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程的诗歌学习,旨在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其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离骚》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引领学生通过阅读领会诗歌《离骚》的内涵,掌握其诗歌精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阅读;诗歌教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0-0017-02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而又相互作用的。就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关系而言,两者的对话是教学的基础,是根本,是学生主动积极而又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儲备和生活经验,正确地运用所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提取信息、获取知识,初步形成阅读能力的初始,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感悟的过程。那么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呢?本文以《离骚》为例,尝试探讨诗歌作品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性。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的第二单元,学习的是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教科书中指出:“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还要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第五课《离骚》虽是节选,但阅读难度较大,且对某些语句的理解历来存在分歧,因而学习本文应结合有关资料多做准备。教学不应仅仅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更应该有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等过程的参与。鉴于以上原因,我在教读这篇诗歌作品时,就综合考虑了教材与教学方法等多种因素。
一、关于教材的思考
能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既是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又是一个个敞开的文本,具有生命的灵性。课堂内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萨特尔指出:“阅读不是一项机械性的行动,不像是照相底片那样受符号的感应,阅读不仅仅是感知,而是想象、体验、理解、参与的过程,永远是主动的,自由的。”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显得尤为必要。《离骚》这首诗歌,是两千多年前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在该单元中占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一方面,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楚辞是继北方黄河流域的《诗经》并受到其影响之后,在南方江淮流域出现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新兴诗体,其本身就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楚辞作品尤其是屈原的《离骚》,情感浓郁,文辞瑰丽,想象丰富,结构雄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学生理解的难度也比较大。从作品的内容来看,《离骚》是中国古代篇幅最长、规模宏伟的政治抒情长诗,全诗373句,近2500字,既具有诗人自传的性质,反映出诗人爱国的思想感情,表达其爱憎分明的立场态度,又通过极富力度的想象,将历史、现实、天界、人间和幻境相互交织,构建出一个奇特华美、绚烂多彩的神话世界,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整首诗歌回环激荡,撼人心魄,对后世文学和知识分子的人格精神塑造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课文节选的内容,主要是诗人政治理想和政治遭遇的自述,表达了诗人的非凡心态以及因满腔忠诚不被君王理解而产生的苦闷,进而闪现出退隐的念头,抒发了诗人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建议,可从“注意对诵读的指导”入手,引导学生举出具体的例句,给句子划分停顿并让学生注意句首语气词、句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等。读这些词的时候,可长可短,可断可连,全看表达感情的需要。
二、关于教学方法的思考
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对话,首先要保证学生在阅读行为中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其次要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自主阅读文本的技巧与方法。任何语言材料的学习都是从最初的感知开始的,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整体上感知所学文章,并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反复循环地进行充分阅读、自由阅读。在阅读以至诵读中,一定要咬准字音、感知字形、理解部分词义,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层次,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综合思考并能够提出问题。学生与文本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即与文本本身有了对接与碰撞,同时会与作者的思想灵感有碰撞,因而就会产生自己的看法。为了了解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程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读出了什么问题,产生了哪些看法,等等。
按照新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学生在古典诗歌方面的阅读能力要求,我把《离骚》节选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一是理解诗人的政治遭遇,培养学生评判时势的能力;二是反复诵读,抓住、疏通关键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品评古典诗歌的能力。在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强调“以读为主,通过诵读来认知文意、体会情感、体会诗歌高超的语言技巧和表现艺术”,强调反复诵读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教学重难点中也明确了“诵读品味,体会作者的忧愤和豪情,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忠贞不渝的高尚品质”。这足以看出阅读在诗歌《离骚》教学中的重要性。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每当我向学生讲授新知识的时候,都会充分考虑到教学对象在学习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特殊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重点、难点并采取不同的教学对策。由于我校地处偏僻的北方农村,且高中生的入学成绩普遍较差,底子较为薄弱,在诗歌学习中很多学生在诵读方面都不流畅,更谈不上理解诗歌大意,缺乏最基本的品评古代诗歌的能力。对于先秦文学中的楚辞作品,他们在学习上更是存在很大的困难。在教读《离骚》的过程中,我曾自我反思,课堂效果如此不理想的原因,除了我校学生的入学成绩较差、底子较为薄弱之外,如何拉近与作者的距离,也是一个难题。于是后来在引导学生学习《离骚》这一作品的时候,我先从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入手,让学生在初步了解作者、时代背景的基础上,逐步走进文本,然后由难到易,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把握诗歌大意,有步骤地实现与文本的成功对话。
