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情绪问题已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研究中家校双方尝试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识别情绪,使概念和情景配对,为管理情绪做好前期准备。通过悦纳情绪、表达情绪、转移情绪、改变认知、积极思维等策略方法,合理化情绪之后的认知行为,培养积极的应对策略,有生活事件的应对能力,有良好的生活信念,做情绪的主人。
关键词:察觉;悦纳;表达;改变认知
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目前小学生由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家庭教育、校园环境、生长发育引发的焦虑、抑郁、敌对、恐惧、厌学、自卑等情绪问题,已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和发展,危及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如何正确面对存在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调节自身情绪,促进身心健康,我们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 识别情绪
(一)认知情绪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产生于人的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却可以有正性情绪、负性情绪之分,不同的情绪导致不同的行为。但不能因此认为高兴的情绪就是有用的情绪,愤怒、哀伤、恐惧的情绪就是无用的情绪。负性情绪是写进人类DNA的一部分,它帮助人类远离危险,使得生命得以存续和繁衍。消极情绪与积极情绪的分类更多是研究需要,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
情绪管理不是要压抑、回避、消灭情绪,情绪本身无所谓对错,而情绪引起的行为却有好坏之别。管理情绪就是去理解疏导情绪,并合理化情绪之后的认知行为,培养积极的应对策略,有生活事件的应对能力,有良好的生活信念,有良好的生活态度,这才是我们管理情绪的初衷。
(二)察觉情绪
研究表明,儿童如果知道自己情绪状态,能识别负性情绪,及时察觉当前身体反应,体会情绪的易变性,就有可能获得管理情绪的方法,进而拥有良好的自我调节情绪能力。教学中,我们尝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并识别各种情绪,使概念或情景配对。
游戏一:“我说你做”
游戏规则及任务:1. 同桌相对站立;2. 由老師说出快乐、伤心、愤怒、骄傲、厌恶、尴尬、委屈等情绪词语,请A学生做相应的表情或动作等(可以有语言描述),B学生评价,10个词语后A、B交换身份做;3. 胜利者可以要求对方做出一个自己喜欢的表情。
游戏二:“我做你猜”
游戏规则及任务:将写有情绪词语的卡片反扣在桌上,由A学生随机抽出一张做出相应的表情或动作等,B学生猜测,10个词语后同桌交换身份做;1、3同上。
游戏过程中,针对个别学生的情绪反应,老师可以适时出现在他们身旁,“你现在很失落,对吗?”“你希望他尊重你的意见,是吗?”“如果再来一次,你会比刚才的表现更出色,对吗?”“我看到你脸色赤红,双拳紧握,能不能先停下来做3次深呼吸,再从10数到1,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这个过程是一个看见孩子的过程,也是一个主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孩子有机会察觉自己的情绪,在被老师看到和理解,并得到及时的疏导后,可有效排解内在压抑的情绪和降低情绪失控的风险。
情绪是一个动态体验过程,情绪与身体状态的关联性,成为管理情绪的“把手”。
二、 管理情绪
识别、理解并整合情绪信息,掌控自己的行为,以符合自我的人际和个人目标的能力是情绪调节的本质。掌控情绪表达的能力对发展、维持和他人的关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悦纳情绪
有人称情绪为“忠实的盟友”,认为“它用自己的存在、爆发和呐喊,在提示、保护、唤醒着我们,把我们最真实、最底层、甚至被我们压抑的情感也表达出来”,承担着“送信人”的角色。信没有送达,送信人就会不间断地敲门,直到我们开门阅信才会离去。任何一种情绪,都是我们自身对当下状态的一种本能反应,接受并认识它,仔细聆听解读,探寻真实的自我,收获别样的成长。
1. 接纳自己
(1)承认当下的情绪状态,给自己与情绪共处的时间,接纳个体的不完美。比如把“我很伤心”换成“我正在伤心”或“我选择了伤心”;用“我有个想法——我好笨呀!”替代“我真笨!”
