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孟子是战国时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雄辩家。其弟子公都子曾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孟子则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不仅好辩,而且善辩。《孟子》的文体虽是语录体,但和《论语》式的简短语录不同,它已形成对话体的论辩文,一些长的段落都可自成为章,各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也得以充分运用。早先的文章尚朴,而《孟子》则已经文质参半,各臻其美了。孟子认为言辞是为表现思想内容服务的,形式要和内容相联系,因此在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设问、层递、反复等等修辞手法,特别是几种修辞格的交互使用,给文章添色增辉,使战国中期的散文呈现了一种新的风貌。
一、巧用设问反诘,循循善诱,诱敌入彀
孟子善辩,最突出的表现就在于他善于引君入瓮,然后瓮中捉“鳖”,而在修辞上的表现则是巧用设问。孟子的设问,不仅是了吸引对方的注意,更主要的是要诱导对方沿着自己预设的思维方向进行思考,使他们在回答中不知不觉地陷入孟子设下的语言圈套,使其无言以对,或迫使他们道出与其思考相反的结论来。
孟子善于将设问与反诘一齐使用,左右开弓,其势难挡。如《许行》一篇中,孟子与陈相的对话。许行主张的是一种流于空想、不切实际、不考虑社会分工的片面的农家思想,但孟子并没有直接点出这种思想的错误,而是首先就许行的生活物资的来源接连发问,让陈相一一回答。就这样,陈相在不经意间被孟子“套了话”,道出了许行的生活物资并非都是自己生产的,而是“以粟易之”。而后孟子立马用类比的方式进行逼问:“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陈相不得不承认:“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这样矛盾的结论,竟从“尽弃其学而学焉”的陈相口中推导而出,陈相大败而归,确实狼狈。与此同时,许行的学说也就不攻自破了。这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各家学说之争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二、多用排比层递,情感强烈,气势浩然
孟子的散文,读起来颇有凌然之气,这得益于孟子自身的“善养浩然之气”。可以说,孟子言辞思想中的锋利凌然,正是浩然之气的外放,运用在文章中,就是充满气势的大段排比层递。因此,孟子的散文不仅精工词句,读起来也颇有荡气回肠的韵律之美。
孟子的排比常与反問或设问结合在一起,事半功倍地增强气势,犹如万箭齐发,势不可挡。如《齐桓晋文之事》中,齐王和孟子谈起“大欲”,孟子就发出了“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这样的有力诘问。五个排比反问句,无情地揭穿了齐王庸俗的“大欲”,豪情奔放,锋芒毕露,说得齐王哑口无言。接着又用一段排比道出了王者应有的“大欲”:“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对发政施仁的主张和对声色犬马的鄙弃跃然纸上,具有强烈的鼓动性。
孟子散文的气势源于他坚毅的人格,他对自己的主张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广博的学问,气盛则言宜,所以谈起话来理直气壮,刚柔相济,词锋犀利。运用排比和层递,能更加透彻地说明道理,又表达了作者的强烈情感,具有感染和威慑的力量,读起来也更有酣畅淋漓的感觉,不仅让读者叹服于孟子的逻辑,更折服于他浩然的气势。
三、善用取譬用喻,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长于譬喻”是《孟子》散文的一个重要特色,使用譬喻陈述,辨明是非,既能吸引人们注意,又有说服力,因此是一种有力的辩论技巧。
在《孟子》众多的譬喻中,说理性可以说是最富特色的。孟子在设喻时,极尽变化之能,将譬喻和说理以各种形式相结合,置于文中,使 文章既富于变化,又说理透彻。选用的比喻也都十分精妙,行文运用中更显孟子的巧思,令人拍案叫绝。
还是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首先,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如,“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得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宣王指明了施政的方向。而后,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仍是霸业,并非仁政,却故意以口腹声色之欲来揣度,然后道破其“大欲”乃是以力争霸天下,点明齐宣王的“大欲”后,旋即以“缘木求鱼”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有千钧之力。宣王不禁惊言:“若是其甚与?”孟子再步步进逼,以邹与楚战为喻,说明齐若与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从而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霸道的危害既已讲清,孟子再正面铺写行仁政王道的威力,就不能不令齐宣王怦然心动了。
孟子由于其生动形象的譬喻,其散文中也衍生出诸多成语,如五十步笑百步、缘木求鱼、一暴十寒、明察秋毫等。总之,比喻不仅是孟子使语言形象化的手段,而且是他论战的有力武器。它不仅使抽象的思想具体形象,使枯燥的事理生动有趣,还使读者易于理解、乐于接受,具有极大的感染力,而且具有强烈的逻辑力量,引人入胜。因此说比喻是孟子善于雄辩的重要的修辞手段。
