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前郭灌区是寒地水稻栽培集中区域之一。本文主要介绍寒地水稻标准化育秧技术。
关键词:寒地水稻;标准化;育秧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1 品种选择
选择品种要根据自然条件(年积温多少,无霜期)、土壤条件(地利、盐碱程度)、栽培水平而定。要兼顾品种熟期、产量、品质、抗逆性等条件进行综合平衡。
2 适时早育苗
2.1 壮秧标准
白根多根毛多,插后返青快。机插秧的叶龄3~3.5叶,苗高13~14cm,根数11~13条,百株干重3g以上。
2.2 苗床地选择
选择庭院做苗床地比较好。
2.3 面积及材料
每1hm2本田需要扣120~140m2的大棚或中棚,简塑钵盘400~500个,机插秧的需500~550个衬盘。
2.4 做苗床
道30cm宽,四周为排水沟,浅翻8~10cm,然后搂平,浇透底水。
2.5 营养土的配制
选择含盐量少pH值低、草籽少、土质疏松肥沃的土壤做育苗土。配制比例是用95%总干土加5%的优质腐熟的马粪或猪粪作育苗土,再加入不同育苗调理剂或硫酸,配制成育苗营养土。营养土的配制要二准一匀:二准就是床土、化肥、农药、调酸剂用量要称准;调酸曲线要测准。一匀就是配制营养土时要拌匀,采用由少到多的方法,进行混拌,多过几遍筛子。
具体方法:首先,硫酸配制营养土。1000kg育苗土加硫铵2.5kg、二铵1.5kg、硫酸钾1.5kg、硫酸锌0.1kg、敌克松125g或甲双灵100~150g,再根据所测pH值加不等量硫酸,使pH值调到4.0。其次,调理剂配制营养土,几种常用调理剂及用量:壮秧剂(吉林亨达生产),1kg加200kg育苗土配制成营养土;苗必壮(黑龙江生产),15kg/袋(分A、B、C3袋),加450kg育苗土配制成营养土,装钵盘450盘,不做复土;大秧剂(辽宁大洼生产),2.5kg加300kg育苗土配制成营养土,装钵盘150盘;“壮丰”牌壮秧肥(壮秧剂),每袋25kg加备好的床土软盘270kg,可装90个软盘;钵盘210kg,可装150个钵盘。不能用配好的营养土做覆土。
3 种子处理
每1hm2用种量一般是25kg。选晴天晒种,在干燥平坦地上铺席子或水泥地上摊开晒2~3d。用盐水选种,捞出稻谷,用清水洗种。浸种消毒目的是为了防治恶苗病和种子充分吸水,为达到好的浸种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撑握好温度,浸种阶段积温要达到100℃以上,水温要达到10℃以上,浸种时间不得少于5~7d;用药量要达到浓度,要严格按照说明用药,掌握好用水量和浸种量,这样才能起到防治恶苗病的作用;要上下均匀,最好每天搅拌1次。
4 播种
4.1 播种期
根据品种熟期、气温,水资源情况来确定。
4.2 播种量
机插秧的衬盘每盘播量为120g芽种。
4.3 摆盘
摆盘对于出苗有一定关系,摆盘前浇透置床底水,摆盘时必需盘盘挨紧,摆直,盘全部摆完后床边用细土封严。浇水,用细眼喷壶浇水,防止大水冲露出种子,然后用苗床除草剂封闭,盖地膜。
5 苗期管理
5.1 水分管理
原则是宁干勿湿。浇水时间必须在早上进行,切忌大水漫灌。中午实在缺水可将水温调到20~25℃,然后再浇。
5.2 温度管理
原则是宁低勿高。出苗期棚内温度保持在28~32℃,苗床温度不能超过32℃,以后随着气温升高棚内温度控制在25~28℃。三叶以后秧苗逐渐适应外界温度,大揭膜大通风,正常情况全揭全通。
5.3 苗床除草
