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想到鲁迅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yw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念新文化运动百年,有很多层面很多人物可以书写。首先想到的是鲁迅。鲁迅的存在,有力地说明,写作可以实现的伟力有多大,以及作家应该追求的功业是什么。
  一笔比一剑,可挡百万兵,鲁迅用笔开拓了辽阔深远的思想文化空间,并身体力行,成为现代知识分子的典范。作为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鲁迅令人崇敬,作为文学家的鲁迅,凭借其丰厚生动的文本,穿越百年时光,在今天依然是一座难以超越的高山。今天我们谈鲁迅的思想,谈鲁迅的文学,谈得较多的是其杂文随笔。鲁迅是文体学家,散文、杂文、评论理论、中短篇小说,众体皆备,都有开山之功、建城之力。在鲁迅斑澜多姿的各种文本形式里,我最喜欢他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同今天许多作家一样,鲁迅当年写中短篇小说,主要刊发在《新青年》等期刊上。不仅鲁迅,其他同时期作家也大都如此。从一个侧面佐证了期刊与文学创作如影随形,—部期刊史,几可建构一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1919年4月,鲁迅的第二部短篇小说《孔乙己》继《狂人日记》之后,又在《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发表。这部加上标点符号共2644字、以今天的分法大概只能叫“小小说”的短篇小说,几乎一字不废,落地成金。一百年来,在两万字以下的白话文短篇小说创作范围内,除了鲁迅本人的((祝福》或可比肩,大约无能出其右者。换句话说,白话文短篇小说诞生之初便是高峰。这究竟是幸事,还是不幸,我不能判断。
  陈独秀、胡适二人以上海《新青年》刊物为阵地,率先举起白话文运动大旗之后,鲁迅紧随其后,成为最有支持力的文学实践者。他们合力,促使白话文运动有了实质性的开端,并拥有丰硕成果。白话文写作和白话文阅读,自此慢慢渗入人们生活,成为习惯。这些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成就的取得,有赖于以鲁迅为代表的一代作家创作的有效性,这些作品极大地提升了白话文的声望和地位。所以,今天我们也会把这一代作家的作品称为启蒙文学,重点落在它们的社会功用上。
  从1918年5月15日在《新青年》第四卷五号刊发《狂人日记》开始,鲁迅一直在通过写作来提出和探索“中国问题”。所以,阅读和研究鲁迅的文本尤其重要。《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小说。这个现代,既指其现代性的思想,比如对人和环境的对抗以及人吃人的异化问题的关切,同时也指其现代小说技法。小说思想的现代意味还在其次——这当然重要,但在今天的我看来,最惊讶的是鲁迅对于各种现代小说技法娴熟老到的掌握,比如心理结构、精神分析、象征喻体,等等,一应拿来,为我所用。这些现代技法,在鲁迅八年后辑集出版的散文诗《野草》中用得更加频繁。白话文晓畅、明白、清晰、准确的特点,深深地刺激了读者,用白话文写作可以摆脱很多程式束缚,可以说自己的话,说有内容的话,更加贴近时代气质,因《狂人日记》引发的白话文写作话题纷至沓来。
  1918年冬天,鲁迅开始写他的第二部短篇小说《孔乙己》,并于1919年4月公开发表。单纯从短篇小说文体建构来说,《孔乙己》比《狂人日记》的小说性更强,更加充分地发挥出了小说这种相对感性的文体特性,对于世态人情的描摹入木三分不嫌其深,对于人物性格命运的刻画曲尽其笔不嫌其难。小说对社会现实的透彻观察力和幽微贴切的表达力,彰显了作家的思想力,也彰显了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和小说建构生活的可能性,直接把小说艺术推到了高峰,也给白话文运动着着实实地烧了一把旺火。
  《孔乙己》作为白话文小说的杰出代表,成为白话文运动研究以及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绕不过去的一个案例,与其超越文本的符号性价值有关,比如说启蒙意识。从思想文化的角度,孔乙己扭曲的人格和悲惨的命运,是封建科举制度对中国知识分子身心戕害的生动写照。鲁迅用一支笔,生动深刻地揭示旧制度、旧思想和旧文化的落后、腐朽和病态,鲁迅的中短篇小说迅速被广大传播,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的重要武器。作为作家的鲁迅,站在了时代的潮头。
  历经百年,脱离了当时的历史背景,这部文学作品光芒不减,这就值得我们今天的作家好好地阅读和好好地研究了。
  用小说创作的眼光看,《孔乙己))究竟好在哪里?
