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动的太阳系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is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2月15日,当地时间9时20分,一块直径15米的陨石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上空爆炸。由此产生的沖击波震碎了方圆300米内建筑的玻璃窗,掀翻当地一家制锌工厂的房顶,上千人因玻璃扎伤或其他伤情被送医院救治。同样是在2013年,百万网友在线观看了有45亿年历史的艾桑彗星在椭圆轨道中一头扑进太阳,最后只剩下一团烟尘的毁灭过程。
  2019年,科学家在查看巡天望远镜历史照片时被吓出一身冷汗。这些照片显示一颗直径为130米的小行星曾与地球擦肩而过,当时它与地球之间的最近距离仅为7.1万千米,相对于地球的速度高达8.85万千米/时。这次事件发生一个多月后才被科学家发现。
车里雅宾斯克陨石。

并非偶然


  地球所处的太阳系并不平静。小行星带、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中存在大量不稳定的碎片,它们是太阳系制造行星时留下的碎屑。据推测,最终成为车里雅宾斯克陨石的流星可能形成于约3万年前小行星带中的一次强烈碰撞。柯伊伯带位于海王星轨道之外。奥尔特云是包围太阳系的一圈云状陨石圈,也是艾桑彗星的故乡。
  车里雅宾斯克灾难过后,科学家发现陨石撞击地球的实际概率比之前模型预测的结果还高:车里雅宾斯克级别的陨石撞击地球的概率比之前的预测值高10倍。长期来看,这种级别的陨石撞地事件并非偶然,太阳系所有行星都逃不过被小行星撞击的命运——它们要么会被撞出现有轨道,要么会在猛烈撞击下支离破碎。
太阳系中充满不稳定的碎片。

行星搬家


  根据太阳系形成与进化的最新理论,行星遭到大型小行星撞击并非罕见。虽然太阳系目前很稳定,但太阳系行星在形成初期并未处于现行轨道。就算是现在看来稳定的轨道,也只是暂时稳定而已。如果你漫游整个银河系,在经过50亿年的漫长旅行后,回到地球的你会发现水星早已不在,地球轨道也已偏心并离开可居住地带,生命已经从地球上几乎绝迹。
  长久以来,科学界一直相信地球和太阳系其他行星在形成之初的样子和轨道位置与今天的状况并无二致。13 世纪有天文学家用几何学模型描述整个宇宙。直到人类进入太空时代,仍有不少科学家坚持这种宇宙固定不变的荒诞观念。
  其实,行星轨道经常发生变化。20世纪70年代,不断有模拟太阳系形成过程的理论模型提出一种看似荒谬的假说:太阳系内所有行星正在远离太阳。尽管天体物理学家通过纸上计算就已得出这个结论,科学家们却随即就把此事丢在一边——没有人把太阳系行星迁移当回事。
  直到几十年后,一系列新发现迫使科学家重拾这个假说。1995年,科学家探测到了飞马座51b行星。距离地球50光年的它发出暗黄色光芒,它也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环绕类似太阳的恒星(飞马座51)的系外行星。飞马座51b为气态行星,大小接近木星。
太阳系中的行星并不像钟表那样精准运行,位移和碰撞是太阳系的“家常便饭”。
因为飞马座51b的轨道过于靠近其母恒星,所以科学家猜测它形成于更远的轨道。

  科学界曾经认为,只有在远离母恒星的星系内寒冷空区才能形成类似飞马座51b的大型气态行星。但飞马座51b近距离环绕母恒星,近得都要被烧焦了。对此的唯一合理解释是,飞马座51b当初可能在远离母恒星的区域形成,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被拉到了靠近母恒星的轨道。科学家开始将这颗行星称为“热木星”,并普遍认为它只是一个特例。
  但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科学家又发现了两颗热木星。迄今为止发现的热木星已达数百颗。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热木星数量无疑还会刷新。一些行星的运行轨道很扁,还有些行星甚至绕恒星反向运转,只有行星轨道迁移学说才能解释这些不可思议的现象。

