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洱名茶喷鼻香,饮茶谁识采茶忙?若怜南国采茶女,忍渴登山与共尝。
这首诗写得颇为别致,却不知道作者是否登过南糯山?
高高的南糯山,巍峨的山峰直插云天,白云常常在山峦萦绕着,象是眷恋那里的哈尼族的姑娘一样,一年四季,朝朝暮暮,总是不肯离开。有时候,白云随着清风离去了,不长时间又会回到南糯山上来。有人说,白云是在眷恋采茶姑娘,不,白云眷念的不是采茶姑娘,而是铺在南糯山上一望无边的绿茶树。那里不但是普洱茶的故乡,还有着茶树王呢。
普洱茶在全国是颇有声誉的,它同杭州的龙井、六安的瓜片,同蒙顶茶、武夷茶一样有名。它的特点是叶大、肉厚、香浓、味醇,被人们誉为"绿色的金子"。早在唐代,就有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银生城界诸山是在开南节度管辖内,即今天西双版纳地区。清代阮福在他的《普洱茶记》一书里写道:"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檀萃滇海虞衡志》里,还有这样的记载:"普洱茶名重天下,出普洱所属六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商,六曰慢撒。周八百里,四山作茶者数十万人,等客收买,运于各处。普洱茶不知起于何时?宋向南渡后,于桂林之静江军以茶易西番之马,是所谓滇南无茶也。"这里说的滇南,是指今天的大理一带。文里说的六大茶山,均在今天的西双版纳境内,可见普洱茶并不产在普洱。据南糯山的老茶农们说:他们五十五代之前的老祖宗,就在这山上开辟茶地了,是他们世世代代,用勤劳的双手,培植了有名的普洱名茶。连大作家曹雪芹,也在《红楼梦》里让大观园的才子佳人们,大品普洱茶呢。
美丽的西双版纳啊,是会以普洱茶的故乡而感到自豪的,更值得自豪的,还是南糯山上有着一棵"茶树王"。这棵茶树王高达四点五九米,树幅达十点九米,直径为一点三八米,要三个人才能合抱得过来。这样的大茶树,是个奇迹,世界上是少有的。据年轮推算,它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了。南糯山的群众把它称作"沙桂茶"。据说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一次国际性的茶叶会上,印度专家认为印度是最早的茶叶生产地,由于发现这棵古老的茶树王,从而推翻了这个结论。很多国家的茶叶专家,都来看了这棵茶树王,对中国悠久的产茶历史,赞不绝口。近年来,在勐海县巴达乡的大黑山里,又发现一棵野生型的老茶树,这棵茶树比"茶树王"更大更古了,有人量过,高达三十四米,树干直径有一米多,据说这棵茶树已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这里,是哈尼族的故乡。当地哈尼族的群众,有着这样一个传说:他们哈尼山上原先是没有茶树的,到了三国时候,孔明带兵在这一带打仗,由于水土不服,气候不适应,很多士兵炎热得害了眼病。军队不能前进了,孔明很着急,竟将他从河南南阳带来的手杖,插进地里去了。谁知那根手杖,很快生根,长出嫩绿的叶子来。原来那根手杖,是茶树做的。孔明就叫士兵采下那些绿叶,用开水泡着喝。茶水是下凉的,士兵们喝了茶叶水,眼病很快就好了。军队又继续前进,还打了很多胜仗呢。
