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经贸关系2006回顾与2007展望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c66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东盟经贸关系
  
  2006年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继续成为“亮点”
  许宁宁副会长指出,中国-东盟经贸关系是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动机,2006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也是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年”。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第三届中国-東盟博览会的成功召开,表明中国-东盟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标志着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对此东盟轮值主席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给予高度评价。2006年度东南亚政治经济领域十大新闻热点是:(1)中国-东盟15周年峰会召开;(2)泰国政局动荡导致军人政变并出现金融和股票市场波动:(3)越共十大、老党八大召开,革新开放路线得到延续:(4)越南入世;(5)布什访问东南亚(新加坡、印尼、越南);(6)东盟召开首次防长会议(缅甸未参加);(7)马来西亚现总理巴达维与前总理马哈蒂尔发生政治冲突;(8)柬埔寨议长拉那烈被进一步边缘化;(9)东盟一体化进程加速,日本加快与菲律宾、马来西亚的经济伙伴关系(EPA)谈判进程(10)东盟峰会首次改期。
  陆建人研究员分析谈到,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和深化,离不开双边合作的推进,近年来中-印尼、中马、中越、中老关系的发展,对于推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意义重大(老挝是唯一未能实现2005年达到2亿美元对华贸易额目标的东盟国家)。中国-东盟纪念峰会的召开来之不易,此前唯一的例外是2003年初召开的日本-东盟峰会。当时,日本拿出30亿美元给东盟,其中15亿给湄公河治理,15亿给东盟经济发展。2006年中国-东盟纪念峰会,中国共拿出100万美元建立“中国东盟基金”,经贸合作也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06年越南、菲律宾加入早期收获计划(EHP),至此东盟老成员国全部加入;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增长迅猛,2006年1~10月双方贸易额达1299亿美元,同比增长23.1%;东盟成为中国第五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地,其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60%~75%(主要为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中国对东盟逆差总体下降,2006年1~10月同比下降2.1%,但主要逆差同比上升,其中对菲律宾逆差为93.7亿美元,占46.6%;对马逆差为83.1亿美元,占6.3%;对泰逆差为65.5亿美元,占33.6%,菲、马、泰三国分别居中国十大逆差来源国的第四、七、八位,同时东盟无一国列入中国十大顺差来源国。2005年阿罗约曾就此当面感谢中国领导人,表示中国逆差给菲律宾提供大量就业机会。2005年底,中国在东盟10.8亿美元投资,东盟在中国385亿美元投资。截至2006年7月,东盟对中国投资403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8亿美元),中国对东盟增长1.25亿美元,增幅明显。2005年底,中国政府设立50亿美元优惠贷款,中国进出口银行2006年达500亿人民币贸易投资贷款。劳务工程承包方面,中国对东盟国家劳务输出2006年共签约53亿美元,实际可达28亿美元。对外工程承包主要对象是新加坡、马来西亚,输出劳务的构成发生改变,劳务人员的层次提高,由普通劳动力向医生、厨师等专门技术人员转变。
  
  当前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呈现四大特点和发展趋势
  许宁宁副会长指出,当前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呈现“互利合作、务实合作、全面合作,创新合作”的特点和发展趋势:(1)互利合作是目的和基石,2006年中国东盟投资商务峰会“共同的需要,共同的未来”(政府、商会、企业共同考虑);(2)务实合作是最大优势,各国政府在此原则指导下,政府先行,企业借势取利;(3)全面合作是发展潮流和合作趋势。当前,中国-东盟贸易过多依赖跨国公司(TNC)内部电子产品贸易实现,未来应进一步扩大至物业、服务、投资等领域;(4)创新合作是新的增长点。自贸区主要有两大效应,即“贸易创造”效应(制造新的贸易机会)和“贸易转移”产品销往其他地区转而销往低关税区),未来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的着力点应围绕“贸易创造”做文章。
  
