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国画创作中笔墨文化元素的应用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y7603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其中非常有代表意义的就是国画和笔墨文化,实际上二者有相通之处,本文主要探究的是在国画创作的过程当中,中国笔墨文化元素的应用,首先简单介绍笔墨文化,然后介绍笔墨在国画当中的应用,最后介绍中国画中的笔墨语境。
  【关键词】国画;创作;笔墨;语境
  中国的笔墨文化是由笔墨和线条构成的,看似非常简单,但是意境悠远,而国画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人们在国画当中能够感受到画家要表达的感情,因此一幅好的国画当中往往少不了笔墨文化的参与。
  一、笔墨文化
  笔墨文化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傳统文化,在很多国画当中都能看出笔墨文化是其灵魂所在,经常是点睛之笔。我国历史悠久,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化不断发展,但是由于很多原因都没能流传至今,笔墨文化在流传的过程当中,不但被传承下来,而且经历了变化和发展,让笔墨文化不断进步和变革。
  实际上笔墨文化所需要的材料是非常简单的,也是其广为流传的原因之一,但是就是依靠这些简单的材料,很多人创造出一幅又一幅艺术精品,很多作品线条非常简单,但是观者却能够在这简单当中看见深远的意境,很多人看同一幅作品的感慨是不同的,这些看似没有规律的创作方法,却让人真正感受到真真切切的情感,让人为之动容。
  笔墨和留白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利用非常好的留白往往会有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感觉,能够提升艺术作品的整体表达效果。
  二、笔墨在国画当中的运用
  艺术实际上也是一种交流的方式,人们在交流的过程当中会运用语言,而绘画本身也是绘画的语言,不同的绘画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所表达出来的意境和内涵也有很大的差异。在国画当中,笔墨是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笔墨运用简单的线条能够勾勒出不同的意境,深受人们的喜爱。
  (一)点
  点是最基本的笔墨和绘画方式,但是点有大小和方向上的不同,而这些不同将会影响人们的观感,在国画当中,点是非常重要的表达形式。一些画家在作画的过程当中,灵活地运用点,能够传递不同的思想和情感。
  (二)线
  一条线,在长短、粗细上有所不同,而且在笔墨当中还有浓和淡的区别,线是一种很重要的形式。在国画当中,最基本的元素有点、线和水墨交替,其中线条是一种传达信息非常有效的方式,虽然线条本身是非常简单的,但是随着画家运用方式的不同,实际上简单的线条有了复杂的含义,怎么运用才能更好地创造出意境,如何表达自身的情感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
  (三)空白
  在国画当中经常能够看见空白的地方,这些地方的空白往往构成了画面的一部分,很多留白的区域可以说更好地表现了整体画面的情感,很多观者看见国画当中留白的区域就会展开想象力,想象实际画面之外的内容,画面不仅能够让人印象深刻,还能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艺术实际上就是一种交流,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有一定要表达的主题,但是这个主题需要通过艺术的表达手法传达出去,这就需要创作者的能力,而作为观看艺术品的观者,需要通过一定的知识,对艺术品进行解剖,在自己的精神领域和创作者达成共识,但是不同的欣赏者能够看见的理念和情感可能是有所不同的,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欣赏者而言能够获得精神上的交流是非常享受的事情,因此很多国画作品当中的留白区域可能比线条更加让人瞩目,也更加富有深刻的内涵。
  (四)理念
  中国古代的才子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风流倜傥、桀骜不驯的,这些才子本身有很高的学识,对于人生和自己有一定的看法和约束的法则,这些就是他们的底线,这些底线是不可被突破的,也是他们能够用生命去坚守的,但是在此基础上的一些生活经常给人一种洒脱、放荡不羁的情感,比如很多文人喜欢将生活过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也爱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
  国画看似没有什么章法,表现的手法往往都是一种行云流水之感,但是在这简单的线条、随意的状态下却都是有非常深刻内涵的,当观者认真理解和观察之后,经常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日出的感觉。作者在作画的过程中都是有要表达的主题,这个主题是画作的核心,但是在表达手法上面,却会尽量采用非常简单的方式,这种简单的方式实际上是有所不同的,这和创作人本身的学识和喜好有很大的关系。
  三、笔墨语境