  无疑,《孔乙己》从文本的角度给予文学最大的贡献,是用小說的笔法写活了孔乙己这个下层“土”的形象。我们经常会说“人物画廊”一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从出现时间先后角度来排,排在第一位的,毫无疑问是“孔乙己”。从人物塑造的真实性和饱满度上看,“孔乙己”也位列在第一排。“鲁迅以极简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困穷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这已成为共识,不多言。
  “小说是奇巧淫技,小说更是真实。”小说,在鲁迅的笔下,怎么与现实建立联系?《孔乙己》用看似冷静、留白的笔法写出了藏在深邃背后的深情。
  “深情”和“深邃”这对几乎被用烂的形容词,用在鲁迅的身上,才恢复了原貌。
  鲁迅的深情,过去我们常说是孺子牛的深情。“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楼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干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这是历经世变的中年鲁迅,借《自嘲》自嘲,并抒怀言志。前四句,是对世态与时运处境的描述,是写《自嘲》的客观背景。后两句主观抒情,才是重点。“横眉冷对干夫指”,因为这句诗和杂文书写,鲁迅的形象长期被定格在锐利、睿智、冷峻、傲骨层面。光有冷峻,不是真实的鲁迅,真实的鲁迅不仅是感性的,而且是容易深情的。1935年,鲁迅在李伟森、柔石、胡也频、冯铿、殷夫五位青年作家龙华被杀后,悲愤地写下这首(《七律·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似水照缁衣。”有“横眉冷对”映衬,“挈妇将雏”才是真实的和深沉的。如果说“挈妇将雏”是一切人之本能,“俯首甘为孺子牛”才能表现出鲁迅的广大情怀底色。从这句以及他的诸多文本中,鲁迅的拳拳之心被深切体认。鲁迅的拳拳之心,其思想基础是平等、关怀和平民意识,在这样的思想平台上,他会始终牵挂佃农的儿子、童年的玩伴章闰土,他会反思无意间给自己的兄弟造成的伤害和压迫,他会从一个人力车夫的身上学习做人的道理。同样,即便是小伙计的视角,他也会写出忧伤和不安,写出对孔乙己这样一个底层知识分子的同情,写出艰难、扭曲和尴尬,写出自尊、努力和底线。   鲁迅的深邃分两层。一层是对“旧”的批判,批判旧有的落后制度、旧有的荒唐习惯、旧有的世故势力。比较起这层批判,更深层的深邃是鲁迅的忧患意识。嘲笑人的人吃人的人,与被嘲笑的人被吃的人,都是落后的制度文化的产物。鲁迅对于具体的个人,其实更多的是“哀其不幸”,这是基于对人性的悲悯。鲁迅横眉冷对的主要对象,是这个“吃人”和使人非人的制度、习俗和文化。透过现象看本质,鲁迅的深邃来自比较文化的视野。比较古今、比较东西、比较先进和落后,鲁迅才有对于落后传统的批判。对于“拿来”和“继承”,鲁迅都深有体认,这些体认有的直接形成为杂文,有的在鲁迅的小说里成为形象,比如孔乙己。正如拿来不能全盘接受,继承也要批判继承,鲁迅对孔乙己这个人物是牵挂同情大于怒其不争,这种复杂的情感,也是他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表达。
  我一直认为,比较起杂文的战斗性和匕首特质,以深邃为背景的深情,是鲁迅写散文和小说时的情感姿态。散文是非虚构,直接探底作者的情志识,因此,阅读《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兄弟》《范爱农》等散文,人物包括场景长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一是因为鲁迅是语言文字大师,描摹生动有力,信息能够被有效接受;二是因为书写者的深沉、细腻、忧伤的情感,真切动人,共情力强大,读者被深深地带入,并被打动。
  鲁迅的短篇小说同样如此。三个名篇《狂人日记》《孔乙己》《祝福》都设置了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叙事人的身份,一会儿是回乡的狂人,一会儿是咸亨酒店小伙计,一会儿是离乡的知识分子。身份不同的他们,共性是目光有感情、叙事有温度。此外,这些变化的身份和经验,不是鲁迅的无由想象,而是他的人生经验的杂糅、搬运、整合后的结晶。对于鲁迅,任何叙事都有立场,尤其是小说。他是要用他的笔疗救人世。著名作家,作品百年流传,这是今天的结果,但不是鲁迅写作时的目的。
  胡适在《文学改良芻议》中提出八大主张:“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需讲求文法”“不做无病之呻吟”“务去烂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这八大主张,今天看来,除个别主张可待商榷,其他于写作都是真经。鲁迅的小说,也是这八大主张的创作典范。
  纪念新文化运动百年,一定要全面而不是割裂地去理解历史,理解人物,更不能歪曲历史,误解人物。许多人喜欢走两极,不是对自己的传统不加分析地盲目继承,就是越来越不加分析地崇洋媚外,结果就会导致文化传承中的一团浆糊。为什么这么说?以鲁迅为例,这样一个民族的思想和文化巨匠,在今天的书写和传播中,经常被以各种理由和各种方式边缘化和弱化。这种不断抛弃自己的文化财产、猴子掰玉米式的做法,最后会两手空空,只能去搬运别人的东西。我们这个民族在文化传承方面,要特别警惕走偏路。
  尽管二十多年前写硕士论文时开始研究鲁迅,提笔写鲁迅,还是觉得笔力不逮。好在只是抛出问题,敬请方家批评。
其他文献
