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如何在新形势下突破自身的素质局限和角色定位,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大胆改革教育方式,逐步构建起新型的课堂师生关系,最终实现在新环境下塑造教师课堂新角色呢?本文从教师是学习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和促进者两方面入手,探讨了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重塑角色形象.
【关键词】 数学教师;角色形象;重塑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必须从传统的45分钟的传授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递者,而有可能同时作为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激励者和促进者等,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元化发展.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我们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有着直接的关系,现代的教师不能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更不能严守“师道尊严”的观念,而无法摆脱以“教”为中心的思想.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和行为,与学生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教师是学习者
教学中教师的睿智不是表现在“高学生一等”“胜学生一筹”,而是体现在“与学生同步”、甚至“落后于学生”上,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做到“与学生同呼吸、共患难”,与学生一起成为学习上的“合作伙伴”.教师应把自己当作学习者,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虚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让学生参与问题的探究中,使每名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例1 “圆的方程应用”课堂教学片段:
题:圆x2 + y2 - 4x - 5 = 0的弦AB以点P(3,1)为中点,求直线AB的方程.
教师让学生思考片刻后提问学生.
学生甲:设直线AB的方程为y - 1 = k(x - 3),代入圆的方程,利用韦达定理求出中点的横坐标……
教师:(未等学生甲讲完)我明白你的意思,这样做太繁了,能否利用平面几何的知识求解?
学生乙:圆心的坐标为C(2,0),由平面几何知识AB⊥PC,直线PC的斜率为1,则直线AB的斜率为-1,直线AB的方程为y - 1 = -(x - 3),即x + y - 4 = 0.
教师不让学生甲的思维展示出来,一方面是教师没能摆正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仍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是急于“推销”自己的想法,想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预先设计的轨道上来,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的学习没有主见、没有个性,学习被动,依赖性强,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事实上,教师不应该排斥学生甲的解法(即解析法),否则学生会产生错觉——碰到解析几何问题就应该用几何法,似乎解析法就很繁.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以学习者的姿态认真听取学生甲的想法,让他把自己的方法充分展示出来,由学生自己去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特点及繁简程度,使学生真正领悟到数形结合思想在解析几何中的运用.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和促进者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对学生的数学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并用精辟的、深刻的观点阐述内容的要点、重点及难点,同时要高屋建瓴地指出学生在探究问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
例2 “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教学片段.
教师引导学生讲解完课本上介绍的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Sn方法以后,有以下教学活动.
教师:还有没有其他推导方法?
(经过几分钟思考,有学生举手发言)
学生A:利用等比数列定义,
■ = ■ = … = ■ = q.①
又由等比定理,得■ = q.②
把通项公式an = a1qn-1代入,得
■ = q.③
(此时出现恒等式,学生A用手摸了摸头,不知如何是好,教师示意他坐下)
教师:③式显然得不出前n项和Sn的公式,谁能完成?
(教师一边提问,一边擦去黑板上的③式)
学生B:把②改成■ = q,
解得Sn = ■,(q ≠ 1).
笔者认为教师把③式擦去是很可惜的,这是对学生思维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极好素材,也是营造学生课堂参与的一个绝佳的问题情境.教师要充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抓住机会或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教师要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尊重他们的学习成果,并及时作出评价,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所以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应该肯定学生A的解法(更不应该把③式擦去),再引导学生分析学生A思维受挫的原因,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教师可以提问:把②式化为③式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要解决的目标是什么?不难发现学生A 思维受挫的原因是目标意识不强,即没有朝Sn的目标前进,因为②式中没有Sn,变换的方向应该是产生Sn.通過师生这样的分析,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学生的思维活动作出了评价,调动了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的积极性,营造出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氛围,以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在社会不断发展到今天,师生之间已经不完全是单纯的传授和接受的关系了,学生可以从其他途径获取新知,有时他们在某些方面比教师知道的还要多,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那么单一了,教师的角色也多元化了,在当今社会,我们教师的基本职能——文化传承的执行者没有改变,但是我们却不能直接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传递经验,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实现知识的传递,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去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精心设计的环境中进行探索,这样学生能力得到锻炼,学习更加主动.
