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你学过经销商的语言吗? “我早就对你们说,多学一种语言有益无害,今天救了你们了吧!” 有的业务员总是很难和经销商沟通,最基本的原因是:你用的是厂家语言,而经销商是有自己的语言的。 他们的语言有三大特点: 1.自己的利益排在第一位。理解透这点,和经销商沟通起来就轻松多了。 2.近期利益优于远期利益。经销商工作难做,往往是因为你还没给他近期利益呢,却希望他去追求远期利益。 3.他的情况永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学过经销商的语言吗?
“我早就对你们说,多学一种语言有益无害,今天救了你们了吧!”
有的业务员总是很难和经销商沟通,最基本的原因是:你用的是厂家语言,而经销商是有自己的语言的。
他们的语言有三大特点:
1.自己的利益排在第一位。理解透这点,和经销商沟通起来就轻松多了。
2.近期利益优于远期利益。经销商工作难做,往往是因为你还没给他近期利益呢,却希望他去追求远期利益。
3.他的情况永远是特殊的。事实上每个人都是特殊的,自然每个经销商也是特殊的。换言之,“我希望你能深刻且全面地了解我”……幸运的是,他要的是理解,而不是非要为他制定专门政策。
吃透这三点,你就是老鼠首领了。
其他文献
单看下面这种悬殊的产品对阵,基本可以想象它对诺基亚渠道库存、终端推销、 宣传推广和顾客认知的挑战! 诺基亚的高额库存源自何方? 人们往往把智能手机市场的讨论重点放在操作系统上。例如手机业内人士关注的诺基亚“双系统并行模式”:诺基亚美国市场的智能手机正向Windows操作系统转移,但中国市场将依然保持塞班系统的主流地位。 这其实没有什么意外的。 2009年诺基亚塞班系统在全球占有4
不久前我们去做了一次拓展训练,其中有一个七巧板的游戏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以下严重剧透,没拓展过的请跳过此文)。 当时我们十七个人被领进一间屋子,两人一组,一人落单自成第九组,坐在围成一圈的椅子上,墙上挂着一张分组成绩表。 教练给每组发了三四块七巧板,花花绿绿的,还有一个任务说明书,并提出了完成任务的唯一附加条件:任何人不能离开座位。 一声令下,Action!我和同伴紧张地阅读任务说明书,发
【编者按】 双汇的问题不只是双汇的问题,而是中国许许多多大企业甚至行业龙头们的缩影。 1.速度冲击规模,放大长板、搁置短板……过去10年中,此类追求速度、规模、效率和长板的发展思维笼罩着中国,甚至成为当前中国企业的经营思维的本质,它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路径依赖和惯性思维,这种路径依赖症,值得中国企业警醒和反思。 2.中国企业在追求发展速度时,与国外企业的稳健思路有着明显对比。用速度冲击规模,用
王老吉在加多宝手中就发扬光大了,飞跃鞋授权给法国人就成了世界流行时尚了,但是超过90%的民族传统品牌仍然封存在国有企业的地库里。 亚运会前夕,某品牌机构的评估报告悄然出炉,其中王老吉品牌价值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最值钱的品牌。据说,王老吉在2010年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40亿元人民币,超过包括可口可乐在内的各碳酸饮料品牌在中国的销售额。 一时间,出现了一系列观点来证实王老吉
“不做采购,不知道销售有多蠢”系列之 有人喜欢就事论事,有人喜欢先搞关系;有人喜欢控制,有人喜欢支持,还有人喜欢马屁。作为销售,如何才能讨客户喜欢? 关于销售这门艺术,有句很著名的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专业上,业内称之为“迎合”。也就是通过迎合客户,让他对你产生好感。好感是建立关系的第一步(后边还有信任和利益两步)。 老外曾做过统计:如果你能让客户喜欢你,销售额能提高25%左右
穿着阿迪达斯鞋的男孩,会混在男孩堆里一起谈论女孩;穿耐克鞋的男孩子,却都和女孩子在一起。 面对大众市场,企业要回答的是,我们卖的是什么? 可以肯定,企业卖的不是标准化产品,也不是价廉物美的产品,而是生活方式或体验。产品的时代已经结束,顾客的时代已经开始。企业不能以产品的观念思考问题,顾客不需要价廉物美的产品,顾客需要的是改变或丰富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获取新的或不一样的生活体验。 【
为什么可口可乐一直被评为世界第一品牌?因为可口可乐主导了可乐品类,成为可乐品类的代名词。只要人类对可乐这个品类的兴趣不灭,可口可乐品牌就可以生生不息。 2010年11月,经第三方评估,“王老吉”商标的品牌价值为1080.15亿元,成为新晋的超过海尔、百度的中国第一品牌。与此同时,广药集团宣布将充分利用“王老吉”强大的品牌资产,向“大健康产业”进军。接着,获得广药集团“王老吉”商标授权的广粮实
“胡萝卜加大棒”管理原则,是“驯服”桀骜不驯的经销商的必用手段。然而,“胡萝卜”“好吃”也“好送”,是否敢送、会送“大棒”,却是考验能力、决定水平的关键。 方式一:先送萝卜后加棒 案例: 杨启是一位学历并不高的区域经理,入职时间不长,他与区域内的过百家经销商8成以上都认识。不同于其他区域经理的是,他与经销商的关系,不像通常见到的那种公事公办、不远不近、若即若离、非亲非故的关系,而是更
现象篇 多年前,我所在的公司要搞一次大规模的装修,既然要装修,自然要找装修队伍。当时公司的老板不知道搭错了哪根筋,竟然把这次装修招标的事情放给了我们销售部。 命令一下达,整个销售部立刻摩拳擦掌,群情激昂,其投入程度完全超出了过年加娶媳妇的规模,大家纷纷表示:不整死装修公司,誓不罢休。这也难怪,天天做乙方的人,心理难免变态,逮着一次做甲方的机会,自然要猛烈地发泄一把。 接下来,大家群策群力
3年前,电子商务公司花100块广告费,还可能挣100块的毛利;2年前,100块广告费,只能堪堪保本;1年前,这100块的广告,如果能换回100块的销售额,都要暗自庆幸一把了。 打广告找死,不打广告等死。 怎么办?烧钱——做规模——融资——继续烧钱——继续做大规模——继续融资……命好的,熬到了上市,命不好的,清盘洗手自认倒霉。 企业为什么需要广告? 无非一个目的:吸引关注、强化认识、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