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中国情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yufe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扎尔巴耶夫其人
  “岁月如梭,今年纳氏75岁,卡氏己77岁高龄。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所系的哈萨克族是历史上的游牧民族,牧民传统的特点是驰骋辽阔大草原,居高临下选择目标后奔向最佳草场;乌兹别克斯坦卡里莫夫总统属于农耕民族,农民传统的特点是勤劳耕耘自家的3分地,渴盼着老天开恩风调雨顺。他们两位都是古突厥后裔,都起家于重工业,都是当时苏共政治局委员,1990年均由共和国第一书记当选首任总统,都是苏解体后独联体仅有的两位直到今天屡选屡胜的不倒翁总统,又都是本国威望很高的民族英雄,历史经常是由英雄领袖演义。”2015年1月,我在新疆大学中亚学院学术论坛宣读论文《纳扎尔巴耶夫、卡里莫夫两位总统演绎出两国不同的市场经济及发展趋势》时这样讲道。当时我心情思绪万千,在哈萨克斯坦亲身经历的往事历历在目。
  近30年来,我一直关注研究邻国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探索他这位牧羊人的儿子和一个冶金工人如何当选哈萨克斯坦的首任总统并成为世界一位蜚声遐迩风云人物的真谛。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是哈萨克族,1940年7月生于哈国距阿拉木图市70多公里偏僻处一个名叫契玛干村的农牧民家庭。他毕业于卡拉干达冶金联合企业高等技术学校和苏共中央高级党校函授班,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2年12月,我国北京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2009年4月,纳扎尔巴耶夫总统访华期间,曾被授予中国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最高荣誉勋章和中国海南省荣誉公民称号,2014年5月纳扎尔巴耶夫在中国上海参加亚信峰会期间获得了“丝绸之路和平奖”(这是我国习主席首倡“一带一路”后首次向外国领导人颁发此奖)。近30年来总统被世界多国授予近百项(枚)荣誉称号和奖章。
  上世纪70年代起,纳扎尔巴耶夫开始步入政坛,1989年当选哈共中央第一书记,1990年当选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按东方模式推动民主26年来5次赢得大选,是独联体唯一一位直到今天屡选屡胜的不倒翁总统。他被世人誉为“亚洲的一只新生雪豹”和“超级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是位战略家,善于将目光投向未来。1997年,他提出了《哈萨克斯坦2030》战略;2012年,他又推出了《哈萨克斯坦-2050》战略。纳扎尔巴耶夫65岁生日时,普京在发给他的贺电中非常中肯地评价他的一生:“努尔苏丹·阿比舍维奇从零开始,建起了一个独立国家。只有非凡的人才能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我个人认为,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任职27年多来为哈国、欧亚大陆乃至世界做出了有目共睹的历史贡献,从大的方面看其历史贡献具体有以下六大方面:1.带领国家和人民艰难走出哈国独立初期的经济危机;2.带领国家放弃核武器使其成为无核国;3.成功将首都迁至北部阿克莫拉小城;4.于1992年10月在第47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了建立一个全亚洲范围的地区性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简称亚信会议);5.提倡宗教对话抑制极端主义,他首次倡议召开了两年一届的世界和传统宗教领袖大会;6.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友好情缘促进了我们两国成为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