孕育行星


  在相对准确模拟新生太阳系的新模型中,行星的位置移动很平常。难点是如何让行星处在稳定轨道上。由哈勃太空望远镜等设备传回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新生星系中所有幼年行星最初都呈现为一团气体尘埃漩涡,行星最终就诞生于这团被称为原行星盘的物质中:在起初的几百万年里行星不过是没有成形的碎片,不停旋转的原行星盘将形成一个波纹样的密集物质集中区,碎片在这个区域内来回移动、碰撞、融合……
  原行星盘质量可达最终成形行星的1000倍,可推着行星移动很远,因此,科学家意识到早期太阳系堪称乱撞的碰碰车。该理论可轻松解释困扰了科学家很久的诸多难题:火星为什么这么小?小行星带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地球的实际化学构成与模型预测结果大相径庭……
太阳系形成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示意图)。

木星躁动


  “碰碰车理论”重新诠释了地球和太阳系其他行星形成过程。今天,木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5.2倍,公转周期为11.8个地球年。根据科学家的新解释,木星诞生于更远离太阳的系内空间。木星可能形成于太阳系诞生后500万年内,再经过一系列巨大碰撞和来回迁移,木星才停留在今天的轨道上。
  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了木星形成过程:首先,木星被巨大质量的原行星盘拖到今天火星轨道所在位置,大概是1.5倍日地距离;接着,木星朝着远日方向迁移,所到达的位置比木星现在的位置还远;最后,在新形成的土星的引力影响下,木星被迅速拉回一段距离,最终停在今天的木星轨道上。整个过程或耗时500万年,在太阳系的历史中只是转瞬一刻。
  如此巨大的天体——木星竟然在太阳系内来回迁移,将太阳系搞得一团糟。木星迁移过程就像滚雪球,横扫路径上一切天体。幸运的是,在木星如此移动时地球还不存在,否则地球就已坠进太阳,或成为黑暗宇宙中的碎片了。木星对人类居住的内太阳系的影响是间接的:木星冲进冰陨石和小行星密集的空间,将富含水分的物质向两边推开,这些物质最终被成长的地球接纳。也就是说,现在地球上大多数水的存在是木星迁移的结果。
木星这种巨型天体在太阳系内的迁移对于其路径上的天体是毁灭性的。

