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细读”作为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最基本的文学批评方法和手段,近年来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文本细读多被用来逐字逐句理解课文的意思、落实知识点,为学生迎接各种考试作准备。殊不知,这恰恰背离了文本细读作为—种教学方法的现实意义——引起学生对于經典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文本细读之落脚点并非知识本身,而是作为一种学习方法以求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发挥巨大作用。因此,教师应把握住文本细读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方式。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分析文本细读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目的。
一、细微之处,理解人物
人物可以说是《红楼梦》整部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因而人物分析应占据作品分析极大的比重。作者对于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极度重视,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服装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细读文本,则必能从作者对于人物的细致勾画中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心理、性格等情感因素。以下以《林黛玉进贾府》中对于王熙凤的语言刻画与动作描写为例,进行细读理解。
王熙凤的出场被作者刻画得浓墨重彩:“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人未到而笑语先至,王熙凤用笑声和语言为自己的出场进行了铺垫,彰显了自己的与众不同;一句“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表面看是在致歉,实际却未免有向林黛玉展示自己地位的用意。
而后文一番称赞黛玉的话则将王熙凤的语言艺术与行为艺术展现到了极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目.这通身的气派,竞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不动声色地夸到了三方五人,并彰显了自己的地位:说黛玉通身的气派像老祖宗一般,夸到了老祖宗;不像外孙女反而像嫡亲的孙女,夸赞了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而整句话又都是对于林黛玉的夸赞;“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在向老祖宗表现自己时时刻刻关注着她的同时,也向林黛玉委婉地表示自己天天陪在老祖宗身边,知悉老祖宗的所言所行。接着说“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而当老祖宗笑说休提前话,便“忙转悲为喜”。—个“忙”字生动形象,非常有画面感。她的一颦一笑全非发自内心,而是逢场作戏,以老祖宗为中心,全力奉承着贾府真正的掌权者。她继而又将目光转向林黛玉,向其提出一连串问题,看似是对林黛玉的关心,但并未给林黛玉—丝一毫作出回答的时间,只是在自顾发问。这是因为她的目的并不是要从林黛玉这里得到回答,而是要向林黛玉彰显自己在贾府的地位。
还有一处不得不提。当王夫人提出本应给林黛玉拿两匹缎子做衣服时,王熙凤接话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事实上,王熙凤是否事先备下给林黛玉做衣服的缎子未可知,极有可能是并未准备。且实际是否准备好无人可知,就算尚未准备,回去现准备两匹缎子送与夫人过目完全来得及,但明面上一定要说自己准备好了,以显示自己处事周全、未雨绸缪。
从上述具体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人物的刻画常常隐藏在细微之处,当我们捕捉到它们时,便能对人物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进一步体会文章的内涵。
二、贯通全书,前后勾连
《林黛玉进贾府》尽管从情节上看是相对独立完整的一部分,但是故事中细微之处的前因后果却是与全书前后勾连的。因此,在发现这些“残缺”的、有碍于理解的细节并与前后文相互勾连,以从中找出解释或补充的字句或片段舡作中,文本细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黛玉提到三岁那年想要化她出家的一个癞头和尚所说的话:“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这段活乍—看没有什么特殊含义,但却是为后文黛玉一生的爱恨纠葛、年纪轻轻便病逝埋下了伏笔。
宝玉、黛玉二人初见时,先是黛玉“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而宝玉则是直接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二人仿若旧相识,若单纯从节选片段来看未免有些奇怪,而联系到全书开头所述,二人前世作为赤瑕宫神瑛侍者和绛珠草的前缘故事便不难理解了。
在阅读文章时,细读文本的做法使我们更容易发现一些勾连前后的细微之处,有助于我们贯通全书,进一步加深对节选段甚至全书的理解。
三、提问交流,推进辨误