  2007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前景看好
  1、外部影响:有利因素超过不利因素。陆建人研究员指出,2007年是10+3合作十周年,也是中国东盟下一个15年合作的开端。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受世界经济(美国经济)、世界贸易、金融环境、油价以及各国政局、地区安全形势、禽流感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其中,不利因素不仅包括禽流感、地震、泥石流、恐怖主义等非经济因素,也包括朝核危机等地区安全问题,还包括东盟国家政局不确定性,如泰国军政府应对国内局势的动向、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地位问题等。但总的说来,有利因素超过不利因素:(1)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6年9月报告估计,2002年以来世界经济处于过去30多年的增长高峰,2007年增长速度将达5.1%。世界银行(WB)预计数字为3.9%,2008~2009年有望达到3%以上。(2)美国经济2007年将放慢(2006年上半年房地产泡沫破裂),将总体保持3%左右的增长速度,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不大。(3)东亚2006年经济令人乐观(较高增长态势)。亚行预测2006年可达7.7%,2007年达7.0%(不含日本)。2006年日本增长2.8%,2007年有望增长2.4%。(4)中国经济2006年增长速度增长10%,得到国际认同;人民币继续升值,利于东盟向中国出口,但东盟货币是否也会升值仍是疑问。(5)东盟2006年实现5.4%的经济增长率,2007年有望达5.3%,增长平稳。(6)国际油价2006年出现波动,2007年出现大幅上升的可能性较小,预计可保持在60~65美元/桶(随供求关系调整),即使美国攻打伊朗,预计也不会超过100美元/桶。(7)全球金融市场2007年出现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与经贸相比,全球金融失衡较严重,美国经常账户处于高逆差,而OPEC主要产油国、国际贸易主要出口国(如中、日等国)则处于高顺差,资本“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2007年,东南亚遭遇金融风波的风险仍存在,但经过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各国经验更加丰富,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提高。泰国2006年12月对金融政策进行调整,导致股市波动,但也打击了国际游资。(8)当前东亚关系出现了新的转机,中美日关系得到改善,10+3合作取得良好进展,这些外部因素将推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进一步发展。
  2、新的商机和增长点将不断涌现。许宁宁副秘书长、陆建人研究员均谈到,(1)2007年中国-东盟贸易额增长仍将保持上升势头,但增幅可能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2007年中国-东盟货物贸易进出口关税将降至6.6%,届时中国对东盟贸易逆差可能减小。(2)预料服务贸易的比重将大幅上升,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 点。东盟现已成为中国服务贸易的主要出口市场,未来将继续强化该地位,其中新、马、泰等国的运输、酒店、会展、法律、会计师、旅游、海外劳务等开放程度均超过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平均水平,对提高中国自身相关领域的服务水平具有较强互补性。2007年1月1 4日中国-东盟签署服务贸易协议,将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合作。(3)物流业将成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头(现已占中国GDP的18%),也将成为东盟经济发展的重头,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发展将进入新的增长期,其中泛亚铁路东段已开工。(4)2006年底,中国入世初期过渡阶段已结束,2007年将有更多的东盟企业进军中国金融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5)中国-东盟已有的双、多边协议、联合声明将得到加紧落实,其中包括2006年10月31日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与东盟签署的《行动计划》,以及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五年规划》等。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发展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边关系发展密切不可分,今后双方将着力夯实双边关系。(6)越南入世(2007年1月1日)将带来更大商机。按照越南入世时的承诺,2009年7月1日越南将正式开放汽车、摩托车制造,该国汽车市场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提供新的契机。(7)南海增长三角、东盟东部增长三角(台湾也已提出参与)将进一步展现活力。
  3、“建设高质量的CAFTA”将成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关键点。许宁宁副秘书长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自2004年启动以来进展良好,今后的发展走势是:(1)2006年7月多哈回合谈判受挫,历时5年的谈判最终未能达成协议。与世贸组织的一揽子多边条款相比,自贸区成员少、政策灵活,因而世界范围内的自贸区建设发展迅猛,但仍无法替代世贸组织框架内的一揽子多边协议的地位和作用。(2)中国-东盟自贸区应抓紧时机加速向新型自贸区转变。传统的自贸区主要限于货物贸易,新型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应以中国-东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EPA)为发展方向,形成更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和产业链对接,特别是在法律、会展、旅游、管理、财会等东盟的强项方面,通过合作可以促进中国自身水平的提高。陆建人研究员表示,中国-东盟降税进程应能按计划如期完成。2006年,中国对东盟关税已降至8.1%,2007年将降至6.6%,2009年将降至2.4%,2010年中国与老东盟成员国将实现绝大多数产品零关税,届时实行零关税的产品将占中国-东盟贸易额的92%。
  
