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本质上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人的精神的生长。但是既往的教育只是停留在机械的层面,注重对受教育者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教育对象作为生命的层面,缺乏对生命的关注,对精神的关怀。教育从本质上忽视了人的存在,迷失了它本来的方向,使教育由一种基于信念的行为,变成了简单的技术行为、技术操作。这一缺乏,直接造成了学生精神的丧失、萎缩、变形,这是目前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因此,重视个体生命,特别是个体生命在其整体和谐发展的基础上精神性生命的成长,是当代教育的最主要的本质使命。而要完成这一使命,是离不开图书阅读这片沃土的滋养的。
人文教育,刻不容缓
目前,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机。教育的功利化使其迷失了发展的正确方向。当今社会的许多丑恶现象或社会弊端的出现,原因之一恐怕正是人们少了一种信仰的情怀和精神的依托,少了一种人性本真的良知,或少了对某种外在力量的敬畏,于是,许多人面对邪恶缺乏了勇气,面对弱者缺乏了同情,面对生命缺乏了珍视,做了丑事并不觉得羞耻,做了恶事并不会忏悔,胆大妄为到廉耻全无的地步,其根源就是没有信仰。教育的功利化充当了加剧人类精神危机的角色,现代教育本身被工业化、技术化,它忽视对人的精神的培育,造成学生精神世界苍白、人格的萎缩。马加爵事件、大学生用微波炉烤猫的行为、博士生自杀的悲剧,都昭示着世人:教育在生产着知识巨人的同时,也产生着精神的侏儒。这种以物为价值取向的教育过多地关注教育的“物质性功能”,而忽视了教育的“精神性功能”,导致教育长期以来对人的精神世界发展的冷漠和遗忘。有时在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是出人意料和让人震惊的。报载,南方某市一小学五年级学生,在班里数学总考第一。后来该生爷爷去世,该生请假。当老师把这个消息告诉学生时,班里学生竟热烈地鼓起掌来。原来该生的爷爷是个数学教授,平时辅导孙子学习,孙子是同届学生中的数学尖子。这事竟引起了同学们的嫉妒,以致形成幸灾乐祸的变态畸形心理。
如果说青少年学生由于人文教育缺失而少有善行和同情心的话,那么发生在医务、交通公职人员身上,甚至发生在人民警察身上的冷漠更发人深思。2004年4月6日,哈尔滨市机场高速公路收费站因30元收费问题,和正在执行急救任务的“120”急救车发生了争执,急救车不肯交费,收费站不肯放行。因为区区30元钱,一名危重病患者延误了救治时间,不治身亡。试问,你们敬畏生命吗?你们有人性吗?几年前,某城市曾发生过更为典型的人文缺失事件。由于上级有关领导到当地视察,警方在执行短期戒严令。在一路口,一位因妻子难产而拉着架子车匆匆往医院赶的农民被挡住,无论怎么说明都不放行。最后,这位农民只好绕道去医院,由于延误了时间,母婴俱亡。这位农民痛苦之极,回到家后也悬梁自尽,悲剧事件在社会上造成恶劣的影响。这些缺乏人文关怀的事例不胜枚举,让人心惊胆寒,以牺牲人文关怀为代价的物质文明决不是我们人类的理想追求。
目前,教育的功利化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存在一种浮躁心态,在这种心态支配下,眼中只有教室、教科书和铺天盖地的教辅资料及习题,图书被冷落,图书馆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人们似乎不识字、不读书、不修养,照样可以“潇洒”地活下去,“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已是明日黄花,“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好事也较少遇见。殊不知,“开卷有益”“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之类的至理名言,是任谁也不能否认的。有一点可以肯定,最庸俗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无聊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因此,关怀精神,拯救人的灵魂,大兴读书之风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人文关怀离不开图书阅读
诚然,人文关怀的措施和途径有许多,但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是学生还是其他群体,读书都不失为养育、滋润人的精神的基础性、常效性的手段。
中华文化,博大厚重,源远流长,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国学大师季羡林说:“中国可以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也可以成为一个科技强国,但最根本的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对于民族文化的重视,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也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厚,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也提出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腹有诗书气自华,诵读经典中华文化,多读书,读好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这无疑会使人的身心得以熏陶,灵魂得以净化,道德境界得以提升。一位哲学家说过:“要想让荒地不长杂草,最好的办法是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学生心灵无纷扰,最好的办法是用美德去占据它。”读书以养性,读书以修身,读书能展示出更多的人性美。“儿时背下的书,像一座大冰山,进入了肚子,随着年龄增大,它就慢慢地融化,融化就是财富了。”这是郭沫若诵读古书的切身体验。当代女作家王安忆说:“中华经典文化是一条河流,一条文字的河流,我们生活在这河流的下游,我们何不去上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呢?”
