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见刘思川,很难把他与副总经理、董事等头衔联系起来,他更像一个普通的29岁大男孩,与每天早上买早餐时碰见的男孩没什么不同。但交谈中,又恍若看见一个决策者坚毅的目光。
不进科伦,就会做一个历史学者
刘思川爱读史书,尤爱《三国演义》,他在读史的过程中联系实际,领悟出独特的管理理念:“合纵连横也好,联吴抗曹也罢,《三国演义》里的经典案例都很像我们现在医药行业中发生的事情。实际上不只医药行业,各个实体经济行业都能看到这部经典著作的影子。虽然中国的历史很长,但其中的文化与人性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抓住这些文化特征就能够更好地经营企业。”听着他侃侃而谈,娓娓道来,有种回到大学课堂的感觉。
“如果没有进入科伦药业,我可能会选择做一个历史学者。”过了好一会,刘思川又轻轻地加了这一句。语气里没有惆怅,只是简单地陈述。记者没想到这个人人羡慕的富家公子居然想做历史学家,禁不住地向他表达了惊讶。他哈哈大笑:“虽然现在并没有按照自己喜欢的轨迹走下去,但我并不后悔。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现在我只是没有参与到具体的活动中,历史这个爱好对我的工作来说是有好处的。希望若干年后我还能实现自己的这个梦想。但如果我有机会创业的话,我还是会选择投身医药行业。”
刘思川大学本科期间做商务研究,硕士研究生期间攻读国际贸易,并非医药领域的专业人士,不过他的妻子是学医的。谈起妻子,他满脸的幸福。他与妻子是高中同学,2013年5月10日完婚。妻子学的是抗肿瘤研究,算是科研人员,婚后第二天就继续在科伦新药部上班了,并没有做全职太太。
2013年5月10日,正是科伦药业被多起负面消息弄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刘思川幽默地说:“大家都说我们的婚礼是炮火中的婚礼,不过我觉得很有纪念意义。”
进入科伦,进入“成长高速公路”
进入科伦前,董事长刘革新问过他三句话:你人生的终极梦想是什么?见证了父辈创业的艰辛,你是否还愿意走同一条路?如果你愿意,你注定将失去同龄人所拥有的很大一部分幸福,你是否愿意?
面对父亲的问题,刘思川首先想到的就是继承家族事业,在父辈开创的路上继续往前走;但对于终极梦想,和时下很多年轻人一样,他也无法描述它的具体面目,他模糊但坚定地说他想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
2007年,留学归国的刘思川进入了科伦药业,也进入了“成长的高速公路”。“一周上5天班,早上7点50分上班,下午5点30分下班,中午12点到1点30分午休。从时间上说,我上班时间比同龄人多,因为我需要更多时间积累管理经验和相关知识。其次,科伦是个很大的平台,一个节点集中火力做一件事情。从现在开始哪怕到未来的10年以后,都会觉得非常充实,目标远大,不会过一段时间就觉得迷茫,所以成长也非常迅速。”
刘思川进入科伦的目标清晰而明确,就是要为将来的接班做准备,所以他必须付出比同龄人多得多的努力。
2009年,刘思川出任科伦药业非输液类产品营销总经理,并开始直接领导湖南科伦。在他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湖南科伦的业绩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1~2013年,湖南科伦实现工业总产值 224543万元,利润24370万元,上缴税收2.5亿元。在刘思川直接领导下,不仅湖南科伦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科伦药业非输液产品的销售额和销售利润连续三年保持40%以上的增长,为公司在5年以内实现非输液业务板块与输液业务板块等强格局的战略规划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开始独当一面,成为公司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2013年1月,刘思川当选为湖南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提出的《关于提升医药产业集中度并扶优扶强的建议》受到了高度重视。
作为一个准接班人,刘思川需要面对与父辈一起创业的元老,也需要面对80后、90后的年轻员工,而对待他们的管理方式必然不一样。对此,刘思川表示:老员工是企业的财富,他们深谙企业文化,对事业充满感情、感恩,这是由漫长的时间而产生出的深深积淀,所以对待他们,一定要尊重。同时,公司也非常注重发现、培养人才。科伦现在对人才进行梯队培养:普通工人培养成组长,组长培养成班长,班长培养成车间主任,车间主任培养成部长,部长培养成基地副总经理,基地副总经理培养成基地总经理……。目前,科伦药业至少有4位生产基地总经理是通过这种途径培养出来的。
建百年老店,树民族工业品牌
科伦的目标绝不仅仅是成为输液领域中的“老大”,科伦的长远发展战略是“建百年老店,树民族工业品牌”,而带领企业员工实现这一目标的重担迟早得由刘思川一肩承担。短短17年时间,科伦从一家小药厂成长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的大型上市医药集团,成为中国医药制造企业前10强……这些奇迹,是以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为首的老一辈创业者艰苦努力的结果,对刘思川来说,这既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压力和鞭策。