多么有趣的传说呀。其实,孔明是没有到过西双版纳的,但它却说明了饮茶的好处。普洱茶在西双版纳各族人民生活中,是占有重要地位的。长期以来,普洱茶就成为与内地交往的重要媒介,对藏族人民的生活,更是极端重要。康藏地区从古以来,就是畜牧业,吃酥油和乳制品是需要饮茶的。康藏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不出产茶叶。普洱茶运入藏族地区的年代很久,到明代已经很发达了。清代时藏族同胞就以马匹来交换普洱茶,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茶马互市"。《云南通志》中说:西双版纳的各族群众"衣食仰给茶山"。
可是,在旧社会,由于土司头人和反动政府的压榨,对茶农们的苛捐杂税,象牛毛一样多。茶农们被迫年年用"剃光头"的方法采茶,对茶树大有损伤。《镇越县志》里有着这样一段记载:"本县所属连同倚邦在内,昔称五大茶山,在乾隆嘉庆时代,最为兴盛,商业如云集,每年产茶达万担以上。今则茶老树枯,质量转变,人民顽梗,不得改良,茶农荒芜,茶叶衰颓,较诸往昔,一落千丈,每年产茶额仅千担而已。"镇越就是今天西双版纳州的勐腊县。"绿色的金子"掩蔽在蓬蒿野草里,就连这棵"茶树王"也蟠满了各种各样的寄生物。茶农们伤心地唱着:
茶树穷人栽,茶叶穷人采,老叭竹楼飘茶香,穷人尸骨树下埋。
解放后,南糯山的茶山恢复了青春,那棵年已八百岁的"茶树王"也返老还童,古树新花,披上了翡翠般的綠色盛装。当你走上南糯山,看到那一望无边的茶树,一排排,一围围,茶园成片,整齐如一,一台台地围上一个又一个山顶,象是碧绿的天梯一样,你就会感到一种绿意,扑眼而来,似乎在向你呼唤,似乎在向你招手。装扮朴实而美丽的哈尼姑娘、傣族姑娘背着用竹篾编制的茶箩,在高高的南糯山上采茶,总是唱着嘹亮而又悦耳的歌声:
高高的南糯山啊,你飞起了金色的孔雀,
红虹的太阳多么温暖啊,它照亮了绿色的金子。
哈尼姑娘每年采茶,总要从她们中间推选出三个最能干的采茶能手,去那棵"茶树王"的大树上采嫩叶,一年要采鲜茶数百斤。现在勐海和南糯山的石头寨,都建了制茶厂。西双版纳生产的"滇红"、"滇绿"、"紧茶"、"方茶"、"春蕊"、"普洱茶"等几十个品种,在国内外市场均享有很高的声誉。
啊,巍峨的南糯山,满山都是绿色的金子!
这首诗写得颇为别致,却不知道作者是否登过南糯山?
高高的南糯山,巍峨的山峰直插云天,白云常常在山峦萦绕着,象是眷恋那里的哈尼族的姑娘一样,一年四季,朝朝暮暮,总是不肯离开。有时候,白云随着清风离去了,不长时间又会回到南糯山上来。有人说,白云是在眷恋采茶姑娘,不,白云眷念的不是采茶姑娘,而是铺在南糯山上一望无边的绿茶树。那里不但是普洱茶的故乡,还有着茶树王呢。
普洱茶在全国是颇有声誉的,它同杭州的龙井、六安的瓜片,同蒙顶茶、武夷茶一样有名。它的特点是叶大、肉厚、香浓、味醇,被人们誉为"绿色的金子"。早在唐代,就有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银生城界诸山是在开南节度管辖内,即今天西双版纳地区。清代阮福在他的《普洱茶记》一书里写道:"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檀萃滇海虞衡志》里,还有这样的记载:"普洱茶名重天下,出普洱所属六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商,六曰慢撒。周八百里,四山作茶者数十万人,等客收买,运于各处。普洱茶不知起于何时?宋向南渡后,于桂林之静江军以茶易西番之马,是所谓滇南无茶也。"这里说的滇南,是指今天的大理一带。文里说的六大茶山,均在今天的西双版纳境内,可见普洱茶并不产在普洱。据南糯山的老茶农们说:他们五十五代之前的老祖宗,就在这山上开辟茶地了,是他们世世代代,用勤劳的双手,培植了有名的普洱名茶。连大作家曹雪芹,也在《红楼梦》里让大观园的才子佳人们,大品普洱茶呢。
