体验了社会的动荡,真正了解了人民的疾苦,从而与杜甫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产生共鸣,踏上了研究杜甫诗歌的道路。1947年秋,他重回山东大学,1948年便开了《杜诗别体》课。这是他首次讲杜甫诗歌,为此撰写了数十万字的讲义,为他后来写《杜甫研究》一书奠定了基础。
学术研究翻新篇
1951年,萧涤非发表了《新中国使我树立起民族自尊心》一文,表达了他如获新生的喜悦心情。为了加强政治思想修养,弥补原来未钻研马列主义书籍的缺陷,他主动争取去北京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学习期间,他亲耳听过艾思奇等人的报告,读了许多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书籍。结业时,他写了《感谢党的教育》一诗。诗云:“废铁能成剑,熔炉大有神。我今从此去,服务为人民。”此后,萧涤非进入了学术研究的丰收期。
1952年,萧涤非开始撰写有关杜甫研究的文章。从1955年起,他先是在《文史哲》杂志上连续发文,不久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杜甫研究》上卷。1956年,他出版了《读诗三札记》。1957年,他又出版《杜甫研究》下卷,并发表《谈〈石壕吏〉》一文。同年,他开始校点《皮子文薮》。1958年,他发表《校点〈皮子文薮〉的说明》。1959年,《皮子文薮》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同年,他出版论文集《解放集》,共收入他于新中国成立前后写的论文16篇。1960年,他发表了论文《再谈〈胡笳十八拍〉》。
1961年至1963年,萧涤非到北京大学,与游国恩、王起、季镇淮、费振刚一起,共同编写《中国文学史》教材,他负责撰写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部分。在北大期间,他还应邀进行了几次关于杜甫诗歌的演讲,如《杜甫诗歌的艺术性》《怎样才能深入地了解杜诗》等。1962年,为纪念杜甫诞生1250周年,他在编书之余,还发表了《伟大的爱国诗人杜甫》《纪念杜甫学习杜甫》《别裁伪体,转益多师》《杜甫与山东》《关于〈杜甫研究〉注文的几点说明》等多篇论文。196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文学史》。1964年,他在学校又开设了《毛泽东诗词》这门课,并应邀外出讲学。
“文革”期间,萧涤非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他的《杜甫研究》也被列为“大毒草”,其观点受到点名批评。为此,他曾发誓不再谈杜甫诗歌。1975年,他应《文史哲》杂志之约,写了“文革”中唯一的一篇关于刘禹锡的文章。“文革”结束时,萧涤非已是“牙齿全落双耳聋”“缓步仍须竹杖扶”的古稀老人,但他仍坚持工作。1977年,他发表了《评梁效〈杜甫再评论〉》论文。1978年,他受人民文学出版社之约,开始主编《杜甫全集校注》。为此,他亲率课题组成员沿着杜甫当年的行踪进行实地考察,以集体名义出版了《访古学诗万里行》一书。1979年,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鼓舞下,他在《文史哲》杂志上发表了长篇论文《关于〈李白与杜甫〉》,该文被《新华月报》全文转载。 1980年,《杜甫研究》再版,他為之作《〈杜甫研究〉再版漫题》诗。诗云:“嗟予幼学杜,今已逾古稀。岂无分寸功,所得亦已微。虽名曰研究,其实无发挥。赋此聊志愧,非敢望解颐。”之后几年,他还写了近30篇文章,其中关于杜甫的有13篇。1983年,他出版《杜甫诗选注》普及本。同年,他赴西安参加全国唐代文学学会成立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当选为首任会长,并在会上作了《向唐代作家学习什么》的专题发言。1984年,他在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举行的《杜甫全集校注》征求意见讨论会上,第一次肯定杜甫的真墓在河南邙山。
终结硕果文史哲
萧涤非在杜甫研究和文学史等方面的精深学术造诣,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杜甫研究》再版后,学者的评价是“新中国成立30多年来杜甫研究界的代表作”,认为它不仅“代表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术界试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杜甫及其诗歌的最高成就”,而且“带有80年代的鲜明烙印”“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在杜甫诗歌研究界事实上,还没有一部在观点、方法或规模上超越《杜甫研究》的著作出现”。他的《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自问世起,就得到学术界的重视。著名学者余冠英的《汉魏六朝诗论丛》和王运熙先生的《乐府诗论丛》都对之多次引征。1984年,《文学之窗》对重版的该书作出评论:“乐府文学的最佳通史。”1986年,该书获山东大学优秀著作一等奖。同年,他的《乐府诗词论薮》一书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他参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1963年出版后,1978年修订再版,1986年重印,多年来一直是全国高等院校中文系的通用教材。1987年,这套教材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成果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特等奖。1990年6月,该书又交由香港三联书店和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在港、台两地联合出版繁体字版。他重新点校的《皮子文薮》,受到学术界的普遍欢迎。中华书局原总编辑傅璇琮先生评论说:“这也是近年唐集整理中较好的一种。”
新中国成立后,萧涤非除了在学术上取得丰硕成果外,还不忘自己是一名老师,始终奋战在教学第一线。“文革”前,他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并辅导了不少进修教师、研究生和留学生,培养了如财政部原部长项怀诚等一大批国之栋梁。他在教学上诲人不倦,一丝不苟。他曾说:“如果一堂课失败了,我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如果在课堂上发现有同学打瞌睡,我会感到内疚,因为自己讲得不好。”“文革”后,他成为我国第一批中国古典文学博士生导师,指导了5名硕士生和2名博士生,并培养了多名中青年学者。正如他在廖仲安先生所撰《反刍集》一书题辞中赠诗所云:“但使一枝能照眼,不辞心血活莓苔。”这两句诗生动真实地表达了他对后辈寄予的期望。他的一些学生则称他为“20世纪的杜甫”,美、日等国学者认为他是“汉学伟人”。
萧涤非一直关心中学语文教学,写过多篇有关中学语文教学的文章。例如,1988年,他为《高中阅读指导》作序时,就在序中强调中学生阅读至少应注意三点,即嗜好、咬嚼和鉴赏。
由于在学术领域的卓著成绩,萧涤非先后担任山东大学《文史哲》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山东省古典文学研究会会长、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领导小组顾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评议组成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一任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编委等职务。
萧涤非虽远在他乡,但十分关心家乡的文化建设。他担任过抚州王安石研究会和《临川县志》编委会顾问,为原抚州师专(今东华理工大学)临川文化研究室(临川文化研究所前身)题写了室名,为《抚州师专学报》的临川文化研究专辑及《临川县志》多次来信和题词,其款款深情令家乡人民难以忘怀。
1989年7月,与萧涤非相濡以沫的黄兼芬女士因病去世,他为此悲痛不已。1991年4月15日,萧涤非先生也离开人世,享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