没有互动的课堂教学是不完整的。提问交流不应是教师一贯的提问与学生机械的回答,而应是教师通过不断的引导,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当双方看法存在差异时,通过查找资料、教师引导等方式解决,有时甚至可以取得辨误的效果。如林黛玉进贾府是“寄人篱下”,身世凄惨,家中无权无势,这种印象在很多学生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然而只要细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林家与贾家不仅在地位上门当户对,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更是巡盐御史,既有实权又坐拥巨大财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若林家一穷二白,贾母怎会把最疼爱的女儿嫁过去这一点切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而实现对林黛玉身世的辨误。
四、见微知著,着眼全局
或许有^会贡疑,强调文本细读是否会让语文教学落入眼界狭隘、过分注重细节的窠臼?其实不然,正如本文第二部分所沦述的,文本细读可以贯通全书,使全书内容前后勾连。文本细读虽是从小处着眼,但应该也必须放眼全局。这一点也是作为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并对学生着重强调的,文本细读不仅仅是为了于细微之处深入剖析,更是为了见微知著,树立全局意识。
从节选文本看,《红楼梦》全书两大悲剧线索——家庭悲剧和爱情悲剧——在这里萌芽。
其一,家庭悲剧。从一开始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形式以及黛玉之眼所见、耳所闻,我们不难看出这个封建大家庭等级森严,生活奢靡。如此华贵奢靡,是兴盛之相,亦是衰颓之征。家庭的悲剧便是从此处人手描绘的。
其二,爱情悲剧。宝黛二人初见,互觉仿若旧相识,已然缔结前缘,二^更是在不觉中倾心对方。当宝玉得知黛玉无玉之时,便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玉狠命摔去,满面泪痕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此处为宝黛二人情之缘起,亦是二人的爱情悲剧之源。二人的爱情之路是伴随着双方的眼泪与心血的,因二人的痴狂而坎坷不已。
当运用文本细读做到以上四点之后,便可自然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通过细读文本发现一个可探究的关注点时,会渴望知道它究竟是什么,由何而来,又可联系至何处,作者有何深意,对全书有怎样的作用。如此一来,便会自然而然地拿起原著进行自觉阅读,那么文本细读作为教学之法的使命也就此完成了。作为教师,需要做的便是通过生动、有条理的讲授将学生带入文本细读思维方法的体系中,潜移默化地强调这种学习方法并将其根植于学生的思维之中,授人以渔。
总体来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也必须让学生明白:作品才是真正的“老师”,教师只是引路人。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应该学习的不仅是教师传授的知识,更应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所使用或教授的学习方法;与之相对应,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或者单纯地为考试而作准备,更应向学生传授对他们未来学习发展有益的学习方法。
一、细微之处,理解人物
人物可以说是《红楼梦》整部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因而人物分析应占据作品分析极大的比重。作者对于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极度重视,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服装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细读文本,则必能从作者对于人物的细致勾画中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心理、性格等情感因素。以下以《林黛玉进贾府》中对于王熙凤的语言刻画与动作描写为例,进行细读理解。
王熙凤的出场被作者刻画得浓墨重彩:“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人未到而笑语先至,王熙凤用笑声和语言为自己的出场进行了铺垫,彰显了自己的与众不同;一句“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表面看是在致歉,实际却未免有向林黛玉展示自己地位的用意。
而后文一番称赞黛玉的话则将王熙凤的语言艺术与行为艺术展现到了极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目.这通身的气派,竞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不动声色地夸到了三方五人,并彰显了自己的地位:说黛玉通身的气派像老祖宗一般,夸到了老祖宗;不像外孙女反而像嫡亲的孙女,夸赞了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而整句话又都是对于林黛玉的夸赞;“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在向老祖宗表现自己时时刻刻关注着她的同时,也向林黛玉委婉地表示自己天天陪在老祖宗身边,知悉老祖宗的所言所行。接着说“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而当老祖宗笑说休提前话,便“忙转悲为喜”。—个“忙”字生动形象,非常有画面感。她的一颦一笑全非发自内心,而是逢场作戏,以老祖宗为中心,全力奉承着贾府真正的掌权者。她继而又将目光转向林黛玉,向其提出一连串问题,看似是对林黛玉的关心,但并未给林黛玉—丝一毫作出回答的时间,只是在自顾发问。这是因为她的目的并不是要从林黛玉这里得到回答,而是要向林黛玉彰显自己在贾府的地位。