  纳扎尔巴耶夫与中国的交往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我随新疆自治区政府代表团出访哈萨克斯坦初次见到他便留下很深印象:头发银灰、额庭饱满、四方脸庞精神矍铄、浓眉大眼炯炯有神、身高一米七开外、体格健硕、走起路来昂首挺胸、双手微舒外扩、隐隐透出摔跤手一般的勇猛气势和自信气质,长相看去便是位典型的哈萨克人。近30年来我有幸多次拜见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从他的举止言谈和每天电视报刊以及哈国政治经济等改革发展动态中逐渐感受到,他是一位作风朴实、策略灵活、注重实际的精明干练的政治家。他常常深入到群众当中去,与他们谈笑风生。他一直强调以现实主义态度对待政治和经济等诸多问题,从客观实际出发解决国家面临的各种矛盾。
  1991年苏联解体前,纳扎尔巴耶夫走马上任哈国总统不久首次访问中国新疆等地。鉴于当时中苏交往中执行对等原则,哈国和我国新疆属于同级别,按此原则很难安排我国领导人会见他。怎么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上报国务院文件时,注明他是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属国家领导人,这样一来他去北京时才破例受到国家主席江泽民会见。江主席会见他后在午宴上清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苏联老歌,总统见状,让随从拿来冬不拉深情演奏哈萨克名曲。当时中哈两位领导人这一唱一弹极大增进了双方友谊,给双方人員留下了迄今难忘的深刻印象。我还记忆犹新,参观深圳康佳电视机厂时,总统指着电视机流水生产线动情地说:中国改革开放促进经济高水平发展,康佳这就是今后我们哈萨克斯坦工业需要发展的方向。总统这次初访中国奠定了以后两国政治经济各方面密切合作的基石。
  总统在离京去深圳专机上赠我他的著作《探索之路》并题词:“陆兵同志,本书或对您有益。”1995年经总统亲自授权,由我们翻译首次正式在中国新疆出版社发行此书,这是中国第一次出版哈国总统专著。后来十年里,我们白天上班,利用晚上和业余时间,抽空陆续译出总统的另外两部专著:《站在21世纪门槛上》,时代出版社,1997年;《时代命运个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三部译作出版发行后在中哈等国引起不同凡响。我多年来曾受到哈国总统多次亲自接见,被总统称为“哈中两国交往的友好使者”。我们为翻译出版这三本书付出了辛勤劳动,我还记得在国外翻译第一本书时常常晚睡早起、婉拒吃饭应酬。
  与纳扎尔巴耶夫结缘的难忘往事
  这些年来,我在生活工作中和哈国已经结下不解之缘,下面就写写我亲身经历感触最深的一些难以忘怀的往事。我记得,1994年底哈国总统助理指派总统府一新闻官和我接洽翻译出版《探索之路》一书。由于这样的“工作关系”,有缘结识总统府新闻局阿拉木图负责人、哈国欧亚研究院院士瓦列里大哥,屈指20余年,我们之间友谊与日俱增。他父亲是哈萨克人,母亲是俄罗斯人。他继承哈俄两民族优点,为人正派、工作认真严谨,尤其对中国情有独钟。我在哈多年工作中承蒙兄长关照,从未感到孤独。在他真诚帮助下,我总是先拿到总统新书和授权。出版3本总统译作后,现在等总统第4部专著翻译出版。2008年哈总统访华请我同行,我们一起在北京参加了总统译书首发式等系列活动。访问结束后我俩合写介绍总统访华俄语文章在国内俄文杂志署名发表。他先后推荐我专访了哈国、吉国和塔国总统,对我“民间采访中亚总统”帮助极大。瓦列里大哥和我的真诚友谊是中哈近邻友好新丝绸之路上一棵长青树,永不凋谢的友谊花朵。21世纪初,我以国内俄文《大陆桥》杂志和《新疆经济日报》等报特邀记者身份,以民间方式精心策划并采访了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和吉尔吉斯斯坦阿卡耶夫总统、塔吉克斯坦拉赫蒙总统,用中俄文版在国内发行(仅吉国总统采访稿因故未发表),这在国内是首例。当时哈总统府多次签发给我难以得到的2年签证和总统府出入证件,这为我在哈国工作提供很大方便。我还通过俄驻华大使己故的罗高寿先生(祝他九泉之下长眠),策划专访普京总统,为此曾给罗大使发过我和摄影朋友护照资料。我还专访过一些中亚社会名流,可谓国内民间个人采访中亚领导人第一人。   1995年深秋,我公司邀请合作方中国光大集团进出口总公司周承超总经理等6人访问哈国洽谈收购巴尔喀什铜厂,后因韩国“三星”集团先入优先而搁浅。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他们飞抵哈国,次日金秋阳光灿烂,上午11时我请周总和《探索之路》合译者王嘉琳研究员到总统府拜见了纳扎尔巴耶夫总统。进总统府前哈国官员告知总统只见我们十分钟,他后面还要接见土耳其副总理。我们经过两道安检门时受到严密安检,我公司生产的一箱“乳酸菌葡萄干”差点被没收。
