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是一种对人文精神、对艺术精神的认可,在培养小学生人文精神的时候,应该注重小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要想提高小学生美术素养,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小学生美术教育就应该注重发挥他们的创新意识,让小学生在美术教学中能够很好的提高个人素养,首先,最基本的就是让小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素养;兴趣
一、 前言
为了提升小学生美术素养,除了培养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外,还应让整个学校的美术教学理念得到贯彻和执行,加强教师在美术活动中的指导策略,全面提高教师的美术教育水平,在优秀的美术教师带领下展开美术科研活动,丰富小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给学校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美术学科素养,展现学生的艺术水平。
二、 从兴趣出发,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素养
(一) 体验生活,开兴趣之源
美术始终是要在积极的生活体验中组织素材的,所以孩子们应该积极感受生活,发现大自然中的美,产生对生活的情感,才能真正形成开展美术的愿望。小学生的美术教学,应该考虑到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结合学生的经验,引导学生捕捉身边的美,将自己对身边生活、宇宙的认识,通过小学生自己天马行空的理解,与艺术家对它们的表达结合起来,给予小学生一定的想象发挥空间,从而激发对绘画的热情,通过画画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二) 提高激发,延兴趣之本
小学生从幼儿到小学这个国度阶段,学习和生活方式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的,在绘画的心理上也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孩子们开始将绘画朝向逼真、具体的方向努力,小学低年龄阶段的孩子由于很难完全临摹出生活来,趣味不如幼儿园阶段,所以会有一个绘画的低谷时期,作画用笔再也不见幼儿园阶段大胆的特点,总想靠推理不断修改形象,不喜欢随意发挥。
虽然这个阶段他们具备了较为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但意念中还处于象征性绘画阶段,大多数孩子这个时候都处于眼界高、技能弱的阶段,经常会感到自卑、胆怯,不敢过于表达自我,会出现绘画能力停滞的情况。所以我们就要逐渐提高孩子们的绘画技能,让他们有观察、有感受,并且能尽量接近自己所期望的表達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绘画表现的成就感,促进学生继续进行美术表现的兴趣和信心。
(三) 评价多元,促兴趣延伸
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育一样,其评价应该是面向全体的。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具有一样的美术天赋的,低年级孩子的表现尚不明显,但到了中高年级便开始产生了分化,一些孩子得到了发挥,而一些孩子却裹足不前了。针对这样的差异,我们要积极保护孩子们的主动性,因为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孩子们成为画家,而是让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内心,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如果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味采取横向评价,他就会产生挫折感和失败感,不断的积累,慢慢的美术学习的兴趣也会因此而降低。因此,在美术教育的评价中,着眼点放在过程中,看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发展,最后看孩子的表现能力,只有多元评价才能真正实现儿童美术教育阶段的教育目标,才能看到孩子们的闪光点,并呵护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所以,美术素养的培养上,作为老师应加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提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情境,注重在教学上评价方式。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美术上艺术上的综合能力。
三、 结合生活,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素养
比如在《画画叶子》的美术教学中,美术老师可以用亲切温柔的语气带小学生进入美术课堂。美术老师从叶子的整体形状入手,让小学生逐步感受叶子的独特结构,进一步观察不同叶子之间的特殊美感。目的在于希望通过观察叶子让小学生自己掌握观察的方式,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
又如在《蜡染中的蝴蝶纹》的美术课程中,美术老师可以用故事导入、循序渐进的方式,引领学生进入一个美丽蝴蝶的世界。在课堂上,向小学生展示姿态各异的蝴蝶造型,通过蜡染将蝴蝶造型元素转换成了蝴蝶纹样设计。
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小学生美术素养
在校园里,老师可以给小学生组织一场优秀美术作品展示活动,主要展示小学部各年级优秀学生作品,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美术组老师共同带领及认真指导下,小学生会积极参与,而且作品内容丰富多彩,表现手法灵活多样,作品种类丰富,包括创意儿童画、泥塑、陶艺、剪纸、手工等不同种类作品,这样会吸引全校多名师生驻足参观,从而增加小学生浓浓的自豪感,在这种艺术熏陶下,以及对自我成果的肯定,会让小学生对美术课堂更加喜欢。因为每一件美术作品都凝聚着学生的智慧和心血,倾注着师生的思考和创意,参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更能感受到他们创作时的快乐心情。
此外,小学生画画展览,还能渗透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元素,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对于美术的热爱,更锻炼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以及激活学生们的绘画欲望,让小学生在对比中成长,在交流中进步,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体现了作品的中国特色。
美术教育成果的展示,是一次新的尝试和探索,为学校的艺术教育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让美术教师意识到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美术学科素养,才能展现出积极而有活力的美术课堂。
五、 总结
美术教师通过培养小学生的美术绘画兴趣,再结合生活,以及通过美术展览等方法提升小学生的美术素养,而教师们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找到思考的路径,有了路径才有方向才可以带引学生解决个别问题。一节课不需要设计得十分完美,最重要的核心应该是启发学生,让学生在课中有体验、有感受、有思考。小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全体美术老师们个人的努力,对小学生的辛勤浇灌,在展示小学生作品、分享作品的同时,不只小学生美术素养得到了提高,老师们也在别人的经验中获得、在自己的努力中收获。
参考文献:
[1]赵靓.浅谈培养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17(8):78-79.
[2]杨雪松,李欣.探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5(31).