还有一处不得不提。当王夫人提出本应给林黛玉拿两匹缎子做衣服时,王熙凤接话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事实上,王熙凤是否事先备下给林黛玉做衣服的缎子未可知,极有可能是并未准备。且实际是否准备好无人可知,就算尚未准备,回去现准备两匹缎子送与夫人过目完全来得及,但明面上一定要说自己准备好了,以显示自己处事周全、未雨绸缪。
从上述具体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人物的刻画常常隐藏在细微之处,当我们捕捉到它们时,便能对人物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进一步体会文章的内涵。
二、贯通全书,前后勾连
《林黛玉进贾府》尽管从情节上看是相对独立完整的一部分,但是故事中细微之处的前因后果却是与全书前后勾连的。因此,在发现这些“残缺”的、有碍于理解的细节并与前后文相互勾连,以从中找出解释或补充的字句或片段舡作中,文本细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黛玉提到三岁那年想要化她出家的一个癞头和尚所说的话:“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这段活乍—看没有什么特殊含义,但却是为后文黛玉一生的爱恨纠葛、年纪轻轻便病逝埋下了伏笔。
宝玉、黛玉二人初见时,先是黛玉“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而宝玉则是直接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二人仿若旧相识,若单纯从节选片段来看未免有些奇怪,而联系到全书开头所述,二人前世作为赤瑕宫神瑛侍者和绛珠草的前缘故事便不难理解了。
在阅读文章时,细读文本的做法使我们更容易发现一些勾连前后的细微之处,有助于我们贯通全书,进一步加深对节选段甚至全书的理解。
三、提问交流,推进辨误
没有互动的课堂教学是不完整的。提问交流不应是教师一贯的提问与学生机械的回答,而应是教师通过不断的引导,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当双方看法存在差异时,通过查找资料、教师引导等方式解决,有时甚至可以取得辨误的效果。如林黛玉进贾府是“寄人篱下”,身世凄惨,家中无权无势,这种印象在很多学生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然而只要细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林家与贾家不仅在地位上门当户对,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更是巡盐御史,既有实权又坐拥巨大财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若林家一穷二白,贾母怎会把最疼爱的女儿嫁过去这一点切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而实现对林黛玉身世的辨误。
四、见微知著,着眼全局
或许有^会贡疑,强调文本细读是否会让语文教学落入眼界狭隘、过分注重细节的窠臼?其实不然,正如本文第二部分所沦述的,文本细读可以贯通全书,使全书内容前后勾连。文本细读虽是从小处着眼,但应该也必须放眼全局。这一点也是作为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并对学生着重强调的,文本细读不仅仅是为了于细微之处深入剖析,更是为了见微知著,树立全局意识。
从节选文本看,《红楼梦》全书两大悲剧线索——家庭悲剧和爱情悲剧——在这里萌芽。
其一,家庭悲剧。从一开始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形式以及黛玉之眼所见、耳所闻,我们不难看出这个封建大家庭等级森严,生活奢靡。如此华贵奢靡,是兴盛之相,亦是衰颓之征。家庭的悲剧便是从此处人手描绘的。
其二,爱情悲剧。宝黛二人初见,互觉仿若旧相识,已然缔结前缘,二^更是在不觉中倾心对方。当宝玉得知黛玉无玉之时,便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玉狠命摔去,满面泪痕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此处为宝黛二人情之缘起,亦是二人的爱情悲剧之源。二人的爱情之路是伴随着双方的眼泪与心血的,因二人的痴狂而坎坷不已。
当运用文本细读做到以上四点之后,便可自然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通过细读文本发现一个可探究的关注点时,会渴望知道它究竟是什么,由何而来,又可联系至何处,作者有何深意,对全书有怎样的作用。如此一来,便会自然而然地拿起原著进行自觉阅读,那么文本细读作为教学之法的使命也就此完成了。作为教师,需要做的便是通过生动、有条理的讲授将学生带入文本细读思维方法的体系中,潜移默化地强调这种学习方法并将其根植于学生的思维之中,授人以渔。
总体来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也必须让学生明白:作品才是真正的“老师”,教师只是引路人。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应该学习的不仅是教师传授的知识,更应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所使用或教授的学习方法;与之相对应,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或者单纯地为考试而作准备,更应向学生传授对他们未来学习发展有益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