  总统在办公室旁客厅里和我们一一握手,请入坐沙发。总统欢迎我们访问哈国,祝我们经贸合作顺利。总统很熟悉我,笑着讲了半天,其大意是:我在国家独立后即指示和中国朋友做好合作交往工作,恢复建设阿拉山口铁路,扩大两国贸易进出口额,开展能源矿产合作,吸引中国大公司参与油气田开发项目,欢迎中国公司参加哈国农牧业开发建设……我向总统介绍了光大集团周总,他向总统介绍了中国超大型央企光大集团,讲了此行目的。总统这样讲道:瑞典公司和“三星”在争购“哈萨克铜业”股份,应该是由“三星”购得。没关系嘛,我国开发投资项目多,你们可参加其他项目合作呀。我向总统介绍合译者中亚所王老师:苏联解体后,她是第一位向中国人民及时介绍总统您的,我们这次译您《探索之路》也是首次在国内出版您的书,虽有一定困难,我们愿克服困难努力翻译将您更多作品介绍给广大中国读者。总统听着听着很高兴笑了起来。接着我请总统给我们在译著扉页题词。连写4本不同题词,着实又占了好几分钟。最后,我开箱打开袋子介绍我公司生产上市的乳酸菌葡萄干并请总统品尝。总统笑道:陆兵呀,你们中国的很多食品都成了保健品。他这句话引得在座所有人哈哈大笑,会见场面气氛非常亲切友好。待我们和总统握手话别出来,我的副手赵新告诉我们:真行,总统见你们整整48分钟!
  2004年初我受中石油哈国阿克纠宾油气股份总经理汪东进先生委托,给哈国总统写亲笔信请求他接见中石油领导,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于当年4月2日上午在首都阿斯坦纳新总统府金碧辉煌的“金色大厅”圆桌接见了中石油高级副总裁吴耀文、驻哈大使姚培生和我们一行5人,哈国有时任总统助理(现任哈国安全委员会主席)卡西莫夫和哈国油气股份总裁等人作陪。
  哈总统首先简介哈国油气能源现状和发展趋势,鼓励各国投资共同开发油气项目共同发展。他肯定了中石油在哈国投资开采油气工作做得好,赢得各国同行和哈国人民认可,希望中方继续做好工作。吴副总裁表示谢意说,离开阿克纠宾油田时职工们请他转达对总统的问候,在总统正确领导下,中哈油气股份的工作会做得更好。接着双方就加快建设中哈石油管线具体交换了意见和方案。总统还向中方推介中哈边境斋桑油气区块,希望中石油参加勘探开采本区块……最后,我向总统赠送他的第三部译著《时代命运个人》,并请他为我们在书上题词。总统为我欣然写下:“陆兵先生,祝工作取得成就!”本次接见一小时多,结束时总统和我们5人合影留念,并一一握手告别。我几天后回国,作为《新疆经济报》特邀记者于当年4月12日在国内首发报道《中哈西部石油管线将分段建设》。多年来,我写了多篇文章向国内读者介绍哈国和中亚政经等方面的真实情况。
  写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回想起一段往事:1997年我应聘作为中石油哈国股份公司顾问协调解决公司和当地政府的关系。为收购阿克纠宾州一储量丰富油气田,我受公司童总裁委托和哈国相关部门洽谈收购业务,对方答复需要汇报请示总统。数日后哈方部门领导这样告诉我最后答复:总统说哈萨克斯坦处在亚欧中心要处理好各国关系,出让油气田要采取撒胡椒面的办法,要考虑均衡各国利益,不能都给一个国家了。通过这件事情足以看出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是位深谋远虑的精明的国际级政治经济学家。
  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是多产作家,现已正式出版了十多本专著,我们已经将其中3本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发行,其他大多数书也将被翻译在国内出版。除此而外,这位多才多艺的总统擅长弹唱冬不拉。多年前他还为徐克导演的电影《七剑》谱写主题曲。该主题曲是纳扎尔巴耶夫早年创作的,主要表达的是一种对故乡的追忆与思念,曲子“只听一遍就能记住”。这些年哈国还拍摄《总统之路》系列电影,己上映前三部,《我童年的天空》(2011年)、《火流》(2013年)和《铁米尔套》(2013年),新拍摄纪录片《领袖》已在我国网络上映效果不错。纳扎尔巴耶夫总统还是体育迷,喜爱摔跤、网球、滑雪、滑冰等运动。他说有次访问中国时,看到中国老百姓在户外做操、打太极拳,觉得很感兴趣,自己后来也学会了并时常练习。
  哈国独立26年来实施市场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自然而然也出现了许多棘手问题,比如政策法律多变、社会贪污腐败、贫富两极分化、失业率增大、“入世”冲击经济、政权安全交替等等,最近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也罕见地公开谈及接班人的问题。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积重难返、全球经济低迷迫使哈国增速放缓带来的阵痛以及欧亚经济联盟建设问题等,这些问题都在考验着哈国总统和政府的智慧。在经济上,过度依赖油气矿产的开采加工,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亟需经济结构调整。哈国各民族之间人文特点差异明显,尤其是各国民族深层问题存在已久。哈萨克斯坦主体民族哈萨克族内部历史上一直存在三大玉兹之争。不了解哈国这些各个民族内部深层矛盾冲突尤其是三大玉兹之争,中国企业今后在哈国投资经营则容易陷入意想不到的陷阱难以自拔……中国应以史为鉴,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将以经济发展为引领,互利共赢创造丝路新文明,这既是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更是有效可行、促进中国和哈国经济更快发展的最佳发展方式。
