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提倡个性化作文和生活化作文的教改思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此问题在文中作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作文教学 倾听 因材施教
《新课标》张扬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独特个性,以新的理念、高屋建瓴的理论体系,打造着教育改革的新航母。与新课程携手共进数载,充分感受到新理念给予我的熏陶和启迪。《新课标》提倡的个性化作文和生活化作文的教改思路,让我如梦初醒,似乎在迷茫的雨雾中看到了一线亮光。如何把这种理念真正变成具体的操作方式,并逐渐渗透到自己的作文教学中,开展适合自己教学实际的有特色的作文教学,给农村作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是我孜孜追求的一个目标。
病例及症状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占有“半壁江山”。然而农村作文教学却始终处于变革的边缘地带,徘徊不前、效率低下。如何指导学生作文,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当务之急。回顾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布置文题——学生写作——教师批阅,这种流水线式的单调的作文教学模式早已提不起学生的兴趣,程式化的批语或者教师自认为精彩的评语学生甚至不屑一顾。学生认为作文不就那么回事吗?这种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似乎已根深蒂固,非短期内就能改变了的。作为教师也面临着深深的困惑,在传统模式中艰难前行。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仅有的一点写作激情也被抹杀殆尽,基础薄弱,甚至不爱学习语文的同学就更加“望文生畏”,就更不要说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了。近几年兴起的话题作文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开阔的思维空间,但也遭遇了与命题作文相同的命运,在应试的指挥棒下变得黯然失色。多么充满诗意的语言,多么富有激情的引导也难以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更不要说激发其内心情感的宣泄了。加之农村教育本身就落后于城区或发达地区,无论从地域条件还是信息的获取方面,农村学生都有一种先天不足的缺憾,再加上教师观念陈旧、变革意识不强,农村教学特别作文教学自然要大大落伍了。
诊断过程
一切违背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的做法都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际教学中我们所面临的现状不由地引发人们一系列思考、探索、反思与求证,这种教学模式是否尊重了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差异?是否把学生当作了学习的真正主人?是否把学生当作了一个有个性发展的人呢?由于作文教学失去了它的生命,也让作文变成了没有灵魂的弄虚作假。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和学生知识构建的促进者。因此教师在具体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确立我们新的教学观念,农村作文教学才会走出低谷。
处方一:倾听学生的心声
写作是学生心灵的颤动,是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是富有个性的生命个体,生活五彩缤纷,喜怒哀乐、酸甜苦乐是他们的调色剂。处在花季的他们总有许多情感要表达、要倾诉,可是有的学生却宁愿把自己的心里话写进日记本,不愿写在作文中。这就告诉教师该真诚地和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用心感受和捕捉他们的情感变化,进行心与心的接触。“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有你真心地倾听,走进他们的文章,也就是走入了他们的内心,我想学生的心扉会向你敞开的。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对症下药,激发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然后从写法上给予指导,让学生觉得老师懂得他的心情,无形中会把你当作知心的朋友。
有人说语文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用语言去教学,更应该是用情去打动学生,塑造他们健康的灵魂。我想,只有这样倾心、倾情地与学生交流,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至高称誉。
处方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农村学生以其特有的淳厚朴实的山野气质与生他养他的这块土地相依相伴,比较僻远的农村中学,由于信息闭塞、图书量较少、地域条件较差,也由于学生的年龄和社会阅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的形成,造成了学生知识的单一、狭窄。但正是这些因素,使农村孩子身上有着一种自然朴素的气质,他们就像未经雕琢的璞玉,质朴却掩饰不住内在的美丽。
在这种现状之下,怎样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跟钢筋水泥构建的城市相比,农村宁静优美的自然风光让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也使他们从小就形成对大自然丰富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春的红花、夏的鸣蝉、秋的落叶、冬的飞雪,他们都有丰富的体验,也给了他们以美的熏陶。比如,在教读《春》这篇意境优美的散文时,正是秋雨绵绵的季节,刚好窗外下着雨,我就干脆让学生观察校园的柳树在雨中的特点,并把视线投向田野、山川,欣赏大自然的图画,用自己的话把眼中所见、心中所感描写出来。当春回大地之时,又引导学生背诵《春》,结合自己的所见所感,描写乡村的春景,许多学生都写出了富有个性特点的好文章。其中穆亚丽同学写的《柳芽儿》一文中有这么一段:“我走到柳树的旁边,不禁地伸出手去,摸了摸它的枝干,有种温润的感觉……”,你看,轻轻的一个举动,却是那么的传神,“温润”极写出感受的细腻。有这样特长的学生,我就多从写景的方法上加以指导。卜旭平这个学生长于叙事,常常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可在具体的细节描写方面做得不够,我就多引导他从一点一滴的身边事写起,训练他缜密观察的能力。