(2)“看来你对自己这次考试成绩很不满意,想一想,如果实现目标,你会有哪些不同?”引导学生发现隐藏在成绩背后的情感需求。
2. 数数法。无论是紧张还是愤怒,尽量不在冲动的时候盲动,停下动作,默数10个数再“望闻问切”,平时注意有意识练习,让它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我有一种被嫌弃的感觉,他们抛弃了我!刚开始我真想冲过去搅散他们,让大家都玩不成,可是等了十秒钟,我发现自己没有那么生气了,而且这个游戏和我之前玩的真不一样。但是我还是感觉到心里不舒服,小M也是第一次参加,我为什么就不可以?”H对情绪的接纳—和解—抗拒,强烈的情绪带来的行为上的破坏性,触发了对问题本身的再思考。
3. 深呼吸放松法、“蝴蝶拍”等心理稳定化技术的运用,可有效平复心情、减轻心理创伤程度,构建信心和希望。
“老师,一上舞台看到台下黑压压全是人,我急忙使用深呼吸放松法,心情一下子没那么紧张了!”
“看起来你很伤心,希望F同学以后还能和你一起玩耍。现在请坐下来,我们一起做‘蝴蝶拍’,缓慢地深呼吸,留意你的思绪和身体感受。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脑海中出现什么样的景象?你听到了什么声音?”(F转学)
(二)表达情绪
情绪是流动的能量,管理情绪,首先要允许孩子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并可以有不同的方式释放情绪。经常有家长或老师打断哭泣、喊叫中的孩子,忽视情绪的处理,急于追究事件的对错,长此以往易造成孩子情绪的压抑。
1. 哭泣 有研究表明,哭泣对人的负面情绪有一种“治愈”功能,随着眼泪的流淌,把由于感情压力所造成和积累起来的生化毒素排出体外,达到心理和生理上的平衡,哭过后感觉轻松可能就是较为直接的证明。 2. 倾诉 向信得过的亲朋好友、同学老师倾吐烦恼和痛苦,或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支持,获得精神动力,建立内在自我价值。
3. 写作 对个性内向,不愿或不方便向他人表露心迹,或是没有合适倾诉对象的同学,可以通过写信、写日记、写纸条的形式排解压力,在写作中表达委曲、依恋、愤怒、孤单等各种情绪,获得创伤或痛苦中再造生命的意义。家庭中,以书信的方式交流和亲人交流,以更为理性的方式同对方沟通,可避免张口伤人,激化矛盾,尤其在和家人“冷战”期间,效果显著。日记的私密性,使其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方面可不必字斟句酌,只要能表达自己的真实心声就行。写纸条则更为随意,情绪暴发时马上写下当时的感受,可以有责怪的言语和想象性的毆打,然后读上一遍,再使劲撕碎纸条投入垃圾箱,让“坏情绪”在写、撕的过程中释放出来,随着最后的一掷离我们而去。
4. 敢于说“不” 敢于说“不”是一条人际交往策略,也是完善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避免我们陷入负性情绪的泥淖。小L特别爱干净,开学后新转来的同桌经常向她借橡皮,每次同桌用过的橡皮小L回家后都悄悄地扔掉,时间一长,她变得郁郁寡欢,课间玩耍时也闷闷不乐,还好被其他同学发现后告诉了老师,才没有造成较为严重后果。
(三)转移情绪
当察觉自己的情绪变化时,就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兴趣上去,比如运动、阅读、书法、唱歌、聊天、美食、做游戏、看影视等,以平复自己的情绪,找到生活的掌控感,让心情愉悦起来,心态也变得平静、平和、平实。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发泄情绪的方式各异,但任何一种情绪出口都必须遵循无破坏原则,且适时、适度、适量,提防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二次伤害。
(四)改变认知
发泄、隐忍、转移等方式可以解决一些情绪问题,但只是治表不治内,短暂的缓解、忘却,难以解决深层的心理问题,而理性情绪疗法,是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人们一般认为,外界事件是引发情绪波动的直接原因,但二者实际并无直接联系,我们内心对事件的固有看法即信念,才是情绪产生的源头。不合理信念的主要特征是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以及糟糕至极等。
比如:“我太笨了,所以数学考试成绩才这么差。”这里“我太笨”就是一种片面化的思维方式。
师:“你上次数学成绩是多少?”