【关键词】 数学教师;角色形象;重塑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必须从传统的45分钟的传授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递者,而有可能同时作为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激励者和促进者等,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元化发展.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我们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有着直接的关系,现代的教师不能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更不能严守“师道尊严”的观念,而无法摆脱以“教”为中心的思想.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和行为,与学生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教师是学习者
教学中教师的睿智不是表现在“高学生一等”“胜学生一筹”,而是体现在“与学生同步”、甚至“落后于学生”上,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做到“与学生同呼吸、共患难”,与学生一起成为学习上的“合作伙伴”.教师应把自己当作学习者,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虚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让学生参与问题的探究中,使每名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例1 “圆的方程应用”课堂教学片段:
题:圆x2 + y2 - 4x - 5 = 0的弦AB以点P(3,1)为中点,求直线AB的方程.
教师让学生思考片刻后提问学生.
学生甲:设直线AB的方程为y - 1 = k(x - 3),代入圆的方程,利用韦达定理求出中点的横坐标……
教师:(未等学生甲讲完)我明白你的意思,这样做太繁了,能否利用平面几何的知识求解?
学生乙:圆心的坐标为C(2,0),由平面几何知识AB⊥PC,直线PC的斜率为1,则直线AB的斜率为-1,直线AB的方程为y - 1 = -(x - 3),即x + y - 4 = 0.
教师不让学生甲的思维展示出来,一方面是教师没能摆正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仍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是急于“推销”自己的想法,想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预先设计的轨道上来,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的学习没有主见、没有个性,学习被动,依赖性强,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事实上,教师不应该排斥学生甲的解法(即解析法),否则学生会产生错觉——碰到解析几何问题就应该用几何法,似乎解析法就很繁.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以学习者的姿态认真听取学生甲的想法,让他把自己的方法充分展示出来,由学生自己去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特点及繁简程度,使学生真正领悟到数形结合思想在解析几何中的运用.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和促进者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对学生的数学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并用精辟的、深刻的观点阐述内容的要点、重点及难点,同时要高屋建瓴地指出学生在探究问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
例2 “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教学片段.
教师引导学生讲解完课本上介绍的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Sn方法以后,有以下教学活动.
教师:还有没有其他推导方法?
(经过几分钟思考,有学生举手发言)
学生A:利用等比数列定义,
■ = ■ = … = ■ = q.①
又由等比定理,得■ = q.②
把通项公式an = a1qn-1代入,得
■ = q.③
(此时出现恒等式,学生A用手摸了摸头,不知如何是好,教师示意他坐下)
教师:③式显然得不出前n项和Sn的公式,谁能完成?
(教师一边提问,一边擦去黑板上的③式)
学生B:把②改成■ = q,
解得Sn = ■,(q ≠ 1).
笔者认为教师把③式擦去是很可惜的,这是对学生思维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极好素材,也是营造学生课堂参与的一个绝佳的问题情境.教师要充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抓住机会或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教师要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尊重他们的学习成果,并及时作出评价,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所以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应该肯定学生A的解法(更不应该把③式擦去),再引导学生分析学生A思维受挫的原因,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教师可以提问:把②式化为③式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要解决的目标是什么?不难发现学生A 思维受挫的原因是目标意识不强,即没有朝Sn的目标前进,因为②式中没有Sn,变换的方向应该是产生Sn.通過师生这样的分析,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学生的思维活动作出了评价,调动了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的积极性,营造出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氛围,以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在社会不断发展到今天,师生之间已经不完全是单纯的传授和接受的关系了,学生可以从其他途径获取新知,有时他们在某些方面比教师知道的还要多,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那么单一了,教师的角色也多元化了,在当今社会,我们教师的基本职能——文化传承的执行者没有改变,但是我们却不能直接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传递经验,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实现知识的传递,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去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精心设计的环境中进行探索,这样学生能力得到锻炼,学习更加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