然而,阅读却是一种机缘。一个人的精神饥渴和阅读冲动是十分有限的。人们与一本好书,与一个读书时代,与一段读书年华往往擦肩而过,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事情,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几本好书打底,一辈子都会底气不足;一个人在成长阶段遇到几本好书会改变他的一生;一个人守着一本书,不但是智慧和灵感生长的过程,也是对生命和心灵的一个交待,可使人性升华和增值。大多成就卓越的人,都是在年轻时读透过几本好书的人,并且他们会把读书的习惯坚持一生。
前苏联,曾有一个小偷,在火车上偷了一个提包,到无人的地方打开一看,里面只有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偷非常懊丧,心想,书有啥用?正准备把它扔进垃圾堆,突发异想,既然失主只拿一本书,肯定它会有点作用的。于是他就用心地把它读完。结果,他被保尔的精神深深感动了,觉得自己的所为实在太低劣了,决心痛改前非。于是,他辗转找到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保尔的崇拜和对作者的敬仰。奥斯特洛夫斯基很高兴地送他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签名留念。后来,这个人有了很不错的业绩,成了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一个人喜欢一本书,倾情于一本书,不需要什么理由,读书是非技术化,非功利化的。一个沉浸在书海的人,最容易发现自己的肤浅和平庸。读书不是投机,而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机缘,你抓住了这个机会,心灵就会得到滋润,生命就不会变得苍白。君子与小人的差别也许只是在于一本书。读书关乎人的精神境界,一个人心灵空间的大小,取决于他的阅读。诚如莎士比亚的诗:“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中国历史上的大学问家纪晓岚,曾用一幅对联概括自己:“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层似蠹鱼”。从中可知他与书结下了多么深厚的情缘。“家产万贯,不如留书数卷”的古训,亦使今人知道我们的民族热爱读书的程度。
与书结缘,塑造完美人格
读书如此重要,然而又不是所有人都能迈过读书的坎儿的。读书是一种机缘,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与之交欢,结缘的。汲汲于名利的人所积蓄的浮躁与烦恼,对读书构成一种巨大的排斥。我们每个人要想做一个有品位的读书人,还真要跨越几个心灵的坎儿,心灵升华后,读书就会如列宁所说的“是一种高尚的享受”。那么,怎样才能进入真正的读书状态呢?
