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投保客户只知道购买了投连险产品后,保单的收益权都是归自己,但是对于亏损也是由投资者全部承担这一点,却并不知情,或是过度忽略。
因为大家通常对保险产品的印象是保本、稳定。—贯的理解就是保险到期返还本金,本金—定安全,因此错误地以为保险产品—定是稳赚不赔,再加上保险公司分配的分红收益,还可能有很高的回报。但是让我们仔细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般情况下投资收益高的产品对应风险一定高,那么这种既能保证本金安全,又有高回报的产品,真的存在吗?答案是不存在,至少在投资类保险里不存在。
其实,大部分保险代理人给你介绍的投资类保险产品,多为分红型保险。比如某某产品到期返还本金和分红,端这个产品虽然本金不能动用,但是分红可以随时领取等等。分红型的保险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投资类保险,或者说分红险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代客理财和投资,所以分红险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投连险。
那么究竟投连险是个怎样的产品呢?
如果客户选择购买投连险,就是相当于把自己的钱近乎全权交给保险公司去投资,但是投资的风险完全由客户自己承担,当然这笔钱的收益也完全归客户所有。保险公司只是按照客户所缴纳的保费(或者说投资的金额)来收取管理费和手续费,不参与分配客户的投资收益,当然也就不承担投资产生的风险。
投连险是如何进行投资的呢?
我们交纳的投连险的保险费,最终会用于支付各项手续费用、支付保障成本、进入投资账户用于投资。
各项手续费用,是指我们购买投连险时和这个保险存续期间,保险公司扣除的费用。
保障成本是保险公司根据我们保单的保险金额收取的用于支付风险保障的费用。保险金额也就是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公司赔偿给我们的钱,保险金额低,那么保险公司收取的保障部分的费用就低,反之亦然。
支付了手续费和保障成本后,剩余的钱就是保险公司帮客户纯粹用于投资的部分。
作为客户,可以来自主选择投资的大方向,是投向高风险的股票市场,还是低风险的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客户选定好投资方向后,就可以跟保险公司约定,全部资金在这些投资方向中如何分配。当客户需要调整投资仓位(比例)时,还可以按照约定的规则进行调整。保险公司会借助自身的投研团队力量和资金规模去挑选市场上的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型等各类基金产品,来帮助客户获得投资收益。投资收益全部归客户所有,但如果投资亏损,承担全部损失的也是客户。
要时刻关注账户净值变化
投连险客户可以根据对市场趋势的判断来自主选择投资方向,保险公司会在投连险下设置多个账户,以供客户选择。这些账户—般也是根据入选基金参与股票市场的比例来划分的,比如说有80%以上的资金参与股票市场的,就是股票型账户,或者有的公司称之为积极型、成长型账户。比如说90%以上都是在货币市场投资。基本不参与股票市场的投资,那么这样的账户—般称之为保守型账户或者货币型账户。
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会在每个工作日结算一次各个账户的净值,告诉客户今天投资的盈亏状况。客户可以根据盈亏水平调整各个账户之间的比例,比如股市不好的时候我可以把全部或者大部分资金转到货币型或者债券型账户里,保障资金安全。
但是各个账户里的资金最终投到哪几只基金,保险公司具体怎么操作的这些资金,我们只有在保险公司发布投连险年报时才能看到,有的在年报里也没有体现保险公司到底拿客户的钱买了什么基金,只能知道资金有多少比例流向了股市,多少流向了债市,多少流向了货币市场。
所以,购买投连险的客户要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或者找到一个具备财务知识、熟悉投资的保险代理人,为自己提供投连险如何购买、以及如果投入及管理投连险账户资金的方案。购买了投连险后就不再理会和关注,风险是很大的,尤其是一次性投入一笔很大的资金在投连险上的客户,更要关心自己投资账户净值变化。
国内市场中的投连险于1998年被提出,1999年10月,平安保险在上海开始试点销售第一个投连险——平安世纪理财投资连结保险。2001年平安在全国开始推广投连险,但在2002年出现了非正常的大规模退保风潮。
为什么会出现大规模退保的事件,是因为很多客户在没有完全了解投连险的收益和风险都是由客户自己承担的情况下,就购买了该产品。再加上该产品第一年的保费全部作为手续费和保障费用扣除了,所以很多客户在购买后一年内纷纷退保,就是因为发现自己保险账户里的资金不仅没有增值,反倒一分不剩的都扣光了。很多人联名投诉,要求全额退保,投连险退保风潮闹得沸沸扬扬,之后“投连险风波”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平息下来。
2004年至2007年间,外资保险公司相继进入中国,很多中外合资和中资的保险公司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投连险,加上2006年、2007年股市的火爆,投连险又跟着热销起来。
但是热销背后依旧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很多客户还是对这款保险到底是什么产品知之甚少,在诱人的收益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风险,也全然不知。2008年股市开始大幅下滑,投连险再—次经历了一波退保风潮。
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的投连险
投连险到底是祸水还是福音?我们到底该不该买投连险呢?