综上所述,语文文本含有丰富深刻的情感内容,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去积极感受、反复体会,并在阅读过程中以恰当的方式去体现、表达,使阅读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当然,在阅读方面还存在很多需要我们加以研究并解决的问题。如在学习体验活动中,如何使学生享有更大的空间,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针对不同的文本如何引导学生去进行“对话”?这些问题还值得我们不断去探索研究,去深入思考,使阅读这种方式在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阅读;诗歌教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0-0017-02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而又相互作用的。就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关系而言,两者的对话是教学的基础,是根本,是学生主动积极而又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儲备和生活经验,正确地运用所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提取信息、获取知识,初步形成阅读能力的初始,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感悟的过程。那么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呢?本文以《离骚》为例,尝试探讨诗歌作品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性。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的第二单元,学习的是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教科书中指出:“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还要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第五课《离骚》虽是节选,但阅读难度较大,且对某些语句的理解历来存在分歧,因而学习本文应结合有关资料多做准备。教学不应仅仅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更应该有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等过程的参与。鉴于以上原因,我在教读这篇诗歌作品时,就综合考虑了教材与教学方法等多种因素。
一、关于教材的思考
能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既是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又是一个个敞开的文本,具有生命的灵性。课堂内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萨特尔指出:“阅读不是一项机械性的行动,不像是照相底片那样受符号的感应,阅读不仅仅是感知,而是想象、体验、理解、参与的过程,永远是主动的,自由的。”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显得尤为必要。《离骚》这首诗歌,是两千多年前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在该单元中占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一方面,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楚辞是继北方黄河流域的《诗经》并受到其影响之后,在南方江淮流域出现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新兴诗体,其本身就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楚辞作品尤其是屈原的《离骚》,情感浓郁,文辞瑰丽,想象丰富,结构雄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学生理解的难度也比较大。从作品的内容来看,《离骚》是中国古代篇幅最长、规模宏伟的政治抒情长诗,全诗373句,近2500字,既具有诗人自传的性质,反映出诗人爱国的思想感情,表达其爱憎分明的立场态度,又通过极富力度的想象,将历史、现实、天界、人间和幻境相互交织,构建出一个奇特华美、绚烂多彩的神话世界,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整首诗歌回环激荡,撼人心魄,对后世文学和知识分子的人格精神塑造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课文节选的内容,主要是诗人政治理想和政治遭遇的自述,表达了诗人的非凡心态以及因满腔忠诚不被君王理解而产生的苦闷,进而闪现出退隐的念头,抒发了诗人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建议,可从“注意对诵读的指导”入手,引导学生举出具体的例句,给句子划分停顿并让学生注意句首语气词、句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等。读这些词的时候,可长可短,可断可连,全看表达感情的需要。
二、关于教学方法的思考
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对话,首先要保证学生在阅读行为中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其次要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自主阅读文本的技巧与方法。任何语言材料的学习都是从最初的感知开始的,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整体上感知所学文章,并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反复循环地进行充分阅读、自由阅读。在阅读以至诵读中,一定要咬准字音、感知字形、理解部分词义,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层次,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综合思考并能够提出问题。学生与文本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即与文本本身有了对接与碰撞,同时会与作者的思想灵感有碰撞,因而就会产生自己的看法。为了了解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程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读出了什么问题,产生了哪些看法,等等。
按照新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学生在古典诗歌方面的阅读能力要求,我把《离骚》节选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一是理解诗人的政治遭遇,培养学生评判时势的能力;二是反复诵读,抓住、疏通关键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品评古典诗歌的能力。在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强调“以读为主,通过诵读来认知文意、体会情感、体会诗歌高超的语言技巧和表现艺术”,强调反复诵读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教学重难点中也明确了“诵读品味,体会作者的忧愤和豪情,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忠贞不渝的高尚品质”。这足以看出阅读在诗歌《离骚》教学中的重要性。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每当我向学生讲授新知识的时候,都会充分考虑到教学对象在学习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特殊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重点、难点并采取不同的教学对策。由于我校地处偏僻的北方农村,且高中生的入学成绩普遍较差,底子较为薄弱,在诗歌学习中很多学生在诵读方面都不流畅,更谈不上理解诗歌大意,缺乏最基本的品评古代诗歌的能力。对于先秦文学中的楚辞作品,他们在学习上更是存在很大的困难。在教读《离骚》的过程中,我曾自我反思,课堂效果如此不理想的原因,除了我校学生的入学成绩较差、底子较为薄弱之外,如何拉近与作者的距离,也是一个难题。于是后来在引导学生学习《离骚》这一作品的时候,我先从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入手,让学生在初步了解作者、时代背景的基础上,逐步走进文本,然后由难到易,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把握诗歌大意,有步骤地实现与文本的成功对话。
综上所述,语文文本含有丰富深刻的情感内容,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去积极感受、反复体会,并在阅读过程中以恰当的方式去体现、表达,使阅读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当然,在阅读方面还存在很多需要我们加以研究并解决的问题。如在学习体验活动中,如何使学生享有更大的空间,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针对不同的文本如何引导学生去进行“对话”?这些问题还值得我们不断去探索研究,去深入思考,使阅读这种方式在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