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阐述了数字化图书馆的涵义及其优势,指出了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并提出了数字化图书馆在农村推行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就相关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新农村建设;信息资源共享
一、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关键在于人的建设,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关键。中央一号文件解读中提出新型农民的概念,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图书馆是一个拥有文献量最多、最全面的服务于大众的文化场所,是“科教兴国”、“科技兴农”的教育阵地,肩负着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社会经济现状的重任。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人机互动的网络教育日益成为开展全民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数字化图书馆”应运而生。随着数字化技术进步的不断深入,数字图书馆逐渐成为信息资源共享和传播的趋势,重庆等地区已经开始着手建立农业数字化图书馆,CNKI等信息资源数据库也建立了农业数字图书馆。然而,因为农民自身知识水平有限等农村建设的特殊性,数字化图书馆的推广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二、数字图书馆的内涵及优势
(一)数字图书馆的内涵
“数字图书馆”一词由英文Digital Library翻译而来,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像、文本、影视等多媒体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数据承载模式,并同时能够对信息资源进行智能检索、分析和处理。实质上它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以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的一个数字化信息系统,是一种高速有效的信息资源承载和共享模式。数字化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虚拟化过程,具有存储数据化、操作电脑化、传递信息化、信息存储自由化、资源共享化和结构连接化等特征。
(二)数字图书馆的优势
1、降低信息资源运作的成本。鉴于信息资源的杂乱和庞大等特性,传统上信息资源(包括书籍、期刊杂志等)的制作、运输、以及面向用户的过程所要耗费的物质成本和时间成本是一笔极其庞大的开支。虽然在数字产品的制作过程中,初始产品成本很高,但复制的可变成本却很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将传统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进行压缩处理,使之转变为数字信息,除了面向最终用户所需要的电子显示产品外,甚至可以做到零储存空间;其输送过程可以通过Internet,物流成本也几乎为零。因而相对于传统信息资源来说,数字化图书馆的运作成本要小得多。在对知识产品需求日益巨大的今天,数字化产品的这种成本结构高规模经济的特性使得其成为未来知识产品最终载体的趋势显著。对于公共图书馆基层网点建设资金不足的现状来说,数字化图书馆的这种成本优势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提高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效率。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信息呈现爆炸性增长的趋势,信息量庞大繁杂,其产生及传播的速度非常快,且随时随地不断发生变化,信息的时效性周期越来越短暂,这就需要一种能够迅速且便捷的获取信息知识的途径。生活在数字时代下的人们,在产生信息需求时,第一反应往往是搜寻引擎或在线知识库。但这种“快餐文化”下的信息存在错误的几率非常大,会对人们的行动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而图书馆内的文献都是经过科学流程筛选的,可以减少虚假信息的比例,通过数字化方式运作后,用户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可以随时随地地查询相关信息,一键式检索模式可以获得大量相关信息,且不受图书馆工作时间的限制,极大地提高了用户掌控知识的效率,满足用户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3、方便读者存储和阅读。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数码产品的更新速度加快,用于储存的方式和产品也越来越多。信息资源通过数字化技术转变成数据后占据很小的数据存储空间。读者通过一个U盘,一个手机,就可以随身携带成本上千部电子书籍并随时取阅。甚至读者可以将大量电子书籍存储到网络空间中,随时通过电脑、手机等媒体工具下载阅读,而且通过个性化的阅读软件,读者可以享受更加独特的阅读方式,增加阅读的趣味性。这种独特的信息储存和输出方式不仅给读者带来了便捷的知识享受过程,同时也加快了信息资源的传播速度和文化知识的普及程度。
三、乡村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三农”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人”,知识对人的改造作用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提升过程,因而人员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文化知识的熏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走向健康文明的发展道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国家大力发展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项事业。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在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跨地区、跨行业、针对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不同信息资源和学习平台的数字化图书馆,在提高农民素质,解决“三农”问题中将会发挥更好的作用。