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四年级是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期,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把握好这一过渡期。就《蟋蟀的住宅》的教学而言,采用“依文作画,以画悟文”的教学策略,化抽象的语言为形象的图画,借形象的图画去品悟抽象的语言,最后“图文结合”,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抽象思维。
【关键词】图画 语言 抽象思维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如何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把握好这一关键的过渡期呢?笔者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蟋蟀的住宅》一文时采用“依文作画,以画悟文”的教学策略,架设起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既增加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高了语文学习效率。
步骤一:依文作画,化抽象为形象。
在教学课文第5、6两个自然段时,笔者先出示这两个段落,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在脑海中画图。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的听读要求,其实是为下面的作画环节作了铺垫。在听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先行在头脑中将文字转换成画面,对蟋蟀住宅外部和内部的样子有个总体的印象和构思。
接着笔者让学生在本子上画一画“蟋蟀的住宅”草图。从现场巡视情况看,学生都能画出一点名堂,但是按照文章的顺序并能抓住每句话的要点作画,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大部分学生无法将文本精准的语言转化成合适的图像,这和孩子的心智年龄、思维特点有关系。虽然笔者作了提示,逐句朗读逐句作画,但他们的关注点依然在那些比较直观可感的语词上,比如“堤岸”“青草丛中”“弯弯曲曲的隧道”“出口有一丛草”等,所以笔者看到最多的画面就是草丛中的一个洞穴。而对于“朝着阳光”“九寸深、一指宽”“半掩着”等修饰性词语,能关注到的学生寥寥无几。由此笔者认为,逐句朗读、逐句在黑板上作画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既能引导学生抓住句子的关键语词,又能训练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图画符号,从而体会蟋蟀住宅的精妙和与众不同,领悟作者法布尔超强的观察能力和精准的文字描述。
步骤二:以画悟文,借形象悟抽象。
在学生画好蟋蟀的住宅图后,可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边画边解释。在这个过程中,笔者采用追问的形式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准确。
首先引导关注“隧道口的朝向”问题。
师:“一条倾斜的隧道 ”说明这隧道的特点是倾斜。那到底是向上倾斜,还是向下倾斜?(学生陷入沉默之中)
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请继续往下读吧。
生: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师:虽然这个句子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向上还是向下,但却暗示着重要的信息!谁读懂了?(很多学生顿悟)
生:如果隧道口向下倾斜,下大雨时,水就会往洞里灌,蟋蟀就会有危险。而如果向上倾斜,水才会立刻排出,加上阳光的照射,隧道立刻就会干的。
师:蟋蟀解决排水问题的水平真是相当高啊!从中告诉我们读书要联系上下文。
(学生对照图画进行修改完善)
虽然这位学生画的是正确的,但显然他并没有深思这样设计的用意。在笔者的追问下学生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并联系文中的句子作出解释。这样的追问能引发学生“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更为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和文本深度对话,关注文本背后的深意,并以此为依据解释现象。
学生继续作画,在“九寸深、一指宽”处他随手画了一个长条形,表示洞穴。笔者继续追问。
师:九寸深、一指宽到底有多深,有多宽?
生(认真思索片刻):我记得老师在讲解“近在咫尺”时说过一尺=十寸,那么九寸大概是30厘米左右吧,“一指宽”应该是我们大拇指的宽度吧!
师:很好,请在黑板上作画的同学按照这个深度、宽度来画。
关注长度宽度,明确作者观察之细致、描述之精准,同时借助黑板上的图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蟋蟀住宅的大小,和小小的蟋蟀形成对照,引发学生联想蟋蟀建造住宅所花费的精力、时间,对蟋蟀产生敬佩之情。
学生继续作画,在洞穴出口两旁画了一些草。笔者借机引导学生关注“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一句。
师:看到“半掩”这个词了吗,为什么门口的草是半掩着的呢?
