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提倡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的今天,合作学习法是一个可行性的较强的方案。所谓的“合作学习”,就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应用于教学之中,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
【关键词】英语课堂 合作学习
一、初中英语课堂合作教学现状
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从形式上看,虽因多媒体的使用,似乎变得有声有色,但是实际上还是以教师传递知识、学生听课和记笔记为主。由于只注重笔试,不太注重口语和听说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很差。长期以来,英语课堂教学变成了重复的背诵和默写。这样的英语课堂教学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发表见解的机会很少,师生、生生之间缺乏交流,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自然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二、制约课堂合作的因素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主要表现在教师“以教材为核心”、“以教案为本”,违背了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前没有设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话题,课堂教学中没有给出足够时间进行师生、生生间的沟通和交流,缺乏用语言和非语言设问的技巧、方法以及创设合作情境的教育机制,没有形成对学生回答问题和交流进行评价的意识,忽视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在语言学习的进程中出错是不可避免的,教师“见错即纠”既打断了学生的思路,又会使学生处于尴尬状态,从而在学生的心理上形成障碍,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沉默性的课堂。
三、教师要提高对合作学习的认识,注意角色的转化
新英语课程标准给教师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历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是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改变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又要调整评价的方式、手段和内容。教师要增强对合作学习的科学认识,必须防止对合作学习认识的简单化、片面化。教师还要转变自己的角色,由灌输者转变为指导者、参与者;转变学生观,不以分数看学生。
四、优化分组,明确分工
小组成员的分配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既可以增加小组成员的多样性,又可增加小组间的竞争性。合作学习研究者大都认为,在合作学习实施的初期阶段,教师选择分组是较有效的方式。这是因为,教师选择分组通常是将不同质的学生分为一组,这样可以提高组内学生辅导的可能性,消除异质学生之间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在分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性格特征、勤奋程度等因素。这样的学习小组,一般都是教师在经过事先调查与深思熟虑,并征求学生意见之后确定的。确定下来后,把一个学习小组的成员按就近原则安排座位。一经确定,便可固定一段时间,然后根据课堂观察及学生反馈适度调整。在实施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学习的主动性及学习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时可以考虑根据学习任务采取课堂随机分组的方式。随机分组的方式主要有纵排分组、横排分组、数数字分组等。此分组方式的好处是可以提高学生对不同学习伙伴的适应性,从而发展他们的交际能力。
五、确定内容,精心设计
教师在意识上首先要转变观念,不要为合作学习而搞合作学习,不要时时合作,而应从形式服务于内容的角度出发。在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是让学生有机会彼此交换信息,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选择的学习内容难度要适宜,这样会对内容的学习、掌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如果学习内容较难,小组活动会出现合作不主动、冷场现象;如果过于简单,对个体学习都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则无疑是浪费时间。合作学习中内容的选择、任务的设置应具有生活化、开放性、探究性等特点,同时还应是体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能摘下果子”。因此,在教学策略上,教师首先需要“选好”合作学习的材料。
六、建设合理的评价机制
合作学习的评价内容不仅仅包括任务达成情况,更应包括学生的参与态度、合作意识等。应采取个体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学生个体与学习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合作学习的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从评价的主体来看,主要有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从评价的方式看,有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从评价的方法来看,有等级评价、分数评价、评语评价等。这几种评价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教师在教学中可创造性地灵活运用。
总之,合作学习并不仅仅是安排小组坐在一起来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它需要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给予细致的关注和思考。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综合运用语言创造了条件,同时学生也有机会彼此交换信息,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仍需广大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同提高,以实现合作学习的高效率。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县陈家中学 )
【关键词】英语课堂 合作学习
一、初中英语课堂合作教学现状
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从形式上看,虽因多媒体的使用,似乎变得有声有色,但是实际上还是以教师传递知识、学生听课和记笔记为主。由于只注重笔试,不太注重口语和听说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很差。长期以来,英语课堂教学变成了重复的背诵和默写。这样的英语课堂教学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发表见解的机会很少,师生、生生之间缺乏交流,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自然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二、制约课堂合作的因素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主要表现在教师“以教材为核心”、“以教案为本”,违背了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前没有设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话题,课堂教学中没有给出足够时间进行师生、生生间的沟通和交流,缺乏用语言和非语言设问的技巧、方法以及创设合作情境的教育机制,没有形成对学生回答问题和交流进行评价的意识,忽视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在语言学习的进程中出错是不可避免的,教师“见错即纠”既打断了学生的思路,又会使学生处于尴尬状态,从而在学生的心理上形成障碍,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沉默性的课堂。
三、教师要提高对合作学习的认识,注意角色的转化
新英语课程标准给教师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历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是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改变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又要调整评价的方式、手段和内容。教师要增强对合作学习的科学认识,必须防止对合作学习认识的简单化、片面化。教师还要转变自己的角色,由灌输者转变为指导者、参与者;转变学生观,不以分数看学生。
四、优化分组,明确分工
小组成员的分配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既可以增加小组成员的多样性,又可增加小组间的竞争性。合作学习研究者大都认为,在合作学习实施的初期阶段,教师选择分组是较有效的方式。这是因为,教师选择分组通常是将不同质的学生分为一组,这样可以提高组内学生辅导的可能性,消除异质学生之间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在分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性格特征、勤奋程度等因素。这样的学习小组,一般都是教师在经过事先调查与深思熟虑,并征求学生意见之后确定的。确定下来后,把一个学习小组的成员按就近原则安排座位。一经确定,便可固定一段时间,然后根据课堂观察及学生反馈适度调整。在实施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学习的主动性及学习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时可以考虑根据学习任务采取课堂随机分组的方式。随机分组的方式主要有纵排分组、横排分组、数数字分组等。此分组方式的好处是可以提高学生对不同学习伙伴的适应性,从而发展他们的交际能力。
五、确定内容,精心设计
教师在意识上首先要转变观念,不要为合作学习而搞合作学习,不要时时合作,而应从形式服务于内容的角度出发。在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是让学生有机会彼此交换信息,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选择的学习内容难度要适宜,这样会对内容的学习、掌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如果学习内容较难,小组活动会出现合作不主动、冷场现象;如果过于简单,对个体学习都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则无疑是浪费时间。合作学习中内容的选择、任务的设置应具有生活化、开放性、探究性等特点,同时还应是体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能摘下果子”。因此,在教学策略上,教师首先需要“选好”合作学习的材料。
六、建设合理的评价机制
合作学习的评价内容不仅仅包括任务达成情况,更应包括学生的参与态度、合作意识等。应采取个体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学生个体与学习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合作学习的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从评价的主体来看,主要有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从评价的方式看,有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从评价的方法来看,有等级评价、分数评价、评语评价等。这几种评价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教师在教学中可创造性地灵活运用。
总之,合作学习并不仅仅是安排小组坐在一起来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它需要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给予细致的关注和思考。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综合运用语言创造了条件,同时学生也有机会彼此交换信息,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仍需广大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同提高,以实现合作学习的高效率。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县陈家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