  东盟政局走势及影响
  
  各国政局稳中有变
  张锡镇教授、翟崑副研究员、张学刚副研究员均总结指出,2006年东南亚政治形势总体平稳,但部分国家政局发生变化,热点不断。泰国因利益集团矛盾激化,导致政治危机持续不断,军人集团于9月19日发动“不流血的政变”,推翻他信政府。目前泰政局表面平静但暗流涌动,军政府面临诸多严峻挑战。马来西亚局势总体稳定,但总理巴达维与前总理马哈蒂尔爆发政治争斗,执政的多党联盟国民阵线内部出现分裂,巴达维的诸多改革措施受到批评。印尼形势相对平稳缓和,民主制度得到深化。印尼总统苏西洛的执政地位较为牢固,但面临地方政府分权化掣肘。6月印尼国会通过亚齐政府事务法令,12月成功举行亚齐民主选举,亚齐持久和平取得新进展。老挝和越南相继召开老党八大和越共十大,顺利完成最高领导层的新老交替,决心加快革新进程,加大反腐和政治民主改革力度,不断强化执政党能力建设。新加坡5月实行大选,人民行动党虽遭遇反对党的空前挑战,但仍以较大优势胜出,“强人”李显龙继续主政。柬埔寨政党格局复杂演变,首相洪森所在的人民党继续保持“一党独大”,执政地位更加牢固;联合执政的奉辛比克党发生分裂,前主席拉那烈被撤职后另立新党,影响空前下降:反对党桑兰西党与人民党实现和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此外,柬国内反对王室参政的呼声高涨。菲律宾各方围绕宪改问题(由总统制改议会制)展开激烈较量,军人政变传闻不断,国内反对派还曾于8月重新推动弹劾总统提案,但阿罗约在军方和天主教会的支持下再次化险为夷。菲南棉兰老岛伊斯兰分离组织和反政府势力虽未放弃武装斗争,但开始同政府接触,商谈和平谈判事宜。缅甸军政权继续牢固掌控政权,民主路线图缓慢推进,但国际压力日益增大,国内权力交接存在不确定性。东帝汶军方3月份遣散约600名因遭歧视而进行抗议的士兵,由此引发一系列暴力冲突,导致政府更迭,约30人丧生,15万人逃离家园。在国际维和部队的帮助下,该国政局逐渐趋于稳定,但隐患并未消除。
  
  各国需积极应对民主化进程及恐怖主义带来的挑战
  张锡镇教授谈到,泰国政变后,国内不满军政府的情绪在上升,特别是北部亲他信势力和部分大学学生发生小规模示威,2007年初又发生了曼谷炸弹连环爆炸案,国会制宪进程缓慢,军人集团虽宣布年内还政于民,但仍面临如何有效安抚人心、保持国内政局稳定和能否按期交权的问题。菲律宾反对派仍不放弃弹劾总统的机会,阿罗约如何巩固政权仍面临较大困难。翟崑副研究员指出,东南亚地区仍是恐怖主义高发带,印尼恐怖组织伊斯兰祈祷团、菲律宾摩洛伊斯兰解放组织、泰南伊斯兰分离组织等,与国际恐怖组织相互激荡,仍将不断制造恐怖事件,威胁地区和平与稳定。
  
