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直斋书录解题》是南宋陈振孙在自家藏书的基础上,于淳佑年间编撰的一部重要的私家藏书目录。《书目答问》是清代张之洞任四川学政时为广大士子和童生编著的读古书、治旧学的目录书。这两部著作在著述方面有很多异同点,尤其是在著述内容、收录范围和版本等方面,所以本论文主要以这几个方面为主对两部著作的著述特点做一比较分析。
关键词:直斋书录解题;书目答问;著述特点
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对所录书籍的作者生平、内容主旨和讹谬、作品得失、版本鉴定和异同等都做了精要的论述,这对我们进行学术的辨别、分类、整理等有重要的指导和指示作用。张之洞《书目答问》是继《四库全书总目》之后的又一集大成之作,作为私修目录,它不同于《四库全书总目》这种大型的官修、综合性目录,并没有详细著录公、私藏书的情况,而主要是指导学子们有效读书、研究学问的目录书。《直斋书录解题》和《书目答问》在著述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因为作者编撰目的、著述内容、版本选择、收录范围等的不同,所以也有各自的特点和创新之处,本论文拟以《直斋书录解题》和《书目答问》的著述内容、版本特点、收录特点等为切入点,对两部著作进行一个粗浅的比较分析。
一、内容特点
《直斋书录解题》主要是南宋陈振孙为了个人喜好收藏整理的一部大型私家藏书目录,是陈振孙对自己五万一千一百八十余卷藏书的编辑整理,所以本书内容广泛丰富,时间跨度大,因而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此著作原本56卷,分53类,陈氏将53类书目又划分为经、史、子、集四录,其中经录十类;史录十六类;子录二十类;集录七类,故书名中称“书录”,可惜全书已亡佚,现存的只有22卷,是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录而成的。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是作者对所录书籍的内容和对某一学说的形成源流进行概括说明。如,在《永嘉谱》二十四卷中说明了《永嘉谱》包括年谱、地谱、名谱和人谱四部分,还对地理志的形成源流进行了辨析;②是对所著录书籍的价值大小和优劣进行客观品评,如对熊克《中兴小历》的评论“往往疏略多抵牾,不称良史。”
张之洞《书目答问》以“分别条流,慎择约取”为编写宗旨,主要以代表性、指导性的书目为主,是张氏为引导广大士子和童生阅读而著录的一部古籍书目。张之洞涉猎十分广泛,《书目答问》是其早期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故从其著录内容来看,作者也收录了一些自然科学和经济著作,但经学仍为治学根本。
《书目答问》的内容主要是作者根据当时学术的发展情况,以及作者思想和著书立说的宗旨来著述的,基本上是详今略古,体现了张之洞“今胜于古”的思想。书目内容古略今详者,全都列举今人著作,或者将古今书目进行比较,得出“今胜于古”的结论,如《国朝著述诸家姓名略》下注“大抵征实之学,今胜于古。”《书目答问》的著述内容还有附录两部分:①是包含诗文选本、经史摘录和目錄书等的《别录目》;②是介绍清代经学家、史学家、理学家等主要著名学者的《清代著述诸家姓名略总目》,附录的编写为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方便。
二、收录特点
南宋时,出版业相当繁荣,所以这一时期私人藏书也盛极一时,陈振孙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深受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所以早年便开始四处搜集藏书,由于其任职的地方正好是当时图书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所以他每到一个地方,便积极寻找优秀典籍来丰富自己的藏书,并仿照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撰写了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私家藏书目录《直斋书录解题》。
因陈振孙的藏书大都是经过多方面的搜集探访得来的,涉及到很多朝代、地方、内容、作者等等,所以《直斋书录解题》是陈振孙对自己所藏五万余卷书籍的编辑整理,收录范围非常广泛。作者为了便于阅读和查找,会对所收书籍的经过和收藏缘由进行记录。如《解题》卷三记录了《九经字样》的得书经过和收藏缘由:“往宰南城,初谒,有持故纸鬻于道者,得此书,乃古京本,五代开运丙午所刻也,遂为家藏古籍之最古者。”
《书目答问》的收录范围主要遵从“此书所录,其原书为修《四库》书时所未有者十之三四,《四库》虽有其书,而校注本晚出者,十之七八”的原则。可以看出,《书目答问》所录的很大一部分是修纂《四库全书》后新出的重要书籍或是《四库全书》中所录书籍校注较晚的精校本。张之洞“今胜于古”的思想较重,所以在《书目答问》中,他十分重视收录清代作品,尤其是乾嘉以后的学术著作,“大抵征实之学,今胜于古。”是《书目答问》重要的收录原则之一。