生(恍然大悟):啊,我知道了,假如门口没草的话会很不安全,蟋蟀的天敌会找到它们;但如果门口全是草,又会遮住阳光,挡住空气,甚至可能连自己都找不着家呢。
师:我们看黑板上的画,这句话中的哪个词提醒你不能这么画?
生:“半掩”。
师:“半掩”是最佳设计,这“半”字很关键呀!作者用词是多么准确啊!
看似不经意的一个“半掩”,其实恰恰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地方。作者没有告诉我们蟋蟀门口为何这样设计,但这反而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科学道理对此作出合理科学的分析和推断,让人不得不佩服昆虫的智慧,也让人不得不对法布尔心生敬意!
在这样的引导点拨下学生将抽象的文本语言转化成一幅直观形象的图画,对蟋蟀住宅的外部和内部构造有了完整清晰的建构,同时初步感受到了作者法布尔精准而又富有内涵的文字表达。可以说,这个环节学生充分借助形象的图画来品味抽象的语言表达。
步骤三:图文结合,发展抽象思维。
当然,画画只是为了帮助理解文本,让语言可视化,而体会文本语言的准确以及风格还需细细品读。而此时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受仍是浅层次的。怎样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抽象思维呢?在学生根据文本画好“住宅图”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
1.看图填空:一边看图,一边回忆文段中的关键词语。
在( )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 ),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 )的。隧道顺着地势( ),最多不过( ),( ),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 )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 )。这就是蟋蟀的(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 )。
2.读悟写法: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这些关键语句那么准确,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蟋蟀?为什么法布尔要这样写蟋蟀呢?
“一边看图,一边填空关键词语”的练习,目的就是让学生经历将形象的画面转化成抽象的文字,深入领会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准,同时发展自己的抽象思维。通过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蟋蟀?法布尔为什么这样写蟋蟀呢?”来引发学生细细品读、深入思考,充分体会拟人化的手法,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依文作画,以画悟文”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体现了学科整合,又兼顾了学生年段学习特点,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发展搭起了一个支架。相对于图画来说,语言文字属于抽象符号,将语言文字画成图画,学生要经历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而在作画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修正图画,其实就是体会语言准确性的过程,尤其是抓住关键词来作画,之后再还原语言,真正实现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关键词】图画 语言 抽象思维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如何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把握好这一关键的过渡期呢?笔者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蟋蟀的住宅》一文时采用“依文作画,以画悟文”的教学策略,架设起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既增加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高了语文学习效率。
步骤一:依文作画,化抽象为形象。
在教学课文第5、6两个自然段时,笔者先出示这两个段落,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在脑海中画图。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的听读要求,其实是为下面的作画环节作了铺垫。在听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先行在头脑中将文字转换成画面,对蟋蟀住宅外部和内部的样子有个总体的印象和构思。
接着笔者让学生在本子上画一画“蟋蟀的住宅”草图。从现场巡视情况看,学生都能画出一点名堂,但是按照文章的顺序并能抓住每句话的要点作画,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大部分学生无法将文本精准的语言转化成合适的图像,这和孩子的心智年龄、思维特点有关系。虽然笔者作了提示,逐句朗读逐句作画,但他们的关注点依然在那些比较直观可感的语词上,比如“堤岸”“青草丛中”“弯弯曲曲的隧道”“出口有一丛草”等,所以笔者看到最多的画面就是草丛中的一个洞穴。而对于“朝着阳光”“九寸深、一指宽”“半掩着”等修饰性词语,能关注到的学生寥寥无几。由此笔者认为,逐句朗读、逐句在黑板上作画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既能引导学生抓住句子的关键语词,又能训练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图画符号,从而体会蟋蟀住宅的精妙和与众不同,领悟作者法布尔超强的观察能力和精准的文字描述。
步骤二:以画悟文,借形象悟抽象。
在学生画好蟋蟀的住宅图后,可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边画边解释。在这个过程中,笔者采用追问的形式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准确。
首先引导关注“隧道口的朝向”问题。
师:“一条倾斜的隧道 ”说明这隧道的特点是倾斜。那到底是向上倾斜,还是向下倾斜?(学生陷入沉默之中)
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请继续往下读吧。
生: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师:虽然这个句子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向上还是向下,但却暗示着重要的信息!谁读懂了?(很多学生顿悟)
生:如果隧道口向下倾斜,下大雨时,水就会往洞里灌,蟋蟀就会有危险。而如果向上倾斜,水才会立刻排出,加上阳光的照射,隧道立刻就会干的。
师:蟋蟀解决排水问题的水平真是相当高啊!从中告诉我们读书要联系上下文。
(学生对照图画进行修改完善)
虽然这位学生画的是正确的,但显然他并没有深思这样设计的用意。在笔者的追问下学生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并联系文中的句子作出解释。这样的追问能引发学生“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更为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和文本深度对话,关注文本背后的深意,并以此为依据解释现象。
学生继续作画,在“九寸深、一指宽”处他随手画了一个长条形,表示洞穴。笔者继续追问。
师:九寸深、一指宽到底有多深,有多宽?
