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

来源 :教育新视线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tig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数学中有大量的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部分,概念的教学在初中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有些数学概念源于现实生活,是从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对于这些概念的教学要通过一些感性材料,创设归纳、抽象的情境,引导学生提炼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必须遵循认识论的规律,这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核心环节。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以下一些教学经验:
  
  一、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悟概念,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概念
  
  概念属于理性认识,它的形成依赖于感性认识,所以在讲述新概念时,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有关具体实物入手,比较容易揭示概念的本质和特征。例如,在讲解“数轴”的概念时,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杆秤的特点:拿根杆秤称物体,移动秤砣使秤杆平衡时,秤杆上的对应星点表示的数字即为所称物体的重量;显然秤砣越往右移,所称的物体越重。同样的,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温度计也有类似的特点。进一步引导学生抽象出本质属性:“度量的起点,度量的单位,增减的方向。”我们能否用一个更加简单形象的图示方法来描述它呢?这种形象的讲述符合认识规律,学生容易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给学生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
  
  二、深入透析概念内涵,揭示其本质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应对象的本质属性。把握概念内涵,要明确这个概念讨论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背景,概念中有什么条件、规定,关键字眼是何含义等。数学概念更是用精练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在教学中,抽象概括出概念后,还要注意深入剖析概念的定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含义。要进行逐层剖析,揭示其本质特征。例如,在学习函数概念时:(1)“在某个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是说明:a、变量的存在性;b、函数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2)“对于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是说明变量x是在一定范围内取值,即允许值范围也就是函数的定义域。(3)“y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说明有唯一确定的对应规律。(4)“y是x的函数”揭示了谁是谁的函数。由以上剖析可知,函数概念的本质是对应关系。
  
  三、抓住数学概念的本质并且加以深化
  
  揭示概念的内涵不仅由概念的定义完成,还常常由定义所推演的一些定理、公式得到进一步理解。如等边三角形边上的高、中线和顶角平分线的概念,它们在图形上表示同一条线段,但这三个概念的内涵是不同的。师生共同归纳它们的内涵:三角形的高具有与底边垂直的性质,中线具有过底边中点的性质,顶角平分线是顶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这样可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概念是学习其它知识的依据,反过来又会使等边三角形边上的高、中线和顶角平分线的概念得到深入揭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增强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判断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整个概念的理解。
  
  四、善于归纳总结,明确其联系和区别
  
  数学的许多概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进行归类比较,学会比较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讨论明确相似概念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学生区分概念,获取准确、明晰的认识。
  
  五、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注重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对学生在理解方面易出错误的概念,要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通过练习、讲评,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基础;反之,也只有通过解题,学生才能加深对概念的认识,才能更完整、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运用概念解题的例子,通过基本概念的正用、反用、变用等,培养学生计算、变形等基本技能,如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的应用。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概念教学的策略,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只有理解并掌握了概念,才能准确分析所面临的问题,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今课改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运作达到最佳生成效果是教师们追求的极致目标,为此课前应该精预设,课堂才能促效率,课后方能显成效。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一、开放性预设,多效生成    不同学习阶段的课前预设应结合教学目标设计策略。在复习阶段,因为知识的相对综合,课前的预设应考虑问题设计的开放性,让学生在解
期刊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主动参与,主动获取,自主构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充分调动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实现课堂学习自主,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素质教育活的灵魂。     一、教不越位,是实现课堂学习自主的关键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要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
期刊
探究是语文学习的关键要领,同时也是课程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怎样计划探究,又怎样实施探究,从而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技能呢?     一、建立主题情境,为探究性学习巧设铺垫     学生的年龄小,看法少,好奇心强,对未曾见过的事物或征象都感兴趣。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凭据学生的年龄特性、知识经验、认知规律和生存现实等因素,捉住热门和焦点,通过建立与教学相关的又让学生感到真实
期刊
毫无疑问,作业是存在效用、效果问题的。那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作业的有效性问题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我们一线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树立正确的作业观。作业不仅仅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而且是课程与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作业不仅仅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而且是师生、学生之间的形式多样的互动;作业不仅仅是惩罚、控制和鉴别学生的手段,而且是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作业是课程
期刊
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强调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学生是探索者、创造者,是科学家。师生之间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教与学形成一种共振。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现将教学实践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一、营造愉悦教学情景,焕发课堂青春活力     1、营造
期刊
小学语文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要得到全面发展,并在生活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因此,给小学生打好基础,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是提高小学生素质的一个主要渠道,为了更好地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优化课堂设
期刊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要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读代讲,读思结合,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精神的启迪,把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真正落到实处。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悟出“一把斧头”带给人们生活的“两种变化”;(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从小
期刊
高中美术欣赏就是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逐步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并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等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美术学习方法。美术欣赏的目标是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然而美术欣赏面对古今中外许许多多风格迥异的优秀作品,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作品的感受、想象、体验、理解,从而达到真正地认识其内涵的目的呢?本文拟从评论、诗词、想
期刊
一、深钻细研是教好历史课的前提     常言道:给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杯水;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特别是历史这门课,它不同于数学化学等自然学科,而是一门社会学科,它需要广博的知识积累、较强的语言表达,上课之前,要心领神会历史课标的要求,细细品味每一节课的教材,历史知识匮乏、积累的材料太少是上不好历史课的。所以,我就从各种杂志和互联网上学习历史教学的有效方法,自费订阅《中学历史报》,借鉴别人的
期刊
《课程标准》强调淡化文体意识,倡导自由表达,强调习作“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习作也是一种情感的体验、流露、交流的需要。学生写作文,因生活感受少,爱从范文上生搬硬套,写不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我从多方面入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行愉快作文教学,使“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作文宗旨得到了实现。    一、指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