张之洞有着“偏举既嫌絓漏,志趣学业亦各不相同”,“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因录此以告初学”的思想,故《书目答问》在收录范围上有自己的特点:一是所收书籍都经过严格的筛选,为了避免书目品种过多,内容芜杂,“凡无用者,空疏者,偏僻者,淆杂者,不录,古书为今书所包括者,不录,注译浅陋者,妄人删改者,编刻伪谬者,不录,古人书巳无传本,今人书尚来刊行者,不录,旧版旧抄,偶一有之,无从购求者,不录”;二是把以前没有流传下来的书附列于该作者著录的其他著作之下或者其他作者的相关著作之下,如魏源著录的《书古微》、《公羊古微》未见其传本,张氏将两部著作附于魏源《诗古微十二卷》之下。再如将许桂林未刊刻的《毛诗后笺八卷》附列于胡承琪的《毛诗后笺》之下,将钱大昕《元诗纪事三卷》列于厉鹦《宋诗纪事一百番》之下……;三是《书目答问》在每类中所收的书籍,都以时代先后为序,然后再详细划分小类,不别立名目,这些小类都用符号作标志,便于阅读和查找。例如经部就有标志号66个,即划分66个小类。同时,作者还注重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读书方法,在每一部的首位列上最简单熟悉的类目供初学者阅读,使读者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三、版本特点
《直斋书录解题》中,陈振孙对所录书目的不同版本都进行了详细著录,对书目刊刻人、刊刻时间、地点、经过及所刻版式等也都做了必要的说明。如:《解题》卷五对《三朝训鉴图》的刊刻过程和版本都进行了交代:"卷为一册,凡十事,事为一图,饰以青赤。亟命工川路,凡字大小、行广狭、设色规模,一切从其旧,敛衽铺观,如生庆历、皇祐间,目睹圣作明述之胜。" 《直斋书录解题》的版本特点主要有:①是比较版本异同。主要包括陈振孙对版本书名不同、篇卷不同和编次不同的比较;②是鉴定版本。陈氏主要是根据序跋、卷数、书目、藏书印记等来鉴定版本,而且对初本和残本也进行了进行鉴定;③是考订版本源流。陈氏对所录书目都指明版本来源、此本与他本的关系,并且对一书版本的演变源流进行必要说明;④是评价版本优劣。陈氏不仅对版本内容详略和版本文义得失进行评价,而且对误本和善本也进行了评价。
张之洞在选择和记录版本方面,主要以当时常见的版本为主。张氏对版本的选取标准是:“多传者,举善本;未见精本举普通本;未见近刻者,举今日现存明本。”遵从择优选取,退而求其次的原则。《书目答问》所列书目中,有的只列一个版本,对于版本较多的书目,凡是张之洞所知道的,均罗列其中,如殿本、聚珍本、福本、杭本、大字本等,并對这些版本做出比较与评价,指出其中差别,以作选书者参考。还会简介一些版本的基本信息,如版刻者、作者、注者、卷数、目录等内容。除经眼的版本外,一些作者未见但是知道的版本也会著录其中,并在小注中注明“未见”二字。
综上所述,通过对《直斋书录解题》与《书目答问》在内容特点、收录特点和版本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这两部著作都秉承了“考镜源流,辨章学术”的学术宗旨。但两部著作也有很多不同点:《直斋书录解题》主要是陈振孙对自己所有藏书的编排和整理,《直斋书录解题》作为私人藏书目录,收录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涉猎广泛,对所收书籍各方面的记载也比较全面,对后世的目录著述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人们了解、研究古籍重要的参考资料。《书目答问》基本部类的划分、特殊图书的归类、附录的创新,都体现了自身特色和学术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作者提出的读书之法更是让人受益匪浅。总的来讲,两部著作在著述方面都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都为我们学习和研究古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之洞.书目答问[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
[2]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严仲仪.《书目答问》及其学术源流初探[J].1986.04
[4]宋萍、张毅.《书目答问》及其时代创新[J].湖南: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
[5]李明杰.《直斋书录解题》的版本学成就探析[J].武汉:图书馆,2005年第6期