  中国画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演变,很多表达手法的处理方式都在与时俱进,让人们享受到精神和视觉上的美妙体验。笔墨是国画当中的核心内容,艺术家们都在不断完善和探究笔墨的运用方式,目前已经有很多的理论和实践运用的法则。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宝贵的历史财富,但是应当进行传承和发展,国画在这个方面提供了非常成功的帮助,能够让人们有迹可循,帮助传统文化走得更远。
  中国画当中主要的表现方式是笔墨,和西方的油画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中国画更加注重“淡”,透过这种淡淡的感觉能够体现出一种别致的雅。这与人们本身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画家认为景物本身是有一定的灵性的,可以说将想要表达的情感寄托在这些有灵性的物品上。中国画追求的就是利用简单的一些意向营造出悠远的意境,西方文化追求的是写实,并在写实的基础上传递情感,但是中国画主要讲究的是传神,将神韵传递给观者,带来精神上的体验。
  随着人们的审美不断变化,画家对色彩上的变化更加敏感,因此很多笔墨语境也已经发生了变化,目前很多多元化的艺术形式正在和传统的笔墨手法结合,也更加注重个性,注重主观上的感受。
  结语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笔墨文化,了解笔墨文化的内涵,然后介绍了笔墨文化在国画当中的应用,最后介绍中国画中的笔墨语境,希望能够为中国画笔墨文化提供一些新的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王蔚.中国笔墨文化元素在国画创作中的运用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1).
  [2]郭洋阳.国画创作中中国笔墨文化元素应用探究[J].大众文艺,2016(4).
  [3]田延艳.国画创作中传统笔墨文化元素的应用探索[J].信息化建设,2016(3).
  [4]王维华.中国笔墨文化元素在国画创作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2(5).
  [5]陆璇,胡文毅.中国笔墨文化元素在国画创作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4(8).
其他文献
自从1834年J.S.Russell首次在浅水波中观察到孤子现象以来,孤立子已在许多领域中被观察到,包括非线性光学、等离子体物理、流体力学,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以及超导体物理等。在非线
本文采用数值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任意形状金属粒子、任意形状均匀介质粒子、任意形状的非均匀粒子、随机离散粒子和分形凝聚粒子对任意入射高斯波束的散射。主要工作成果如下: 
对钙钛矿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近十几年来以锰氧化合物为代表的巨磁阻材料,表现出丰富的物理内容,比如由磁场或光诱导的绝缘体-金属转变、电荷有
β—C3N4及具有其他结构的C3N4超硬材料作为一种理论预言的新材料,在力学、光学、热学、电学等方面都具有优良的性质,可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这类材料的合成和性能的研
修饰层是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近年来很多科研小组研究的重点之一。本论文主要研究了聚合有机物太阳能电池针对修饰层的改进,提高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的活性层中电荷收集和传输效率,控制活性层形貌的作用。主要研究的内容分为以下两个部分:(1)研究了在结构为ITO/PEDOT:PSS/PTB7:PC70BM/LiF/Al的正型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阳极修饰层PEDOT:PSS中掺杂不同体积比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阴极是影响电池性能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阴极限制整个电池的发展,在阴极上由极化造成的损失占整个电池欧姆损失的65%左右。如今更倾向于SOFC的低温化,这对阴极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着力于开发出高性能的新型阴极材料成为SOFC阴极研究的共识。K_2NiF_4结构的氧化物由AO岩盐层和ABO_3钙钛矿层交替排列而成,具有较高离子和电子的混合导电性,并且具有较好氧的表面交换
摘 要:2004年的“特纳奖”评选中,杜尚的《泉》一举夺冠,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于是,被捧上艺术宝座的小便池,便不得不接受来自各界的褒《泉》这幅作品进行了“美”和“丑”的浅探。  关键词:杜尚;《泉》;小便池;美;丑;艺术品  作者简介:郭宇红(1991-),女,汉,闽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在读,研究方向:文化诗学。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