  大國在东南亚角逐加剧
  张学刚副研究员谈到,2006年区外大国明显加大了对东南亚的战略投入,各国围绕东亚合作主导权展开新的博弈。美国继续推动2005年APEC峰会期间小布什提出的建立“美国-东盟自贸区”(US-AFTA)设想,加紧与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洽签双边自贸协定。2006年11月在越南举办的APEC上,美方进一步提出“亚太自贸区”设想,力推跨太平洋合作模式,借以牵制东亚合作和制衡中国。日本不仅大幅增加对东盟各国的援助和投资力度,还在2006年8月提出“东亚自贸区”设想,并继续推动与越南、泰国等洽签双边自贸区及经济伙伴关系协议,试图将东南亚纳入其主导的东亚产业链,巩固其传统的经济势力范围。印度加紧实施“东向政策”,提出“亚洲自贸区”设想加快同东盟洽签自贸协议,希望进一步密切双方经济关系,抢占东南亚滩头阵地。俄罗斯总统普京已连续两年出席东南亚重要国际会议(2005年东亚峰会、2006年河内APEC会议),对东盟展开能源与军售攻势,积极谋求加入东亚峰会。马来西亚、越南等国支持俄入会,但美、日及部分东盟国家表示反对,俄暂时难以入会。区外大国的介入,使东盟主导东亚合作的核心地位受到挑战,东盟能否继续有效担当“驾驶员”地位面临新的困难。东盟危机感空前增强,内部一体化加速,同时将继续推行大国平衡战略,维护自身利益。2007年,东盟将举办“美国-东盟峰会”,再次彰显其大国平衡战略。
  (整理:张学刚、岳德明)
其他文献
翻译:曹谦    2007年1月14日,菲律宾宿务,来自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印度以及东盟十国的领导人聚集于此,出席一系列会议,包括第10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第10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以及第二届东亚峰会。  中国与东盟在菲律宾签署了新的服务贸易协议。与会代表重点商议了高科技、能源和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向着中国东盟更广泛的自由贸易协议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在开
期刊
内蒙古立得制冷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977年,经自治区建设厅核准资质为设备安装三级的施工单位,是自治区一家有级别从事制冷专业安装工程的施工单位。公司以制冷设备工业管道、屠宰加工、冷饮加工工业设备管道、空调设备和工业管道及配套的冷却循环水、供热蒸汽外网、动力电气、设备管道保温等工程施工安装为主要业务范围。    发展历程    内蒙古立得制冷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77年,原为内蒙古食品冷
期刊
法国:《解放报》  作者:Sonya FAURE  翻译:李 漫    2005年,位于巴黎北部瓦兹省的努瓦永城里,15000平方米的工厂厂房都是空荡荡的。订单减少了,工作岗位收缩了。接着Samas法国,欧洲最大的办公家具制造公司Samas在法国的分部,经过研究决定将五年前迁到中国的生产线再搬回一部分到法国。自2006年9月份来,努瓦永的厂房和150名员工都给人以忙碌的感觉。“这不是经济爱国主义”
期刊
厦门瀛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瀛海”)诉马士基(中国)航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士基”)及其厦门分公司侵权纠纷一案在2006年12月29日厦门海事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本案第三人厦门外轮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外代”)也参加了庭审。法庭经过长达一天的审理,宣布暂时休庭,并将择日宣判。  被国内媒体广泛关注的瀛海诉马士基案曾被媒体称为“中国口岸维权第一案”,该案于2005年11月在厦门海事法院
期刊
当2007年刚至,回顾过去的一年,在出口成本增大、贸易摩擦频仍、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等诸多因素影响下,迫使中国纺织业不得不通过加速转型来得到继续发展的机会。对中国纺企而言,在我国加入WTO完成五年过渡期后迈向全球纺织贸易一体化的进程中,尽快改变出口增长方式,继续加大研发力度和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加附加值,扩大品牌形象,彻底摒弃低价竞争策略,进而提升国际竞争力,是新阶段所要解决问题
期刊
美国《商业周刊》  翻译:孙 斌    经典的Fendi广告设计精美,摄影无可挑剔,可是它们全部是静态的——拎着价值2000美元手袋的模特一动不动地呆在光滑的纸版上。然而,当2006年9月底Fendi的首次视频广告在Styte.com网站上转播后,一切就都开始改变了。Fendi的广告视频将散布在整个网站上,并先于Style.com的其他视频集锦弹出,形成15秒钟的全屏滚动影片。  Fendi只是众
期刊
韩国《朝鲜日报》  翻译:欧阳晓璇    盘点刚刚送走的2006年,亚洲“韩流”依旧,遗憾的是“依旧”的只有明星,其产品方面却走起了下坡路。  众所周知,一种潮流的生命力源自其能够持续制造话题或者新潮流的核心产品。突显“韩流”风采的流行音乐、时尚服饰,甚至韩国语的学习风潮,从很大程度上均受益于韩剧等文化产品在亚洲各地的热播。然而,2006年韩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反响和市场运作已不如前。  据韩国放
期刊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造就了一批中外合资钢铁企业。位于奔腾不息扬子江畔的张家港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简称ZPSS),堪称其中的典范。  2006年11月22日,该公司规模宏大的三期工程项目将宣告正式竣工投产,这标志着这家韩中合资优秀企业,从此结束了冷轧不锈钢生产所需热轧原料依赖进口的历史,形成了从冶炼、连铸、热轧、退火酸洗到冷轧的不锈钢一贯制铁的完整的生产工艺流程,在创新发展征途上,树起了一座新的里程
期刊
不用任何抵押,穷人也能贷款;没有一点利息,乞丐也能借钱。这就是孟加拉国穆罕默德·尤努斯博士倡导的小额信贷项目。至今,小额信贷的成功模式已经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得到推广,数百万贫困人口成功脱贫。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孟加拉银行家尤努斯及其创立的格莱珉银行。  中文版的《穷人的银行家》是由在公众视线中消失3年再度归来的“打工皇后”吴士宏翻译的。她
期刊
来源:美联社  作者:艾伦.西蒙  翻译:曹谦    萨利·克劳切克,前花旗集团财务总监,华尔街最富盛誉的女强人于星期一辞掉了集团金融部总监职务而担任集团经纪人业务及私人银行业务部管理者,一个职权范围相对狭小、薪资相对较低的职位。  这一变化使得萨利.克劳切克又回到了两年前她曾经负责的业务。根据2006年第四季度集团净收入的情况看,此部分业务只占到了公司全部净收入的8%。  有关萨利·克劳切克的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