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作文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关乎到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水准。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在于锻炼孩子们的语文素养,能够更灵活地掌握并运用文字,我们不妨把平日的课程看作吸收、消化的环节,而作文则能够将这些积累直观、清晰地呈现出来,具备着关键性的意义。基于此,为斩获更为理想的教学成效,笔者从兴趣方面着手,展开了系统、透彻的剖析,以求制定出具备高度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小学教育 语文作文 兴趣激发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1.182
语文老师应当致力于对兴趣的引导,让孩子们能够爱上写作,全身心投入到写作中,展现出更为专注、积极的态度,养成自主写作的良好习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写作水准得到最大程度的进步。现阶段,孩子们的普遍写作动力,这也给教学工作造成了极大程度的困扰。那么,怎样才能立竿见影地调动起孩子们的兴趣,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多角度累积阅读量,提升作文写作能力
毫无疑问,想要获得更出色的作文水准,就离不开长期的阅读。如今,孩子们在阅读上投入的时间与精力都严重不足,也拖累了写作水平的成长。想要扭转这样的困境,就要提倡孩子们多去接触、翻阅优质书籍,为他们搜集经典读物,从中汲取养分,以求更为游刃有余地面对写作。
就实际情况来看,每本语文课本都罗列精心筛选出的优质书刊,以便于孩子们用课余时间去阅读,能够给孩子们带来最显著的收获,积累下更多素材,摆脱无从下笔的窘境。那么,老师就应当带着孩子们品鉴、揣摩这些著作,品悟其中的精髓。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把阅读和作文融合成一个整体,让孩子们能够写出更为优质的作文。那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布置任务,不妨让孩子们频繁摘录自己觉得被打动的优秀语句,并分享自己的感受,以起到鞭策的效果;接下来,挑选部分合适的刊物,改编成练习题。打个比方,在品读一部作品后,让孩子们揣摩其中的技巧、作者想要表达的理念等,养成善于钻研反思的良好习惯,能够在作品中得到最多的收获。最后,就要将其当作题材,让孩子们尝试写作,留下自己的观后管。在反复、长期的读写循环下,孩子们的写作水准无疑会稳步攀增。当然,也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在生活里找到灵感。也只有能够抓住身边的线索与素材,才能孩子们更快的完成积累,为后续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里,不妨随便找一件常见的琐事来当作题材、打个比方,在卖菜过程中,菜贩一时大意多找了钱,而客人则诚实地把钱退还,没有贪心,这间看似平凡的小事,却有很大值得发掘的价值,老师应当引导孩子们站在客人的立场上,剖析其内心的想法。显然,这样的教学手段,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从生活里找寻素材。
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现在,很多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下了课也只埋在作业堆里,很少有课间休息时间,更谈不上自由活动时间;在家里,父母往往还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太少,嫌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够自觉,面对那些堆积如山的作业,聆听老师、家长的埋怨、唠叨,学生根本没有春日的踏青、夏日的垂钓、秋日的丰收、冬日的嬉戏……根本没有机会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试想,这种没有色彩的、单调乏味的生活,加上教师强加给学生写作的种种清规戒律。在这种情境下,学生怎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呢?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写作水平无法提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对生活的感受力不强,脑子里没有储备足够的素材和信息。
写作是人们表达思想、抒写性情的基本途径。如何引导学生真正面对生活,以自己的笔抒写自己的心灵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著名語文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就是语文。学生写作,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生活是“源”。表达是“流”。写作兴趣的源头也在于生活。作文教学要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他的意思是,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净化心灵,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
三、引导学生思考生活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有的说没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样写,有的说达不到要求的字数,总之提不起写作的兴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平常积累的素材少、写作方法没掌握好、训练不得法等。其实,让学生爱作文也容易。在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让学生走进生活,还学生以语言表达的自主权利,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思考生活、善于分析生活现象的价值和意义,就是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把情感寄寓于可描写的人、事、物、景上,深入思考它的意义。细心的教师常常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不错,但总令人感觉到缺少一股劲、一股力,或是提炼、挖掘的主题有失偏颇;或是人云亦云,缺乏独立的思考与感悟。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感悟生活的能力日益提升,但很多学生还缺乏敏锐的洞察力,不能深挖生活现象背后的价值和意义。针对此种现象,我们应该教会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灵感,写作的灵感往往蕴涵在生活不经意的瞬间,一件小事、一个小物品、一个瞬间,都可能引起人们的不同感悟,只不过我们往往把它忽略了,不去思考分析。其实,只要我们经常用一颗善感的心去思考、去分析,久而久之,就会发现生活中蕴藏着很多内涵与哲理,那是生活给予我们的智慧。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关心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善于发现生活现象背后本质的东西。
四、结语
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就是学生对生活的兴趣。老师多了解学生,最好能够理解他们的兴趣,并且引导他们对生活有更高尚、更广泛的兴趣,然后再以“妙手”授之。我想,学生的作文就一定会言之有物,趣味盎然了吧!
参考文献
[1]王素英.关于小学语文作文兴趣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上),2015(4):128-128.