[6]唐洁,戴永恒.从小序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的继承与发展[J].贵州: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10月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关键词:直斋书录解题;书目答问;著述特点
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对所录书籍的作者生平、内容主旨和讹谬、作品得失、版本鉴定和异同等都做了精要的论述,这对我们进行学术的辨别、分类、整理等有重要的指导和指示作用。张之洞《书目答问》是继《四库全书总目》之后的又一集大成之作,作为私修目录,它不同于《四库全书总目》这种大型的官修、综合性目录,并没有详细著录公、私藏书的情况,而主要是指导学子们有效读书、研究学问的目录书。《直斋书录解题》和《书目答问》在著述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因为作者编撰目的、著述内容、版本选择、收录范围等的不同,所以也有各自的特点和创新之处,本论文拟以《直斋书录解题》和《书目答问》的著述内容、版本特点、收录特点等为切入点,对两部著作进行一个粗浅的比较分析。
一、内容特点
《直斋书录解题》主要是南宋陈振孙为了个人喜好收藏整理的一部大型私家藏书目录,是陈振孙对自己五万一千一百八十余卷藏书的编辑整理,所以本书内容广泛丰富,时间跨度大,因而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此著作原本56卷,分53类,陈氏将53类书目又划分为经、史、子、集四录,其中经录十类;史录十六类;子录二十类;集录七类,故书名中称“书录”,可惜全书已亡佚,现存的只有22卷,是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录而成的。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是作者对所录书籍的内容和对某一学说的形成源流进行概括说明。如,在《永嘉谱》二十四卷中说明了《永嘉谱》包括年谱、地谱、名谱和人谱四部分,还对地理志的形成源流进行了辨析;②是对所著录书籍的价值大小和优劣进行客观品评,如对熊克《中兴小历》的评论“往往疏略多抵牾,不称良史。”
张之洞《书目答问》以“分别条流,慎择约取”为编写宗旨,主要以代表性、指导性的书目为主,是张氏为引导广大士子和童生阅读而著录的一部古籍书目。张之洞涉猎十分广泛,《书目答问》是其早期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故从其著录内容来看,作者也收录了一些自然科学和经济著作,但经学仍为治学根本。
《书目答问》的内容主要是作者根据当时学术的发展情况,以及作者思想和著书立说的宗旨来著述的,基本上是详今略古,体现了张之洞“今胜于古”的思想。书目内容古略今详者,全都列举今人著作,或者将古今书目进行比较,得出“今胜于古”的结论,如《国朝著述诸家姓名略》下注“大抵征实之学,今胜于古。”《书目答问》的著述内容还有附录两部分:①是包含诗文选本、经史摘录和目錄书等的《别录目》;②是介绍清代经学家、史学家、理学家等主要著名学者的《清代著述诸家姓名略总目》,附录的编写为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方便。
二、收录特点
南宋时,出版业相当繁荣,所以这一时期私人藏书也盛极一时,陈振孙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深受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所以早年便开始四处搜集藏书,由于其任职的地方正好是当时图书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所以他每到一个地方,便积极寻找优秀典籍来丰富自己的藏书,并仿照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撰写了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私家藏书目录《直斋书录解题》。
因陈振孙的藏书大都是经过多方面的搜集探访得来的,涉及到很多朝代、地方、内容、作者等等,所以《直斋书录解题》是陈振孙对自己所藏五万余卷书籍的编辑整理,收录范围非常广泛。作者为了便于阅读和查找,会对所收书籍的经过和收藏缘由进行记录。如《解题》卷三记录了《九经字样》的得书经过和收藏缘由:“往宰南城,初谒,有持故纸鬻于道者,得此书,乃古京本,五代开运丙午所刻也,遂为家藏古籍之最古者。”
《书目答问》的收录范围主要遵从“此书所录,其原书为修《四库》书时所未有者十之三四,《四库》虽有其书,而校注本晚出者,十之七八”的原则。可以看出,《书目答问》所录的很大一部分是修纂《四库全书》后新出的重要书籍或是《四库全书》中所录书籍校注较晚的精校本。张之洞“今胜于古”的思想较重,所以在《书目答问》中,他十分重视收录清代作品,尤其是乾嘉以后的学术著作,“大抵征实之学,今胜于古。”是《书目答问》重要的收录原则之一。
