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肖宪,男,1954年10月出生于北京,1986年毕业于云南大学,获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当代国际关系,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95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曾担任过学术刊物编辑、研究室主任等职,现任西南亚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1994年肖宪被云南大学选拔为“云大211工程”百名跨世纪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中的国家级人才培养对象,1995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选拔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的第二层次培养对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肖宪,男,1954年10月出生于北京,1986年毕业于云南大学,获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当代国际关系,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95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曾担任过学术刊物编辑、研究室主任等职,现任西南亚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1994年肖宪被云南大学选拔为“云大211工程”百名跨世纪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中的国家级人才培养对象,1995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选拔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的第二层次培养对象。
其他文献
安妮·塞克斯顿的诗《死者所知的真理》用她独特和敏感的心灵来感受:"生"与"死",写出了以往的诗人所不敢直面的一个现代女性的"疯狂"的精神病态世界。本文将从诗人的创作背景及创作风格来品读这首诗歌。
<正>2010年11月22日上午,云南大学呈贡校区落成典礼隆重举行。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保建,省政协副主席倪慧芳,省政府秘书长丁绍祥等领导和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云南高校代表,云南大学党政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等出席了落成典礼。
西方哲学对心/身,个人/社会的二元假设影响了整个人文学科的研究范式,对身体的研究不仅旨在界定医学人类学的本质,也为整个人类学学科提供了哲学上的支撑。有关身体既定观念的解构,可从人类学和其学科及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用概念化身体的方法从个体身体、社会身体和身体政治三种视角来进行考察,而把情感作为主题,是这一研究的新路径。
由张纯德等撰著的《彝族原始宗教研究》,对彝族原始宗教的信仰内容、形式、巫师苏尼、祭师毕摩、彝族原始宗教塾的宇宙观、祭经、祭仪、祭坛,以及彝族原始宗教与古代汉文化的关系等进行了宏观、系统的研究。
穿梭在东南亚和北美洲之间的海外华人的行为实践,打破了学界对“华性”的单一意义认识。自欧洲殖民资本主义时代起,远离故土、离散分布、暂居性、混融性。成为华侨文化塑形中的关键因素。海外华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文化适应过程中,形成了弹性的习俗和实践原则,其突出表现为一种试图把移民和资本积累结合在一起的国籍选择策略。换言之,弹性国籍的选择其实深受全球市场状况的影响。
当前动荡的国际货币市场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此前关于全球化、市场和创意产业的金融问题等诸多论断。其中,关于创意产业以及其在国际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相关的研究不应该局限于经济要素,而应扩展到创意产业在社会活动中的“游戏”功能,这一点通过对艺术家、社会组织和公共空间等的案例分析,可以窥得一斑。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在扶持艺术家以及创意产业发展方面所作的努力,值得关注。
现阶段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和难题,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人”和“财”的问题,所以,扫除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阻力和障碍,必须解决好人的思想、人的知识结构和人的素质问题;解决好资金的调配、筹措及引资等问题。处理好了这两个大问题,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便有了“软”、“硬”件的保障和基础。
云南佛教文化具有多民族性的特点.佛教最初传入云南的地区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有很多少数民族都接受了佛教的影响,同时又在其中注入本民族的文化要素,使之呈现出多种文化交融的特点.云南佛教文化的多民族性特点不仅反映为文化的多样性,而且还表现为文化的一体性,这折射出云南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揭示出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与种族冲突是当今世界关注的两大热点,也是各国重点研究的课题.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也有负面影响.全球化在给西方大国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结构,触发了多层的种族矛盾,使脆弱的民族融合分离,民族分离主义泛滥.全球化是种族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受全球化冲击越大的国家和地区种族冲突越严重.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民族社会和民族观念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呈现出两种出乎意料又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趋势:一种是半封闭型的民族社会向开放型的民族社会发展;二是狭隘的民族意识逐渐淡化,而国家意识则逐步增强。这两种趋势都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的和谐。本文就这两种趋势作一初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