然而,城乡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乡村落后的文化基础设施等都对数字化图书馆在农村的有效运行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一)必须要考虑相关读者群体的文化知识水平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偏低,对现代化数字技术应用及相关操作流程比较陌生,甚至部分农民没有进学校读过书,或者文化知识掌握程度偏低,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已经在记忆思维模式中形成一定程度的知识断层(比如说,对于汉语拼音的使用完全忘记,这对于数字化检索模式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用户无法掌握数字化图书馆获取信息资源的方法,将使得数字化图书馆提供快速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优势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农民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得所需知识,是数字化图书馆在乡村地区推行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数字化图书馆在乡村地区的推行必须要与传统图书馆相结合。数字化图书馆虽然有传统图书馆无法比拟的优点,但就目前而言,尤其在乡村地区,数字化图书馆仅仅是传统图书馆功能的拓展和延伸,传统图书馆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搜索信息和阅读的场所,而且传统图书馆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在用户进行信息资源的查询和阅读时也能够充当咨询员的角色,为用户解决相关技术难题。
对读者进行培训与读者之间互动相结合。农村用户对数字化技术相对来说比较陌生,多数人对网络只是耳闻,实际操作层面依然缺乏,因而要推动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必须要对农村读者进行教育和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计算机检索、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光盘检索、下载及文献处理方法、网络通讯方法等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加强对读者电脑操作能力,文献检索法和技巧的训练,提高读者使用信息网络的意识,使读者尽快掌握数字化图书馆的运作模式。可以采取与当地文化教育部门联合,对农民分层次进行培训等方式。同时要鼓励读者之间进行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掌握技巧的速度和学习的兴趣。
优化信息资源的展现方式,设立专家答疑平台。由于农民文化知识水平有限,对字面文字的理解缺乏一定的层次和深度,因而在数字化图书馆推行过程中可以将相关信息资源的文字、图形、影像等进行优化组合,尽量做到简单易懂。在用户互动界面方面,改变数字资源的检索模式,建立友好型人机互动界面,简化操作流程。同时设立定期专家答疑平台,对有疑问的用户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二)不能忽视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
在数字化图书馆推广过程中还存在着重复浪费的问题,对于许多信息资源,不同的数字图书馆都在自己扫描,忽视了数字信息资源产品结构高规模经济的特性,不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等社会资源,同时也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不是长久之计。另外,在与大型数据库合作,购买信息资源的时候,全盘接受,购买的无效信息资源太多。大量信息资源内容深奥,同时与农业建设本身及农民生活无关,导致兴趣缺乏。
实行总分馆的模式,构建层次化的信息共享平台。在当今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总分馆制作为图书馆的一种组织管理模式,能够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更多的文献信息资源和更多的优质服务,能够产生卓有成效的资源共享效益。数字图书馆的推行,可以参考以市图书馆为总馆,以乡村为基层网点的组织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对信息资源进行统筹规划,不但能够避免基层网点的重复建设,同时也能涵盖更广泛的信息资源,尽量做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
结合当地特色,构建特色化信息共享平台。基层数字化图书馆的引进,必须要结合当地的特色经济和人文风格文化,才能起到最大化的经济社会效益。在推行数字图书馆时,根据不同的人文特点、服务对象有重点地进行信息资源建设。如以茶产品为主的地区,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则以茶技术、茶文化的资料为主,其他资料为辅。在与大型数据库合作时,实行区域特色相关的信息资源购买和其他资源引用频率收费相结合的合作方式,降低不必要的成本。
(三)必须要重视人的作用
目前就我国图书馆员队伍整体素质上看,专业知识和技能普遍不能适应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要求。数字图书馆推向乡镇、农村地区面临的人员问题将更为严峻。一是乡村图书馆员整体素质相对市区水平偏低;二是农民文化水平偏低的现状对图书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图书馆在农村的进一步推进和良性发展离不开熟悉网络知识、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分析与开发、网络设计与管理,高效的再学习能力,甚至懂得外文专业术语以及相关教育理论的高素质图书馆员。同时图书馆员也需要由传统的文献服务工作人员向使用户最有效获取所需信息的“信息导航员”、“咨询专家”的角色转变。
四、结束语
当代社会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图书馆的推行在促进全民族素质提高上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为农村提供更快速、更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但数字图书馆的推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更需要正确对待,以更好地发挥信息资源共享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琳.从资源共享看黑龙江地方特色文献的建设[J].图书馆学刊,2011(1).
2、孙龙村.农村数字图书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成人教育,2006(231).
3、林平.数字化图书馆问题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4、华颖.试论我国数字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得作用[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6(11).
5、谢文勇.浅议数字化资源建设中得遗留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3).