2002年4月1日,陈平原老师在华东师范大学做题为“学术讲演与白话文学”的演讲,他以梁启超、章太炎、周作人、胡适四位文化名人在1922年的四场演讲为中心,精彩地呈现了他们各具特点的神采风貌。事后看来,这场关于“学术讲演”的演讲是很有些象征性的。在学问方向上,标示了陈平原在“图像中国”之后,又开辟了“声音中国”的新论域。从“声音”角度切人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演进,围绕“演说”与“文章变革”,“演说”与
期刊
摘要:元好问代表着金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从文学角度看,假若没有元好问,北中国将是一片绵延起伏的山丘、原野,而没有挺立的高峰,没有标志性的景观,金代文坛也将塌陷过半。元好问还直接关系到元代文学的发端。此外,元好问所编纂的《壬辰杂编》《中州集》和所撰写的诸多碑志,是《金史》的重要取材来源。本文意在从纵向的文学发展史及与横向同时期作家比较的角度,对元好问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做出扼要概述。  关键词:
期刊
作为多年关注大学教育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先生有不同于教育学学者看问题、谈问题的方式。除了对体制建设以“世道人心”的试金石进行探索,他同时也会特别重视文化风气的营造,对于他来说,这其中最有信心、最有资格去讨论的,当然就是读书,尤其是以兴趣为出发点的读书。前几年,陈平原先生已有一部((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从“大学”和“读书”两个话题进行结合,突
期刊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1982年于中山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84年于中山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87年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2008 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一、第二、第三
期刊
宋沒用,苏北女人在上海,生于1921年,卒于1995年。普通不过的老太太,似乎谁家都有一个,耳聋、多话、皱皱巴巴。她是我《南方周末》专栏“浮生”系列里的人物。两干字意犹不尽,便写成了长篇。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最早的两干字超短篇,这部三十五万字的长篇,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物。它并非扩大版《浮生》。和《浮生》兼顾人性与历史的初衷不同,《好人宋没用》对人的书写是第一目的,也是唯一目的。所有的战争、迁
期刊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可能很少有名词能像“五四”那样被反复言说,且众说纷纭。“五四”,作为中国社会迈向现代转型的源头性和标志性事件,百年来,承载了无数荣誉,也遭受了无穷批评,但不管对它持何种态度,都不可避免要与其对话。在反复的言说中,“五四”已然“层累”为一个巨大且复杂的存在,进入它变得异常困难。若贸然闯入,只瞥见一个片段便赞美或痛罵,固然过了瘾,但恐怕只能言不及义。“进入”难,“走出”也不易。“五四
期刊
任晓雯的长篇小说((好人宋没用》,描写了一位底层苏北女人宋没用艰辛平凡的一生。这部作品体现了作家在文学上的远大抱负和勃勃雄心,然而有趣的是,这种抱负的远大,体现在锁定人物的微末渺小和语言的精准精当上面;这种勃勃雄心,又蕴含在叙述的平静和慈悲心的笼罩之中。  当作家开始创作一部作品,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都会面临“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任晓雯的《好人宋没用》,是相对于作家以前的长篇小说《她们》
期刊
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编陈平原老师的书,也快十年了。陈老师喜欢出小书,我自己也喜欢编小书。但当2017年的夏天,一部四十五万字的《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书稿,连同几百张图片和数本画册的素材,摆在面前时,我知道这必定是他晚清画报研究上的集大成之作。  陈平原写作这本书的二十年,也是中国学术界发生很多变化的时段。李泽厚的名言“思想淡出,学术凸显”,和《学人》丛刊倡导“学术规范”,都是
期刊
摘要:在国家危亡之际,元好问毅然承担起保存历史文化、延续道统文脉的历史使命,并通过诗歌来反映社会现实,揭示大动荡时期错综复杂的深刻矛盾和人民的深重灾难。在他的诗歌中,“沧海横流要此身”的历史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使命感主要集中在历史、文化和文学三个方面。  关键词:遗山诗 历史责任感 担当精神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杰出的诗人、文学家、社会文
期刊
摘要:2017年4月香港浸会大学从全世界邀请了五位资深英美文学教授,对该系的教学和科研质量进行考察,以评定该系是否符合英美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标准的资质,以培养英语语言文学的学士、硕士、博士。笔者忝居其一。工作之余,来自英国的T教授、来自澳大利亚的C教授和来自美国的笔者有机会亦庄亦谐地讨论了英国桂冠诗人约翰-梅斯菲尔德的成名作《海狂》(Sea Fever)。这次讨论使这三位对这篇作品以及文学研究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