清代龚炜有过一段修改文章的妙论,足可以指导我们的作文教学。他说:“为初学改文,其法在申其未申之旨,达其未达之词,传其未传之神,足其未足之气,呆板则启其灵机,经遂则导之层折,单薄则加以衬托,枯竭则生以波澜,夹杂则刈其芜词,累赘则锲其赘字……”。
我觉得实在是令人回味无穷。
关键词:作文教学 倾听 因材施教
《新课标》张扬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独特个性,以新的理念、高屋建瓴的理论体系,打造着教育改革的新航母。与新课程携手共进数载,充分感受到新理念给予我的熏陶和启迪。《新课标》提倡的个性化作文和生活化作文的教改思路,让我如梦初醒,似乎在迷茫的雨雾中看到了一线亮光。如何把这种理念真正变成具体的操作方式,并逐渐渗透到自己的作文教学中,开展适合自己教学实际的有特色的作文教学,给农村作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是我孜孜追求的一个目标。
病例及症状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占有“半壁江山”。然而农村作文教学却始终处于变革的边缘地带,徘徊不前、效率低下。如何指导学生作文,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当务之急。回顾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布置文题——学生写作——教师批阅,这种流水线式的单调的作文教学模式早已提不起学生的兴趣,程式化的批语或者教师自认为精彩的评语学生甚至不屑一顾。学生认为作文不就那么回事吗?这种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似乎已根深蒂固,非短期内就能改变了的。作为教师也面临着深深的困惑,在传统模式中艰难前行。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仅有的一点写作激情也被抹杀殆尽,基础薄弱,甚至不爱学习语文的同学就更加“望文生畏”,就更不要说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了。近几年兴起的话题作文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开阔的思维空间,但也遭遇了与命题作文相同的命运,在应试的指挥棒下变得黯然失色。多么充满诗意的语言,多么富有激情的引导也难以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更不要说激发其内心情感的宣泄了。加之农村教育本身就落后于城区或发达地区,无论从地域条件还是信息的获取方面,农村学生都有一种先天不足的缺憾,再加上教师观念陈旧、变革意识不强,农村教学特别作文教学自然要大大落伍了。
诊断过程
一切违背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的做法都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际教学中我们所面临的现状不由地引发人们一系列思考、探索、反思与求证,这种教学模式是否尊重了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差异?是否把学生当作了学习的真正主人?是否把学生当作了一个有个性发展的人呢?由于作文教学失去了它的生命,也让作文变成了没有灵魂的弄虚作假。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和学生知识构建的促进者。因此教师在具体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确立我们新的教学观念,农村作文教学才会走出低谷。
处方一:倾听学生的心声
写作是学生心灵的颤动,是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是富有个性的生命个体,生活五彩缤纷,喜怒哀乐、酸甜苦乐是他们的调色剂。处在花季的他们总有许多情感要表达、要倾诉,可是有的学生却宁愿把自己的心里话写进日记本,不愿写在作文中。这就告诉教师该真诚地和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用心感受和捕捉他们的情感变化,进行心与心的接触。“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有你真心地倾听,走进他们的文章,也就是走入了他们的内心,我想学生的心扉会向你敞开的。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对症下药,激发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然后从写法上给予指导,让学生觉得老师懂得他的心情,无形中会把你当作知心的朋友。
有人说语文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用语言去教学,更应该是用情去打动学生,塑造他们健康的灵魂。我想,只有这样倾心、倾情地与学生交流,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至高称誉。
处方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农村学生以其特有的淳厚朴实的山野气质与生他养他的这块土地相依相伴,比较僻远的农村中学,由于信息闭塞、图书量较少、地域条件较差,也由于学生的年龄和社会阅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的形成,造成了学生知识的单一、狭窄。但正是这些因素,使农村孩子身上有着一种自然朴素的气质,他们就像未经雕琢的璞玉,质朴却掩饰不住内在的美丽。
在这种现状之下,怎样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跟钢筋水泥构建的城市相比,农村宁静优美的自然风光让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也使他们从小就形成对大自然丰富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春的红花、夏的鸣蝉、秋的落叶、冬的飞雪,他们都有丰富的体验,也给了他们以美的熏陶。比如,在教读《春》这篇意境优美的散文时,正是秋雨绵绵的季节,刚好窗外下着雨,我就干脆让学生观察校园的柳树在雨中的特点,并把视线投向田野、山川,欣赏大自然的图画,用自己的话把眼中所见、心中所感描写出来。当春回大地之时,又引导学生背诵《春》,结合自己的所见所感,描写乡村的春景,许多学生都写出了富有个性特点的好文章。其中穆亚丽同学写的《柳芽儿》一文中有这么一段:“我走到柳树的旁边,不禁地伸出手去,摸了摸它的枝干,有种温润的感觉……”,你看,轻轻的一个举动,却是那么的传神,“温润”极写出感受的细腻。有这样特长的学生,我就多从写景的方法上加以指导。卜旭平这个学生长于叙事,常常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可在具体的细节描写方面做得不够,我就多引导他从一点一滴的身边事写起,训练他缜密观察的能力。
清代龚炜有过一段修改文章的妙论,足可以指导我们的作文教学。他说:“为初学改文,其法在申其未申之旨,达其未达之词,传其未传之神,足其未足之气,呆板则启其灵机,经遂则导之层折,单薄则加以衬托,枯竭则生以波澜,夹杂则刈其芜词,累赘则锲其赘字……”。
我觉得实在是令人回味无穷。