第一,不要功利化。有些书作用于一时的特殊需要,更多的书则对人格和品性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且回报是漫长的。我们既要去读所谓“有用”的书,去获得物质财富;更要去读“无用”的书(侧重于培育人的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书),以提升我们的心灵高度。
第二,学会坚持。孔夫子将读书学习分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个层次,三种境界,这是读书之本道。就一般人而言,在读书学习的路上,应如一句格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勤奋而不畏劳苦的人才会有收获的喜悦。且大凡成功的人,都是有其超凡毅力,坚持到底的人。况且,书籍的正确性永远是有限的。读书没有恒心,不能跟踪事物的新进展、新动态,那么我们的思想必然陈旧、浅薄。再者,读书的时间往往是与生活有冲突的,谁也不会终生有宽松的时间去读书,那也只能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去“挤”。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挤,总是有的。一位哲人曾说过:“成功和失败的分水岭只有五个字:我没有时间。”时间是恒定的,挤出来,就成功了;没时间,正是失败者的遁词。真可谓读书难在坚持,贵在坚持,成在坚持。
第三,最重要的是社会坎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坚决推进素质教育进程,要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宗旨,坚持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学科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实践能力、个性特长亦不容忽视。要不拘一格育人才。教育要以人为本,使受教育者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其精神的成长。要净化文化市场,多出书、出好书,清除文化垃圾。一位哲人说过:“不好的书,告诉人错误的概念,使无知者变得更无知。”这点明了有选择地读书的重要性。再者,要学会结合实际读书,学以致用。
“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是古训。鲁迅先生告诫人们:“死读书,是害己,一开口便害人。”可见学习方法与态度又多么重要。而在学生读书方面,则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学会做人,成就人生;二是学会作文,成就学业。就后者来说,就是要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在作文上拿高分。而大多数学生会说记不住,记住的在写作时用不上。其实这还是不得真法,那么真谛是什么?那就是林则徐的警言:“常读始能记,常记始能用。故目览、口诵、手抄,则下笔汩汩然自有汁桨也。”要把读书作为硬性教育内容和任务,使多读书、读好书的学生在升学上不吃亏,培养出更多的文化底蕴宽厚,思想深刻、品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优秀人才。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教室、实验室、图书室构成学校教育的三大领地,三位一体,不可缺失。要把阅览室当作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学生汲取营养的花园。开卷有益,读史可以明志,研哲可以晓理,品文可以传道,嚼诗可以冶情,读好书,可明正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之后,才能施展“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读书对一个民族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是一个国家自立于民族之林的基础所在。正如日本池田大佐所言:“一个国家没有书籍,等于是没有主人。读一本书如同人生中插入一根钢筋,会坚强不倒的。”读书可以使学生形成坚韧的意志品质和完整的人格;可以提升人的道德水准,从而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读书能使学生树立坚定的精神信念,实现人生观层次上的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超越。
总之,社会要发展,时代要进步,历史要前进。谁不与书为伴,谁就将被孤零地甩在后边。人文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少了它,人格就不健全,人的形象就会受损,图书阅读则是提高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读书越多,文化底蕴就越深厚,人活着的底气就越足,人的精神境界就会越高,人生也就越充实和富有意义。
单位:河南郏县第一高级中学
人文教育,刻不容缓
目前,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机。教育的功利化使其迷失了发展的正确方向。当今社会的许多丑恶现象或社会弊端的出现,原因之一恐怕正是人们少了一种信仰的情怀和精神的依托,少了一种人性本真的良知,或少了对某种外在力量的敬畏,于是,许多人面对邪恶缺乏了勇气,面对弱者缺乏了同情,面对生命缺乏了珍视,做了丑事并不觉得羞耻,做了恶事并不会忏悔,胆大妄为到廉耻全无的地步,其根源就是没有信仰。教育的功利化充当了加剧人类精神危机的角色,现代教育本身被工业化、技术化,它忽视对人的精神的培育,造成学生精神世界苍白、人格的萎缩。马加爵事件、大学生用微波炉烤猫的行为、博士生自杀的悲剧,都昭示着世人:教育在生产着知识巨人的同时,也产生着精神的侏儒。这种以物为价值取向的教育过多地关注教育的“物质性功能”,而忽视了教育的“精神性功能”,导致教育长期以来对人的精神世界发展的冷漠和遗忘。有时在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是出人意料和让人震惊的。报载,南方某市一小学五年级学生,在班里数学总考第一。后来该生爷爷去世,该生请假。当老师把这个消息告诉学生时,班里学生竟热烈地鼓起掌来。原来该生的爷爷是个数学教授,平时辅导孙子学习,孙子是同届学生中的数学尖子。这事竟引起了同学们的嫉妒,以致形成幸灾乐祸的变态畸形心理。
