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有宏伟的抱负,超凡的思想,卓绝的才华,过人的胆识,非凡的智慧,坚毅的性格,赢得了儒家“亚圣”的美誉。近来读他的《齐桓晋文之事》,深为他的绝世“说”艺而倾倒。曾经为了个人爱好不惜斥巨资搞了一个300人演出乐队的齐宣王(见“滥竽充数”的故事)想做第二个齐桓晋文,孟夫子却以其“转”、“挑”、“导”、“信”、“激”、“醒”、“诱”、“昭”之,妙招迭施,招招攻心,使齐宣王倾耳恭听了儒家的“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彻底放弃了心存侥幸的“霸道”。这不仅是“王道”战胜“霸道”,更是高妙的劝说艺术的胜利。
一、 以婉言转之以趣言挑之。行文一开始,齐宣王就突兀提出:“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欤?”不避讳地提出他要做齐桓晋文,他要称霸天下。面对这个骄狂不可一世的人物,如果断然否决,说不定会激起他的怒火,招来祸患,但顺应他的话题又不合乎自己的政治主张。两难之间显才智,孟夫子灵机一动,请出孔圣人为自己作掩护:“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婉言回避了宣王的问题,并顺其语势,避实就虚,弃异求同,以商量的口气建议宣王谈比霸道更高层次的话题——“王道”。所谓“王道”,就是实施仁政统一天下,这是所有的当权者梦寐以求的理想,谁不想身登九五之尊,君临万里河山。果然,这激起了宣王的极大兴趣,他马上问道:“德何如,则可王矣?”急切之态,溢于言表。孟子便徐徐道来:“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亮出了他的观点。至此,孟子用他的乾坤大挪移手法,巧妙地把话题由“霸道”转移到“王道”上,变被动为主动,使人感到“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以常言导之以真言信之。把谈话者引入自己的话题,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下一步的关键是以什么为突破口获取对方的完全信任。因为,不取信于王,那么即使说得天花乱坠,顽石点头,那也是听来激动,听后不动。因此孟子一反常态,不再高谈阔论,而是同宣王拉起家常,说起宣王过去的一件曾经被全国老百姓议论的小事。这件事曾使宣王大为头痛,但孟子别具慧眼,他感慨地说以羊易牛不是吝啬,而正是最可宝贵的仁慈心肠,这正是宣王人性的闪光点,他说这是仁术,是君子行为,“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简直就是当今的活佛转世。至此,孟子一番知痛知热的辩解和高度的评价,使这个好大喜功的君王喜出望外,就像猪八戒吃了人参果,三万六千个毛孔无一不舒服,内心不由赞叹“知我者,孟老夫子也”。从而,放松了戒心,化解了敌意,缩短了双方的心理距离,为完全说服宣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以易言激之以危言醒之。取得别人的信任还不到终极目标,因为仁政观点是否具有可行性还难以断定。为此,孟子用“挟泰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对比,说明了推行仁政不过是举手之劳,简单易行,如此“天下可运于掌”,多么轻松,解除了宣王心中的疑惑,打消了他畏难的情绪,激起了他干一番事业的雄心,使宣王不再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条件不够。当然,到此,好像问题已经解决,但孟子的不同凡响是见别人之所难见,想别人之所未想,他清醒地知道宣王心中根深蒂固的霸道思想一下子是难以动摇的,因此,他又给宣王讲了一个“缘木求鱼”的故事,形象地揭示了霸道的不可行,并列举了“邹与楚战”的战争事例,说明了小不可敌大、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的道理,还郑重指出如果不改弦更张,“后必有灾”,言下之意,亡家亡国。多么可怕,宣王不由冷汗淋漓,只好说:“吾昏,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四、以美言诱之以直言昭之。堵死了宣王的退路,使他不再徘徊于“王道”与“霸道”之间后,夫子又以美言诱之,直言昭之,描绘了发政施仁后的社会图景:“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塑于王。”明君良民,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活富足,教育发展,民风淳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主义的尧舜大同气息,总之,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多么诱人的前景啊,怎能不让人心驰神往,为之努力奋斗?到此,夫子已经彻底说服了宣王,达到了宣扬自己政治主张的目的。
