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和方向,教学目标清晰度决定了教学流程设计的合理性和教学效果的达成度,对教材才能有更合理的表现形式。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细化为课堂教学目标,通过体育课堂教学落实。把握教学目标制订原则,掌握制订教学目标的步骤,更有效落实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设计;探讨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前期,我参加学校体育与健康公开课评课议课活动中,发现体育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部分存在多种不同的表述形式:如,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认知目标、运动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运动技能、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四)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心健康、社会适应;五)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六)运动知识技能、体育精神;七)笼统表述,如无客观的衡量标准等,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究竟哪种表述形式更客观科学合理呢?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和方向,教学目标清晰度决定了教学流程设计的合理性和教学效果的达成度,对教材才能有更合理的表现形式。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在学科核心素养引领下究竟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在具体制订中有哪些具体操作步骤?现作如下研讨。
2.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
2.1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教学目标应该涵盖三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首先要思考如何制订目标,要具备目标意识。如果体育教师首先思考的还是教什么内容,那么就极有可能被教学内容所牵制,出现教的内容无法达成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况。因此,只有树立了目标意识,才能获得教育教学的主动性,才能保证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绝对不能出现只针对核心素养的某一个方面的情况。为了保证学习目标的制订涵盖三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即要从传统的“学科中心观”和“内容中心观”的桎梏中走出来。
在制订任何层次的学习目标时,都应该涵盖三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之所以必须要覆盖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课程标准(2017年版)》做了明确的说明,即“三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联系密切、相互影响,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得以全面发展,并在解决复杂情境的实际问题过程中整体发挥作用”。
2.2教学目标的关联性
要保证学习目标之间呈现逐级落实的关系,从学生培养的角度来看,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和学习目标形成了一个相互衔接的体系,使得学科核心素养最后可以落实到每一节课中。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设计中,很多一线体育教师缺乏整体意识,将自己的目光仅仅聚焦于课堂中学习目标的设计,更多从方便自己教学的角度出发,至于制订的课时学习目标能否有效达成学段目标、模块学习目标和单元学习目标,则很少考虑。体育教师要能够从国家课程标准的出发,从上到下梳理学习目标体系,了解下一级目标是否能够全面和有效支撑上一级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将学科核心素养通过不同层次学习目标而逐级落实。由此可见,我们体育教师应该具备学习目标分解意识,根据课堂学习需要分解确定学习目标。
2.3教学目标的主体性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目标的制订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学生的学习需要什么、能够达成什么、如何达成等。体育教师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从学生角度出发制订学习目标时,首先要充分了解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因为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底线,是所有学生都应该达到的。其次,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所教班级学生的运动基础、学习兴趣、身体状态、个性化需求、课堂学习期望等。最后,在撰写学习目标时,一定要使用“学生能够……”的方式。针对此问题,有些体育教师提出疑问,认为是不是从学生角度出发撰写学习目标不重要,因为在实践操作中并无多大区别。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师的价值观,尤其是学习目标体现了教师的操作路向,所以首先必须要在价值观层面保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制定步骤
3.1依据《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
《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实施、管理、督导评估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师制订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深入研究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和学科素养表现是最重要的前提。
3.2研究教材教法
教材是实现《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的载体,为了更好制定教学目标。教师需要理解与研究教材。要研教材、悟教材、深刻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
3.3开展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基础。只有真正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心理认知特点与学科能力,才确定学生现阶段学习活动中的最近发展区,而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阐述最接近发展区就是教与学的目标。
3.4教学目标分解
依据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分目标、学段目标、模块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一节课要达成的目标,需要从模块目标中分解出来,对于每一个方面的目标又要进行水平划分,最终将不同水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整合成具体化的课时目标。
3.5教学目标的表述
教学目标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教学目标表述的是教学后学生在能力和行为方面发生的变化。一般认为表述要有四要素:主题、行为、条件和标准,其中行为具有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外显特征。
4.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目标要在认真贯彻落实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精神与要求前提下,结合具体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把“健康行为素养”与“运动能力素养”中的部分内容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认知目标”之中,把“运动能力素养”中的部分内容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运动技能目标”之中,把“体育品德素养”中的部分内容融入到“情感目标”之中,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准确性、科学性与灵活性。真正实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引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让体育运动成为高中生一种学习方式,一种生活习惯,将这种内在需求转化成为外在的学生核心素养。通过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运动能力提升、行为习惯的培养,优秀体育品德的养成,为高中生的终身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侯国民,莫永华.基于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J].中国学校体育,2019(09)
[2]李文江.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细化为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思考[J].体育教学,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