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妊娠剖腹产的麻醉处理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arel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告158例高危妊娠剖腹产,其中孕毒症112例,心脏病14例,前置胎盘31例,胎盘早剥2例,糖尿病3例,偏瘫和高热各1例(其中6例为双重诊断,即同时合并孕毒症)。主要采用连续硬膜外滞阻,麻醉后1/4病例血压有明显下降。胎儿娩出后青紫窒息有27例。为此,高危妊娠剖腹产的麻醉处理应注意:(1)加强术中监测;(2)针对病情特点进行必要的治疗;(3)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4)充分给氧,维持良好通气;(5)胎儿娩出后才能用辅助药;(6)做好新生儿抢救复苏工作。

其他文献
为了保证全麻时病人肌松恰当,术后肌张力迅速恢复正常,在肌松情况出现异常时能及时报警,并为对症处理提供依据,我们设计了一套自动控制装置。该装置以微型电脑为核心,根据病人不同情况及术中不同阶段对肌松的不同要求,给病人最佳剂量的肌松药。达到下列要求:(1)手术医生对肌松满意;(2)肌松药量最小; (3)消除病人个体差异对肌松药量的影响。为了对肌松药的量-效关系,时-效关系定量研究,对术中不同时期肌松情况
静脉普鲁卡因复合N2O吸入麻醉(A组)时,血内普鲁卡因的有效浓度约为7.85~10.48µg/ml。如以哌替啶(和芬太尼)取代N2O的位置(B组),则有必要使血内普鲁卡因的浓度适当提高(达12.36~15.33µg/ml),方能保持麻醉作用的稳定。如果复合以较大量的琥珀胆硷(C组),则血内普鲁卡因的浓度(8.1~10.4μg/ml)可与A组者近似,麻醉效果亦属满意。采用硫喷妥钠和氯胺酮间断注射的复
小剂量非去极化肌肉松驰剂作前处理,可以防止琥珀胆碱(SCH)所致的肌肉成束收缩。然而,由于对抗了琥珀胆碱的去极化,而增加气管插管的困难,本文研究了90例手术前病人,测定预防肌肉成束收缩而不影响肌肉松弛最好的药物及剂量。在SCH1毫克/公斤前3分钟给筒箭毒60微克/公斤,或SCH1.5-2毫克/公斤,前3分钟给潘侃郎宁16微克/公斤,消除了肌肉成束收缩并且与应用SCH1亳克/公斤,未作前处理所产生的
期刊
本实验(狗)用琥珀酸脱氢酶、钙激活ATP酶及磷脂等组织化学反应为评定指标,比较血停搏液与钾停搏液在长时间阻断升主动脉时对缺血心肌的的保护作用。用血停搏液在主动根部多次灌注的心肌,在阻断升主动脉8小时后,其组化反应的变化与阻断前比较无明显差异;心脏复跳后,循环功能维持满意,显示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而钾停搏液灌注的心肌只能耐受2.5小时的缺血,当延长到3小时时,组化反应即呈明显变化;心脏复跳后,不能维
期刊
用4个成串刺激监测静滴琥珀胆碱以及与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合用时的阻滞性质演变,证明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与琥珀胆碱合用时,能促使珑珀胆碱发生脱敏感阻滞,时间分别提早44%和46%,琥珀胆碱静滴量减少60%和56%,且发生脱敏感阻滞前没有明显的快速耐药。用4个成串刺激监测肌颤搐抑制水平,在停静滴琥珀胆碱后肌颤搐恢复时间未见明显延长。
期刊
本文选用96例不同头位头颈x光片,用导管对导管所经鼻腔到气管就位道进行了观测,使测量结果更接近于临床实际;通过对96例头颈x光片观测,根据导管与咽后壁的交角,分析了导管端出后鼻孔以后遇阻力的原因,影响阻力大小的因素,并介绍了减小阻力和减少组织损伤的方法;通过不同头位,导管端在咽喉部的位置,观测分析了导管不能顺利进入气管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插管成功率的方法;找出气管壁对导管产生阻力的原因,提出了减小
本文报告应用丁吡卡因施行硬膜外阻滞354例的临床经验。试验量用0.5~0.75%丁吡卡因(164例为了缩短麻醉出现时间,有155例用2%利多卡因,27例用0.25%丁吡卡因、0.1%利多卡因,另有8例用0.25%丁吡卡因。维持时用0.25~0.75%丁吡卡因10~15毫升。根据穿刺部位与用药浓度的不同,平均每节段脊神经用量为1.74~2.21毫升,2~21/2小时后追加4~6毫升,麻醉镇痛时间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