刘思川介绍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科伦对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进行了战略再定位,制定了“三发驱动”的发展战略。所谓的“三发驱动”,就是指推动企业发展的三台发动机,即通过持续的产业升级和品种结构调整,巩固和强化包括大输液在内的注射剂产品集群的总体优势,继续保持科伦在输液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通过对水、煤炭、农副产品等优质自然资源的创新性开发和利用,构建从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的抗生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最终掌握抗生素的全球话语权;通过研发体系的建设和多元化的技术创新,对优秀仿制药、创新型小分子药物、新型给药系统和生物技术药物等高技术内涵药物进行研发,积累企业基业长青的终极驱动力量。
为此,科伦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2014年,科伦“百亿投资”战略全面完成,形成未来无限增长的潜力;2015年,包括“川宁抗生素”、“小水针”等在内的非输液产品全面进入科伦产品的战略板块,形成输液领域与非输液领域等强大格局;2016年,在科伦成立20周年之际,科伦将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
回馈社会,热心公益事业
科伦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也非常热心于社会公益。刘思川介绍说:2008年,在举国上下抗击“5·12”四川特大地震的战斗中,受地震影响的科伦自身也很困难,但科伦董事会决定只要最大限度不影响企业生产,能捐多少就捐多少。CFO说能捐3000万元,科伦就一口气捐了3000万元。
而科伦对社会公益的回馈,并不止于此。近年来,科伦已逐步树立起以效率为主的初次分配、以政府财税为主的第二次分配、以社会慈善事业为主的第三次分配的均衡意识,连续5年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母婴平安—科伦基金”项目上进行合作。今年,科伦还与白求恩基金会共同发起编写《安全输液》,并捐赠给医护人员,以传播大众健康知识,提高医护工作者对安全输液理念的重视,为患者提供安全、科学、有效的静脉输液护理。
在谈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时,刘思川深有感触地表示:一直以产业报国为远大理想的科伦人所理解的“中国梦”,不只是简单的大国崛起,更表达了对社会、对人类有贡献的雄心壮志。这样一个梦想也推动科伦在迅速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投身到公益慈善事业当中,为促进“中国梦”永续发展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
科伦集团历年为社会公益事业、光彩事业和困难群体提供的捐助超过了8000万元人民币。这彰显了科伦的财富品质观和社会正义感,展现出了一个优秀的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发展的良性轨迹。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我希望能够从这面镜子中照出我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使我和科伦,以及科伦所有的员工一起为了我们的目标而艰苦奋斗,为了实现中国梦而勇于创新,走马平川啸西风。”刘思川如此激励自己。
不进科伦,就会做一个历史学者
刘思川爱读史书,尤爱《三国演义》,他在读史的过程中联系实际,领悟出独特的管理理念:“合纵连横也好,联吴抗曹也罢,《三国演义》里的经典案例都很像我们现在医药行业中发生的事情。实际上不只医药行业,各个实体经济行业都能看到这部经典著作的影子。虽然中国的历史很长,但其中的文化与人性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抓住这些文化特征就能够更好地经营企业。”听着他侃侃而谈,娓娓道来,有种回到大学课堂的感觉。
“如果没有进入科伦药业,我可能会选择做一个历史学者。”过了好一会,刘思川又轻轻地加了这一句。语气里没有惆怅,只是简单地陈述。记者没想到这个人人羡慕的富家公子居然想做历史学家,禁不住地向他表达了惊讶。他哈哈大笑:“虽然现在并没有按照自己喜欢的轨迹走下去,但我并不后悔。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现在我只是没有参与到具体的活动中,历史这个爱好对我的工作来说是有好处的。希望若干年后我还能实现自己的这个梦想。但如果我有机会创业的话,我还是会选择投身医药行业。”
刘思川大学本科期间做商务研究,硕士研究生期间攻读国际贸易,并非医药领域的专业人士,不过他的妻子是学医的。谈起妻子,他满脸的幸福。他与妻子是高中同学,2013年5月10日完婚。妻子学的是抗肿瘤研究,算是科研人员,婚后第二天就继续在科伦新药部上班了,并没有做全职太太。
2013年5月10日,正是科伦药业被多起负面消息弄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刘思川幽默地说:“大家都说我们的婚礼是炮火中的婚礼,不过我觉得很有纪念意义。”
进入科伦,进入“成长高速公路”
进入科伦前,董事长刘革新问过他三句话:你人生的终极梦想是什么?见证了父辈创业的艰辛,你是否还愿意走同一条路?如果你愿意,你注定将失去同龄人所拥有的很大一部分幸福,你是否愿意?