如果把保险产品以及金融市场的理财产品都比喻成我们吃的药,那么每种药都有自己的功用和适用人群,到底是良药还是毒药,要看用在什么人身上。
同样,投连险到底是良药还是毒药,要看怎么用,适合不适合这个人来服用,服用多少量是合适的。就像医生开药方前一定要望闻问切,才能做出诊断,开出适合病人的药方。在考虑任何投资产品之前都应该先进行全面的家庭财务分析诊断,再根据分析诊断的结果,匹配相应的投资产品,而不是反其道行之。投连险是一个舶来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保险产品,也是个复杂的投资产品。国内的保险公司按照英美投连险的样子照猫画虎地做出了中国的投连险,希望投连险也能如火如荼地在国内发展。但是目前的大环境,还没能完全匹配投连险的发展。
原因→
很多保险从业人员自己还没有完全搞明白到底怎么给客户把投连险这个产品讲明白,或者因为自己还不完全明白,就更别提把客户讲明白了。保监会为此也严格限制保险从业人员销售投连险的资格,要求各家机构不断地培训以提高专业知识。但是,从整体而言,保险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掌握财务专业知识的平均水平偏低,真正整体提高还有待时日。
正确认识投连险
顾名思义,投资连结保险(以下简称“投连险”)是一种具有投资功能的保险产品。“投资”位于这类保险产品名称的最前面,可以看得出,投资功能在这类产品中的地位有多重要。
原因→
即便是能给客户讲明白这个产品,但是 因为没有足够的投资理财经验,保险从业人员很难为客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大多数保险公司在对保险代理人培训的时候也没有相应的培训跟上,所以保险公司—般都不让代理人给客户提供投资意见,因为一旦提供意见,投资亏损了就会生出很多事端,所以多—事不如少一事。于是客户就自己糊里糊涂地选了个投连险的投资账户:有的小试牛刀,投入的资金不多还好,有的—次性投入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赶上股市大跌,账户亏了一半才回过味儿来,为时已晚。
原因三→
隐瞒或者将投连险的扣费一笔带过。投连险一般会收取初始费用,类似于基金的申购费,是在第一次和之后续交保费时产生的费用,如果是一次性投入,那么初始费用就是一次性扣除,如果是每年或者每月交付保费,初始费用就是每月或者每年扣除。
虽然投连险的初始费用扣除类似于基金申购费,但是基金的申购费一般在1.5%左右,而投连险的初始费用的扣除从1.5%到50%不等,比如说年度交费在6000元以下的,大部保险公司的初始费用扣除都是50%,少的也要40%,之后如果持续交费,每年的扣费就开始递减,大多数产品10年后的扣费就递减为零了。年交保费在6000元以上的部分初始费用扣除在5%的居多,也有扣1.5%的产品。
假设我们每年只投入6000元保费购买投连险,五年总投入3万元,而最初五年扣费总合就有6600元。这意味着,即使不考虑还--有其他费用扣除(如保障成本、保单管理费等)的情况,要想在5年后保本,年投资收益率需要达到15%以上!
而很多客户都扛不到5年就退保了,尤其是在第—年。对于扣费不知情的客户一旦发现自己的钱不但没有增值,反而一下子少了—半,当然会暴跳如雷了。
用投连险打理闲置资金
既然投连险有如此高的扣费,我们是不是就应该把投连险扔到—边完全不考虑呢?