[3]陈洁.浅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中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8,175(12):148.
作者简介:
韩斌,重庆市,重庆万州区鸡公岭小学。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素养;兴趣
一、 前言
为了提升小学生美术素养,除了培养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外,还应让整个学校的美术教学理念得到贯彻和执行,加强教师在美术活动中的指导策略,全面提高教师的美术教育水平,在优秀的美术教师带领下展开美术科研活动,丰富小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给学校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美术学科素养,展现学生的艺术水平。
二、 从兴趣出发,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素养
(一) 体验生活,开兴趣之源
美术始终是要在积极的生活体验中组织素材的,所以孩子们应该积极感受生活,发现大自然中的美,产生对生活的情感,才能真正形成开展美术的愿望。小学生的美术教学,应该考虑到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结合学生的经验,引导学生捕捉身边的美,将自己对身边生活、宇宙的认识,通过小学生自己天马行空的理解,与艺术家对它们的表达结合起来,给予小学生一定的想象发挥空间,从而激发对绘画的热情,通过画画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二) 提高激发,延兴趣之本
小学生从幼儿到小学这个国度阶段,学习和生活方式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的,在绘画的心理上也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孩子们开始将绘画朝向逼真、具体的方向努力,小学低年龄阶段的孩子由于很难完全临摹出生活来,趣味不如幼儿园阶段,所以会有一个绘画的低谷时期,作画用笔再也不见幼儿园阶段大胆的特点,总想靠推理不断修改形象,不喜欢随意发挥。
虽然这个阶段他们具备了较为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但意念中还处于象征性绘画阶段,大多数孩子这个时候都处于眼界高、技能弱的阶段,经常会感到自卑、胆怯,不敢过于表达自我,会出现绘画能力停滞的情况。所以我们就要逐渐提高孩子们的绘画技能,让他们有观察、有感受,并且能尽量接近自己所期望的表達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绘画表现的成就感,促进学生继续进行美术表现的兴趣和信心。
(三) 评价多元,促兴趣延伸
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育一样,其评价应该是面向全体的。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具有一样的美术天赋的,低年级孩子的表现尚不明显,但到了中高年级便开始产生了分化,一些孩子得到了发挥,而一些孩子却裹足不前了。针对这样的差异,我们要积极保护孩子们的主动性,因为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孩子们成为画家,而是让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内心,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如果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味采取横向评价,他就会产生挫折感和失败感,不断的积累,慢慢的美术学习的兴趣也会因此而降低。因此,在美术教育的评价中,着眼点放在过程中,看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发展,最后看孩子的表现能力,只有多元评价才能真正实现儿童美术教育阶段的教育目标,才能看到孩子们的闪光点,并呵护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所以,美术素养的培养上,作为老师应加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提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情境,注重在教学上评价方式。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美术上艺术上的综合能力。
三、 结合生活,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素养
比如在《画画叶子》的美术教学中,美术老师可以用亲切温柔的语气带小学生进入美术课堂。美术老师从叶子的整体形状入手,让小学生逐步感受叶子的独特结构,进一步观察不同叶子之间的特殊美感。目的在于希望通过观察叶子让小学生自己掌握观察的方式,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
又如在《蜡染中的蝴蝶纹》的美术课程中,美术老师可以用故事导入、循序渐进的方式,引领学生进入一个美丽蝴蝶的世界。在课堂上,向小学生展示姿态各异的蝴蝶造型,通过蜡染将蝴蝶造型元素转换成了蝴蝶纹样设计。
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小学生美术素养
在校园里,老师可以给小学生组织一场优秀美术作品展示活动,主要展示小学部各年级优秀学生作品,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美术组老师共同带领及认真指导下,小学生会积极参与,而且作品内容丰富多彩,表现手法灵活多样,作品种类丰富,包括创意儿童画、泥塑、陶艺、剪纸、手工等不同种类作品,这样会吸引全校多名师生驻足参观,从而增加小学生浓浓的自豪感,在这种艺术熏陶下,以及对自我成果的肯定,会让小学生对美术课堂更加喜欢。因为每一件美术作品都凝聚着学生的智慧和心血,倾注着师生的思考和创意,参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更能感受到他们创作时的快乐心情。
此外,小学生画画展览,还能渗透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元素,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对于美术的热爱,更锻炼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以及激活学生们的绘画欲望,让小学生在对比中成长,在交流中进步,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体现了作品的中国特色。
美术教育成果的展示,是一次新的尝试和探索,为学校的艺术教育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让美术教师意识到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美术学科素养,才能展现出积极而有活力的美术课堂。
五、 总结
美术教师通过培养小学生的美术绘画兴趣,再结合生活,以及通过美术展览等方法提升小学生的美术素养,而教师们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找到思考的路径,有了路径才有方向才可以带引学生解决个别问题。一节课不需要设计得十分完美,最重要的核心应该是启发学生,让学生在课中有体验、有感受、有思考。小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全体美术老师们个人的努力,对小学生的辛勤浇灌,在展示小学生作品、分享作品的同时,不只小学生美术素养得到了提高,老师们也在别人的经验中获得、在自己的努力中收获。
参考文献:
[1]赵靓.浅谈培养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17(8):78-79.
[2]杨雪松,李欣.探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5(31).
[3]陈洁.浅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中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8,175(12):148.
作者简介:
韩斌,重庆市,重庆万州区鸡公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