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四五”时期,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进入关键时期。本文就山东某社区垃圾分类试点建设规划、工作目标和具体的管理建设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关键字:垃圾分类;厨余垃圾;试点小区建设
前言
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是城镇社区环境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保障[1]。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提升全社会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水平,是改善城镇社区生态环境、保障居民健康的有效举措,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具有重要意义[2]。
“十四五”时期,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当前,城区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还存在处理能力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垃圾分类发展面临较大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就山东某城镇垃圾分类试点社区的设计、建设、管理和运行目标进行了探讨。
一、社区现垃圾分类情况
山东某社区是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示范村。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整体环境,发扬“一片橘红色,温馨千万家”的服务理念,在提供专业化物业系统服务的一体化模式的同时,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共同推进“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及垃圾分类试点建设工作。
小区内共设有垃圾分类摆放点2处,便民生活垃圾投放点26处,配有各类垃圾桶140余个。其中其他垃圾桶90个,厨余垃圾桶20个,可回收垃圾桶20个,有害垃圾桶10个。配有垃圾清运车2辆,每天及时将生活垃圾运往环卫垃圾清运点,保证社区的生活秩序正常进行。
二、垃圾分类试点建设
按照“建体系、整区域、提能力、重实效”的建设路径。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发挥街道、社区贴近居民、联系群众的优势,组建“培训员、劝导员、志愿者”三支队伍,因地制宜推进“定时定点”“绿色账户”等管理模式,广泛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基本建成全区推进、标准完善、能力充分、运行精细、实效彰显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管理体系;形成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
2.1总体规划
作为垃圾分类示范社区,引入垃圾分类指导员,入驻到社区,要求居民按照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作为基本类别,从源头进行分类,到2021年底,实现社区“知晓率、参与率、准确率”均達到100%。
2.2工作目标
2.2.1环卫设施投放
(1)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包含普通生活垃圾四分类投放箱以及生活垃圾可回收智能投放箱。更换国家住建部要求带正规标志的普通生活垃圾四分类投放箱,在社区内合理布局投放点并将投放箱统一摆放整齐,智能投放箱配备智能语音提示功能,方便居民投放可回收垃圾,提高居民投放可回收垃圾的正确率。建设垃圾分类投放站亭,在站亭上安装语音提示功能、LED滚动显示屏、垃圾分类告知书、搭建视频监控系统等。
(2)配备垃圾分类收运车辆
配备专业垃圾分类运输车辆,将垃圾分类投放点产生的垃圾分类运输至专业垃圾中转处置单位。车辆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溢撒产生二次污染。运输车辆安装视频及GPS系统,对分类回收及分类运输工作起到监督作用。
(3)搭建监控设施:垃圾分类投放点配置视频监控及人脸识别设备。实现了垃圾分类投放点位的在线视频监控,监管中心可任意切换投放点监控视频,便于直观了解所有投放点周边环境卫生状况及作业规范。
2.2.2运行管理
(1)社区实行定时定点投放,并提前一周通过社区垃圾分类公示栏等方式告知社区居民。除定时投放点外,垃圾分类投放点仅放置可回收智能投放箱。
(2)建设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员、督导员队伍。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入户行动,还要强化桶边指导、二次分拣及垃圾桶的清洗维护,逐步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率和分类准确率。
2.2.3系统监管
(1)设施日常监管维护。
(2)投放点视频监控管理。
(3)运用数据库技术建立标准,规范化管理。
(4)人员监管,确保每个投放点责任到人。
(5)作业质量考核制度。
三、具体实施及宣传措施
3.1党建引领
社区广大党员要主动树形象、作表率,争做生活垃圾分类的践行者、先行者,引领社区风尚。
3.2强化培训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完成社区内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和督导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加强对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政策、法规的学习和解读,全面提升骨干队伍的政策业务水平。
3.3确定资源回收日
每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为生活垃圾资源回收日。社区应积极组织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宣传,并集中收集可回收垃圾。在每月生活垃圾资源回收日由垃圾分类指导员带领社区党员、志愿者、及督导员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指导、监督。
四、社区物业建设
“红色物业”以实施红色引擎工程为统领,把基层党建工作与社区物业服务有机融合,以“党建引领、创新服务”为宗旨。
在社区党委的带领下组织成立了橘红物业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居民活动室等特色服务平台,下一步社区将提升为党委组织,将管辖区域内商业街、工业园区涵盖在内;把社区物业服务打造成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纽带,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参考文献
1.王利艳,张秀萍.城市居民生活垃圾网格化管控与人居环境治理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04-110。
2.垃圾分类[J],智慧中国, 2019年第7期58-59。
作者简介:李星华,女, 环境监测专业,高级工程师, 现工作于山东省菏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从事环境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