张之洞有着“偏举既嫌絓漏,志趣学业亦各不相同”,“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因录此以告初学”的思想,故《书目答问》在收录范围上有自己的特点:一是所收书籍都经过严格的筛选,为了避免书目品种过多,内容芜杂,“凡无用者,空疏者,偏僻者,淆杂者,不录,古书为今书所包括者,不录,注译浅陋者,妄人删改者,编刻伪谬者,不录,古人书巳无传本,今人书尚来刊行者,不录,旧版旧抄,偶一有之,无从购求者,不录”;二是把以前没有流传下来的书附列于该作者著录的其他著作之下或者其他作者的相关著作之下,如魏源著录的《书古微》、《公羊古微》未见其传本,张氏将两部著作附于魏源《诗古微十二卷》之下。再如将许桂林未刊刻的《毛诗后笺八卷》附列于胡承琪的《毛诗后笺》之下,将钱大昕《元诗纪事三卷》列于厉鹦《宋诗纪事一百番》之下……;三是《书目答问》在每类中所收的书籍,都以时代先后为序,然后再详细划分小类,不别立名目,这些小类都用符号作标志,便于阅读和查找。例如经部就有标志号66个,即划分66个小类。同时,作者还注重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读书方法,在每一部的首位列上最简单熟悉的类目供初学者阅读,使读者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三、版本特点
《直斋书录解题》中,陈振孙对所录书目的不同版本都进行了详细著录,对书目刊刻人、刊刻时间、地点、经过及所刻版式等也都做了必要的说明。如:《解题》卷五对《三朝训鉴图》的刊刻过程和版本都进行了交代:"卷为一册,凡十事,事为一图,饰以青赤。亟命工川路,凡字大小、行广狭、设色规模,一切从其旧,敛衽铺观,如生庆历、皇祐间,目睹圣作明述之胜。" 《直斋书录解题》的版本特点主要有:①是比较版本异同。主要包括陈振孙对版本书名不同、篇卷不同和编次不同的比较;②是鉴定版本。陈氏主要是根据序跋、卷数、书目、藏书印记等来鉴定版本,而且对初本和残本也进行了进行鉴定;③是考订版本源流。陈氏对所录书目都指明版本来源、此本与他本的关系,并且对一书版本的演变源流进行必要说明;④是评价版本优劣。陈氏不仅对版本内容详略和版本文义得失进行评价,而且对误本和善本也进行了评价。
张之洞在选择和记录版本方面,主要以当时常见的版本为主。张氏对版本的选取标准是:“多传者,举善本;未见精本举普通本;未见近刻者,举今日现存明本。”遵从择优选取,退而求其次的原则。《书目答问》所列书目中,有的只列一个版本,对于版本较多的书目,凡是张之洞所知道的,均罗列其中,如殿本、聚珍本、福本、杭本、大字本等,并對这些版本做出比较与评价,指出其中差别,以作选书者参考。还会简介一些版本的基本信息,如版刻者、作者、注者、卷数、目录等内容。除经眼的版本外,一些作者未见但是知道的版本也会著录其中,并在小注中注明“未见”二字。
综上所述,通过对《直斋书录解题》与《书目答问》在内容特点、收录特点和版本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这两部著作都秉承了“考镜源流,辨章学术”的学术宗旨。但两部著作也有很多不同点:《直斋书录解题》主要是陈振孙对自己所有藏书的编排和整理,《直斋书录解题》作为私人藏书目录,收录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涉猎广泛,对所收书籍各方面的记载也比较全面,对后世的目录著述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人们了解、研究古籍重要的参考资料。《书目答问》基本部类的划分、特殊图书的归类、附录的创新,都体现了自身特色和学术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作者提出的读书之法更是让人受益匪浅。总的来讲,两部著作在著述方面都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都为我们学习和研究古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之洞.书目答问[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
[2]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严仲仪.《书目答问》及其学术源流初探[J].1986.04
[4]宋萍、张毅.《书目答问》及其时代创新[J].湖南: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
[5]李明杰.《直斋书录解题》的版本学成就探析[J].武汉:图书馆,2005年第6期
[6]唐洁,戴永恒.从小序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的继承与发展[J].贵州: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10月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