美丽的西双版纳啊,是会以普洱茶的故乡而感到自豪的,更值得自豪的,还是南糯山上有着一棵"茶树王"。这棵茶树王高达四点五九米,树幅达十点九米,直径为一点三八米,要三个人才能合抱得过来。这样的大茶树,是个奇迹,世界上是少有的。据年轮推算,它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了。南糯山的群众把它称作"沙桂茶"。据说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一次国际性的茶叶会上,印度专家认为印度是最早的茶叶生产地,由于发现这棵古老的茶树王,从而推翻了这个结论。很多国家的茶叶专家,都来看了这棵茶树王,对中国悠久的产茶历史,赞不绝口。近年来,在勐海县巴达乡的大黑山里,又发现一棵野生型的老茶树,这棵茶树比"茶树王"更大更古了,有人量过,高达三十四米,树干直径有一米多,据说这棵茶树已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这里,是哈尼族的故乡。当地哈尼族的群众,有着这样一个传说:他们哈尼山上原先是没有茶树的,到了三国时候,孔明带兵在这一带打仗,由于水土不服,气候不适应,很多士兵炎热得害了眼病。军队不能前进了,孔明很着急,竟将他从河南南阳带来的手杖,插进地里去了。谁知那根手杖,很快生根,长出嫩绿的叶子来。原来那根手杖,是茶树做的。孔明就叫士兵采下那些绿叶,用开水泡着喝。茶水是下凉的,士兵们喝了茶叶水,眼病很快就好了。军队又继续前进,还打了很多胜仗呢。
多么有趣的传说呀。其实,孔明是没有到过西双版纳的,但它却说明了饮茶的好处。普洱茶在西双版纳各族人民生活中,是占有重要地位的。长期以来,普洱茶就成为与内地交往的重要媒介,对藏族人民的生活,更是极端重要。康藏地区从古以来,就是畜牧业,吃酥油和乳制品是需要饮茶的。康藏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不出产茶叶。普洱茶运入藏族地区的年代很久,到明代已经很发达了。清代时藏族同胞就以马匹来交换普洱茶,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茶马互市"。《云南通志》中说:西双版纳的各族群众"衣食仰给茶山"。
可是,在旧社会,由于土司头人和反动政府的压榨,对茶农们的苛捐杂税,象牛毛一样多。茶农们被迫年年用"剃光头"的方法采茶,对茶树大有损伤。《镇越县志》里有着这样一段记载:"本县所属连同倚邦在内,昔称五大茶山,在乾隆嘉庆时代,最为兴盛,商业如云集,每年产茶达万担以上。今则茶老树枯,质量转变,人民顽梗,不得改良,茶农荒芜,茶叶衰颓,较诸往昔,一落千丈,每年产茶额仅千担而已。"镇越就是今天西双版纳州的勐腊县。"绿色的金子"掩蔽在蓬蒿野草里,就连这棵"茶树王"也蟠满了各种各样的寄生物。茶农们伤心地唱着:
茶树穷人栽,茶叶穷人采,老叭竹楼飘茶香,穷人尸骨树下埋。
解放后,南糯山的茶山恢复了青春,那棵年已八百岁的"茶树王"也返老还童,古树新花,披上了翡翠般的綠色盛装。当你走上南糯山,看到那一望无边的茶树,一排排,一围围,茶园成片,整齐如一,一台台地围上一个又一个山顶,象是碧绿的天梯一样,你就会感到一种绿意,扑眼而来,似乎在向你呼唤,似乎在向你招手。装扮朴实而美丽的哈尼姑娘、傣族姑娘背着用竹篾编制的茶箩,在高高的南糯山上采茶,总是唱着嘹亮而又悦耳的歌声:
高高的南糯山啊,你飞起了金色的孔雀,
红虹的太阳多么温暖啊,它照亮了绿色的金子。
哈尼姑娘每年采茶,总要从她们中间推选出三个最能干的采茶能手,去那棵"茶树王"的大树上采嫩叶,一年要采鲜茶数百斤。现在勐海和南糯山的石头寨,都建了制茶厂。西双版纳生产的"滇红"、"滇绿"、"紧茶"、"方茶"、"春蕊"、"普洱茶"等几十个品种,在国内外市场均享有很高的声誉。
啊,巍峨的南糯山,满山都是绿色的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