  2013年9月初,习近平主席出访哈萨克斯坦。习主席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首倡丝绸之路经济带继往开来。一一习近平主席说:哈萨克民族有一句谚语:“一片土地的历史,就是在她之上的人民的历史。”哈萨克斯坦独立以来,在纳扎尔巴耶夫总统领导下,政治长期稳定,经济快速发展,民生大幅改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当年9月8日,在飞往阿拉木图的专机上,习主席和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共进早餐,吃的是中国常见的家常咸菜加小米粥,饭后一杯清茶。两人畅谈国事,意气相投。纳扎尔巴耶夫表示:我一上飞机,就有宾至如归、回到出访中国时的感觉。
  翌日上班我打开邮箱见哈国总统府阿拉木图新闻局领导瓦列里院士来信,一会又收到他打来电话:我们刚到机场送行习近平主席,三天全程陪他访问,感到很欣慰……早年我在北京戒台寺抽三签中有一签“渭水访贤”,真灵。我在中亚、俄罗斯每国都有缘结交“贤者”,在哈国即是瓦列里局长了。我作为“中哈民间友谊的使者”(纳扎尔巴耶夫总统语),去过哈国百余次,跨世纪前后在哈国工作10余年。此时此刻,我和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交往的往事不禁一一跳现脑海,令人思绪万千。为了纪念,我特意写两首小诗:
  《喜见中哈两国元首同机飞阿拉木图》
  细君解忧艰和亲,汉朝乌孙长结盟。
  功在千秋今登丰,总统搭机启新程。
  小米咸菜东方情,产能合作绣前景。
  阿拉山谷秋醉人,苹果国礼赠睦邻。
  《哈国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草原雄鹰中亚雪豹》
  突厥蒙古崛后裔,苏联解体赐天机。
  雄鹰盘旋腾经济,雪豹矫捷惊俗世。
  弃核迁都倡亚信,俄中美欧精博弈。
  老骥伏枥驾险途,中亚游刃彰胆识。
  个人认为,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任职25年多来为哈国、欧亚大陆乃至世界做出了有目共睹的历史贡献。他凭着非凡的理智、意志、信仰和潜能,带领哈萨克斯坦度过了艰难岁月,使这个按国土面积占世界第九位的中亚大国先于其他独联体国家振兴起来,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作者陆兵,俄罗斯中亚研究学者,1991年哈薩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首访中国时担任他的翻译,2017年被哈国新闻研究院聘为荣誉院士)
  责任编辑 崖丽娟
其他文献
开埠以后外国势力在上海设立租界,既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又开始了比较先进的城市管理。上海城市公用事业的特许经营,就是一种比较科学合理的方式,这种方式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1875年公共租界欲办自来水厂,由于盈利预期可观,有意介入的公司颇多。租界当局决定让有意向的公司参加投标。结果注册于伦敦的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中标,负责向公共租界供水。按照投标时的承诺,该公司的一切措置都须听命于工部局
期刊
1978年美国东部时间12月15日晚上9点,卡特总统突然在全国电视网上公开宣布,从1979年元旦开始,美国政府决定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撤除在台湾的所有军事设施与人员,废止与台湾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建立与大陆的全面正式外交关系。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一封《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的对台工作新政策,停止了已经进行长达21年对金门、马祖外岛的炮击,同时要求两岸应该尽速实现