  木星轨道的迁移重塑了太阳系的方方面面:清扫了原始小行星带,改变了彗星带的分布,帮助形成了其他天体,也限制了火星成长。火星因此成为一颗寒冷、没有大气的星球——如果火星曾经诞生过生命,那就太倒霉了。
其他文献
四年前的一次电话访谈之后,葆拉·尼登萨尔开始了对笑的研究。她回忆说,当时她接受了一位记者关于面部表情研究的采访。在采访即将结束时,记者突然问她:“您是美国人吧?”尼登萨尔的确是美国人,但当时居住在法国,在布莱斯帕斯卡大学工作。接下来这位记者所说的话让尼登萨尔对人的虚假之笑发生了兴趣。他说:“所以,你应该知道,美国人的微笑都很虚假,而法国人的微笑是真诚的。”尼登萨尔一边回答记者:“你的话很有意思”,
化石是人类研究古生物的重要窗口,古生物学家在和化石打交道的过程中,有不少有趣的发现,使我们不但能从各种另类、奇特的化石中看到一个光怪陆离的古生物世界,也能从化石中了解地球变迁、物种兴灭、人类起源……糞便化石  2014年2月,一件全世界最长的粪便化石标本被一位买家成功拍下。这条“石头粪便”长约1米,形成年代距今约3300万年。粪便化石属于遗迹化石的一种,遗迹化石包括远古生物的排遗物、代谢物、蛋、潜
2015年2月8日夜,22岁的美国孕妇佩雷兹因剧烈头痛、呕吐,被送进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一家医院。她在急诊室里开始失去意识。医生把一根管子通过她的喉部伸进她体内,为胎儿供氧。CT扫描发现她的颅内大出血。佩雷兹很快就脑死亡,但她22周大的胎儿很健康。虽然可以说佩雷兹已经死了,但医生通过机械手段维持她的身体,目的是供给她的胎儿营养,直到胎儿24周大,甚至更大,到时候胎儿在子宫外存活的概率为50%甚至更
考虑到中东地区的奶制品业开始时间早于LP等位基因出现于欧洲的时间好几千年,那么古代牧人一定找到了降低牛奶中乳糖含量的方法。看来,他们是通过制作奶酪做到这一点的。像羊奶酪或英国产的切达干酪之类的发酵奶酪,其乳糖含量低于新鲜羊奶或牛奶。存放多年的意大利帕尔玛干酪,几乎不含乳糖。  为了检验上述推测,LeCHE项目參与者检测了相关的古代陶片。这些粗糙、多孔的陶片上有足够的残留物,足以查明哪种类型的脂肪在
如今,风电事业正在全世界迅猛发展,陆上风力发电场随处可见,新的海上风电场尚处于筹建阶段。英国拟建的一处海上风力发电场正在等待政府审批相关申请文件。该风力发电场距离海岸最近的地方为125千米。设备初建完成后,装机容量可达7.2GW,大于英国所有陆上风电场装机容量的总和。然而,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努力攻克风能发电难题的今天,一部分具有创新技术的公司已经将目光瞄向了高空。  风力能源公司Altae
长期以来,好莱坞一直着迷于那些具有前瞻性的科幻技术——飞天汽车、时空穿梭机、自己系鞋带的运动鞋,如此等等。事实上,一些科幻理念已经或正在变成现实,其中包括好莱坞电影中最具未来色彩的一些科幻理念。下面,简介八个此前被认为纯粹是电影科幻、但实际上正在变成现实的创新。    3D全息显示技术    在乔治·卢卡斯执导的早期著名科幻大片《星球大战》中有一个情节:莉亚公主利用3D(三维)全息显示技术,恳求绝
鸭嘴兽在水底泥浆中寻找躲藏在里面的猎物时,无法依靠视觉、听觉和嗅觉来捕猎觅食,那么它们又如何能捕猎到猎物呢?鸭嘴兽进化出另一本领:电感应能力。当虾和其他猎物在水里四处活动时,肌肉的收缩会产生电脉冲,水将这些电脉冲向四周扩散开来。因此,当它们稍有动作就会将自己的位置暴露给鸭嘴兽。  鸭嘴兽的喙上布满了能够感知到电脉冲的黏液腺,每一个黏液腺上都有向神经系统传送电脉冲的神经和黏液。它们的电感应器数量惊人
这张由天文学家花费数年时间对射电望远镜所采集信息进行处理而得到图片记录的是银河系中心区域的黑洞分布。图中有2.5万个白点:其中每一个都代表一个活躍的超质量黑洞。黑洞虽然不释放可见光;但会发射超低频无线电,天文学家可以借助无线电信号探测到黑洞。通过超低频无线电探测黑洞的最大挑战,是必须摆脱大气电离层对无线电信号的干扰。为此,科学家利用超级计算机,每隔四秒对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进行一次电离层干扰校正。
無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陆地上所有生物(包括人类)都受惠于真菌。如果真菌从未出现在地球上,那么今天的世界很可能会是另一番景象。远古之根 孕育生命  以现有化石记录为根据,人类可以追溯到的最古老真菌是一种小小的远古丝状真菌(以下简称古丝菌),其年代可追溯到距今4.4亿年前(志留纪)。它们也是目前已知最早生活在陆地的生物之一。古丝菌生长在冈瓦纳大陆(包括今天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
2018年初,南非首都开普敦发布了自来水“零日”预警:预计到4月,当水库储量低于13.5%时,全市所有居民区和绝大多数公共场所的自来水将停止供应,人们只能排队到公共取水点领取少量水。随后,开普敦实行“6B级”用水限制措施,规定每人每天消耗水量不得超过50升。在政府机构和所有市民共同努力下,开普敦最终避免了断水,迎来了多雨的冬季。6月,冬雨降临,河流与水库的水位逐渐回升。然而,开普敦的限水措施仍在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