答案依旧是投连险用对了是良药,用错了就是毒药。
比如计划买房,如果今年赶上特别合适的,今年也可能就会出手。可是我把买房的钱都放到投连险里,投连险对于我就成了毒药。因为投连险的各项扣费需要时间来填补,至少需要三年到五年的时间才能弥补各项扣费。如果资金需要较高的流动性,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或者急用这笔钱,那么这笔钱短期内在投连险里一进一出,产生的各项费用会占到总投入的5%到60%不等,实在得不偿失。
而用投连险打理长期的闲置资金,如5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的资金就是一种可行的方案。如养老金的提前准备,孩子教育金的准备都可以考虑投连险这类产品。因为这些长期资金的准备和安排,具有细水长流的特点。如果不有效利用、适当管理,很有可能就浪费了宝贵的投资时间。比如家里的宝宝刚刚出生,为了宝宝三年后的幼儿园费用、七年后的小学费用、12年后的中学费用,18年后的大学费用,大多家庭不可能一下子就准备好一大笔钱满足孩子未来所有的教育费用。这二十几年的费用是需要通过我们家庭每月结余下来的资金,有效、充分地利用,才能积少成多,最终达成目标。
大部分投连产品都可以每月进行固定投资或者追加投资,这就类似于基金的定额定投,区别在于如果是客户自己去选择基金定投,很难在几百只基金中做出决定,犹豫不决了很久,最终选择了一两只基金去定投,而最终效果却不好。投连险的每一个账户就是一类基金池。保险公司从几百只基金里挑选十几只或者几十只基金组合成一个账户,客户选择一个或者几个账户定投,就相当于选择了十几只或几十只基金的平均水平定投,可以起到基金投资分散风险的作用。
选对了投连产品,用对了投连产品的功能,投连产品同样能做到投资保障两不误。比如说有些投连产品的特点是保障部分扣费少。例如一位30岁的男性,需要200万元的身故保障。如果采用费用较低的消费型定期寿险做一个20年保障,保费大约在5500元,年。如果用投连险,每年支付3000元左右,同样可以满足200万元的身故保障需要。
如果我们希望投连险的投资功能尽早体现出来,就要考虑前端扣费少的投连险。比如有些投连产品,一次投入金额在5万元以上,那么5万元以上的部分就只收取3.5%的初始费用。假如一次性投入了5万元,之后每个月再投入500元,那么之后每个月投入的500元,也按照3.5%来收取初始费用,而不是按通常情况下50%来收取初始费用。这样我们就可以大大降低投资成本,让投连险的投资功能尽快显现出来,而不会出现等了5年甚至十几年,投资收益才刚刚把扣费的损失弥补回来的情况了。
投连险是个非常复杂的投资类保险,本文只能将投连险的冰山一角展示给大家,具体到如果选择投连险,怎样才能让投连险成为良药而非毒药,还需要你和你的家庭财务顾问深入沟通,全面了解自己的家庭财务状况和投连险这个特殊的保险产品,才能开出正确的药方。
因为大家通常对保险产品的印象是保本、稳定。—贯的理解就是保险到期返还本金,本金—定安全,因此错误地以为保险产品—定是稳赚不赔,再加上保险公司分配的分红收益,还可能有很高的回报。但是让我们仔细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般情况下投资收益高的产品对应风险一定高,那么这种既能保证本金安全,又有高回报的产品,真的存在吗?答案是不存在,至少在投资类保险里不存在。
其实,大部分保险代理人给你介绍的投资类保险产品,多为分红型保险。比如某某产品到期返还本金和分红,端这个产品虽然本金不能动用,但是分红可以随时领取等等。分红型的保险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投资类保险,或者说分红险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代客理财和投资,所以分红险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投连险。
那么究竟投连险是个怎样的产品呢?
如果客户选择购买投连险,就是相当于把自己的钱近乎全权交给保险公司去投资,但是投资的风险完全由客户自己承担,当然这笔钱的收益也完全归客户所有。保险公司只是按照客户所缴纳的保费(或者说投资的金额)来收取管理费和手续费,不参与分配客户的投资收益,当然也就不承担投资产生的风险。
投连险是如何进行投资的呢?