用护秧(苗床除草剂)每袋50g拌细砂土3kg闷2h,可处理25~30m2苗床。在育苗覆土后均匀撒在床面上,然后盖地膜,保持床面湿润状态。注意,返浆的苗床禁用。用封闭一号均匀喷雾,不得重复,或拌沙土闷3~4h后均匀撒扬,用药量按说明进行。没有封闭的苗床,可在秧苗立针至1.5叶期间用20%敌稗,每100m2用200mL,兑水7.5kg,在晴天早上浇完水后,上午10:00左右喷雾防治效果较好。没有封闭的也没有打敌稗的苗床,发现3~4叶大稗草时可用美国产的“千金”除草剂,每100m2用“千金”8mL,兑水7.5kg喷雾。
5.4 防病
重点是打绺青枯和卷叶黄枯。打绺青枯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生理病害,是由于播种量大、温度过高、稻苗徒长;根系发育不良,加之环境条差而造成的。防治的方法主要是降低播种量,控制温度,及早通风炼苗,防止徒长;卷叶黄枯是在弱苗的基础上受病原菌侵蚀而造成的。因此,必须结合药剂做好综合防治。
5.4.1 预防立枯病
在秧苗1.5叶期用3.2%甲霜灵,恶霉灵水剂,每瓶500mL,兑水75~100kg灌于30m2苗床,然后用清水冲洗。
5.4.2 防治立枯病
苗床发病时要及时用3.2%甲霜灵,恶霉灵水剂,每瓶500mL,可处理20m2苗床,或用30%瑞苗清乳油,每瓶50mL,可处理20m2苗床,上述两种药兑水75~100kg,喷浇苗床上,然后用清水冲洗。
5.5 移栽前的准备
每100m2用硫酸铵3kg、二铵1.5kg、硫酸钾1.5kg,硫酸锌0.25kg、拌细砂土均匀撒施于苗床上,然后用清水冲洗,最好是下午15:00~16:00以后施肥较好;二带药,预防潜叶蝇;三带增产菌等,促蘖壮苗。
作者简介:武宪廷(1967-),男,吉林前郭人,前郭灌区国营红旗农场,农艺师。研究方向:水稻生产。
关键词:寒地水稻;标准化;育秧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1 品种选择
选择品种要根据自然条件(年积温多少,无霜期)、土壤条件(地利、盐碱程度)、栽培水平而定。要兼顾品种熟期、产量、品质、抗逆性等条件进行综合平衡。
2 适时早育苗
2.1 壮秧标准
白根多根毛多,插后返青快。机插秧的叶龄3~3.5叶,苗高13~14cm,根数11~13条,百株干重3g以上。
2.2 苗床地选择
选择庭院做苗床地比较好。
2.3 面积及材料
每1hm2本田需要扣120~140m2的大棚或中棚,简塑钵盘400~500个,机插秧的需500~550个衬盘。
2.4 做苗床
道30cm宽,四周为排水沟,浅翻8~10cm,然后搂平,浇透底水。
2.5 营养土的配制
选择含盐量少pH值低、草籽少、土质疏松肥沃的土壤做育苗土。配制比例是用95%总干土加5%的优质腐熟的马粪或猪粪作育苗土,再加入不同育苗调理剂或硫酸,配制成育苗营养土。营养土的配制要二准一匀:二准就是床土、化肥、农药、调酸剂用量要称准;调酸曲线要测准。一匀就是配制营养土时要拌匀,采用由少到多的方法,进行混拌,多过几遍筛子。
具体方法:首先,硫酸配制营养土。1000kg育苗土加硫铵2.5kg、二铵1.5kg、硫酸钾1.5kg、硫酸锌0.1kg、敌克松125g或甲双灵100~150g,再根据所测pH值加不等量硫酸,使pH值调到4.0。其次,调理剂配制营养土,几种常用调理剂及用量:壮秧剂(吉林亨达生产),1kg加200kg育苗土配制成营养土;苗必壮(黑龙江生产),15kg/袋(分A、B、C3袋),加450kg育苗土配制成营养土,装钵盘450盘,不做复土;大秧剂(辽宁大洼生产),2.5kg加300kg育苗土配制成营养土,装钵盘150盘;“壮丰”牌壮秧肥(壮秧剂),每袋25kg加备好的床土软盘270kg,可装90个软盘;钵盘210kg,可装150个钵盘。不能用配好的营养土做覆土。