生(认真思索片刻):我记得老师在讲解“近在咫尺”时说过一尺=十寸,那么九寸大概是30厘米左右吧,“一指宽”应该是我们大拇指的宽度吧!
师:很好,请在黑板上作画的同学按照这个深度、宽度来画。
关注长度宽度,明确作者观察之细致、描述之精准,同时借助黑板上的图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蟋蟀住宅的大小,和小小的蟋蟀形成对照,引发学生联想蟋蟀建造住宅所花费的精力、时间,对蟋蟀产生敬佩之情。
学生继续作画,在洞穴出口两旁画了一些草。笔者借机引导学生关注“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一句。
师:看到“半掩”这个词了吗,为什么门口的草是半掩着的呢?
生(恍然大悟):啊,我知道了,假如门口没草的话会很不安全,蟋蟀的天敌会找到它们;但如果门口全是草,又会遮住阳光,挡住空气,甚至可能连自己都找不着家呢。
师:我们看黑板上的画,这句话中的哪个词提醒你不能这么画?
生:“半掩”。
师:“半掩”是最佳设计,这“半”字很关键呀!作者用词是多么准确啊!
看似不经意的一个“半掩”,其实恰恰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地方。作者没有告诉我们蟋蟀门口为何这样设计,但这反而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科学道理对此作出合理科学的分析和推断,让人不得不佩服昆虫的智慧,也让人不得不对法布尔心生敬意!
在这样的引导点拨下学生将抽象的文本语言转化成一幅直观形象的图画,对蟋蟀住宅的外部和内部构造有了完整清晰的建构,同时初步感受到了作者法布尔精准而又富有内涵的文字表达。可以说,这个环节学生充分借助形象的图画来品味抽象的语言表达。
步骤三:图文结合,发展抽象思维。
当然,画画只是为了帮助理解文本,让语言可视化,而体会文本语言的准确以及风格还需细细品读。而此时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受仍是浅层次的。怎样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抽象思维呢?在学生根据文本画好“住宅图”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
1.看图填空:一边看图,一边回忆文段中的关键词语。
在( )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 ),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 )的。隧道顺着地势( ),最多不过( ),( ),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 )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 )。这就是蟋蟀的(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 )。
2.读悟写法: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这些关键语句那么准确,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蟋蟀?为什么法布尔要这样写蟋蟀呢?
“一边看图,一边填空关键词语”的练习,目的就是让学生经历将形象的画面转化成抽象的文字,深入领会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准,同时发展自己的抽象思维。通过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蟋蟀?法布尔为什么这样写蟋蟀呢?”来引发学生细细品读、深入思考,充分体会拟人化的手法,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依文作画,以画悟文”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体现了学科整合,又兼顾了学生年段学习特点,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发展搭起了一个支架。相对于图画来说,语言文字属于抽象符号,将语言文字画成图画,学生要经历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而在作画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修正图画,其实就是体会语言准确性的过程,尤其是抓住关键词来作画,之后再还原语言,真正实现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