我们交纳的投连险的保险费,最终会用于支付各项手续费用、支付保障成本、进入投资账户用于投资。
各项手续费用,是指我们购买投连险时和这个保险存续期间,保险公司扣除的费用。
保障成本是保险公司根据我们保单的保险金额收取的用于支付风险保障的费用。保险金额也就是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公司赔偿给我们的钱,保险金额低,那么保险公司收取的保障部分的费用就低,反之亦然。
支付了手续费和保障成本后,剩余的钱就是保险公司帮客户纯粹用于投资的部分。
作为客户,可以来自主选择投资的大方向,是投向高风险的股票市场,还是低风险的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客户选定好投资方向后,就可以跟保险公司约定,全部资金在这些投资方向中如何分配。当客户需要调整投资仓位(比例)时,还可以按照约定的规则进行调整。保险公司会借助自身的投研团队力量和资金规模去挑选市场上的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型等各类基金产品,来帮助客户获得投资收益。投资收益全部归客户所有,但如果投资亏损,承担全部损失的也是客户。
要时刻关注账户净值变化
投连险客户可以根据对市场趋势的判断来自主选择投资方向,保险公司会在投连险下设置多个账户,以供客户选择。这些账户—般也是根据入选基金参与股票市场的比例来划分的,比如说有80%以上的资金参与股票市场的,就是股票型账户,或者有的公司称之为积极型、成长型账户。比如说90%以上都是在货币市场投资。基本不参与股票市场的投资,那么这样的账户—般称之为保守型账户或者货币型账户。
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会在每个工作日结算一次各个账户的净值,告诉客户今天投资的盈亏状况。客户可以根据盈亏水平调整各个账户之间的比例,比如股市不好的时候我可以把全部或者大部分资金转到货币型或者债券型账户里,保障资金安全。
但是各个账户里的资金最终投到哪几只基金,保险公司具体怎么操作的这些资金,我们只有在保险公司发布投连险年报时才能看到,有的在年报里也没有体现保险公司到底拿客户的钱买了什么基金,只能知道资金有多少比例流向了股市,多少流向了债市,多少流向了货币市场。
所以,购买投连险的客户要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或者找到一个具备财务知识、熟悉投资的保险代理人,为自己提供投连险如何购买、以及如果投入及管理投连险账户资金的方案。购买了投连险后就不再理会和关注,风险是很大的,尤其是一次性投入一笔很大的资金在投连险上的客户,更要关心自己投资账户净值变化。
国内市场中的投连险于1998年被提出,1999年10月,平安保险在上海开始试点销售第一个投连险——平安世纪理财投资连结保险。2001年平安在全国开始推广投连险,但在2002年出现了非正常的大规模退保风潮。
为什么会出现大规模退保的事件,是因为很多客户在没有完全了解投连险的收益和风险都是由客户自己承担的情况下,就购买了该产品。再加上该产品第一年的保费全部作为手续费和保障费用扣除了,所以很多客户在购买后一年内纷纷退保,就是因为发现自己保险账户里的资金不仅没有增值,反倒一分不剩的都扣光了。很多人联名投诉,要求全额退保,投连险退保风潮闹得沸沸扬扬,之后“投连险风波”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平息下来。
2004年至2007年间,外资保险公司相继进入中国,很多中外合资和中资的保险公司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投连险,加上2006年、2007年股市的火爆,投连险又跟着热销起来。
但是热销背后依旧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很多客户还是对这款保险到底是什么产品知之甚少,在诱人的收益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风险,也全然不知。2008年股市开始大幅下滑,投连险再—次经历了一波退保风潮。
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的投连险
投连险到底是祸水还是福音?我们到底该不该买投连险呢?
如果把保险产品以及金融市场的理财产品都比喻成我们吃的药,那么每种药都有自己的功用和适用人群,到底是良药还是毒药,要看用在什么人身上。
同样,投连险到底是良药还是毒药,要看怎么用,适合不适合这个人来服用,服用多少量是合适的。就像医生开药方前一定要望闻问切,才能做出诊断,开出适合病人的药方。在考虑任何投资产品之前都应该先进行全面的家庭财务分析诊断,再根据分析诊断的结果,匹配相应的投资产品,而不是反其道行之。投连险是一个舶来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保险产品,也是个复杂的投资产品。国内的保险公司按照英美投连险的样子照猫画虎地做出了中国的投连险,希望投连险也能如火如荼地在国内发展。但是目前的大环境,还没能完全匹配投连险的发展。
原因→
很多保险从业人员自己还没有完全搞明白到底怎么给客户把投连险这个产品讲明白,或者因为自己还不完全明白,就更别提把客户讲明白了。保监会为此也严格限制保险从业人员销售投连险的资格,要求各家机构不断地培训以提高专业知识。但是,从整体而言,保险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掌握财务专业知识的平均水平偏低,真正整体提高还有待时日。
正确认识投连险
顾名思义,投资连结保险(以下简称“投连险”)是一种具有投资功能的保险产品。“投资”位于这类保险产品名称的最前面,可以看得出,投资功能在这类产品中的地位有多重要。
原因→
即便是能给客户讲明白这个产品,但是 因为没有足够的投资理财经验,保险从业人员很难为客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大多数保险公司在对保险代理人培训的时候也没有相应的培训跟上,所以保险公司—般都不让代理人给客户提供投资意见,因为一旦提供意见,投资亏损了就会生出很多事端,所以多—事不如少一事。于是客户就自己糊里糊涂地选了个投连险的投资账户:有的小试牛刀,投入的资金不多还好,有的—次性投入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赶上股市大跌,账户亏了一半才回过味儿来,为时已晚。
原因三→
隐瞒或者将投连险的扣费一笔带过。投连险一般会收取初始费用,类似于基金的申购费,是在第一次和之后续交保费时产生的费用,如果是一次性投入,那么初始费用就是一次性扣除,如果是每年或者每月交付保费,初始费用就是每月或者每年扣除。
虽然投连险的初始费用扣除类似于基金申购费,但是基金的申购费一般在1.5%左右,而投连险的初始费用的扣除从1.5%到50%不等,比如说年度交费在6000元以下的,大部保险公司的初始费用扣除都是50%,少的也要40%,之后如果持续交费,每年的扣费就开始递减,大多数产品10年后的扣费就递减为零了。年交保费在6000元以上的部分初始费用扣除在5%的居多,也有扣1.5%的产品。
假设我们每年只投入6000元保费购买投连险,五年总投入3万元,而最初五年扣费总合就有6600元。这意味着,即使不考虑还--有其他费用扣除(如保障成本、保单管理费等)的情况,要想在5年后保本,年投资收益率需要达到15%以上!