3 种子处理
每1hm2用种量一般是25kg。选晴天晒种,在干燥平坦地上铺席子或水泥地上摊开晒2~3d。用盐水选种,捞出稻谷,用清水洗种。浸种消毒目的是为了防治恶苗病和种子充分吸水,为达到好的浸种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撑握好温度,浸种阶段积温要达到100℃以上,水温要达到10℃以上,浸种时间不得少于5~7d;用药量要达到浓度,要严格按照说明用药,掌握好用水量和浸种量,这样才能起到防治恶苗病的作用;要上下均匀,最好每天搅拌1次。
4 播种
4.1 播种期
根据品种熟期、气温,水资源情况来确定。
4.2 播种量
机插秧的衬盘每盘播量为120g芽种。
4.3 摆盘
摆盘对于出苗有一定关系,摆盘前浇透置床底水,摆盘时必需盘盘挨紧,摆直,盘全部摆完后床边用细土封严。浇水,用细眼喷壶浇水,防止大水冲露出种子,然后用苗床除草剂封闭,盖地膜。
5 苗期管理
5.1 水分管理
原则是宁干勿湿。浇水时间必须在早上进行,切忌大水漫灌。中午实在缺水可将水温调到20~25℃,然后再浇。
5.2 温度管理
原则是宁低勿高。出苗期棚内温度保持在28~32℃,苗床温度不能超过32℃,以后随着气温升高棚内温度控制在25~28℃。三叶以后秧苗逐渐适应外界温度,大揭膜大通风,正常情况全揭全通。
5.3 苗床除草
用护秧(苗床除草剂)每袋50g拌细砂土3kg闷2h,可处理25~30m2苗床。在育苗覆土后均匀撒在床面上,然后盖地膜,保持床面湿润状态。注意,返浆的苗床禁用。用封闭一号均匀喷雾,不得重复,或拌沙土闷3~4h后均匀撒扬,用药量按说明进行。没有封闭的苗床,可在秧苗立针至1.5叶期间用20%敌稗,每100m2用200mL,兑水7.5kg,在晴天早上浇完水后,上午10:00左右喷雾防治效果较好。没有封闭的也没有打敌稗的苗床,发现3~4叶大稗草时可用美国产的“千金”除草剂,每100m2用“千金”8mL,兑水7.5kg喷雾。
5.4 防病
重点是打绺青枯和卷叶黄枯。打绺青枯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生理病害,是由于播种量大、温度过高、稻苗徒长;根系发育不良,加之环境条差而造成的。防治的方法主要是降低播种量,控制温度,及早通风炼苗,防止徒长;卷叶黄枯是在弱苗的基础上受病原菌侵蚀而造成的。因此,必须结合药剂做好综合防治。
5.4.1 预防立枯病
在秧苗1.5叶期用3.2%甲霜灵,恶霉灵水剂,每瓶500mL,兑水75~100kg灌于30m2苗床,然后用清水冲洗。
5.4.2 防治立枯病
苗床发病时要及时用3.2%甲霜灵,恶霉灵水剂,每瓶500mL,可处理20m2苗床,或用30%瑞苗清乳油,每瓶50mL,可处理20m2苗床,上述两种药兑水75~100kg,喷浇苗床上,然后用清水冲洗。
5.5 移栽前的准备
每100m2用硫酸铵3kg、二铵1.5kg、硫酸钾1.5kg,硫酸锌0.25kg、拌细砂土均匀撒施于苗床上,然后用清水冲洗,最好是下午15:00~16:00以后施肥较好;二带药,预防潜叶蝇;三带增产菌等,促蘖壮苗。
作者简介:武宪廷(1967-),男,吉林前郭人,前郭灌区国营红旗农场,农艺师。研究方向:水稻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