面对父亲的问题,刘思川首先想到的就是继承家族事业,在父辈开创的路上继续往前走;但对于终极梦想,和时下很多年轻人一样,他也无法描述它的具体面目,他模糊但坚定地说他想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
2007年,留学归国的刘思川进入了科伦药业,也进入了“成长的高速公路”。“一周上5天班,早上7点50分上班,下午5点30分下班,中午12点到1点30分午休。从时间上说,我上班时间比同龄人多,因为我需要更多时间积累管理经验和相关知识。其次,科伦是个很大的平台,一个节点集中火力做一件事情。从现在开始哪怕到未来的10年以后,都会觉得非常充实,目标远大,不会过一段时间就觉得迷茫,所以成长也非常迅速。”
刘思川进入科伦的目标清晰而明确,就是要为将来的接班做准备,所以他必须付出比同龄人多得多的努力。
2009年,刘思川出任科伦药业非输液类产品营销总经理,并开始直接领导湖南科伦。在他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湖南科伦的业绩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1~2013年,湖南科伦实现工业总产值 224543万元,利润24370万元,上缴税收2.5亿元。在刘思川直接领导下,不仅湖南科伦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科伦药业非输液产品的销售额和销售利润连续三年保持40%以上的增长,为公司在5年以内实现非输液业务板块与输液业务板块等强格局的战略规划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开始独当一面,成为公司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2013年1月,刘思川当选为湖南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提出的《关于提升医药产业集中度并扶优扶强的建议》受到了高度重视。
作为一个准接班人,刘思川需要面对与父辈一起创业的元老,也需要面对80后、90后的年轻员工,而对待他们的管理方式必然不一样。对此,刘思川表示:老员工是企业的财富,他们深谙企业文化,对事业充满感情、感恩,这是由漫长的时间而产生出的深深积淀,所以对待他们,一定要尊重。同时,公司也非常注重发现、培养人才。科伦现在对人才进行梯队培养:普通工人培养成组长,组长培养成班长,班长培养成车间主任,车间主任培养成部长,部长培养成基地副总经理,基地副总经理培养成基地总经理……。目前,科伦药业至少有4位生产基地总经理是通过这种途径培养出来的。
建百年老店,树民族工业品牌
科伦的目标绝不仅仅是成为输液领域中的“老大”,科伦的长远发展战略是“建百年老店,树民族工业品牌”,而带领企业员工实现这一目标的重担迟早得由刘思川一肩承担。短短17年时间,科伦从一家小药厂成长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的大型上市医药集团,成为中国医药制造企业前10强……这些奇迹,是以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为首的老一辈创业者艰苦努力的结果,对刘思川来说,这既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压力和鞭策。
刘思川介绍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科伦对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进行了战略再定位,制定了“三发驱动”的发展战略。所谓的“三发驱动”,就是指推动企业发展的三台发动机,即通过持续的产业升级和品种结构调整,巩固和强化包括大输液在内的注射剂产品集群的总体优势,继续保持科伦在输液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通过对水、煤炭、农副产品等优质自然资源的创新性开发和利用,构建从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的抗生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最终掌握抗生素的全球话语权;通过研发体系的建设和多元化的技术创新,对优秀仿制药、创新型小分子药物、新型给药系统和生物技术药物等高技术内涵药物进行研发,积累企业基业长青的终极驱动力量。
为此,科伦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2014年,科伦“百亿投资”战略全面完成,形成未来无限增长的潜力;2015年,包括“川宁抗生素”、“小水针”等在内的非输液产品全面进入科伦产品的战略板块,形成输液领域与非输液领域等强大格局;2016年,在科伦成立20周年之际,科伦将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
回馈社会,热心公益事业
科伦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也非常热心于社会公益。刘思川介绍说:2008年,在举国上下抗击“5·12”四川特大地震的战斗中,受地震影响的科伦自身也很困难,但科伦董事会决定只要最大限度不影响企业生产,能捐多少就捐多少。CFO说能捐3000万元,科伦就一口气捐了3000万元。
而科伦对社会公益的回馈,并不止于此。近年来,科伦已逐步树立起以效率为主的初次分配、以政府财税为主的第二次分配、以社会慈善事业为主的第三次分配的均衡意识,连续5年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母婴平安—科伦基金”项目上进行合作。今年,科伦还与白求恩基金会共同发起编写《安全输液》,并捐赠给医护人员,以传播大众健康知识,提高医护工作者对安全输液理念的重视,为患者提供安全、科学、有效的静脉输液护理。
在谈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时,刘思川深有感触地表示:一直以产业报国为远大理想的科伦人所理解的“中国梦”,不只是简单的大国崛起,更表达了对社会、对人类有贡献的雄心壮志。这样一个梦想也推动科伦在迅速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投身到公益慈善事业当中,为促进“中国梦”永续发展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
科伦集团历年为社会公益事业、光彩事业和困难群体提供的捐助超过了8000万元人民币。这彰显了科伦的财富品质观和社会正义感,展现出了一个优秀的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发展的良性轨迹。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我希望能够从这面镜子中照出我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使我和科伦,以及科伦所有的员工一起为了我们的目标而艰苦奋斗,为了实现中国梦而勇于创新,走马平川啸西风。”刘思川如此激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