而很多客户都扛不到5年就退保了,尤其是在第—年。对于扣费不知情的客户一旦发现自己的钱不但没有增值,反而一下子少了—半,当然会暴跳如雷了。
用投连险打理闲置资金
既然投连险有如此高的扣费,我们是不是就应该把投连险扔到—边完全不考虑呢?
答案依旧是投连险用对了是良药,用错了就是毒药。
比如计划买房,如果今年赶上特别合适的,今年也可能就会出手。可是我把买房的钱都放到投连险里,投连险对于我就成了毒药。因为投连险的各项扣费需要时间来填补,至少需要三年到五年的时间才能弥补各项扣费。如果资金需要较高的流动性,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或者急用这笔钱,那么这笔钱短期内在投连险里一进一出,产生的各项费用会占到总投入的5%到60%不等,实在得不偿失。
而用投连险打理长期的闲置资金,如5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的资金就是一种可行的方案。如养老金的提前准备,孩子教育金的准备都可以考虑投连险这类产品。因为这些长期资金的准备和安排,具有细水长流的特点。如果不有效利用、适当管理,很有可能就浪费了宝贵的投资时间。比如家里的宝宝刚刚出生,为了宝宝三年后的幼儿园费用、七年后的小学费用、12年后的中学费用,18年后的大学费用,大多家庭不可能一下子就准备好一大笔钱满足孩子未来所有的教育费用。这二十几年的费用是需要通过我们家庭每月结余下来的资金,有效、充分地利用,才能积少成多,最终达成目标。
大部分投连产品都可以每月进行固定投资或者追加投资,这就类似于基金的定额定投,区别在于如果是客户自己去选择基金定投,很难在几百只基金中做出决定,犹豫不决了很久,最终选择了一两只基金去定投,而最终效果却不好。投连险的每一个账户就是一类基金池。保险公司从几百只基金里挑选十几只或者几十只基金组合成一个账户,客户选择一个或者几个账户定投,就相当于选择了十几只或几十只基金的平均水平定投,可以起到基金投资分散风险的作用。
选对了投连产品,用对了投连产品的功能,投连产品同样能做到投资保障两不误。比如说有些投连产品的特点是保障部分扣费少。例如一位30岁的男性,需要200万元的身故保障。如果采用费用较低的消费型定期寿险做一个20年保障,保费大约在5500元,年。如果用投连险,每年支付3000元左右,同样可以满足200万元的身故保障需要。
如果我们希望投连险的投资功能尽早体现出来,就要考虑前端扣费少的投连险。比如有些投连产品,一次投入金额在5万元以上,那么5万元以上的部分就只收取3.5%的初始费用。假如一次性投入了5万元,之后每个月再投入500元,那么之后每个月投入的500元,也按照3.5%来收取初始费用,而不是按通常情况下50%来收取初始费用。这样我们就可以大大降低投资成本,让投连险的投资功能尽快显现出来,而不会出现等了5年甚至十几年,投资收益才刚刚把扣费的损失弥补回来的情况了。
投连险是个非常复杂的投资类保险,本文只能将投连险的冰山一角展示给大家,具体到如果选择投连险,怎样才能让投连险成为良药而非毒药,还需要你和你的家庭财务顾问深入沟通,全面了解自己的家庭财务状况和投连险这个特殊的保险产品,才能开出正确的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