生:“92分。”
师:“这次呢?”
生:“96分!”
师:“按你所说自己太笨,应该成绩更低才对,为什么反而比上次成绩高,你能解释一下吗?”
生:“我好像不能说自己太笨,因为和班上其他同学相比,我的成绩不算差。而且我英语还是满分,但是我本来数学可以考100分的!”
师:你先说自己笨,现在又说可以考满分,你的话前后矛盾,请问该怎样解释?
生:看来是我口不择言,夸大了没得满分的原因。
师:是的,由于你的概括,夸大了你的问题,形成了消极的暗示,给自己带来情绪困扰。我很好奇,你96分是怎么得到的?
人的情绪应对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情绪为中心的应对方式,一种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方式。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就是要帮助孩子,让理性来代替情绪,从以情绪为中心逐渐向以问题为中心的调节方式转化。这方面的练习,我们尝试让学生以思维导图为抓手,探寻不合理信念,进行主动发问和质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改变不合理信念,最终获得积极的情绪反应。
(五)积极思维
生活如同吸引力法则一样,当你关注美好时,一切美好的事物便会朝你加速前进。当负性情绪来临时,可以利用简单的想象,从只关注当前事件或负性情绪,到关注自己希望的行为,设想在当下情境中,理想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会怎么说,如何想,有何行动。如果自己这么说,这么做了,会有哪些不一样的变化?为达成这样的结果,现在可以做些什么?在充分的想象中,构建美好蓝图,以积极的心态,付诸当下的行动,实现更好的自我。
“不如意事常九八,可与人言无二三。”让我们以积极心态看待过去,选取适合自己调整情绪的方法,在疗愈中成长,做情绪管理的主人,成为具有心理弹性、拥有真实自我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郭念锋,等.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7.
[2]郭念锋,等.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马忠亮,甘肃省庆阳市,甘肃省庆阳市东方红小学。
关键词:察觉;悦纳;表达;改变认知
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目前小学生由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家庭教育、校园环境、生长发育引发的焦虑、抑郁、敌对、恐惧、厌学、自卑等情绪问题,已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和发展,危及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如何正确面对存在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调节自身情绪,促进身心健康,我们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 识别情绪
(一)认知情绪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产生于人的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却可以有正性情绪、负性情绪之分,不同的情绪导致不同的行为。但不能因此认为高兴的情绪就是有用的情绪,愤怒、哀伤、恐惧的情绪就是无用的情绪。负性情绪是写进人类DNA的一部分,它帮助人类远离危险,使得生命得以存续和繁衍。消极情绪与积极情绪的分类更多是研究需要,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