期刊
因会议发言卷入“刀把子”风波  1983年,徐盼秋因参加一次座谈会卷入了“刀把子”风波。那是春节后的第四天,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的陈丕显在上海邀请沪上法学界的专家学者和政法机关负责人,到上海展览馆参加一个如何改进政法工作的座谈会。时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陈国栋、第二书记胡立教等市领导也参加了会议。座谈会由胡立教主持。他说,今天丕显同志邀请大家来开座谈会,主要是探讨立法、司法和政法
期刊
卜宗商的困惑与盲从  1957年6月,党中央开展了反右运动。7月,一位中央领导来到上海,并亲自到复旦大学看了群众的反右大字报,当即指出杨兆龙、王造时、孙大雨等人应该划为右派。随后在上海市干部会议上就整风反右问题发表了讲话,点了包括杨兆龙在内的上海知识界几个人。不久,杨兆龙即被复旦大学划为右派分子。他的工资从每月300元降到每月35元。之后,他先后被迫参加了复旦大学法律系全系大会、复旦大学全校大会、
期刊
1975年,毛泽东发动了“评《水浒 》”运动。“文革”中插进了“评《水浒》”,很多人感到突兀,我也不例外。  人民日報社负责这方面报道的,是文艺部。这事本与我无关,因文艺部将我借去,我才参与编辑评论《水浒》文章。我到文艺部时,评《水浒》已进行了一段时间。说实在话,我当时对毛泽东何以在“批林批孔运动”之后,又发动一场评《水浒》运动,并不清楚。就是一起参加讨论的文艺部几位同志,对毛的政治用意也不甚了了
期刊
我父亲浩然与工人作家胡万春有过一段特殊的交往。  胡万春出生于贫苦家庭,是钢铁厂工人,为建国后党培养的工人作家之一,与仇学宝、费礼文等属于文学新人,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胡万春。1952年开始发表小说,譬如《青春》《爱情的开始》《铁拳》《战地春秋》等。曾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父亲浩然是农民出身,所写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没有脱离农村、农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作家。就是这样两个出身不同、
期刊
父亲鞠国栋(1929~2018)山东籍,号醉菊。著名诗人、词家、楹联家、收藏家、京昆名票、文化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于2018年6月30日病逝,享年90岁,谨以此文纪念。  一、革命生涯 命运坎坷  童年时,逢日寇入侵,家穷,爷爷奶奶不让父亲读书,恩师刘民放说“这孩子天资聪颖,今后吃我饭好啦”。14岁,恩师带他参加了革命。1949年,与恩师随军南下,恩师任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后來的上海师范大学)马列主
期刊
现在不是特区的城市也像特区,可是1979年决定在中国设四个特区的时候,对特区言人人殊,褒贬不一。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我是睁大眼睛看争论双方的言论和表情。谁都知道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怎样才能把生产力搞上去是一道值得认真研究的大课题。既然都看见老路子走得慢,就提醒人们考虑另辟蹊径。另辟的蹊径肯定不同于老路,有争论是难免的。  深圳特区给我上了第一课  1980年深圳特区正式成立不久,我就去了深圳。
期刊
2018年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每当我们上海的一些支青回忆起他,总觉得他犹在眼前。  响应号召,报名参加支疆建设  1963年起至1966年,先后有八万五千多名上海青年学生,报名参加支援新疆建设,在艰苦环境中锻炼意志。他们被俗称为支青。支青有别于上山下乡知青,虽然都属于响应党的号召,但区别在于上海支青发生的年代早,于“文革”前,指到人烟稀少的边疆,支援祖国建设。知青则广义指知识青年,他
期刊
屈指算来,距离2005年4月10日那个日子,陈逸飞先生离世已经整整13年了。  二十年前,我还是一名文艺记者,数年间和陈逸飞先生有过几次比较近距离的接触。他先后拍摄的电影《海上旧梦》《人约黄昏》《理发师》等都请了记者做宣传,或到拍摄地采访、或参加新闻发布会、或参加电影首映式,因工作的关系,我忝列其中。每次他面对媒体都是客气而尊重、和气又周到,显得彬彬有礼、淡定儒雅,非常有修养,但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