6、吴会霞.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之我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
(作者单位:重庆八中)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新农村建设;信息资源共享
一、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关键在于人的建设,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关键。中央一号文件解读中提出新型农民的概念,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图书馆是一个拥有文献量最多、最全面的服务于大众的文化场所,是“科教兴国”、“科技兴农”的教育阵地,肩负着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社会经济现状的重任。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人机互动的网络教育日益成为开展全民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数字化图书馆”应运而生。随着数字化技术进步的不断深入,数字图书馆逐渐成为信息资源共享和传播的趋势,重庆等地区已经开始着手建立农业数字化图书馆,CNKI等信息资源数据库也建立了农业数字图书馆。然而,因为农民自身知识水平有限等农村建设的特殊性,数字化图书馆的推广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二、数字图书馆的内涵及优势
(一)数字图书馆的内涵
“数字图书馆”一词由英文Digital Library翻译而来,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像、文本、影视等多媒体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数据承载模式,并同时能够对信息资源进行智能检索、分析和处理。实质上它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以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的一个数字化信息系统,是一种高速有效的信息资源承载和共享模式。数字化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虚拟化过程,具有存储数据化、操作电脑化、传递信息化、信息存储自由化、资源共享化和结构连接化等特征。
(二)数字图书馆的优势
1、降低信息资源运作的成本。鉴于信息资源的杂乱和庞大等特性,传统上信息资源(包括书籍、期刊杂志等)的制作、运输、以及面向用户的过程所要耗费的物质成本和时间成本是一笔极其庞大的开支。虽然在数字产品的制作过程中,初始产品成本很高,但复制的可变成本却很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将传统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进行压缩处理,使之转变为数字信息,除了面向最终用户所需要的电子显示产品外,甚至可以做到零储存空间;其输送过程可以通过Internet,物流成本也几乎为零。因而相对于传统信息资源来说,数字化图书馆的运作成本要小得多。在对知识产品需求日益巨大的今天,数字化产品的这种成本结构高规模经济的特性使得其成为未来知识产品最终载体的趋势显著。对于公共图书馆基层网点建设资金不足的现状来说,数字化图书馆的这种成本优势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提高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效率。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信息呈现爆炸性增长的趋势,信息量庞大繁杂,其产生及传播的速度非常快,且随时随地不断发生变化,信息的时效性周期越来越短暂,这就需要一种能够迅速且便捷的获取信息知识的途径。生活在数字时代下的人们,在产生信息需求时,第一反应往往是搜寻引擎或在线知识库。但这种“快餐文化”下的信息存在错误的几率非常大,会对人们的行动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而图书馆内的文献都是经过科学流程筛选的,可以减少虚假信息的比例,通过数字化方式运作后,用户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可以随时随地地查询相关信息,一键式检索模式可以获得大量相关信息,且不受图书馆工作时间的限制,极大地提高了用户掌控知识的效率,满足用户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3、方便读者存储和阅读。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数码产品的更新速度加快,用于储存的方式和产品也越来越多。信息资源通过数字化技术转变成数据后占据很小的数据存储空间。读者通过一个U盘,一个手机,就可以随身携带成本上千部电子书籍并随时取阅。甚至读者可以将大量电子书籍存储到网络空间中,随时通过电脑、手机等媒体工具下载阅读,而且通过个性化的阅读软件,读者可以享受更加独特的阅读方式,增加阅读的趣味性。这种独特的信息储存和输出方式不仅给读者带来了便捷的知识享受过程,同时也加快了信息资源的传播速度和文化知识的普及程度。
三、乡村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三农”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人”,知识对人的改造作用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提升过程,因而人员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文化知识的熏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走向健康文明的发展道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国家大力发展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项事业。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在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跨地区、跨行业、针对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不同信息资源和学习平台的数字化图书馆,在提高农民素质,解决“三农”问题中将会发挥更好的作用。