情绪管理不是要压抑、回避、消灭情绪,情绪本身无所谓对错,而情绪引起的行为却有好坏之别。管理情绪就是去理解疏导情绪,并合理化情绪之后的认知行为,培养积极的应对策略,有生活事件的应对能力,有良好的生活信念,有良好的生活态度,这才是我们管理情绪的初衷。
(二)察觉情绪
研究表明,儿童如果知道自己情绪状态,能识别负性情绪,及时察觉当前身体反应,体会情绪的易变性,就有可能获得管理情绪的方法,进而拥有良好的自我调节情绪能力。教学中,我们尝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并识别各种情绪,使概念或情景配对。
游戏一:“我说你做”
游戏规则及任务:1. 同桌相对站立;2. 由老師说出快乐、伤心、愤怒、骄傲、厌恶、尴尬、委屈等情绪词语,请A学生做相应的表情或动作等(可以有语言描述),B学生评价,10个词语后A、B交换身份做;3. 胜利者可以要求对方做出一个自己喜欢的表情。
游戏二:“我做你猜”
游戏规则及任务:将写有情绪词语的卡片反扣在桌上,由A学生随机抽出一张做出相应的表情或动作等,B学生猜测,10个词语后同桌交换身份做;1、3同上。
游戏过程中,针对个别学生的情绪反应,老师可以适时出现在他们身旁,“你现在很失落,对吗?”“你希望他尊重你的意见,是吗?”“如果再来一次,你会比刚才的表现更出色,对吗?”“我看到你脸色赤红,双拳紧握,能不能先停下来做3次深呼吸,再从10数到1,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这个过程是一个看见孩子的过程,也是一个主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孩子有机会察觉自己的情绪,在被老师看到和理解,并得到及时的疏导后,可有效排解内在压抑的情绪和降低情绪失控的风险。
情绪是一个动态体验过程,情绪与身体状态的关联性,成为管理情绪的“把手”。
二、 管理情绪
识别、理解并整合情绪信息,掌控自己的行为,以符合自我的人际和个人目标的能力是情绪调节的本质。掌控情绪表达的能力对发展、维持和他人的关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悦纳情绪
有人称情绪为“忠实的盟友”,认为“它用自己的存在、爆发和呐喊,在提示、保护、唤醒着我们,把我们最真实、最底层、甚至被我们压抑的情感也表达出来”,承担着“送信人”的角色。信没有送达,送信人就会不间断地敲门,直到我们开门阅信才会离去。任何一种情绪,都是我们自身对当下状态的一种本能反应,接受并认识它,仔细聆听解读,探寻真实的自我,收获别样的成长。
1. 接纳自己
(1)承认当下的情绪状态,给自己与情绪共处的时间,接纳个体的不完美。比如把“我很伤心”换成“我正在伤心”或“我选择了伤心”;用“我有个想法——我好笨呀!”替代“我真笨!”
(2)“看来你对自己这次考试成绩很不满意,想一想,如果实现目标,你会有哪些不同?”引导学生发现隐藏在成绩背后的情感需求。
2. 数数法。无论是紧张还是愤怒,尽量不在冲动的时候盲动,停下动作,默数10个数再“望闻问切”,平时注意有意识练习,让它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我有一种被嫌弃的感觉,他们抛弃了我!刚开始我真想冲过去搅散他们,让大家都玩不成,可是等了十秒钟,我发现自己没有那么生气了,而且这个游戏和我之前玩的真不一样。但是我还是感觉到心里不舒服,小M也是第一次参加,我为什么就不可以?”H对情绪的接纳—和解—抗拒,强烈的情绪带来的行为上的破坏性,触发了对问题本身的再思考。
3. 深呼吸放松法、“蝴蝶拍”等心理稳定化技术的运用,可有效平复心情、减轻心理创伤程度,构建信心和希望。
“老师,一上舞台看到台下黑压压全是人,我急忙使用深呼吸放松法,心情一下子没那么紧张了!”