孟子是战国时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雄辩家。其弟子公都子曾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孟子则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不仅好辩,而且善辩。《孟子》的文体虽是语录体,但和《论语》式的简短语录不同,它已形成对话体的论辩文,一些长的段落都可自成为章,各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也得以充分运用。早先的文章尚朴,而《孟子》则已经文质参半,各臻其美了。孟子认为言辞是为表现思想内容服务的,形式要和内容相联系,因此在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设问、层递、反复等等修辞手法,特别是几种修辞格的交互使用,给文章添色增辉,使战国中期的散文呈现了一种新的风貌。
一、巧用设问反诘,循循善诱,诱敌入彀
孟子善辩,最突出的表现就在于他善于引君入瓮,然后瓮中捉“鳖”,而在修辞上的表现则是巧用设问。孟子的设问,不仅是了吸引对方的注意,更主要的是要诱导对方沿着自己预设的思维方向进行思考,使他们在回答中不知不觉地陷入孟子设下的语言圈套,使其无言以对,或迫使他们道出与其思考相反的结论来。
孟子善于将设问与反诘一齐使用,左右开弓,其势难挡。如《许行》一篇中,孟子与陈相的对话。许行主张的是一种流于空想、不切实际、不考虑社会分工的片面的农家思想,但孟子并没有直接点出这种思想的错误,而是首先就许行的生活物资的来源接连发问,让陈相一一回答。就这样,陈相在不经意间被孟子“套了话”,道出了许行的生活物资并非都是自己生产的,而是“以粟易之”。而后孟子立马用类比的方式进行逼问:“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陈相不得不承认:“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这样矛盾的结论,竟从“尽弃其学而学焉”的陈相口中推导而出,陈相大败而归,确实狼狈。与此同时,许行的学说也就不攻自破了。这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各家学说之争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二、多用排比层递,情感强烈,气势浩然
孟子的散文,读起来颇有凌然之气,这得益于孟子自身的“善养浩然之气”。可以说,孟子言辞思想中的锋利凌然,正是浩然之气的外放,运用在文章中,就是充满气势的大段排比层递。因此,孟子的散文不仅精工词句,读起来也颇有荡气回肠的韵律之美。
孟子的排比常与反問或设问结合在一起,事半功倍地增强气势,犹如万箭齐发,势不可挡。如《齐桓晋文之事》中,齐王和孟子谈起“大欲”,孟子就发出了“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这样的有力诘问。五个排比反问句,无情地揭穿了齐王庸俗的“大欲”,豪情奔放,锋芒毕露,说得齐王哑口无言。接着又用一段排比道出了王者应有的“大欲”:“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对发政施仁的主张和对声色犬马的鄙弃跃然纸上,具有强烈的鼓动性。
孟子散文的气势源于他坚毅的人格,他对自己的主张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广博的学问,气盛则言宜,所以谈起话来理直气壮,刚柔相济,词锋犀利。运用排比和层递,能更加透彻地说明道理,又表达了作者的强烈情感,具有感染和威慑的力量,读起来也更有酣畅淋漓的感觉,不仅让读者叹服于孟子的逻辑,更折服于他浩然的气势。
三、善用取譬用喻,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长于譬喻”是《孟子》散文的一个重要特色,使用譬喻陈述,辨明是非,既能吸引人们注意,又有说服力,因此是一种有力的辩论技巧。
在《孟子》众多的譬喻中,说理性可以说是最富特色的。孟子在设喻时,极尽变化之能,将譬喻和说理以各种形式相结合,置于文中,使 文章既富于变化,又说理透彻。选用的比喻也都十分精妙,行文运用中更显孟子的巧思,令人拍案叫绝。
还是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首先,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如,“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得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宣王指明了施政的方向。而后,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仍是霸业,并非仁政,却故意以口腹声色之欲来揣度,然后道破其“大欲”乃是以力争霸天下,点明齐宣王的“大欲”后,旋即以“缘木求鱼”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有千钧之力。宣王不禁惊言:“若是其甚与?”孟子再步步进逼,以邹与楚战为喻,说明齐若与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从而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霸道的危害既已讲清,孟子再正面铺写行仁政王道的威力,就不能不令齐宣王怦然心动了。
孟子由于其生动形象的譬喻,其散文中也衍生出诸多成语,如五十步笑百步、缘木求鱼、一暴十寒、明察秋毫等。总之,比喻不仅是孟子使语言形象化的手段,而且是他论战的有力武器。它不仅使抽象的思想具体形象,使枯燥的事理生动有趣,还使读者易于理解、乐于接受,具有极大的感染力,而且具有强烈的逻辑力量,引人入胜。因此说比喻是孟子善于雄辩的重要的修辞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