然而,城乡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乡村落后的文化基础设施等都对数字化图书馆在农村的有效运行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一)必须要考虑相关读者群体的文化知识水平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偏低,对现代化数字技术应用及相关操作流程比较陌生,甚至部分农民没有进学校读过书,或者文化知识掌握程度偏低,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已经在记忆思维模式中形成一定程度的知识断层(比如说,对于汉语拼音的使用完全忘记,这对于数字化检索模式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用户无法掌握数字化图书馆获取信息资源的方法,将使得数字化图书馆提供快速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优势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农民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得所需知识,是数字化图书馆在乡村地区推行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数字化图书馆在乡村地区的推行必须要与传统图书馆相结合。数字化图书馆虽然有传统图书馆无法比拟的优点,但就目前而言,尤其在乡村地区,数字化图书馆仅仅是传统图书馆功能的拓展和延伸,传统图书馆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搜索信息和阅读的场所,而且传统图书馆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在用户进行信息资源的查询和阅读时也能够充当咨询员的角色,为用户解决相关技术难题。
对读者进行培训与读者之间互动相结合。农村用户对数字化技术相对来说比较陌生,多数人对网络只是耳闻,实际操作层面依然缺乏,因而要推动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必须要对农村读者进行教育和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计算机检索、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光盘检索、下载及文献处理方法、网络通讯方法等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加强对读者电脑操作能力,文献检索法和技巧的训练,提高读者使用信息网络的意识,使读者尽快掌握数字化图书馆的运作模式。可以采取与当地文化教育部门联合,对农民分层次进行培训等方式。同时要鼓励读者之间进行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掌握技巧的速度和学习的兴趣。
优化信息资源的展现方式,设立专家答疑平台。由于农民文化知识水平有限,对字面文字的理解缺乏一定的层次和深度,因而在数字化图书馆推行过程中可以将相关信息资源的文字、图形、影像等进行优化组合,尽量做到简单易懂。在用户互动界面方面,改变数字资源的检索模式,建立友好型人机互动界面,简化操作流程。同时设立定期专家答疑平台,对有疑问的用户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二)不能忽视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
在数字化图书馆推广过程中还存在着重复浪费的问题,对于许多信息资源,不同的数字图书馆都在自己扫描,忽视了数字信息资源产品结构高规模经济的特性,不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等社会资源,同时也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不是长久之计。另外,在与大型数据库合作,购买信息资源的时候,全盘接受,购买的无效信息资源太多。大量信息资源内容深奥,同时与农业建设本身及农民生活无关,导致兴趣缺乏。
实行总分馆的模式,构建层次化的信息共享平台。在当今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总分馆制作为图书馆的一种组织管理模式,能够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更多的文献信息资源和更多的优质服务,能够产生卓有成效的资源共享效益。数字图书馆的推行,可以参考以市图书馆为总馆,以乡村为基层网点的组织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对信息资源进行统筹规划,不但能够避免基层网点的重复建设,同时也能涵盖更广泛的信息资源,尽量做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
结合当地特色,构建特色化信息共享平台。基层数字化图书馆的引进,必须要结合当地的特色经济和人文风格文化,才能起到最大化的经济社会效益。在推行数字图书馆时,根据不同的人文特点、服务对象有重点地进行信息资源建设。如以茶产品为主的地区,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则以茶技术、茶文化的资料为主,其他资料为辅。在与大型数据库合作时,实行区域特色相关的信息资源购买和其他资源引用频率收费相结合的合作方式,降低不必要的成本。
(三)必须要重视人的作用
目前就我国图书馆员队伍整体素质上看,专业知识和技能普遍不能适应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要求。数字图书馆推向乡镇、农村地区面临的人员问题将更为严峻。一是乡村图书馆员整体素质相对市区水平偏低;二是农民文化水平偏低的现状对图书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图书馆在农村的进一步推进和良性发展离不开熟悉网络知识、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分析与开发、网络设计与管理,高效的再学习能力,甚至懂得外文专业术语以及相关教育理论的高素质图书馆员。同时图书馆员也需要由传统的文献服务工作人员向使用户最有效获取所需信息的“信息导航员”、“咨询专家”的角色转变。
四、结束语
当代社会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图书馆的推行在促进全民族素质提高上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为农村提供更快速、更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但数字图书馆的推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更需要正确对待,以更好地发挥信息资源共享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琳.从资源共享看黑龙江地方特色文献的建设[J].图书馆学刊,2011(1).
2、孙龙村.农村数字图书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成人教育,2006(231).
3、林平.数字化图书馆问题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4、华颖.试论我国数字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得作用[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6(11).
5、谢文勇.浅议数字化资源建设中得遗留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3).
6、吴会霞.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之我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
(作者单位:重庆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