[2]郑文聪.生活是源 快乐引路——浅谈小学语文作文兴趣的培养[J].广西教育,2008(34):45-45.
[3]王大平.兴趣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教师,2009(19):76-76.
【关键词】小学教育 语文作文 兴趣激发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1.182
语文老师应当致力于对兴趣的引导,让孩子们能够爱上写作,全身心投入到写作中,展现出更为专注、积极的态度,养成自主写作的良好习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写作水准得到最大程度的进步。现阶段,孩子们的普遍写作动力,这也给教学工作造成了极大程度的困扰。那么,怎样才能立竿见影地调动起孩子们的兴趣,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多角度累积阅读量,提升作文写作能力
毫无疑问,想要获得更出色的作文水准,就离不开长期的阅读。如今,孩子们在阅读上投入的时间与精力都严重不足,也拖累了写作水平的成长。想要扭转这样的困境,就要提倡孩子们多去接触、翻阅优质书籍,为他们搜集经典读物,从中汲取养分,以求更为游刃有余地面对写作。
就实际情况来看,每本语文课本都罗列精心筛选出的优质书刊,以便于孩子们用课余时间去阅读,能够给孩子们带来最显著的收获,积累下更多素材,摆脱无从下笔的窘境。那么,老师就应当带着孩子们品鉴、揣摩这些著作,品悟其中的精髓。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把阅读和作文融合成一个整体,让孩子们能够写出更为优质的作文。那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布置任务,不妨让孩子们频繁摘录自己觉得被打动的优秀语句,并分享自己的感受,以起到鞭策的效果;接下来,挑选部分合适的刊物,改编成练习题。打个比方,在品读一部作品后,让孩子们揣摩其中的技巧、作者想要表达的理念等,养成善于钻研反思的良好习惯,能够在作品中得到最多的收获。最后,就要将其当作题材,让孩子们尝试写作,留下自己的观后管。在反复、长期的读写循环下,孩子们的写作水准无疑会稳步攀增。当然,也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在生活里找到灵感。也只有能够抓住身边的线索与素材,才能孩子们更快的完成积累,为后续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里,不妨随便找一件常见的琐事来当作题材、打个比方,在卖菜过程中,菜贩一时大意多找了钱,而客人则诚实地把钱退还,没有贪心,这间看似平凡的小事,却有很大值得发掘的价值,老师应当引导孩子们站在客人的立场上,剖析其内心的想法。显然,这样的教学手段,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从生活里找寻素材。
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现在,很多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下了课也只埋在作业堆里,很少有课间休息时间,更谈不上自由活动时间;在家里,父母往往还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太少,嫌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够自觉,面对那些堆积如山的作业,聆听老师、家长的埋怨、唠叨,学生根本没有春日的踏青、夏日的垂钓、秋日的丰收、冬日的嬉戏……根本没有机会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试想,这种没有色彩的、单调乏味的生活,加上教师强加给学生写作的种种清规戒律。在这种情境下,学生怎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呢?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写作水平无法提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对生活的感受力不强,脑子里没有储备足够的素材和信息。
写作是人们表达思想、抒写性情的基本途径。如何引导学生真正面对生活,以自己的笔抒写自己的心灵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著名語文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就是语文。学生写作,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生活是“源”。表达是“流”。写作兴趣的源头也在于生活。作文教学要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他的意思是,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净化心灵,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
三、引导学生思考生活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有的说没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样写,有的说达不到要求的字数,总之提不起写作的兴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平常积累的素材少、写作方法没掌握好、训练不得法等。其实,让学生爱作文也容易。在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让学生走进生活,还学生以语言表达的自主权利,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思考生活、善于分析生活现象的价值和意义,就是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把情感寄寓于可描写的人、事、物、景上,深入思考它的意义。细心的教师常常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不错,但总令人感觉到缺少一股劲、一股力,或是提炼、挖掘的主题有失偏颇;或是人云亦云,缺乏独立的思考与感悟。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感悟生活的能力日益提升,但很多学生还缺乏敏锐的洞察力,不能深挖生活现象背后的价值和意义。针对此种现象,我们应该教会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灵感,写作的灵感往往蕴涵在生活不经意的瞬间,一件小事、一个小物品、一个瞬间,都可能引起人们的不同感悟,只不过我们往往把它忽略了,不去思考分析。其实,只要我们经常用一颗善感的心去思考、去分析,久而久之,就会发现生活中蕴藏着很多内涵与哲理,那是生活给予我们的智慧。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关心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善于发现生活现象背后本质的东西。
四、结语
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就是学生对生活的兴趣。老师多了解学生,最好能够理解他们的兴趣,并且引导他们对生活有更高尚、更广泛的兴趣,然后再以“妙手”授之。我想,学生的作文就一定会言之有物,趣味盎然了吧!
参考文献
[1]王素英.关于小学语文作文兴趣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上),2015(4):128-128.
[2]郑文聪.生活是源 快乐引路——浅谈小学语文作文兴趣的培养[J].广西教育,2008(34):45-45.
[3]王大平.兴趣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教师,2009(19):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