“看起来你很伤心,希望F同学以后还能和你一起玩耍。现在请坐下来,我们一起做‘蝴蝶拍’,缓慢地深呼吸,留意你的思绪和身体感受。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脑海中出现什么样的景象?你听到了什么声音?”(F转学)
(二)表达情绪
情绪是流动的能量,管理情绪,首先要允许孩子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并可以有不同的方式释放情绪。经常有家长或老师打断哭泣、喊叫中的孩子,忽视情绪的处理,急于追究事件的对错,长此以往易造成孩子情绪的压抑。
1. 哭泣 有研究表明,哭泣对人的负面情绪有一种“治愈”功能,随着眼泪的流淌,把由于感情压力所造成和积累起来的生化毒素排出体外,达到心理和生理上的平衡,哭过后感觉轻松可能就是较为直接的证明。 2. 倾诉 向信得过的亲朋好友、同学老师倾吐烦恼和痛苦,或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支持,获得精神动力,建立内在自我价值。
3. 写作 对个性内向,不愿或不方便向他人表露心迹,或是没有合适倾诉对象的同学,可以通过写信、写日记、写纸条的形式排解压力,在写作中表达委曲、依恋、愤怒、孤单等各种情绪,获得创伤或痛苦中再造生命的意义。家庭中,以书信的方式交流和亲人交流,以更为理性的方式同对方沟通,可避免张口伤人,激化矛盾,尤其在和家人“冷战”期间,效果显著。日记的私密性,使其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方面可不必字斟句酌,只要能表达自己的真实心声就行。写纸条则更为随意,情绪暴发时马上写下当时的感受,可以有责怪的言语和想象性的毆打,然后读上一遍,再使劲撕碎纸条投入垃圾箱,让“坏情绪”在写、撕的过程中释放出来,随着最后的一掷离我们而去。
4. 敢于说“不” 敢于说“不”是一条人际交往策略,也是完善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避免我们陷入负性情绪的泥淖。小L特别爱干净,开学后新转来的同桌经常向她借橡皮,每次同桌用过的橡皮小L回家后都悄悄地扔掉,时间一长,她变得郁郁寡欢,课间玩耍时也闷闷不乐,还好被其他同学发现后告诉了老师,才没有造成较为严重后果。
(三)转移情绪
当察觉自己的情绪变化时,就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兴趣上去,比如运动、阅读、书法、唱歌、聊天、美食、做游戏、看影视等,以平复自己的情绪,找到生活的掌控感,让心情愉悦起来,心态也变得平静、平和、平实。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发泄情绪的方式各异,但任何一种情绪出口都必须遵循无破坏原则,且适时、适度、适量,提防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二次伤害。
(四)改变认知
发泄、隐忍、转移等方式可以解决一些情绪问题,但只是治表不治内,短暂的缓解、忘却,难以解决深层的心理问题,而理性情绪疗法,是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人们一般认为,外界事件是引发情绪波动的直接原因,但二者实际并无直接联系,我们内心对事件的固有看法即信念,才是情绪产生的源头。不合理信念的主要特征是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以及糟糕至极等。
比如:“我太笨了,所以数学考试成绩才这么差。”这里“我太笨”就是一种片面化的思维方式。
师:“你上次数学成绩是多少?”
生:“92分。”
师:“这次呢?”
生:“96分!”
师:“按你所说自己太笨,应该成绩更低才对,为什么反而比上次成绩高,你能解释一下吗?”
生:“我好像不能说自己太笨,因为和班上其他同学相比,我的成绩不算差。而且我英语还是满分,但是我本来数学可以考100分的!”
师:你先说自己笨,现在又说可以考满分,你的话前后矛盾,请问该怎样解释?
生:看来是我口不择言,夸大了没得满分的原因。
师:是的,由于你的概括,夸大了你的问题,形成了消极的暗示,给自己带来情绪困扰。我很好奇,你96分是怎么得到的?
人的情绪应对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情绪为中心的应对方式,一种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方式。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就是要帮助孩子,让理性来代替情绪,从以情绪为中心逐渐向以问题为中心的调节方式转化。这方面的练习,我们尝试让学生以思维导图为抓手,探寻不合理信念,进行主动发问和质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改变不合理信念,最终获得积极的情绪反应。
(五)积极思维
生活如同吸引力法则一样,当你关注美好时,一切美好的事物便会朝你加速前进。当负性情绪来临时,可以利用简单的想象,从只关注当前事件或负性情绪,到关注自己希望的行为,设想在当下情境中,理想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会怎么说,如何想,有何行动。如果自己这么说,这么做了,会有哪些不一样的变化?为达成这样的结果,现在可以做些什么?在充分的想象中,构建美好蓝图,以积极的心态,付诸当下的行动,实现更好的自我。
“不如意事常九八,可与人言无二三。”让我们以积极心态看待过去,选取适合自己调整情绪的方法,在疗愈中成长,做情绪管理的主人,成为具有心理弹性、拥有真实自我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郭念锋,等.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7.
[2]郭念锋,等.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马忠亮,甘肃省庆阳市,甘肃省庆阳市东方红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