纵观全文,孟夫子犹如一个高明的心理学家、军事家、外交家,他审时度势,坚持攻心为上的原则,巧妙运用“转”、“挑”、“导”、“信”、“激”、“醒”、“诱”、“昭”八字绝招,使宣王犹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明白施仁政是前途光明,行霸道是贻害无穷,从而坚定了他的施政信心。孟子也因为这番成功的谈话而与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一起被誉之为辩论大师,倍受后世的仰慕。
一、 以婉言转之以趣言挑之。行文一开始,齐宣王就突兀提出:“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欤?”不避讳地提出他要做齐桓晋文,他要称霸天下。面对这个骄狂不可一世的人物,如果断然否决,说不定会激起他的怒火,招来祸患,但顺应他的话题又不合乎自己的政治主张。两难之间显才智,孟夫子灵机一动,请出孔圣人为自己作掩护:“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婉言回避了宣王的问题,并顺其语势,避实就虚,弃异求同,以商量的口气建议宣王谈比霸道更高层次的话题——“王道”。所谓“王道”,就是实施仁政统一天下,这是所有的当权者梦寐以求的理想,谁不想身登九五之尊,君临万里河山。果然,这激起了宣王的极大兴趣,他马上问道:“德何如,则可王矣?”急切之态,溢于言表。孟子便徐徐道来:“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亮出了他的观点。至此,孟子用他的乾坤大挪移手法,巧妙地把话题由“霸道”转移到“王道”上,变被动为主动,使人感到“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以常言导之以真言信之。把谈话者引入自己的话题,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下一步的关键是以什么为突破口获取对方的完全信任。因为,不取信于王,那么即使说得天花乱坠,顽石点头,那也是听来激动,听后不动。因此孟子一反常态,不再高谈阔论,而是同宣王拉起家常,说起宣王过去的一件曾经被全国老百姓议论的小事。这件事曾使宣王大为头痛,但孟子别具慧眼,他感慨地说以羊易牛不是吝啬,而正是最可宝贵的仁慈心肠,这正是宣王人性的闪光点,他说这是仁术,是君子行为,“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简直就是当今的活佛转世。至此,孟子一番知痛知热的辩解和高度的评价,使这个好大喜功的君王喜出望外,就像猪八戒吃了人参果,三万六千个毛孔无一不舒服,内心不由赞叹“知我者,孟老夫子也”。从而,放松了戒心,化解了敌意,缩短了双方的心理距离,为完全说服宣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以易言激之以危言醒之。取得别人的信任还不到终极目标,因为仁政观点是否具有可行性还难以断定。为此,孟子用“挟泰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对比,说明了推行仁政不过是举手之劳,简单易行,如此“天下可运于掌”,多么轻松,解除了宣王心中的疑惑,打消了他畏难的情绪,激起了他干一番事业的雄心,使宣王不再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条件不够。当然,到此,好像问题已经解决,但孟子的不同凡响是见别人之所难见,想别人之所未想,他清醒地知道宣王心中根深蒂固的霸道思想一下子是难以动摇的,因此,他又给宣王讲了一个“缘木求鱼”的故事,形象地揭示了霸道的不可行,并列举了“邹与楚战”的战争事例,说明了小不可敌大、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的道理,还郑重指出如果不改弦更张,“后必有灾”,言下之意,亡家亡国。多么可怕,宣王不由冷汗淋漓,只好说:“吾昏,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四、以美言诱之以直言昭之。堵死了宣王的退路,使他不再徘徊于“王道”与“霸道”之间后,夫子又以美言诱之,直言昭之,描绘了发政施仁后的社会图景:“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塑于王。”明君良民,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活富足,教育发展,民风淳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主义的尧舜大同气息,总之,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多么诱人的前景啊,怎能不让人心驰神往,为之努力奋斗?到此,夫子已经彻底说服了宣王,达到了宣扬自己政治主张的目的。
纵观全文,孟夫子犹如一个高明的心理学家、军事家、外交家,他审时度势,坚持攻心为上的原则,巧妙运用“转”、“挑”、“导”、“信”、“激”、“醒”、“诱”、“昭”八字绝招,使宣王犹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明白施仁政是前途光明,行霸道是贻害无穷,从而坚定了他的施政信心。孟子也因为这番成功的谈话而与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一起被誉之为辩论大师,倍受后世的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