如果说青少年学生由于人文教育缺失而少有善行和同情心的话,那么发生在医务、交通公职人员身上,甚至发生在人民警察身上的冷漠更发人深思。2004年4月6日,哈尔滨市机场高速公路收费站因30元收费问题,和正在执行急救任务的“120”急救车发生了争执,急救车不肯交费,收费站不肯放行。因为区区30元钱,一名危重病患者延误了救治时间,不治身亡。试问,你们敬畏生命吗?你们有人性吗?几年前,某城市曾发生过更为典型的人文缺失事件。由于上级有关领导到当地视察,警方在执行短期戒严令。在一路口,一位因妻子难产而拉着架子车匆匆往医院赶的农民被挡住,无论怎么说明都不放行。最后,这位农民只好绕道去医院,由于延误了时间,母婴俱亡。这位农民痛苦之极,回到家后也悬梁自尽,悲剧事件在社会上造成恶劣的影响。这些缺乏人文关怀的事例不胜枚举,让人心惊胆寒,以牺牲人文关怀为代价的物质文明决不是我们人类的理想追求。
目前,教育的功利化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存在一种浮躁心态,在这种心态支配下,眼中只有教室、教科书和铺天盖地的教辅资料及习题,图书被冷落,图书馆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人们似乎不识字、不读书、不修养,照样可以“潇洒”地活下去,“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已是明日黄花,“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好事也较少遇见。殊不知,“开卷有益”“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之类的至理名言,是任谁也不能否认的。有一点可以肯定,最庸俗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无聊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因此,关怀精神,拯救人的灵魂,大兴读书之风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人文关怀离不开图书阅读
诚然,人文关怀的措施和途径有许多,但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是学生还是其他群体,读书都不失为养育、滋润人的精神的基础性、常效性的手段。
中华文化,博大厚重,源远流长,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国学大师季羡林说:“中国可以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也可以成为一个科技强国,但最根本的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对于民族文化的重视,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也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厚,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也提出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腹有诗书气自华,诵读经典中华文化,多读书,读好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这无疑会使人的身心得以熏陶,灵魂得以净化,道德境界得以提升。一位哲学家说过:“要想让荒地不长杂草,最好的办法是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学生心灵无纷扰,最好的办法是用美德去占据它。”读书以养性,读书以修身,读书能展示出更多的人性美。“儿时背下的书,像一座大冰山,进入了肚子,随着年龄增大,它就慢慢地融化,融化就是财富了。”这是郭沫若诵读古书的切身体验。当代女作家王安忆说:“中华经典文化是一条河流,一条文字的河流,我们生活在这河流的下游,我们何不去上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呢?”
然而,阅读却是一种机缘。一个人的精神饥渴和阅读冲动是十分有限的。人们与一本好书,与一个读书时代,与一段读书年华往往擦肩而过,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事情,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几本好书打底,一辈子都会底气不足;一个人在成长阶段遇到几本好书会改变他的一生;一个人守着一本书,不但是智慧和灵感生长的过程,也是对生命和心灵的一个交待,可使人性升华和增值。大多成就卓越的人,都是在年轻时读透过几本好书的人,并且他们会把读书的习惯坚持一生。
前苏联,曾有一个小偷,在火车上偷了一个提包,到无人的地方打开一看,里面只有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偷非常懊丧,心想,书有啥用?正准备把它扔进垃圾堆,突发异想,既然失主只拿一本书,肯定它会有点作用的。于是他就用心地把它读完。结果,他被保尔的精神深深感动了,觉得自己的所为实在太低劣了,决心痛改前非。于是,他辗转找到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保尔的崇拜和对作者的敬仰。奥斯特洛夫斯基很高兴地送他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签名留念。后来,这个人有了很不错的业绩,成了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一个人喜欢一本书,倾情于一本书,不需要什么理由,读书是非技术化,非功利化的。一个沉浸在书海的人,最容易发现自己的肤浅和平庸。读书不是投机,而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机缘,你抓住了这个机会,心灵就会得到滋润,生命就不会变得苍白。君子与小人的差别也许只是在于一本书。读书关乎人的精神境界,一个人心灵空间的大小,取决于他的阅读。诚如莎士比亚的诗:“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中国历史上的大学问家纪晓岚,曾用一幅对联概括自己:“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层似蠹鱼”。从中可知他与书结下了多么深厚的情缘。“家产万贯,不如留书数卷”的古训,亦使今人知道我们的民族热爱读书的程度。
与书结缘,塑造完美人格
读书如此重要,然而又不是所有人都能迈过读书的坎儿的。读书是一种机缘,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与之交欢,结缘的。汲汲于名利的人所积蓄的浮躁与烦恼,对读书构成一种巨大的排斥。我们每个人要想做一个有品位的读书人,还真要跨越几个心灵的坎儿,心灵升华后,读书就会如列宁所说的“是一种高尚的享受”。那么,怎样才能进入真正的读书状态呢?
第一,不要功利化。有些书作用于一时的特殊需要,更多的书则对人格和品性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且回报是漫长的。我们既要去读所谓“有用”的书,去获得物质财富;更要去读“无用”的书(侧重于培育人的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书),以提升我们的心灵高度。
第二,学会坚持。孔夫子将读书学习分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个层次,三种境界,这是读书之本道。就一般人而言,在读书学习的路上,应如一句格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勤奋而不畏劳苦的人才会有收获的喜悦。且大凡成功的人,都是有其超凡毅力,坚持到底的人。况且,书籍的正确性永远是有限的。读书没有恒心,不能跟踪事物的新进展、新动态,那么我们的思想必然陈旧、浅薄。再者,读书的时间往往是与生活有冲突的,谁也不会终生有宽松的时间去读书,那也只能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去“挤”。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挤,总是有的。一位哲人曾说过:“成功和失败的分水岭只有五个字:我没有时间。”时间是恒定的,挤出来,就成功了;没时间,正是失败者的遁词。真可谓读书难在坚持,贵在坚持,成在坚持。
第三,最重要的是社会坎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坚决推进素质教育进程,要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宗旨,坚持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学科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实践能力、个性特长亦不容忽视。要不拘一格育人才。教育要以人为本,使受教育者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其精神的成长。要净化文化市场,多出书、出好书,清除文化垃圾。一位哲人说过:“不好的书,告诉人错误的概念,使无知者变得更无知。”这点明了有选择地读书的重要性。再者,要学会结合实际读书,学以致用。
“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是古训。鲁迅先生告诫人们:“死读书,是害己,一开口便害人。”可见学习方法与态度又多么重要。而在学生读书方面,则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学会做人,成就人生;二是学会作文,成就学业。就后者来说,就是要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在作文上拿高分。而大多数学生会说记不住,记住的在写作时用不上。其实这还是不得真法,那么真谛是什么?那就是林则徐的警言:“常读始能记,常记始能用。故目览、口诵、手抄,则下笔汩汩然自有汁桨也。”要把读书作为硬性教育内容和任务,使多读书、读好书的学生在升学上不吃亏,培养出更多的文化底蕴宽厚,思想深刻、品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优秀人才。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教室、实验室、图书室构成学校教育的三大领地,三位一体,不可缺失。要把阅览室当作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学生汲取营养的花园。开卷有益,读史可以明志,研哲可以晓理,品文可以传道,嚼诗可以冶情,读好书,可明正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之后,才能施展“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读书对一个民族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是一个国家自立于民族之林的基础所在。正如日本池田大佐所言:“一个国家没有书籍,等于是没有主人。读一本书如同人生中插入一根钢筋,会坚强不倒的。”读书可以使学生形成坚韧的意志品质和完整的人格;可以提升人的道德水准,从而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读书能使学生树立坚定的精神信念,实现人生观层次上的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超越。
总之,社会要发展,时代要进步,历史要前进。谁不与书为伴,谁就将被孤零地甩在后边。人文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少了它,人格就不健全,人的形象就会受损,图书阅读则是提高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读书越多,文化底蕴就越深厚,人活着的底气就越足,人的精神境界就会越高,人生也就越充实和富有意义。
单位:河南郏县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